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維
(山西博物館,山西 太原 030000)
在當今學習型社會建設中,博物館不僅需要為公眾呈現精彩的展覽和精美的展品,作為文化遺產的保護者和傳播者,還需要在教育傳播和文化傳承方面發揮自身特點、自身優勢。博物館作為一處重要的非正式教育機構,已經成為公眾持續學習的重要場所。博物館教育在當前變得越來越重要,亦得到了社會更多的關注與重視。許多博物館采取了多種形式的教育方法深化、拓展展覽主題及展覽內容,以提高博物館教育水平,吸引更多的公眾參與其中,進而實現博物館教育的社會效益。
博物館教育是指在博物館內外使用博物館資源開展教育活動的一種教育方法。博物館教育雖然是一種非正式的教育形式,但其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育方式可以提高公眾的綜合知識水平和文化素養。博物館教育還可以鼓勵公眾對文化、歷史進行深度探索和理解,從而促進社會的文化交流和發展。博物館希望公眾在參與博物館發起、舉辦的各類教育活動的過程中,由文化消費者變為文化的分享者、傳播者。與此同時,博物館也應在發起、舉辦各類博物館教育活動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身的開放性和包容性。
博物館教育是一個復雜的領域,它包括多樣化的教育內容、跨學科的知識體系以及具有實踐性的學習方式。自18世紀法國盧浮宮向社會開放,到21世紀博物館教育職能不斷擴大的今天,博物館教育始終具有公眾性、社會性、終身性、直觀性、豐富性、拓展性、自主性、愉悅性等博物館特征。博物館教育的目標在于讓公眾更深入地了解展覽內涵,提高他們對歷史文化和文化遺產的認知,推動文化傳承和創新,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為文化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積極貢獻。
博物館教育可以通過實物展示、多媒體展示、講解服務以及社會教育活動的策劃、實施等多種途徑實現,其開展形式更為多種多樣,如參觀展覽、聽講座和參加工作坊、實驗室、夜間活動、親子活動、虛擬展覽、在線課程等。無論以何種途徑、何種形式開展博物館教育,都需要根據展覽展品的自身特點及受眾的年齡、性別、文化背景和認知水平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從而更好地實現教育目標。
近年來,體驗式學習材料包在國內外的博物館教育中得到了肯定及廣泛的應用。體驗式學習材料包是博物館開展博物館教育的一種教育形式,其可以促進博物館教育的發展,實現博物館教育的多樣化,有效提升博物館教育質量;它還可以激發公眾的學習興趣,使其拓寬視野,提高綜合素質,更加深入地理解主題信息。因此,體驗式學習材料包在博物館教育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可有助于更好地實現博物館教育職能。
體驗式學習材料包是博物館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通常先由博物館教育人員就預先設定的教育目標,根據受眾年齡、文化背景等基礎信息結合展覽展品特點提出創意雛形,交予專業機構根據創意雛形有針對性地設計、研發、制作成套且具有文化內涵的博物館體驗式學習材料包。體驗式學習材料包一般包含與展覽展品相關的文化背景材料(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手工制作材料、使用教程及其他教育資源。體驗式學習材料包作為開展博物館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徑與形式,可以輔助博物館教育人員更好地開展博物館教育,公眾則可以利用體驗式學習材料包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
體驗式學習材料包在博物館教育中的應用已成為一種趨勢,國內外已有非常多關于體驗式學習材料包在博物館教育中應用的成功案例。例如: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向公眾提供了“自然科學實驗室”體驗式學習材料包,公眾可以自主完成昆蟲標本制作,通過親身體驗來了解博物館的自然科學知識和技能,同時還可以提高公眾的科學素養和實踐能力;法國巴黎盧浮宮博物館則為公眾提供了“DIY珍寶箱制作”體驗式學習材料包,讓公眾可以通過制作自己的珍寶箱來了解博物館典藏文物的文化和歷史,同時可以提高公眾的動手能力和創意思維;中國國家博物館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向小觀眾們宣傳和展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并帶領小觀眾們通過使用體驗式學習材料包動手體驗編制五彩繩、制作專屬艾葉香囊,以講授與體驗相結合的教育方式,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小觀眾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讓他們充分感受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山西博物院經多年不斷實踐,不斷創新,于2019年成體系地將較為成熟、完整的體驗式學習材料包納入臨時展覽、常設展覽、流動博物館和社區教育活動等館內外多種教育場景中,與此同時還在同一主題下將體驗式學習材料包按年齡作為劃分依據,制作了符合兒童、青少年、成人、老年人各自年齡段特征的體驗式學習材料包(圖1);除此以外,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陜西歷史博物館、湖南博物院等眾多博物館也使用了內容翔實、形式豐富的體驗式學習材料包。在博物館教育環節使用體驗式學習材料包可以為公眾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資源和活動體驗,幫助公眾更好地理解歷史、文化以及自然、科學等生澀、抽象、不易理解的知識,提高他們的綜合文化素養和學習興趣。這些實踐經驗和做法都值得進一步借鑒與推廣。

圖1 山西博物院體驗式學習材料包
在眾多博物館教育形式中,體驗式學習材料包以形式豐富、內容互動性強、體驗效果佳等特點被越來越多的博物館采用,其在提高博物館教育質量、公眾學習興趣等方面有積極的作用。體驗式學習材料包可以幫助博物館更為準確地闡釋展品,可以幫助公眾更好地理解和欣賞展品,增強他們對文化歷史的理解。體驗式學習材料包還可以幫助博物館教育人員緊扣教育目標精準開展教育活動,可以幫助公眾在博物館的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習興趣。體驗式學習材料包還可以減輕博物館教育人員的工作負擔,使其將更多的時間、精力用以研發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博物館教育活動,從根本提高博物館教育水平。體驗式學習材料包可謂在博物館教育的方方面面都發揮著積極有益的作用。
①體驗式學習材料包可以有效增強博物館教育的效果和吸引力,提高公眾的文化素養,促進文化傳承和保護,推動博物館事業的發展。參觀展覽是公眾前往博物館的基本訴求,也是公眾在博物館接受博物館教育的開始。在傳統的博物館教育方式中,公眾往往只能通過查看“展覽導賞”了解展覽信息,閱讀陳列品的說明文字了解展品背景。這種單一、被動的教育方式很難精準傳遞展品背后博物館(或策展人、博物館教育人員)想表達的主題信息,也很難吸引公眾走進博物館參與博物館教育。蘇州博物館就本館建筑及文物知識、江南才子的日常生活以及學習吳門書畫相關知識開展的“江南才子:文人生活展廳探索競技”教育活動,結合體驗式學習材料包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公眾進入展廳,由教育人員分發活動任務單并分組活動,各組按任務單項目逐一完成探索競技活動。探索競技活動項目中的“國寶文物拼圖”“花箋紙印刷技能”等動手環節使用到了體驗式學習材料包。在該案例中,教育活動以探索競技的形式讓公眾獨立思考、分組協作,共同完成答題和互動體驗,成功地吸引了公眾對吳門文人群體的好奇心,以及對古代歷史、藝術和生活的興趣,進而引導公眾對文化傳承和保護產生思考。在博物館教育中使用體驗式學習材料包,不僅能夠提高公眾對展品的認知程度,更好地欣賞展品的藝術價值,同時還能夠營造真實的學習環境和情境,讓公眾在參與博物館教育的過程中獲得更加深刻的體驗和感受,并不斷提升博物館教育質量,深化博物館社會教育職能,豐富博物館教育形式,持續助力推動博物館事業的發展。
②體驗式學習材料包可以激發公眾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提高公眾的參與度和互動性。公眾可以在體驗式學習材料包的引導下,更好地了解展品的文化內涵,從而加深對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簡單的博物館教育活動雖然可以吸引公眾的關注,但這種缺乏互動、缺少親身體驗的教育方法難以較長時間吸引公眾的學習興趣,從而使他們對博物館學習的興趣逐漸降低。體驗式學習材料包可以為公眾提供更好的學習體驗,博物館教育人員使用體驗式學習材料包前期引導結合后期動手體驗的形式,可以緊扣教育目標和公眾形成有效互動,同時在博物館教育開展的過程中提高公眾學習興趣,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變為主動高效的學習者,幫助公眾深入了解和學習展覽展品的相關內容及展覽展品以外的相關拓展知識。例如,湖南博物院圍繞漢代漆器展品設計研發的“藝術紅與黑”主題教育活動,就使用了體驗式學習材料包“湖湘典藏BOX”。“湖湘典藏BOX”含有學習手冊、手工制作材料等教育資源。首先,公眾結合學習手冊內設的任務與游戲參觀展覽,此環節為知識引導,公眾不僅可以準確地接受教育人員所要傳達的教育內容,還可以在參觀展覽的過程中由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研究并探索相關主題;在完成展覽參觀之后再由教育人員輔助公眾使用手工制作材料親手繪制一件漆器奩盒,完成體驗環節。通過使用體驗式學習材料包這種教育形式不僅可以大幅提高公眾學習的興趣,使其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和了解展品,接受文化知識的傳授,公眾還可以通過參與互動活動和動手體驗來深入了解展覽展品相關主題,與此同時還可以幫助博物館有效提升教育質效,吸引更多的公眾前往博物館并參與博物館教育。
③使用體驗式學習材料包可以增強博物館的教育質效,提高公眾的學習成效和滿意度。博物館作為文化遺產的保護機構,有責任向公眾傳播文化知識、歷史知識和科學知識。使用體驗式學習材料包可以將這些知識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現給公眾,這對博物館教育的開展是極為重要且極具意義的。據統計,山西博物院2021、2022年度設計、研發、制作的體驗式學習材料包涉及展覽(常設展覽、臨時展覽)、節日、館校合作等六大主題教育項目,共計71種,公眾參與使用體驗式學習材料包開展博物館教育活動超2萬人次。對1000位使用體驗式學習材料包的公眾進行隨機抽樣,結果顯示,公眾對使用了體驗式學習材料包的教育項目的滿意度顯著高于未使用體驗式學習材料包的教育項目。博物館使用體驗式學習材料包組織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不但可以向公眾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和文化理念,還可以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和人文情懷。
此外,使用體驗式學習材料包作為媒介和橋梁,可以促進博物館與社區、學校等機構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動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博物館可以將自身的資源和優勢與其他機構進行合作和共享,為公眾提供更加豐富、全面的文化教育服務。
體驗式學習材料包將博物館教育所涉及的相關展品的圖片、文獻、教學資源等打包整合,公眾可以通過材料包內的教育資源以閱讀、觀察、體驗手工制作等方式學習和探索,使博物館教育不再單純停留在表面展示的層面,而是能夠更深入地探究和了解。雖然體驗式學習材料包前期需要大量的準備和規劃,包括選擇合適的展品和設計互動活動,但是在博物館教育開展時,其不僅能夠鼓勵公眾自主學習和探索,提高他們的興趣和學習效果,還能夠為不同年齡和認知水平的公眾提供不同的教學內容,滿足公眾不同的需求。在博物館教育中,體驗式學習材料包可以根據不同的主題和展覽進行定制。例如,針對歷史類展覽的教育材料包可以包含歷史文獻、實物復制品等,而針對科學類展覽的教育材料包可以包含實驗器材、科學模型等。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一些博物館也開始將體驗式學習材料包數字化,使公眾可以在線學習和探索。這種數字化的體驗式學習材料包可以為公眾提供更加豐富和多樣化的學習體驗。在未來,體驗式學習材料包將在博物館教育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體驗式學習材料包將更加多樣化和智能化,滿足不同年齡層次、不同學習需求的公眾。此外,體驗式學習材料包還將與其他教育技術相結合,如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提供更加生動、更加有趣的博物館教育體驗。
綜上所述,體驗式學習材料包是一種有效的教育形式,它可以讓公眾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識,并提高公眾的綜合知識水平和文化素養。使用體驗式學習材料包可以有效增強博物館教育的效果和吸引力,可以激發公眾的學習興趣,拓寬他們的視野,實現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從而促進文化傳承和保護,推動博物館事業的發展。體驗式學習材料包還是博物館教育中一種具有重要意義和廣闊前景的教育方式。它不僅能夠提高博物館教育的效果,還能為公眾提供更加優質、更加有趣的教育體驗,進而提升博物館教育的質效。因此,體驗式學習材料包在博物館教育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有助于更好地實現博物館教育的功能。博物館應該積極探索和開展體驗式學習材料包的應用,為公眾提供更加優質、更加有趣的博物館教育體驗。同時,相關政府部門和教育機構也應該給予更多的支持,以促進體驗式學習材料包在博物館教育中的普及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