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濤 李 夢
(1.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四川 攀枝花 617000;2.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婦產科,四川 攀枝花 617000)
小兒厭食癥是指由于不良飲食習慣、消化道疾病、生活環境、心理等多種因素造成的消化功能紊亂,以厭食、拒食、腹瀉、多汗、嘔吐為癥狀表現[1]。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對孩子的寵溺,小兒厭食癥發病率也隨之升高,嚴重影響兒童成長發育和生命健康。現代醫學治療該病一般以西藥為主,但存在副作用。中醫治療更安全、有效,一般以湯藥治療為主。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我們應用醒脾消食湯治療小兒厭食癥50例,并與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治療50例對照,觀察臨床療效及對體內微量元素和血清胃泌素、神經肽Y水平的影響,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全部100例均為我院兒科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治療組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齡1~14歲,平均(5.4±2.1)歲;病程3個月~5年,平均(1.9±0.5)年。對照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齡1~13歲,平均(5.3±2.2)歲;病程3個月~4年,平均(1.8±0.4)年。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選擇
1.2.1 診斷標準 西醫診斷參照《諸福棠實用兒科學》[2]中小兒厭食癥的診斷標準,中醫診斷參照《中醫兒科常見病診療指南》[3]中小兒厭食癥的診斷標準。
1.2.2 納入標準 自我意識清醒;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家屬同意。
1.2.3 排除標準 精神病患者;患有嚴重的基礎性疾病;依從性極差。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予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北京韓美藥品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20037),<2歲患兒每次服用1袋,每日2次;≥2歲患兒每次服用2袋,每日2次。日常飲食注意合理搭配,忌食生冷油膩食物。
1.3.2 治療組 予醒脾消食湯治療。藥物組成:太子參 9 g,茯苓11 g,枳實 8 g,蓑衣子 10 g,金劍草 9 g,山楂 10 g,雞內金9 g,陳皮6 g,豆蔻7 g。日1劑,水煎2次取汁,分早、晚2次服用。<2歲患兒每次服用70 mL;2~5歲患兒每次服用120 mL;>5歲患兒每次服用180 mL。忌食辛辣、寒涼、油膩食物及魚腥等發物。
1.3.3 療程 2組均2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4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及方法 ①分別采集患兒治療前后空腹靜脈血4 mL,離心機2000~2500 r/min,離心2~3 min后取出試管置37 °C水浴箱內靜置4~5 min,取出試管,再離心2000~2500 r/min,2~3 min,得到血清,通過微量元素檢測儀(GK-1型,山東國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檢測微量元素鐵、鈣、鋅水平。②比較2組患兒治療前后身高、體質量。③血清胃泌素(GAS)、神經肽Y(NPY)。分別采集患兒治療前后空腹靜脈血3 mL,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檢驗血清GAS、NPY水平。
1.5 療效標準 顯效:患兒食量恢復到正常水平的80%以上,食欲顯著改善,癥狀、體征顯著改善;有效:患兒食量恢復到正常水平的60%~80%,食欲增加,中醫癥狀、體征有所改善;無效:患兒食量與食欲未改善[4]。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2.1 2組療效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96.00%(48/50),對照組總有效率76.00%(38/50),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療效比較 例(%)
2.2 2組治療前后微量元素比較 2組治療后徽量元素鐵、鈣、鋅含量均較本組治療前升高(P<0.05),治療后治療組鐵、鈣、鋅含量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微量元素比較
2.3 2組治療前后身高、體質量水平變化比較 2組治療后身高、體質量均較本組治療前升高(P<0.05),治療后治療組身高、體質量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治療前后身高、體質量水平變化比較
2.4 2組治療前后血清GAS、NPY水平比較 2組治療后血清GAS、NPY水平均較本組治療前升高(P<0.05),治療后治療組血清GAS、NPY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2組治療前后血清GAS、NPY水平比較
現階段醫學界對小兒厭食癥的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但許多學者認為,其可能與微量元素缺乏、內分泌激素缺乏和食欲調節物質水平受損密切相關。小兒
厭食癥屬中醫學“食滯”“脾虛”等范疇[5]。中醫學認為,小兒厭食癥與先天不足、后天脾胃功能失調密切相關,也認為與肝氣郁結有一定關系,由脾虛肝郁、氣機郁滯、精微水谷不化、運化失調而引起[6]。小兒厭食癥本虛標實,以脾胃虧虛為根本病機,中醫治療以醒脾消積、補虛和胃為主。醒脾消食湯中太子參以根入藥,益氣健脾,生津潤肺,主治脾虛體倦、食欲不振、病后虛弱;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安神寧心;枳實行氣寬中,消食除脹,化痰,主治胸腹滿悶脹痛、食積不化、痰飲、胃下垂;蓑衣子消食化滯,清熱利濕;金劍草消積利濕;山楂消食積,主治肉食積滯、胃脘脹滿、瀉痢腹痛;雞內金消積滯,健脾胃,主治食積不消、嘔吐瀉痢、小兒疳積;陳皮燥濕健脾,行氣化濕,祛痰止咳,主治脘腹脹滿、食少吐瀉;豆蔻以花入藥,健胃消食,主治健胃消食、溫腎壯陽。諸藥合用,共奏健運脾胃、消食化積之功[7]。
近些年來大量研究表明,小兒厭食癥與體內微量元素和血清GAS、NPY有關[8]。小兒厭食癥的發病機制與人體攝食調節中樞的抑制導致消化道功能紊亂,腸道消化、吸收功能失去平衡,患兒體內微量元素缺乏有關[9]。血清GAS是胃竇和小腸細胞分泌的調節激素[10],血清GAS通過與腸嗜鉻樣細胞(ECL)上的胃泌素受體結合,促進ECL細胞釋放組胺,再由組胺刺激壁細胞分泌胃酸,從而促進胃酸分泌,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增加食欲[11]。NPY是中樞食欲增強因子,參與攝食的啟動和維持,在下丘腦食欲調節網絡中起重要作用[12]。若NPY水平下降,患兒食欲也隨之下降[13]。小兒厭食癥患兒體內各種微量元素、營養素供給不足,若不能及時治療會導致營養不良,影響小兒的正常生長發育,嚴重時會停止生長發育,并影響患兒的正常免疫系統[14]。免疫力下降容易引起各種細菌、病毒和真菌等感染,且感染持續時間長,久不能愈,甚至危及生命[15]。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治療組鐵、鈣、鋅含量均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治療組身高、體質量均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治療組血清GAS、NPY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與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療比較,醒脾消食湯可有效改善小兒厭食癥癥狀,促進食欲,改善營養狀況,促進生長發育。
綜上所述,醒脾消食湯治療小兒厭食癥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