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 嚴桐 劉津含 許小莉
(常州市第三人民醫院中西醫結合肝病科,江蘇 常州 213000)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個嚴重的公眾健康問題,尤其是在中國〔1〕。慢性乙型肝炎(CHB)引起的肝纖維化是肝硬化和癌癥發生的關鍵。若CHB患者沒有及時診斷和治療,大多數將死于失代償性肝硬化或肝細胞癌(HCC)。CHB占所有肝硬化死亡的30%,占HCC死亡的40%〔2〕。研究表明,抗病毒治療可有效改善HBV相關的肝纖維化〔3,4〕。恩替卡韋(ETV)對HBV復制具有強大的抑制作用,為治療CHB的一線藥物〔5〕。近年來,中醫藥在治療慢性肝病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據研究表明,中藥單獨使用或與抗HBV藥物聯合使用均可有效延緩或逆轉肝纖維化和肝硬化〔6〕。因此,中醫藥在肝病治療中的應用前景廣闊。安絡化纖丸是一種含有十多種成分的抗肝纖維化中成藥,具有調節免疫,改善肝臟微循環,促進肝細胞損傷修復及膠原降解的作用〔7〕。本研究旨在探究安絡化纖丸聯合ETV治療老年CHB患者抗病毒及抗纖維化的臨床療效。
1.1一般資料 選取常州市第三人民醫院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126例老年CHB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63例。入選標準:(1)年齡60~80歲;(2)HBV標志物:HBV表面抗原(HBsAg)陽性超過6個月,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陽性,血清HBV脫氧核糖核酸(HBV DNA)≥1.0×102IU/ml;(3)谷丙轉氨酶(ALT)≥2×正常值上限(ULN),血清總膽紅素(TBil)水平<2×ULN。排除標準:(1)其他類型的病毒性肝炎、其他慢性肝病;(2)不穩定型糖尿病、高血壓、甲狀腺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3)患有嚴重心臟、肺、腎、腦、血液和其他重要器官功能障礙者;(4)患有嚴重神經和精神疾病(如癲癇、抑郁癥、躁狂、精神分裂癥等)者。
1.2分組與治療方法 對照組接受ETV治療,1次/d,0.5 mg/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安絡化纖丸2次/d,6 g/次。治療周期為12個月。對照組男33例,女30例,平均年齡(64.22±2.61)歲,HBsAg陽性時間(7.57±2.37)年,HBeAg滴度(135.67±16.26)mIU/ml。觀察組男29例,女34例,平均年齡(64.02±2.52)歲,HBsAg陽性時間(7.51±2.72)年,HBeAg滴度(137.03±17.44)mIU/ml。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評價標準 療效評價:(1)顯效:患者透明質酸(HA)、層黏連蛋白(LN)、血清Ⅲ型前膠原肽(PCⅢ)、Ⅳ型膠原(Ⅳ-C)中的任意兩項降低50%及以上,且血清肝功能指標〔TBil、ALT、谷草轉氨酶(AST)、白蛋白水平(ALB)〕基本恢復正常;(2)有效:患者HA、LN、PCⅢ、Ⅳ-C中的任意2項降低25%~49%,且血清肝功能指標下降25%及以上;(3)無效:患者HA、LN、PCⅢ、Ⅳ-C中的任意2項降低不足25%,且血清肝功能指標下降不足25%。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樣本量×100%。肝功能評價:治療前后抽取患者3 ml空腹靜脈血,離心后檢測血清TBil、ALT、AST、ALB。抗病毒效果:根據《2015年慢性乙型肝炎病情預防和治療指南》評估兩組抗病毒效果,并監測和比較兩組HBV-DNA陰性率、HBeAg陰性率及ALT 正常率。肝纖維化評價: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檢測HA、LN、PCⅢ、Ⅳ-C水平。不良反應發生:觀察并記錄兩組在用藥過程中的不良反應,如惡心、上腹痛、肌酸激酶升高、頭痛。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χ2檢驗、t檢驗。
2.1兩組療效對比 對照組和觀察組顯效36 vs 49例,有效18 vs 13例,無效9 vs 1例。觀察組總有效率(98.41%)高于對照組(85.7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195,P=0.010)。
2.2兩組肝功能對比 治療前,兩組血清肝功能水平差異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TBil、ALT、AST水平明顯下降,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而ALB水平明顯上升,且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P<0.001)。見表1。

表1 兩組肝功能指標對比
2.3兩組抗病毒效果對比 觀察組HBV-DNA陰性率〔62例(98.41%)〕、HBeAg陰性率〔48例(76.19%)〕及ALT正常率〔56例(88.89%)〕均高于對照組〔42例(66.67%)、35例 (55.56%)、39例 (61.9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2.028、5.966、12.365,P<0.001、0.015、<0.001)。
2.4兩組肝纖維化情況對比 治療前,兩組HA、LN、PCⅢ、Ⅳ-C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均下降,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肝纖維化情況對比
2.5兩組不良反應對比 對照組上腹痛4例,惡心、肌酸激酶升高各2例,頭痛5例。觀察組惡心3例,頭痛、上腹痛各1例,肌酸激酶升高2例。對照組和觀察組總發生率(20.63% vs 11.11%)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2.140,P=0.144)。
CHB是由HBV感染引起的,感染HBV后通過免疫介導作用造成患者肝組織損害,肝細胞腫脹、變性和壞死〔8,9〕。HBV-DNA和HBeAg是HBV復制的標志物,可以直接反映HBV復制和增殖,而ALT正常化可以反映患者肝臟炎癥的恢復〔10〕。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CHB約占病毒性肝炎的58%,其中15%~40%的CHB患者可能會進一步發展〔11〕。目前,CHB的臨床治療原則是最大限度抑制HBV復制,進而減輕肝纖維化進展〔12〕。安絡化纖丸由地黃、牛黃、地龍、雞內金、白術等成分組成〔13〕。其中白術、生麥芽和雞內金具有理氣養肝的作用;三七、地黃、水蛭和大黃可以涼血活血化瘀;僵蠶、地龍、牛黃和瓦楞子可以活血通絡〔14〕。研究表明,安絡化纖丸可以通過疏肝理氣,加快肝臟血流速度,進而促進肝纖維降解和吸收〔15〕。臨床研究發現,安絡化纖丸的抗纖維化作用可能通過上調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PPAR)γ表達和下調核因子激活B細胞的κ-輕鏈增強(NF-κB)信號通路而產生〔16〕。PPARγ在脂肪細胞分化和脂質代謝中起作用,其抗纖維化作用可能通過調節肝星狀細胞(HSCs)的脂肪生成表型發揮作用,而 NF-κB是炎癥的關鍵調節因子。本研究發現,老年CHB患者接受安絡化纖丸聯合ETV治療的臨床總有效率更高,這可能是因為安絡化纖丸有明顯的抗炎、抗纖維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