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杰進
9月9日至10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G20)第十八次峰會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舉行。與之前部長級會議一直未能達成聯合宣言不同,G20新德里峰會在會議召開的第一天就發布了《G20領導人新德里宣言》。峰會超越了烏克蘭危機這一當前最棘手的地緣政治難題,重新將G20和全球治理的重心拉回到全球經濟治理的議程上,并將非洲聯盟納入到G20機制中,提升了G20的代表性,有利于G20從危機應對向長效治理機制轉型。
如何表述烏克蘭危機一直是近年G20峰會的最大難題。2022年巴厘島宣言的表述是:“我們重申各國在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等其他場合表達的立場,對俄羅斯侵略烏克蘭表達最強烈的痛惜,并要求俄羅斯從烏克蘭領土上徹底、無條件撤出”。而2023年新德里宣言的表述修改為:“關于在烏克蘭的戰爭,回顧在巴厘島的討論,重申各自國家立場以及在聯合國安理會和聯合國大會通過的決議,強調所有國家必須以全面符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的方式行事。根據《聯合國憲章》,所有國家都必須避免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來尋求獲取領土,破壞任何國家的領土完整、主權和政治獨立”。
可以看出,新德里宣言刪除了對俄羅斯的強硬措辭。也正是由于這一改動,新德里宣言獲得了包括俄羅斯在內的G20所有成員國的支持,為G20將重心轉向全球經濟和發展的議程掃清了政治障礙。
在全球經濟復蘇和可持續發展面臨巨大挑戰的情況下,G20新德里峰會達成了《綠色發展協議》,在促進能源轉型、應對氣候變化、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解決發展中國家債務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實質性進展。
在促進能源轉型上,G20新德里峰會同意到2030年將全球可再生能源產能增加兩倍,并承諾要逐步減少煤電,但沒有制定重大的氣候目標。在會議討論中,G20成員國在減少化石燃料使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增加可再生能源目標上存在分歧。發達經濟體提出,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增加兩倍,到2035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60%,各國逐步減少使用煤電。這一提議遭到了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和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反對。最終,雙方達成妥協,G20成員國一致同意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增加兩倍,在減少煤電使用上各國可以根據國情合理安排。
在應對氣候變化上,G20新德里宣言提出,注意到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報告做出的預測,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25年前達峰,但這不意味著所有國家都在該時間段內達峰。宣言指出,“達到峰值的時間框架可根據可持續發展、消除貧窮的需要、公平以及不同的國情來決定”。發展中國家要實現2050年零碳排放的目標,在2030年之前需要5.8萬億至5.9萬億美元的資金;發達國家到2020年每年聯合動員1000億美元氣候資金并將該年度目標延至2025年。宣言呼吁,2024年設定一個不少于每年1000億美元的新氣候融資集體量化目標,敦促發達國家到2025年將集體提供的適應資金提高到2019年水平的至少兩倍。
在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上,由于貿易碎片化、持續的高通貨膨脹,尤其是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劇烈收緊,導致全球利率上升和融資條件惡化,全球經濟增長動能減弱。G20新德里宣言提出,各國在必要時實施宏觀審慎政策,防范經濟下行風險;財政政策將保持中期財政的可持續性;央行貨幣政策致力于實現物價穩定,明確傳達政策立場,以幫助限制負面的外溢效應。同時,G20成員國還將采取臨時性、針對性的財政措施,以保護貧困人口和弱勢群體。

2023年9月9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八次峰會在印度新德里國際會議展覽中心開幕,世界銀行行長彭安杰、巴西總統盧拉、印度總理莫迪、南非總統拉馬福薩和美國總統拜登合影留念。
在解決發展中國家債務方面,截至2023年1月,70個低收入國家中已經有9個國家陷入債務困境,28個國家處于高風險狀態,占到樣本低收入國家的53%。G20新德里宣言提出,要有效、全面、系統解決中低收入國家債務脆弱性問題。在官方債權人、私人債權人和多邊開發銀行的參與下,根據共同行動和公平負擔的原則,以可續期、有序、及時、協調的方式落實G20《緩債倡議后續債務處理共同框架》。歡迎在贊比亞、加納債務問題上的進展,迅速開展埃塞俄比亞債務處理。
自建立以來,G20機制一直未能實現擴員。G20新德里峰會的一項成就是將非洲聯盟納入到G20機制中來,大大提高了G20機制的代表性,同時也更加突出了發展議題在G20機制中的重要性,有利于G20實現從危機應對向長效治理的機制轉型。
在機制代表性上,G20在非洲55個國家中僅有南非一個成員國,顯然非洲國家在G20機制存在代表性不足的問題。但機制代表性與機制有效性之間存在天然的悖論,如果大幅度增加新成員國,勢必會降低G20機制的有效性。因而,邀請作為55個非洲國家代表的非洲聯盟加入,能夠有效地平衡G20機制的代表性與有效性。
在機制轉型上,G20長期以來重點關注金融穩定等短期議題,具有明顯的危機應對特征。1999年12月,G20財政部長與央行行長會議機制建立,主要是為了應對東南亞金融危機。2008年11月,G20領導人峰會機制建立,主要是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而G20作為國際經濟合作的主要論壇,需要實現從危機應對機制向長效治理機制轉型。非洲聯盟加入G20,將會推動G20更加關注發展議題,尤其是幫助非盟實現《2063年議程》,讓非洲發展議題在全球經濟治理中受到更多的關注。
總體上看,在地緣政治回歸的陰影下,G20新德里峰會避開了烏克蘭危機這一最大的政治難題,重新集中在可持續發展、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發展中國家債務等全球經濟治理的議題,實現了G20機制在非洲的擴員,大大提高了“全球南方”在全球治理中的話語權。可以預期,2024年巴西、2025年南非在主辦G20峰會期間,將會延續這種勢頭,進一步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