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財政部辦公廳發布《關于積極做好農業保險防汛救災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锻ㄖ诽岢觯kU公司要切實提高理賠效率,開通保險理賠綠色通道,優化簡化理賠流程和手續,特事特辦、急事急辦;要切實提升服務質量,因地制宜認真做好防汛救災和受災農戶金融保險服務,能賠快賠、應賠盡賠、合理預賠。地方各級財政部門要切實做好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保障工作,按要求及時足額將保費補貼撥付到位,不得拖欠。
日前,中央財辦、中央農辦等九部門聯合印發《中央財辦等部門關于推動農村流通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加強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加快補齊縣鄉村物流設施短板、推動城鄉流通深度融合、強化農村流通數字賦能、培育農村流通龍頭企業、完善農村流通標準體系、加強農村流通領域市場監管等重點任務,并要求把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作為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
農業農村部近日印發《關于做好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以“慶豐收、促和美”為主題,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圍繞培育全國性民俗節日、打造做強鄉村產業重要載體、搭建展示農民風采特色平臺、用好促進城鄉消費有力抓手等4個方面,組織開展一批鄉村特色濃郁、農民喜聞樂見、群眾廣泛參與的慶?;顒樱瑓R聚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強大力量。
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關于抓好洪澇災后恢復生產奪取全年糧食和農業豐收的通知》,要求各地采取超常規舉措,落細落實農業災后生產恢復、穩定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十項措施,務必要把抓好災后農業生產恢復、全力奪取糧食和農業豐收作為當前“三農”工作壓倒性任務,全力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
日前,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發布《關于做好2024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農業建設項目儲備工作的通知》。明確項目儲備范圍包括高標準農田建設、玉米單產提升工程、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動植物保護能力提升工程、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黃河流域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條件建設、數字農業建設等項目。
《通知》要求,各縣(市、區)要按照有關規劃布局和項目儲備指南要求,認真謀劃、嚴格篩選儲備項目,在組織做好項目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將符合條件的儲備項目以縣級農業農村、發展改革部門聯合行文上報省轄市農業農村部門。
《通知》強調,項目儲備工作要堅持自愿、公平、公開的原則,按照輕重緩急和項目建設時序開展項目儲備。要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儲備項目要符合本地財政承受能力和政府投資能力,不會造成政府隱性債務。要加強項目審核把關,防止虛假申報、重復申報。
浙江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近日印發《關于健全完善財政金融協同支農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強化財政政策與擔保、保險等金融工具有效銜接和密切協同,促進財政與金融資源互補、相互賦能,形成更加高效、更加協同的支農機制。《意見》將于8月31日起施行。
《意見》強調,完善政策性農業信貸擔保服務體系,支持省農擔公司創新擔保產品,持續推進降費讓利,對政策性農擔業務貸款主體的擔保費率不超過0.8%。推動政策性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全省域推行政策性水稻完全成本保險,進一步完善省級補貼險種和地方特色險種清單動態管理機制。優化提升農業農村投融資環境,持續實施省級農業農村重大投資激勵政策,加快健全完善省產業基金鄉村振興政策性項目運作機制。深化財政金融協同支農數字化改革,融合貫通“浙里擔+農e富”等省級系統平臺,推進全省財政金融協同支農信息數據庫建設,探索構建農村信用數字化評價應用機制,突出好用管用、實戰實效的工作導向。
近日,山西省印發《2023年高素質農民培育持證工作實施方案》,推動“培育持證一體、產業就業融合、增效增收同步”,加快培養適應產業需求、農村發展急需的高素質農民隊伍。
《方案》明確,圍繞農業農村重點任務和關鍵環節開展培訓,普及綠色種養、科學施肥用藥、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減排固碳等專業知識,加強農業綠色發展和兩個“三品一標”知識技能培訓,提升農業全產業鏈質量效益。重點組織好大豆單產提升、油菜產業發展、專業農機手培訓、農民素質素養提升等七項專項培訓行動。
《方案》明確了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的培育主體,省級重點組織農業經理人示范培育;市級重點組織農業經理人、農村創新創業者培育和高素質女農民培育;縣級組織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服務主體、鄉村治理及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帶頭人、種養加能手技能培育。各級農機發展中心組織農機合作社帶頭人和農機操作手培育。《方案》還確定了今年將培養高素質農民6.5萬人,讓5.2萬人取得高素質農民技能證書,持證率超80%。
8月16日,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出臺《江蘇省主要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
《方案》明確將加快品種選育推廣,引導品種研發方向與高產高效需求相匹配,遴選推廣一批單產潛力大、高產抗逆強、穩產易種植的品種,提升良種供應保障能力。各地將組織糧油生產經營主體和農戶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育,提升技術技能水平。此外,《方案》還提出將加快農機研發,推廣應用激光(衛星)平地、水稻毯(缽)苗栽插等覆蓋耕、種、管、收生產環節農機裝備。力爭通過全要素集成、分層次實施,帶動大豆單產每年提高1~2個百分點,小麥、玉米單產每年提高1個百分點,水稻、油菜單產每年提高0.2~0.5個百分點,到2030年全省主要糧油作物平均單產提高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