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佳音
當前印度、巴西、南非經濟尚處“修復期”,通貨膨脹、財政赤字等宏觀經濟運行指標波動明顯,匯率穩定性有所下降,外貿恢復仍然羸弱。俄羅斯經濟衰退情況雖未進一步加劇,但“三駕馬車”拉動力明顯不足,發達國家對俄制裁進一步掣肘俄羅斯經濟增長。綜合判斷,下半年印度、巴西、南非經濟創傷面難完全愈合,俄羅斯政府若無法制定更為有效的經濟刺激政策,其經濟回歸正常軌道機會渺茫。
一、金磚國家經濟形勢分析
(一)經濟增長整體好于預期
私人消費擴張、政府投資旺盛為印度、巴西經濟持續擴張提供有力支撐。一季度印度、巴西GDP分別同比增長6.1%、4.0%,其中印度制造業一季度同比增長4.5%,為2022年年初以來首次正增長,巴西采掘、加工業發展帶動該國工業增長1.9個百分點。受能源供應中斷影響,一季度南非GDP增速僅為0.2%,較上季度下降0.6個百分點。南非儲備銀行認為隨著當地能源供應系統修復運行,南非經濟將繼續維持穩步增長態勢。一季度俄羅斯經濟雖繼續延續持續收縮態勢,但俄羅斯中央銀行表示,目前內需、外貿已現復蘇跡象,該國經濟失速有望在下半年得到遏制。
(二)物價指數呈現弱分化態勢
一方面,受交通、食品、能源價格回落影響,二季度南非通脹率降至5.4%,已回歸至央行劃定的3%—6%通脹區間,6月巴西通脹率為3.16%,連續四個月低于央行設定的4.75%上限。另一方面,蔬菜、肉類等易腐食品價格上揚推動印度物價上揚,6月印度通脹率已升至4.81%,高出印度中央儲備銀行預測值近0.3個百分點。在年初通脹大幅下降后,二季度俄羅斯通脹水平再現上升苗頭,6月俄羅斯通脹已達到3.2%,但仍低于市場預期的3.3%。俄羅斯中央銀行報告顯示,2023年俄羅斯通脹將維持在4.5%—6.5%。
(三)失業率仍維持高位徘徊
中小企業大量破產、勉強維持經營企業削減員工福利等致印度、巴西、南非三國勞動力市場呈現持續低迷態勢。一季度,南非失業率升至32.9%,印度、巴西一季度失業率雖有所下降,但仍維持在8%左右。6月俄羅斯失業率跌至歷史新低3.1%,主要原因在于戰爭引發的人口大量外遷使本地勞動力市場出現供需結構性失衡。
(四)外貿規模漲跌不一
二季度印度進出口2629億美元,同比下降13.6%,其中出口1026.7億美元,同比下降15.1%,石油制品、麻制品、珠寶出口跌幅達到33.2%、27.6%和26.4%;進口方面,二季度印度進口1602.3億美元,同比下跌12.7%,銀制品、黃鐵礦進口跌幅分別達到87.3%和58.4%。二季度南非進出口551.7億美元,同比增長6.0%,其中出口279.0億美元,同比增長0.2%,進口272.7億美元,同比增長12.8%,貿易順差6.3億美元。受美歐制裁影響,二季度俄羅斯出口1010億美元,同比下降33%,石油、煤炭等出口降幅明顯;進口76.9億美元,同比增長35%,對華進口大幅提升支撐俄羅斯外貿發展。在經歷5月出口貿易激增后,6月巴西進出口296.6億美元,同比下降9.4%,其中進口195.1億美元,同比下降18.2%,出口101.5億美元,同比下降3.5%,巴西外貿再現低迷態勢。
(五)財政壓力未有效緩解
由于政府投資大幅增加、稅收權限向州政府下放以及非稅收入下降,二季度印度政府財政赤字0.5億美元,占到全年財政赤字目標的25.3%。盧拉總統上任后雖頒布一系列措施擴大財政收入,但改善巴西財政赤字惡化成效微乎其微,根據財政部預測,2023年巴西中央政府赤字將達到305億美元。低增長、公共工資上漲、利率上升和稅收收入下降致南非財政面臨巨大壓力,一季度該國基本財政赤字已達0.82億美元,匯豐、穆迪等多家機構預測2023年南非財政赤字將占到GDP的4.1%—5.6%。受軍費支出和能源出口收入下降雙重因素影響,2023年前4個月俄羅斯財政赤字已達450億美元,超出全年預算4.7%,已經與2022年全年預算赤字基本持平。
(六)貨幣政策制定再現明顯分化
為進一步釋放流動性確保企業資金充盈,7月俄羅斯中央銀行宣布將關鍵利率每年上調100個基點至8.50%,并表示在未來一段時期內繼續保持寬松貨幣政策。考慮到國內通脹水平仍處高位,8月巴西中央銀行對外宣布將基準利率下調至13.25%,貨幣政策委員會表示此輪利率下調可有效應對全球市場供需失衡及經濟減速超預期對巴西經濟恢復帶來的不利沖擊。在經歷了長達一年的持續加息后,6月印度中央儲備銀行宣布將基準利率維持在6.5%不變,標志著印度長達一年的持續加息告一段落。大宗商品出口價格繼續走弱、能源供應緊張以及氣候變化造成的農業減產為南非穩通脹帶來巨大挑戰,為確保國內通脹平穩回落,8月南非儲備銀行宣布維持8.25%的趨緊貨幣政策不變。
(七)各國匯率漲跌不一
在經歷“小陽春”后,印度盧比兌換美元再次跌至1美元兌換82.8盧比,接近2022年1美元兌換83盧比的歷史低點,中央儲備銀行認為美聯儲加息導致海外美元回流以及印度盧比計價資產貶值是此輪盧比貶值的主要原因。6月巴西雷亞爾兌換美元突破1美元兌換14.8雷亞爾關口,巴西中央銀行推動趨緊貨幣政策造成的市場流動性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推升雷亞爾價格。對俄實施金融制裁誘發全球持續的盧布“拋售潮”,截至6月底盧布跌至1美元兌換80盧布,不排除年末跌破100關口。受美元走強影響,6月南非蘭特為1美元兌換19蘭特,南非中央儲備銀行表示,受外需疲弱和國內經濟復蘇乏力雙重影響,未來南非蘭特貶值恐將進一步加劇。
二、下半年金磚國家經濟走勢及對我國影響
(一)下一階段金磚國家經濟走勢
就外部環境看,美聯儲加息、俄烏沖突等掣肘印度、巴西、南非國家經濟“三駕馬車”發揮作用,但由于金磚國家已逐漸具備制定有效應對舉措應對國際金融環境、經貿伙伴政策調整等外部擾動的能力,其經濟發展自主性將逐漸提升。俄羅斯受美歐聯手制裁影響“三駕馬車”運行情況均不容樂觀,特別是自去年年末開始的石油出口“限價令”嚴重削弱俄羅斯依靠能源產品出口提振經濟的能力,根據IMF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2023年俄羅斯經濟增速為1.5%,低于新興經濟體4.0%的預期增速。
就國內情況來看,在供給側,二季度印度、俄羅斯制造業PMI均保持在榮枯線以上,發達國家采取的“中國+1”布局策略使印度制造業迎來發展“窗口”,而俄烏戰爭久拖不決客觀上促使俄羅斯生產更多產品應對美西方出口制裁,一定程度上為俄羅斯制造業發展創造了機會。巴西、南非在經歷了2022年末制造業發展短暫“爆發期”后,目前急劇擴張態勢已逐漸消失,二季度兩國制造業PMI持續低于榮枯線以下。在需求側,二季度南非消費者信心指數進一步下跌至-25,表明當地民眾對南非經濟前景和家庭財務狀況普遍持悲觀態度。與其相似的是,二季度俄羅斯消費者信心指數為-15,表明消費者對當前經濟形勢的評價持續悲觀,情緒仍然“極度低迷”。印度消費者信心指數5月已升至88,但仍未走出悲觀區間。總體而言,印度、巴西、南非經濟創傷面修復尚需時日,“持續復蘇、偶發震蕩”將成為印度、巴西、南非未來經濟運行總趨勢,而俄羅斯未來一段時期內經濟增長仍將面對較為復雜的內外部環境,政府掌舵經濟面臨嚴峻考驗。
(二)對我國影響
我國與巴西、南非、俄羅斯長期保持良好合作關系,印度對華合作態度近年雖較為消極,但仍是我國重要合作伙伴。金磚國家經濟運行不暢,一方面不利于我國利用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以“小多邊”運籌“大多邊”推動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治理體系中發揮更大建設性作用。另一方面不利于我國通過協調制定統一合作方案推動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構建。特別地,由于發達國家持續不斷加大對俄制裁力度,我國與俄羅斯開展經貿合作勢必招致發達國家的敵意,不排除發達國家因我國與俄羅斯繼續開展經貿合作對我國發起次級制裁,此舉將嚴重擾亂我國高水平對外開放有序推進。
三、提升我國與金磚國家合作水平的政策建議
一是繼續拉近經貿合作紐帶。結合國內制造業發展需求進一步擴大巴西、南非礦產資源、農產品、動植物油等大宗商品進口規模。針對印度經濟發展面臨的短板問題,優化貿易結構、拓展貿易方式,有計劃地擴大對印礦物燃料、有機和無機化學品,染料和顏料,生皮和皮革等進口,提升電子零配件、機械設備、有機化學品等商品對印出口水平。全面分析發達國家對俄制裁為中俄貿易合作帶來的不利影響,最大程度規避各類制裁負外溢效應,確保中俄貿易合作有序開展。
二是共同參與更高水平國際經貿規則制定。在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下對存在較大差異但確對提升金磚國家合作層級起到關鍵作用的相關規則標準,以“多方參與、協調探討”的方式進行調整。在信息技術、醫藥化工等我國具有發展優勢的產業加強同金磚國家規則標準合作,適度借鑒CPTPP等重要高水平區域貿易協定制定符合各方利益的高水平規則模板,推動國際經貿規則標準改革,為我國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營造良好外部環境。
三是進一步優化對金磚國家投資結構和投資質量。積極推動發展“F+EPC”、BOT等“投建營一體化”運作模式,降低企業赴金磚國家融資壓力。鼓勵企業發揮生產、技術、資源、管理和融資等方面的優勢與發達國家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密切關注金磚國家近期外商投資政策調整特別是印度對我國企業在印投資可能采取的限制措施,及時發布預警信息,減少企業赴金磚國家投資風險。
(作者單位:國家發展改革委外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