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小芹 馬麗(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焉耆醫院)
在臨床妊娠中,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發病率較低,可能會導致產婦出現早產、臍帶脫垂、宮內感染等不良事件。因此,臨床中需要加強關注未足月胎膜早破分娩注意事項,降低新生兒發病率與死亡率。那么,臨床中有哪些注意事項呢?下面一起來了解吧。
抗生素的使用 臨床研究表明,抗生素的臨床應用能有效延長產婦的妊娠時間,并有效減少產婦及新生兒的感染風險。研究中表明,當胎膜破裂時間超過24 小時后,無論產婦是否存在感染情況,均應給予抗生素治療,抗生素的選擇主要有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此外,還可提取患者陰道分泌物或羊水進行培養,根據培養結果選用敏感抗生素進行治療。
促胎肺成熟 對于患有某些肺部疾病的胎兒來說,通過使用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可以顯著改善新生兒的預后。這種藥物可以降低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和透明膜病等嚴重肺部疾病的發生風險,從而有效改善新生兒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然而,這種治療方法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新生兒復蘇準備 在對新生兒進行分娩前,需要邀請新生兒科相關醫生會診,并根據檢查結果做好對新生兒相應的搶救準備。
全程胎心監護 在分娩過程中,給予全程胎心監護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措施。通過胎心監護,可以實時監測胎兒的心跳,及時發現胎心異常以及胎兒窘迫現象。這些信息可以幫助醫生提前做好對胎兒的救治工作,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善妊娠結局。
具體而言,胎心監護可以及時發現胎兒缺氧、低血糖、酸中毒等情況,這些都是導致胎兒窘迫的常見原因。一旦發現異常,醫生可以立即采取措施,如改變產婦的體位、吸氧等,以盡快緩解胎兒的窘迫情況。如果需要,還可以及時進行剖宮產手術,以盡快使胎兒脫離危險環境。因此,全程胎心監護在分娩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避免產程延長 一般未足月胎膜早破發生后會出現較為嚴重的羊水流失現象,導致前羊水囊擴張宮頸的作用消失,宮壁會對胎體進行緊裹,從而出現不協調宮縮,影響胎頭的正常旋轉。對此,在分娩過程中需要對產程進展進行充分關注,必要情況下可實施剖宮產手術。
避免陰道助產 對早產兒而言,顱內出血的發生風險與足月兒相比顯著增加,且陰道助產手術的創傷更大,可能會加大患者顱內出血風險。因此,在實施陰道分娩時應當盡可能避免實施陰道助產術。
麻醉方式的選擇 硬膜外麻醉在剖宮產分娩中可達到較好的鎮痛效果,能使患者腹部肌肉保持松弛,同時有效地對患者血壓進行控制。但這種麻醉方式,從麻醉開始到鎮痛效果達到良好需要較長的時間。腰硬聯合麻醉具有較好的麻醉效果,有作用快、肌松效果充分的優勢,但易出現仰臥位低血壓表現。氣管內全麻同樣有較好的麻醉效果與肌松效果,但麻醉藥物可能會對胎兒呼吸產生較大的抑制作用。因此,綜合考慮下,實施硬膜外麻醉效果更佳。
手術切口的選擇 通常情況下,由于患者孕周較小,因而在實施手術時若選擇小于正常足月剖宮產的手術切口,可能會導致胎頭娩出困難的現象。研究中發現,由于早產兒胎頭軟,過度的擠壓易出現顱內出血,對此必須確保切口足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