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飛騰
9月5日至8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應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邀請,赴印尼首都雅加達參加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并訪問印度尼西亞,這是李強就任總理后首次訪問亞洲國家。李強總理此次訪問,透露出中國愿意進一步加強和東盟合作的積極信號。
在參加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期間,李總理先后會見柬埔寨新任首相洪瑪奈、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韓國總統尹錫悅、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和印尼總統佐科。目前,中柬關系正以商簽新版命運共同體行動計劃為契機穩步前行;中韓關系也有積極跡象,尹錫悅表示要推動韓中關系穩定健康發展;中國與印尼關系則表現出強勁發展勢頭。李總理還與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進行了會面,主要是為了進一步展示中國對《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支持。這既是中方提出全球發展倡議的主要用意,也是中國將發展置于國際議程中心位置的有力證明。
李總理會見阿爾巴尼斯預示著中澳關系正在迅速回暖。李總理在會見時表示,中方愿同澳方抓緊重啟和恢復各領域交流,繼續推進外交、經貿、教育、領事等領域的機制性對話磋商,并為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世界各國提供更大市場。而在此之前,澳大利亞前政府追隨美國參與對華遏制,遭到中國的反制。去年11月,習近平主席同就任總理五個月的阿爾巴尼斯舉行會晤,之后中澳關系開始有所恢復。據中國海關公布的數據,自2023年2月起,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實現同比正增長。1~8月,中國自澳大利亞進口累計1049億美元,同比增長8.5%,進口額已略超過韓國和日本,這是一項巨大的變化。阿爾巴尼斯也表示,澳方將妥善管控分歧,構建穩定和建設性的澳中關系。
中澳關系的回暖表明了兩點:一是中國經濟增長仍然可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中國今年經濟增長有望達到5.2%,這意味著西方輿論所宣稱的中國經濟“崩潰論”是站不住腳的。二是盡管安全因素對經濟關系有著重要的影響,但在全球經濟下行時,中國經濟仍是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這一點就連美國的鐵桿盟友也不能不承認。對澳大利亞現政府來說,在重大經濟利益面前,與美國的政治安全關系也不是不可以動搖的。
這次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包括第26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第26次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以及第18屆東亞峰會。在這些會議上,李總理均作了重要講話,傳達了重視東盟的中心地位、保衛地區和平、推進共同發展的決心。
在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李總理指出,中國與東盟是拆不散、離不開的好鄰居、好兄弟、好伙伴,可以從打造增長中心、推進新興產業合作、維護地區和平以及擴大人文交流等四個方面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李總理還提出,力爭在2024年內完成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持續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從本次會議看,中國與東盟合作持續推進,中國支持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由貿易港發揮區位、政策優勢,打造同東盟合作的新增長極。這是繼2021年11月習近平主席提出邀請東盟共建國際貿易陸海新通道之后,中國與東盟加強合作的又一重大舉措,未來不排除中國與東盟的合作進一步邁向建設21億人口的共同市場。

2023年5月24日,中國和印尼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旗艦項目雅萬高鐵開始進行運行試驗。
在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上,李總理重點談了如何求同存異、求同化異。近些年盡管中日關系、中韓關系遇到一些難處,而中日韓是搬不走的鄰居,理應學會共同應對各類風險挑戰,攜手促進地區發展繁榮穩定,努力推動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為此,中方提出,圍繞共同打造經濟增長中心,應做好持續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持續深化地區產業分工協作和持續加強科技創新引領帶動等三件大事。此次會議的一個亮點是發表了《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關于發展電動汽車生態系統的聯合聲明》,中國表示愿同各方加強務實合作,進一步提升本地區電動汽車的整體競爭優勢。
在東亞峰會上,李總理提出,東亞峰會應繼續堅持自身定位,為實現地區長期穩定和持久繁榮發揮更大作用。這個定位實際上仍然是要聚焦于發展,激發區域增長的活力,把更多智慧和力量用在謀合作促發展上。從世界范圍看,東亞的最大特色就是持續的經濟增長,目前東盟+中日韓的經濟總量占全球的比重已提高至27.6%,比十年前增加了近三個百分點。這個發展成果來之不易。因而,李總理特意指出,“東亞有一百個理由堅守合作與融合,而沒有一個理由走向分裂和對抗。”在中方的努力下,東亞峰會最終通過《東亞峰會關于維護和促進本地區作為增長中心的領導人聲明》。
9月6日,李總理考察了中印尼合作項目雅萬高鐵,并試乘從哈利姆站到卡拉旺站的一段高鐵,兩地間距約40公里,占鐵路總長的約四分之一,搭乘時長為15分鐘。雅萬高鐵是中國印尼兩國元首親自推動的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旗艦項目,不僅承載著印尼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地區發展中國家攜手邁向現代化的成功范例。
東南亞首條高鐵通車之后迅即引爆了網絡輿論。當印尼人親眼見到時速350公里/小時的列車奔跑在軌道上時,原先對高鐵的質疑轉化為對印尼作為東南亞國家唯一擁有高速列車的喜悅和自豪。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不到5000美元的印尼,擁有這樣一條高鐵,堪稱發展的奇跡,是印尼和中國合作的代表性成果。
中國在印尼建造高鐵,不只停留于互聯互通,而是立足于共同發展,以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精神,幫助印尼提升發展經濟的能力。為此,中方表示,愿同印尼分享成熟經驗,共同做好高鐵興業興城這篇大文章。這預示著印尼與中國在全球共建“一帶一路”上走在了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