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慧
【摘要】目的:分析整體護理模式在自發性氣胸患者胸腔閉式引流術圍術期護理干預中的實施效果。方法:選擇本院胸外科于2021年1月—2022年10月間收治的82例自發性氣胸并接受胸腔閉式引流術患者,經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后,觀察組患者接受整體護理,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術后VAS評分等臨床指標。結果:比較兩組患者術后24h、48h與72h的VAS評分,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且PQRS量表評估結果顯示,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心理狀態評分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自發性氣胸患者圍術期護理干預中,通過整體護理模式可以達到改善軀體疼痛、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的目的,值得推廣。
【關鍵詞】整體護理模式;圍術期護理;自發性氣胸;胸腔閉式引流術
Application effect of holistic nursing mode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thoracic closed drainage in patients with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HU Huihui
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 Anhui Chest Hospital, Hefei, Anhui 230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holistic nursing mode in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patients with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with closed thoracic drainage. Methods: A total of 82 patients with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and closed thoracic drainage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October 2022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holistic nursing, and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postoperative VAS scores and other clinical index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VAS scores of 24 h, 48 h and 72 h after surger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PQRS scale evalu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In 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patients with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the holistic nursing mode ca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physical pain and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hich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Holistic nursing model; Perioperative nursing;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Closed thoracic drainage
自發性氣胸是胸外科常見病,其病因為肺疾病導致肺組織、臟層胸膜破裂,或接近肺表面的肺大泡等自行破裂,導致空氣進入胸腔,屬于肺科急重癥之一,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因此一旦確診需盡早采取外科手術治療[1]。臨床上針對自發性氣胸通常采用胸腔閉式引流術治療,該術式可以快速排空胸腔內的空氣、膿液,維持正常肺復張,但是因為外科手術造成的創傷以及術后留置引流管等問題,患者術后面臨痛苦,導致患者出現嚴重負面情緒,不利于后續治療。整體護理模式的出現符合胸外科患者臨床護理干預需求,該護理方案充分整合常規護理手段的優勢,具有先進性[2]。現為深入探究整體護理模式的臨床應用效果,本文選擇82例自發性氣胸并接受外科手術治療患者為研究對象,資料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醫院于2021年1月—2022年10月間接收的82例自發性氣胸患者,隨機數字表法分組。觀察組41例,男35例,女6例,年齡18~75歲,平均年齡(45.05±5.44)歲;對照組41例,男36例,女5例,年齡18~73歲,平均年齡(45.09±5.81)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可比較。本研究通過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納入標準:經影像學檢查與臨床體征等確診為自發性氣胸;對胸腔閉式引流術依從性良好;手術療效滿意;認知功能正常;年齡≥18周歲。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有胸部手術史患者;妊娠或者哺乳期患者;認知功能障礙患者;年齡<18周歲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自發性氣胸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干預,包括做常規術前檢查、評估患者手術指征等;術后提供營養支持,嚴格遵醫囑用藥等。
觀察組患者接受整體護理模式干預,包括:(1)術前。①術前協助患者做生命體征檢查與生化檢驗等,叮囑患者保持臥床休息,并遵醫囑使用鎮痛藥物。②考慮到自發性氣胸具有發病急、進展快、癥狀明顯等特征,大部分患者入院時伴有明顯的不良情緒。因此護理人員第一時間采用撫觸、健康教育等方法提供心理支持,介紹本院在自發性氣胸治療中的方法與成績;針對患者對胸腔閉式引流術疑惑,護理人員重點介紹該術式的作用機制,闡述胸腔閉式引流術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中的重要作用,達到緩解患者焦慮、恐懼心理的目的。(2)術后干預。①在胸腔閉式引流術手術治療后,護理人員嚴格限制患者日常飲食,術后以清淡、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②對于術后呼吸功能異常患者,護理人員向患者介紹正確的呼吸功能鍛煉方法。③優化管道管理方案,護理人員定期檢查管道狀態,評估閉式引流管與水封瓶之間的密封性,若發現漏氣等異常現象時需及時處理。檢查水封瓶內的氣液排出情況,對于有下床活動需求的患者,護理人員介紹相關注意事項,如引流瓶的擺放位置應低于膝蓋,并且嚴禁隨意晃動或者倒置引流瓶。每天更換引流瓶與生理鹽水,確保其中的水量充足,若發現排氣不暢時需及時處理。采用一對一宣教方法闡述非計劃拔管對胸腔閉式引流術后康復效果的影響,如保障管道平直,避免扭曲、受壓等。④評估患者身體機能變化,例如24h引流液小于50mL時可檢查胸片,若影像學顯示肺復張效果良好則可以擇機拔管。拔管后護理人員密切監控患者身體狀況。⑤強化并發癥管理。胸腔閉式引流術后患者有較高風險出現并發癥,需要護理人員采取對應處理措施,例如在胸腔出血預防中,需要護理人員觀察引流液的性狀、體溫、血常規檢查結果。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不同時間的VAS評分,統計自發性氣胸患者胸腔閉式引流術圍術期的并發癥發生率;心理狀態評估中采用SAS與SDS評分,得分與患者心理狀態負相關;最后使用術后恢復質量評估量表(PQRS)判斷兩組患者術后康復情況,包括生理功能、傷害性刺激、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三個維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同時間VAS評分
兩組自發性氣胸患者在胸腔閉式引流術后的VAS評分比較,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并發癥發生率
兩組自發性氣胸患者圍術期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患者心理狀態評分
兩組患者心理狀態評分比較,觀察組干預后心理狀態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術后恢復質量評估結果
根據兩組患者術后恢復質量評估量表(PQRS)評價結果可知,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各項數據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胸腔閉式引流術是現階段臨床治療自發性氣胸的常見方法,該術式可以挽救患者生命,快速恢復換氣功能,但是考慮到胸腔閉式引流術治療方法的復雜性以及侵入性操作對患者身體的影響,優化臨床護理方法已經成為護理人員研究的重點[3-4]。
根據本文對整體護理模式的研究可知,整體護理在改善患者術后疼痛以及并發癥發生率中的效果顯著,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這可能與整體護理模式中的評估患者身體機能變化、管道管理等措施有關,在本次整體護理方案中,護理人員分別從術前、術后兩個維度對患者進行疾病管理,如術后采取的呼吸功能鍛煉方法可以促進患者康復,降低并發癥發生率[5]。本文表3數據顯示,整體護理模式在消除患者負面情緒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表3資料證實患者護理后的SAS評分與SDS評分分別為(21.77±3.94)分、(25.31±3.62)分,數據差異顯著(P<0.05)。究其原因可能為:在本次整體護理方案中,護理人員在術前、術后兩方面進行心理支持,例如在術前詳細介紹胸腔閉式引流術的先進性、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等措施均有助于患者臨床癥狀改善[6]。最后表4數據顯示,觀察組患者的健康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根據整體護理模式的臨床應用經驗,在術后干預中護理人員通過飲食限制、并發癥管理、了解身體機能變化等護理措施,使患者以良好身體狀態接受護理干預,相關護理措施可以進一步減術后應激反應,保證患者安全。
綜上所述,在自發性氣胸患者圍術期管理中,整體護理干預模式可以加快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成為促進胸腔閉式引流術患者康復的重要組成部分,相關護理措施有助于消除負面情緒、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具有滿意護理效果,具有先進性。
參考文獻
[1] 曾桃霞.整體護理模式在自發性氣胸患者胸腔閉式引流術圍術期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2022,38(36):105-107.
[2] 梁雪嬌.多根多處肋骨骨折患者行胸腔閉式引流術的整體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22,20(32):62-65.
[3] 勾振玲.多發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氣胸胸腔閉式引流術后整體護理的臨床應用價值[J].河南外科學雜志,2021,27(2):176-177.
[4] 張文婉,張迪迪.整體護理干預在接受胸腔閉式引流術治療的自發性氣胸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河南醫學研究,2020,29(23):4397-4399.
[5] 徐芳.多根多處肋骨骨折患者行胸腔閉式引流術的整體護理體會[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9): 110-111.
[6] 高慧仙.優質護理對COPD合并自發性氣胸手術患者心理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智慧健康,2020,6(36):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