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宣懿 羅曦
7月31日,《核不擴散條約》(以下簡稱《條約》)第十一次審議會第一次籌備會在維也納召開,各國圍繞核軍控、核擴散風險等問題展開激烈討論。《條約》審議會通常每五年舉行一次,每次審議會前通常舉辦三次籌備會議。在2015年、2022年舉辦的第九、十次審議會上,均未取得實質性成果。此次籌備會期間,美英澳“奧庫斯”聯盟(AUKUS)問題成為各方討論焦點,反映出《條約》正面臨被大國博弈綁架和架空的風險,成為近年來國際核軍控進程陷入低迷狀態的縮影。
曲折歷程近年來,世界政治格局加速演進,美俄等核大國政策立場大幅倒退,國際軍控與不擴散機制不斷受到沖擊。從歷次審議會來看,美國是造成這一局面的主要幕后推手。
2015年第九次《條約》審議會上,美國提出要在中東地區建立一個“無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區”。美國此舉的真實意圖是,由于其在阿富汗的戰爭并未結束,希望借此規避其主要對手塔利班、“基地”組織使用核武器的風險。在該問題上,美國與中東國家之間分歧嚴重導致審議會無果而終。2022年第十次《條約》審議會上,美國再次借核問題向主要對手進行打壓,將矛頭轉向俄羅斯。美聯合英法等國不斷渲染俄羅斯以武力手段奪取扎波羅熱核電站,并將這一議題包含在成果文件中,試圖以此迫使俄羅斯撤軍。對此,俄羅斯投出反對票,并表示美國這一行為是為了推動自己的政治方針,而非真正推動核不擴散進程。審議會再度無果而終。
兩次審議會的“無果”都與美國密切相關。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美國拉攏盟友伙伴,持續為烏克蘭提供各類軍事援助的同時,不斷加碼強化對俄制裁施壓。為進行反制,俄羅斯決定將戰術核武部署在白俄羅斯境內,核沖突核戰爭風險進一步上升。美國就此大力渲染炒作,稱俄羅斯此舉不負責任、破壞核不擴散機制,持續抹黑俄國際形象。但美國卻對自身的核擴散行為百般狡辯。以當前最令人關注的“奧庫斯”為例,該協議使澳大利亞有極大的可能性獲取核武器制造所需的技術、材料、設備等。這給其他無核國提供了一個錯誤的參考樣本,日韓等國也“蠢蠢欲動”。此外,在朝核問題上,美國派遣核潛艇停靠釜山港高調挺韓,朝鮮伺機加速推進核武研發,東北亞地區核態勢再次緊張起來。
++++在美國的操弄下,全球核擴散風險仍在上升,國際核不擴散機制或將面臨被架空的風險。2023年7月底,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澳時曾公開表示,歡迎新西蘭及其他合作伙伴加入“奧庫斯”。這一“招攬”行為向其他意欲擁核的國家發出了肯定信號。除核動力潛艇外,“奧庫斯”項目也在助力推動美英澳在遠程精確火力打擊能力、人工智能、高超音速武器等領域的同步合作。這一系列舉措無疑助長了國際核軍備競賽,擴大了國際核不擴散機制漏洞。基于此,中國積極呼吁世界各國密切關注“奧庫斯”進展及其風險和影響。
8月2日,中國軍控與裁軍協會及俄羅斯能源與安全研究中心在維也納國際中心聯合舉辦了“美英澳核潛艇合作和擴散風險”研討會。除中俄外,巴西、印尼、巴基斯坦、敘利亞、古巴、委內瑞拉、澳大利亞、新西蘭、荷蘭等國及國際原子能機構秘書處均派代表與會。會后,中俄聯合發布《美英澳核潛艇合作對核不擴散機制和全球安全的風險》研究報告。報告嚴肅指出,“美英澳潛艇合作涉及核武器國家首次向無核武器國家轉讓數噸武器級高濃鈾,這一行為嚴重違反了《條約》的目標和精神,使核不擴散機制面臨極大沖擊和挑戰。”這是中俄兩國在1.5軌層面攜手推進核不擴散進程、共同反制美雙標核擴散行為的最新進展。
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盟國家也持續通過公開媒體發出對“奧庫斯”的質疑,其中,馬總理伊斯梅爾·薩布里在與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的電話交談中表達了他的擔憂,薩布里認為“奧庫斯”聯盟或將催化“印太”地區的核軍備競賽。新西蘭外長馬胡塔亦公開拒絕了美方發出的加入邀請,她表示,無核化是新西蘭法律中明文規定的一項內容,新西蘭不希望也不追求加入“奧庫斯”聯盟。這表明,越來越多國家正在認清美雙標核擴散行為的偽善與虛假,美英澳等國的開倒車行為必將受到國際社會的共同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