■ 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營口供電公司 藺 剛 趙 楠 周純智
電網建設前期工作是保證電網建設的前提和基礎,是保障電網工程依法合規建設的基本條件,是保證項目安全、質量、進度和投資效益的關鍵。本文探討在新形勢下,電網建設與地區營商環境建設、土地資源匱乏、生態環境保護等問題矛盾凸顯,國網營口供電公司聚焦制約電網建設難點問題,實施“一體化”電網前期管理,實現“綠色環保、統籌兼顧、高效協同、依法合規”的地區電網前期工作局面。
近年來,國家不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各類環保督察力度持續加大,耕地保護與林草管理力度也不斷加強。隨著營口市環境治理與依法合規管控要求進一步提升,行政審批、信息公開、過程監督和工程竣工驗收程序等更加規范化、正規化。“十四五”期間,國網營口供電公司(下稱營口公司)作為筑牢營口市經濟“基本盤”的頂梁柱,不斷加大電網建設力度。營口公司承建了以“營口虎官500千伏電網項目”“725萬千瓦新增風電項目配套220千伏送出工程”等為代表的一批關系地區重要綠色能源項目,工程項目涉及地區面域大,建設任務繁重,工期緊張,且涉及營口地區各縣市區征占地動遷工作量較大,費用多,各類工程前期依法合規要件、協議、手續辦理難度大,電網工程前期業務壓力巨大。
電網建設一般分為項目前期、工程前期、工程實施、竣工驗收等四個業務環節,其中項目前期和工程前期又分別由營口公司發策部門和建設部門分別負責,這兩個“前期”業務面臨在相同政府部門進行多環節的行政審批。尤其在項目核準、選址、用地、環評、水保以及壓礦、穿越環境敏感區等多項重要協議取得存在串聯審批、重復論證等問題,故此兩個“前期”業務融合需求較多,同質化問題突出,聯合辦理呼聲較大。

營口公司建設部門負責的工程前期工作要處理好與項目前期、建設實施的前后銜接,也要處理好外部行政審批和內部管理程序的相互銜接,涉及公司內部發策部、財務、運維、調度、物資等專業部門審核環節較多,協同管理難度較大,溝通效率較低,如何在前期階段統籌各種影響因素,兼顧內部各專業接口,強化關聯專業協作,是提升工程建設水平的重要措施。
營口公司在施工征占地的“屬地協調”工作機制采取以營口地區各縣區的屬地供電分公司為執行主體,屬地供電分公司建設部門對口本縣區政府開展占地協調的工作模式,但執行過程中,因各縣區施工占地協同難度大,且業務缺少業績考核,造成業務職責不清晰、業務開展不高效,且項目前期管控難度較大,最終造成施工征占地“屬地協同”執行效果不佳。
營口公司優化資源配置,成立前期工作柔性團隊,按照電網工程項目配備相應編制和職數,全面實踐“兩個前期”一體化實體運作,高效對接各級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實現兩個前期無縫協同推進,提升前期工作效率。

遼寧(營口)自貿區與國網營口供電公司開展務實合作簽約儀式
公司建設部與發展部、財務部協同實施項目前期計劃、工程前期計劃與前期費用計劃“三表合一”,確保前期計劃及費用落地;與發策部策劃“用地、用林”等關鍵環節實施,加快工程前期辦理;與發策部構建工程“環評、水保”聯合閉環管理,確定方案及實施費用,落實“綠水青山”理念。
營口公司構建涵蓋各縣區的政府部門的電網建設領導小組,推動公司電力工程納入各縣區級政府重點項目名錄清單,出臺優化簡化電網建設的政策性文件,因地制宜破解各工程項目的施工許可、環評、水保及征拆等難題。截至2023年8月,營口公司相繼與營口地區的13個縣區政府、市有關職能部門簽約共建,穩步構建市、縣、鎮、村四級聯動機制,高位推動,因地制宜破解施工許可、征拆難題。
針對建設周期短,需在較短時間內建成投運發揮作用的清潔能源配套送出、電力扶貧等關系經濟民生的重大電網項目,營口公司還構建重大電力項目“綠色通道”機制,快速啟動后續程序,大幅提升緊急工程、重要工程建設速度,確保電網配套工程建設時序與客戶需求相匹配。
目前,營口公司負責的“營口虎官500千伏電網項目”“725萬千瓦新增風電項目配套220千伏送出工程”已提前開展開工前各項手續辦理工作,具備提前開工條件。下一步將積極協調地方政府出臺“以函代證”“容缺辦理”“先備案后辦理”等支持性政策,加快線路廊道征占地動遷工作,確保新能源送出項目2023年年底前投運。
在新形勢下,國網營口供電公司積極服務營口地區經濟和民生工程的建設與發展,依托“一體化”電網前期體系協同公司內外部高效聯動,因地制宜破解施工許可、環評、水保、征拆等難題。公司提前完成“營口虎官500千伏電網項目”“725萬千瓦新增風電項目配套220千伏送出工程”等一批綠電項目的前期業務,提前竣工投運8項重點里程碑工程,保障了營口市年平均5.1%的負荷增長需求,為營口市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電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