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應急語言服務團能力提升培訓:現狀、內容與路徑

2023-10-24 03:43:36滕延江王立非
山東外語教學 2023年1期

滕延江 王立非

[摘要] 應對突發公共事件,信息暢通生命攸關,應急語言服務的重要性日益彰顯。國家應急語言服務團的建立標志著應急語言服務正在步入規范化、體系化、標準化軌道。現實中,應急語言服務團成員來源多元,背景不一,應急語言能力參差不齊,開展應急語言團培訓工作不可或缺。從應急語言服務團“平時備急”的理念出發,探討應急語言服務團培訓的內容與路徑:內容上,遵從必修與選修相結合的模塊化內容體系;方式上,采用自我培訓與專家培訓相補充,外語院系人才培養與服務國家戰略相協調,專題培訓與現場實踐相并重的多層次培訓方式,構建分區域、分群體的場景化、個性化、數字化的培訓體系。最后,呼吁完善應急語言服務團培訓的政策保障機制,從政策、資源、人才三個層面整合力量,健全國家應急語言服務團的可持續發展機制,進一步提升國家的綜合應急管理能力。

[關鍵詞] 應急語言服務團;應急語言服務;應急語言能力;應急語言培訓

[中圖分類號] H030[文獻標識碼] A[文獻編號] 1002-2643(2023)01-0019-11

Emergency Language Service Corps Capacity Enhancement: Status Quo, Training Curriculum and Approach[JZ)]

TENG Yanjiang1 WANG Lifei2

(1.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Ludong University, Yantai 264025, China; 2. School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In response to public emergencies, the smooth flow of information is vital to life, and the importance of emergency language service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ational Language Service Corps of China marks that the countrys emergency language service is stepping into a new stage of normalization, systemat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However, its team members come from diverse backgrounds, and their competencies vary greatl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tents and approaches of emergency language service corps training: in terms of content, it follows the modular content system combining compulsory and elective curriculum; in terms of approaches, it adopts self-training and expert training; in terms of approaches, self-training and expert training are supplemented, the talent training of the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is coordinated with the national strategy, together with the multi-level training method with equal emphasis on specialized training and on-site practice, to build a scene-based, personalized, and digital training system by region and group. Finally, the article calls for improving the policy guarantee mechanism for emergency language service corps training, integrating forces from three levels of policy, resources, and talents, improv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the national emergency language service corps, and further enhancing the nations comprehensive emergency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Key words: emergency language service corps; emergency language service; emergency language capacity; emergency language training

1.引言

人類社會發展頻頻遭遇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突發公共事件,它們危害性大、破壞性強,需要各方通力協作。應對突發公共事件,信息傳遞至關重要,尤其在當今多言多語社會情境下,應急語言服務的作用愈發突顯(李宇明、饒高琦,2020;王立非等,2020)。以2019年底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為例,應急語言服務在應急信息溝通、應急話語傳播、應急輿情監測、應急心理撫慰、應急產品研發等多個領域為疫情防控做出了特殊貢獻,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李宇明,2020;王銘玉、康喆文,2020)。同時,實踐中也暴露出應急語言服務的一些弊端:應急語言人才儲備不足,平時業務訓練缺失,事發后臨時召集志愿者倉促上陣,不同部門之間溝通協調不夠,各自為戰的局面急需改進(王立非等,2020)。學界不斷呼吁做好應急語言服務規劃,組建國家應急語言服務團,提升國家應急語言服務能力(李宇明,2020)。國家相關部門積極回應并列入議事日程: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20]30號)提出“建立語言服務機制,建設國家語言志愿服務隊伍。”2021年,《國務院關于印發“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的通知》(國發[2021]36號)提出,“提升應急救援人員的多言多語能力,依托高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志愿服務組織等力量建設專業化應急語言服務隊伍。”2022年4月,在教育部、國家語委的指導和支持下,國家應急語言服務團在北京正式成立,為應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提供語言文字的信息溝通服務①,這標志著中國應急語言服務建設步入規范化、體系化與標準化的快車道。

國家應急語言服務團(以下簡稱服務團),以高校為主,由志愿從事應急語言服務的相關機構和個人組成。作為一個新興的公益聯盟機構,學界對其運行機制、人才招募、組織管理以及培訓方式的討論還較為少見(王立非、李昭,2021)。國外有學者將語言服務團列為社區服務的組成部分,提出要重視對非職業人員的培訓工作(Federici et al.,2021;Taibi & Ozolins,2016)。國內也有學者從宏觀上論及提升國家應急語言服務能力(李宇明、饒高琦,2020),中觀上評價應急語言服務志愿者的勝任力(滕延江,2021),以及微觀上強化應急語言人才培養工作(穆雷、劉馨媛,2020)等話題;但針對應急服務團的培訓內容與培訓路徑,以及如何評價培訓效果等話題還缺乏系統探討(Cadwell et al., 2020;Erickson,2012)。本文以國家應急語言服務團人員培訓為出發點,結合國外同類組織機構的經驗,系統探討培訓的內容與路徑,嘗試構建中國應急語言志愿服務的培訓體系,提出從政策、資源、人才三個層面做好保障工作,全面提升國家應急語言服務團的應急響應能力,助力國家應急管理體系的完善。

2.應急語言服務團的內涵、特征及現狀

2.1 服務團的內涵

國家應急語言服務團是由志愿從事應急語言服務的相關機構和個人自愿組成的、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公益聯盟組織②。服務團秉承 “平時備急、急時不急” 的工作理念,堅持“日常建設”與“應急處置”相結合的原則,為國家儲備相關領域人才資源,提升國家應急語言能力。“日常建設”主要圍繞應急語言服務調查研究、隊伍建設、資源建設、技術研發、產品建設、規范標準建設、專業骨干培訓、社會宣傳教育等非應急狀態方面開展建設工作。“應急處置” 主要針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中協助克服語言障礙,提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漢語方言、手語、盲文、外國語言文字等方面的應急語言服務工作③。服務團有效整合政府、高校、研究機構、志愿者等多方資源,涉及面廣,系統性強,涵蓋組織架構、職責協調、隊伍建設、運行監管、保障措施、質量評估等多項工作,需要做出統籌安排,確保其在應急狀態下高效運行,發揮作用。服務團培訓是“日常建設”工作的重要一環,只有平時做好充分準備,才能在危急時刻“派得出、頂得上、打得贏”。同時,“應急處置”又反過來為平時的培訓“備戰”提供實踐業務指導,增強培訓的針對性、目的性及科學性。

2.2 服務團的特征

國家應急語言服務團扎根中國大地,發揮語言文字的資源優勢,服務國家戰略需求,體現了語言文字戰線的使命擔當,具有戰略性、戰備性、產學研融合性的特征。

(1)戰略性:服務團接受教育部、國家語委指導,以各級各類高校為基礎建設,便于統籌各類語言及人才資源,充分發揮國家制度優勢,關鍵時刻可以迅速反應,及時調動各類資源,投入到應急救援行動中來。

(2)戰備性:服務團以高校為主體,日常人才培養與應急救援協同并重,隨時為實戰做好準備。這與美國等其他國家不同:美國的國家服務團以社會招募的志愿者(在職人員)為主體,突發事件之后采用應召的方式為國家服務(張天偉,2016)。

(3)融合性:國家語言服務團的成員單位既有高校機構,也有科大訊飛等語言產業企業,方便研發人員了解一線需求,跨界組建團隊,迅速投入相關語言產品的技術攻關。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多所高校與相關企業合作攻關,推出了《抗擊疫情湖北方言通》《疫情防控外語通》《疫情防控“簡明漢語”》等系列語言服務產品,產學研融合,助力醫患溝通,為語言特需群體提供應急語言溝通服務工作,成效明顯。

2.3 服務團的現狀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各級各類志愿組織機構積極響應,“以語戰疫”,為疫情期間的溝通發揮了突出作用。與此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參與應急語言服務的機構團體各自為戰,缺乏統一的調度指揮,重復投入多,資源浪費情況嚴重(王立非等,2020)。這是因為應急語言服務并非不同語言之間的簡單轉換,而是需要與服務對象實時互動;互動中服務對象提出的問題涉及方方面面,具有不可預測性,這對志愿者業務素養提出了較高要求,也給平時的培訓提出了新的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志愿者不熟悉國家法律法規或者一些具體條例:當被問及相關問題時則需要現查現學。語言服務從來不只是語言間的轉換問題,會涉及具體的政策、操作流程、防疫規定及最新的措施等細節問題,志愿者需要時刻關注最新防疫政策,努力做到心中有數④。

(2)部分志愿者缺乏應急管理知識:不知曉相關應急處置和安全防范工作,導致志愿者在面對服務對象時信心不足(滕延江,2020)。

(3)志愿者對志愿服務的權利與義務缺少基本認知:由于不懂得基本的操作規范,倫理常識及從業標準缺失,服務不規范、隨意性強的情況時有發生(滕延江、王立非,2022)。

(4)志愿者缺少專業術語、專業領域知識:當遇到一些傳染病、醫學類術語時不得不求助于醫護人員,造成救援效率低下(王立非等,2020)。

(5)志愿者對于服務對象的文化背景了解較少:跨文化應急溝通能力不足,難以開展個性化的高質量服務(滕延江,2021)。

上述問題反映出抓好日常服務團人員培訓工作刻不容緩。當前,學界對應急語言服務的經驗總結還缺乏有深度的批判性反思。由此,我們需要結合本次疫情防控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加大總結與反思力度,將服務團人員培訓工作提上日程,開發相關培訓課程內容,采用行之有效的培訓路徑,從政策、資源、人才等多方面保障服務團的培訓工作,提升服務團的應急語言能力,進一步完善國家的應急管理機制。

3.應急語言服務團的培訓內容

培訓是一種有目標、有組織的傳遞知識技能、規范標準化作業的行為。應急語言服務團采用志愿者服務為主體,危機時刻提供語言服務的模式。該模式決定了服務團具有成員來源多元,專業背景差異大,流動性強,隊伍穩定性弱的特征。通常情況下,服務團在突發公共事件之后,根據事件的性質、規模及受影響社區的多言多語情況臨時搭班子、組隊伍。如果志愿者中新手多,對各類突發事件準備不足,容易導致服務不到位,救援效率低的情況。由此,服務團平日的培訓不可或缺,只有平時做好準備,增強培訓內容與培訓方式的針對性與可持續性,關鍵時刻才能迅速反應,積極應對。具體來說,內容上,建議采用必修模塊與選修模塊并重,通識培訓與專業領域培訓協同,構建分場景、分群體的內容體系(見表1):必修模塊是所有志愿者需要完成的內容,是從事這一工作的必備知識;選修模塊則是針對特定語種、文化、場景及群體所需具備的特定專業技能。

3.1 必修模塊

必修模塊是從事應急語言服務工作所需掌握的通識內容,包含以下六個課程模塊:

(1)語言服務規范課程模塊:了解語言服務行業的生產流程、服務標準,熟悉語言文字書寫規范、術語使用規范,口筆譯譯文文體規范等。同時,了解語言服務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熟悉服務范圍、服務時限等方面的具體要求。

(2)技術技能課程模塊:現代應急救援離不開高科技的支持(OBrien,2020,2022)。例如,機器翻譯之后的譯后編輯能力,現場數據的統計、制圖能力,信息檢索能力,宣傳海報的繪制能力,多模態產品創作能力,整合數據資源的能力等,這些技術能力有助于提升智能化時代的語言服務效率與專業化水平。

(3)政策法律法規課程模塊:志愿者需通曉基本的法律法規,既包括中國的相關法律,也包括國際組織機構的特定法律法規文件。例如《世界人權宣言》《國際人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條例》《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管理規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十四五”應急管理標準化發展計劃》等各級各類政策法規文件。

(4)應急管理知識課程模塊:包括應急管理理論、應急預案、應急傳播、應急處置和安全防范能力等內容。例如,熟悉突發公共事件的性質、分級標準、預警色彩標識,以及危機周期等事項。若志愿者本人需親臨危險區域(如地震災區、化學物品泄漏事故場地),基本的急救知識也十分必要。

(5)志愿服務條例課程模塊:熟悉志愿服務的權利與義務、質量考核評價標準,以及如何化解服務中的爭端與糾紛。重點做好應急語言服務中的倫理培訓(滕延江、王立非,2022):保守在志愿服務中獲悉的國家秘密、個人隱私、商業秘密或者依法受保護的其他信息,尊重志愿服務對象的人格尊嚴等。

(6)心理咨詢(撫慰)課程模塊:這一方面有助于志愿者對服務對象進行心理安撫,開展心理援助與心理重建,幫助他們渡過危難,克服恐懼、焦躁及各種不安的癥狀。另一方面,應急語言服務勞動強度大、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且具有不可預測性,考驗著志愿者的心理素質,因此理解心理撫慰方面的知識也有利于維護、調適志愿者本人的身心健康。

3.2 選修模塊

選修模塊指的是根據個人專長,選擇相應的語種及內容進行培訓的行為,包括以下四個模塊。

(1)語言模塊:志愿者根據個人專長,聚焦特定方言、民族語言、外語以及手語等語言類型,熟悉專業術語的表達方式,適應不同語言之間的轉換。

(2)文化模塊:與語言模塊類似,針對語言背后的文化,深入學習探索、熟悉不同國家或地域文化的風俗習慣、表達方式、禁忌用語,充分尊重服務對象的中外文化習俗;例如,如果遇到特殊群體(老年群體、外籍人士、兒童或者有基礎病患的群體)進行酒店隔離,志愿者需要問詢確認他們的宗教信仰和餐飲等方面的禁忌,包括食物禁忌和食品過敏等,這些細節有助于減少服務對象的焦慮感,提升語言服務質量。

(3)場景模塊:針對突發公共事件的不同類型和專業領域,有的放矢地開展語言服務。領域專業知識和經驗是應急語言服務培訓必不可少的內容(Cadwell et al.,2020)。志愿者根據自身特長,建議采用專業領域認領的方式,專門服務于某一特定場景領域。例如,化學專業的志愿者可以參與化學物品泄漏爆炸等突發事件的救援,跟蹤行業領域動態,熟悉領域詞匯術語表達習慣,在應急信息救援、應急信息傳播等方面發揮作用。再比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涉及很多專業術語及傳染病防護知識,分場景業務培訓有利于打造專家型的應急語言人才儲備資源體系。以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為例,來自語言學專業的志愿者在應急語言服務實踐中,面對諸多的醫學術語、傳染病防治方面的專業表達方式總感覺力不從心,不得不求助于專業醫學人員,影響了救援效率(王立非等,2020)。

(4)群體模塊:突發公共事件之后,不同群體具有不同的訴求,應急語言服務應該有針對性地開展分群體的業務培訓。以老年群體為例,他們行動不便,體弱多病,聽力視力下降;突發公共事件之后,他們的需求較為多元,涉及身體護理、心理安撫、食品藥品特殊需求等方方面面,甚至面臨一些棘手問題,需要向上級部門反映匯報、多方協調之后才能解決。培訓中,需要有意識收集這方面的案例,做好案例匯總,提升培訓工作的針對性。群體模塊中還應包含社區群體教育,志愿者需要學會如何進行災前的社區調查工作,了解社區人員構成,可能的語言(語種)需求,知曉如何開展災前預防教育,宣傳推廣防災救災知識,建立與社區居民的信任關系,便于突發事件之后社區群眾能夠積極配合,相信政府機構發布的權威信息,從而迅速做出響應。

4.應急語言服務團的培訓路徑

培訓方式上,根據服務團的性質及其運作機制,建議采用成員自我培訓與專家授課相結合,自我測試與現場測評相補充,人才培養與培訓相融合,小組專題培訓與現場實踐并重的培訓方式,增強隊伍的應急反應能力,確保培訓效果。

4.1 自我培訓與專家培訓相結合

培訓課程中的諸多內容可以采用志愿者自學的方式進行,方便志愿者利用平時的時間,做好自我培訓。例如,志愿者可以自學相關的政策法律法規、應急知識等內容,記錄學習問題,通過專家網上答疑或者同行討論的方式,互相切磋,達到學習消化的目的。就專家培訓而言,既可以邀請本領域的管理者、知名學者,也可以邀請參與過應急語言服務的志愿者現身說法,采用情景式、案例式、模擬式、演練式的教學方式,切實增強培訓的參與意識,突出應急能力提升這個主線,將培訓目標落到實處。

4.2 自我測試與現場測評相補充

為了檢驗自我培訓及專家培訓的學習效果,志愿者完成相關內容的學習之后便可進入網上自我測評環節:自測部分可以多次進行,直到通過為止,由此增強志愿者的信心;測試成績可以作為筆試成績直接錄入檔案,獲得筆試模塊的合格證書。另一方面,現場測試部分主要測試志愿者的語言技能,口筆語表達能力,心理素質及應急場景反應能力等項目。測試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志愿者跨越志愿服務的門檻、檢驗培訓效果,達到“以測促學”。需要說明的是,特殊情況下,現場測試也可采用遠程在線方式進行,比如由于疫情原因,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志愿者招募測試便不得不線上進行。

4.3 人才培養與培訓相協調

國家應急語言服務團大都是以高校為主體組建,志愿者來源較為單一,他們的專業領域知識較為匱乏,如果不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工作,危機時刻他們的勝任力難以適應現實需求。對此,需要將志愿者的培訓工作與人才培養工作融合考慮。例如:

(1)創新語言教育模式,增加應急管理專業課程的融合力度:語言類專業可適時增加應急管理方向課程的內容,鼓勵高校設置語言服務本科專業,培養綜合型、復合型、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更好體現新時代學科融合交叉的人才培養思路。

(2)開發應急語言服務碩士課程:本科人才的知識廣度和深度不夠,很難滿足應急語言服務的專業性需求,因此建議在中文類和外語類學科下增設應急語言服務的人才培養方向,有條件的院校可以申請設置相應碩士學位。該碩士課程以突發災害、災難或公共危機事件中的應急溝通為主旨,培養學生勝任應急環境下的多語言溝通技能,將人才培養與服務團培訓相結合,開展志愿者的培訓機制、管理模式、培訓效果等方面的課題研究。

4.4 專題培訓與現場實訓并重

培訓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志愿者的服務質量,培訓方式上可以采用專題式:針對培訓情境,設置任務,讓每位志愿者有機會參與高仿真的應急場景模擬演練;按照實戰狀態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行動方案,鍛煉學員的實操能力和突發響應能力。通過小組討論,評價對比,批判反思,肯定優點,查找不足,以此提升培訓效能。另外,現場實訓是其他理論知識培訓難以替代的,可以通過以老帶新的方式,做好培訓工作的“傳幫帶”,讓新上崗的志愿者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熟悉業務流程及要求,逐漸進入實戰狀態。

5.應急語言服務團培訓的保障機制

應急語言服務人才的過硬本領離不開平時的培訓與實踐鍛煉,為取得理想的培訓效果可從三個層面提供保障。

5.1 政策保障

在政策層面,(1)做好頂層設計,制定相關規章制度,明確志愿者的權利與義務,考核評價機制,工作紀律,行為規范,文明禮儀,獎懲措施等責權利要求。(2)成立分管培訓事務的機構部門,負責組織協調各項培訓工作,包括組織學員之間的聯誼活動,培養團隊意識與集體作戰精神。(3)組織專家學者編寫培訓教材,編寫審定必修模塊讀本以及選修模塊的參考資料,方便志愿者自學與自我測試;開發網上多模態學習資料,圖文并茂,形式多樣,提高培訓資料的知識性與吸引力。(4)抓好培訓師資隊伍建設,特別是培養骨干教師,以點帶面,提升培訓的效率。建立志愿者學習共同體(含網上共同體),組織相關專業研修,開展小組交流活動,增強培訓的參與性和針對性。(5)做好培訓考核體系建設,及早設立國家應急語言人才考評證書制度(例如,不同級別的應急語言服務人才語言類證書,應急語言服務專業類證書等),做好與其他各級各類證書的互通認證工作,減少重復性勞動,方便吸收更多優秀人才加入到國家應急語言服務團隊伍中來。

5.2 人才保障

在人才層面,做好人才儲備機制。人才是一切事業的基礎與保障,從骨干人才及志愿者基礎人才入手,組建能戰斗、能打勝仗的高質量人才管理及志愿者隊伍。(1)抓好骨干人才的選拔與培養:應急語言服務離不開協調機制,包括高素質的協調員、培訓骨干、應急信息傳播骨干、應急技術骨干等專業化人才,需要從平時的訓練及實踐中發掘人才,儲備人才,特別是高端跨文化、跨境教育人才(張珊,2021;閻莉、文旭,2022)。(2)打造高素質的志愿者隊伍:積極吸納更多的專業人員與志愿者人才加入應急語言服務人才儲備庫,包括大學生、各行各業從業人員、外籍人士、特殊行業人士等,做好人才評價考核體系建設,鼓勵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為其專業發展營造良好的職業環境。

5.3 資源保障

在資源層面,開展分區域、分群體的專業化資源平臺建設。2021年,《國務院關于印發“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的通知》(國發 [2021] 36號)提出,建立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標準體系,優化發布方式,拓展發布渠道和發布語種,提升發布覆蓋率、精準度和時效性,強化針對特定區域、特定人群、特定時間的精準發布能力。當前,語言的資源性功能已經成為學界的共識,語言資源平臺建設是提升語言服務能力,特別是應急語言服務能力的基石;為了保障國家應急語言服務團的培訓效果,做好分區域、分群體的語言資源平臺建設必不可少(王春輝,2022),抓好資源平臺的數字化建設。具體包括:

(1)構建分區域的應急語言服務平臺:不同區域語言需求不同,比如沿海發達城市外向型經濟程度高,外籍人士較多,突發公共事件之后外語需求相對較多,建議平時城市服務層面(含熱線及網絡服務)增加外語服務選項;旅游熱門地區外來人口多,流動性強,需增加應急語言服務的日常資源儲備,選拔各類語言服務人才,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工作。

(2)打造分群體的應急語言資源平臺:不同群體的語言服務需要不同,老年群體、少數民族群體、農民工群體、產業工人群體、殘疾群體等因身體、語言、行業方面差異較大,危急中面臨多元需求(Federici et al.,2019)。由此,平時需有意識加大資源、技術、產品、質量及規范標準建設的力度,積極儲備相應的資源,建設好專業術語庫,收集一線服務案例,更多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消除時空限制,增強培訓的數字化程度(OBrien,2020)。

6.結語

自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的應急語言服務建設進入快車道,對豐富和完善國家應急治理體系做出了突出貢獻;2020年是我國應急語言服務的元年,應急語言服務進入有序、有組織發展的新階段;2022年國家應急語言服務團的成立標志著應急語言服務上升至國家戰略高度,進入了規范化、體系化、標準化的新軌道,系統化、專業化的志愿者培訓工作也應提上議事日程。培訓是提高應急語言服務能力的重要途徑,從內容和方式上系統推進應急語言服務培訓體系構建,在突發公共事件的事前預防、事發應對、事中處置和善后恢復過程中發揮獨特作用(Drugan,2017)。

未來,建議利用現有的服務團成員單位,建設好一批國家級應急語言教育培訓基地,打造應急語言服務培訓品牌:

(1)以現有高校為主體,總結志愿者培訓中的好經驗、好做法,收集真實的案例,豐富培訓的針對性,增強服務團的培訓效能,樹立服務團的品牌力與影響力,逐步成為突發公共事件、國家重大活動(含節慶日、體育賽事及商務展覽活動等)的重要語言支持力量,助力提升政府的形象。

(2)做好應急語言服務培訓成員單位的準入及動態淘汰機制建設,各個成員單位盡快制訂出臺應急語言培訓規劃,國家對培訓質量進行動態考核;對于合格達標的單位持續資助,對于培訓質量較差的單位逐步淘汰出局,確保整體培訓質量效果。

(3)加強對應急志愿服務團的指導和規范,盡早出臺服務團人才勝任力及評價體系指標、應急語言服務人才志愿服務認證體系,增強志愿者的應急語言服務能力,推動應急志愿服務隊伍建設,逐步提升我國應急語言服務團的服務水平。

注釋:

① 國家應急語言服務團在京成立 [OL]. 中國新聞網.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22/04-28/9741677.shtml.[2022-04-28]

② 國家應急語言服務團成立 [OL]. 光明網. https://news.gmw.cn/2022-04/29/content_35698727.htm.[2022-04-29]

③ “活學活用”:從進博會到戰疫,這群大學生志愿者“翻譯”忙 [OL]. 東方網. https://j.eastday.com/p/1584759964011872.[2020-03-21]

參考文獻

[1]Cadwell, P., C. Bollig & J. Ried. Management and training of linguistic volunteers: A case study of translation at Cochrane Germany[A]. In F. M. Federici & S. OBrien (eds.). Translation in Cascading Crises[C]. New York: Routledge, 2020. 152-173.

[2]Drugan, J. Ethic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practice: Interpreters and translators engaging with and beyond the professions[J]. The Translator, 2017, 23(2): 126-142.

[3]Erickson, J. Volunteering with refugees: Neoliberalism, hegemony, and (senior) citizenship[J]. Human Organization, 2012, 71(2): 167-175.

[4]Federici, F. M., M. OHagan, P. Cadwell, J. Marlowe & S. OBrien. Ecosystems of preparedness in New Zealand: Empowering communities and professionals with crisis translation training[A]. In J. Wakabayashi & M. OHagan (eds.). Translating and Interpret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C]. New York: Routledge, 2021. 125-146.

[5]Federici, F., M. OHagan, S. OBrien & P.? Cadwell. Crisis translation training challenges arising from new contexts of translation[J]. Cultus, 2019, 12: 246-279.

[6]OBrien, S. Translation technology and disaster management[A]. In M. OHagan (ed.).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Translation and Technology[C]. London: Routledge, 2020. 304-318.

[7]OBrien, S. Crisis translation: A snapshot in time[J]. INContext: Studies in Translation and Interculturalism, 2022, 2(1): 84-108.

[8]Taibi, M. & U. Ozolins. Community translation: Definitions, characteristics and status quo[A].? In M. Taibi & U. Ozolins (eds.). Community Translation[C]. London: Bloomsbury, 2016. 7-28.

[9]李宇明. 重視突發公共事件中的語言應急問題[J]. 語言戰略研究, 2020, (2): 1.

[10]李宇明, 饒高琦. 應急語言能力建設芻論[J]. 天津外國語大學學報, 2020, (3): 2-13.

[11]穆雷, 劉馨媛. 重視并建設國家應急語言服務人才培養體系[J]. 天津外國語大學學報, 2020, (3): 24-31.

[12]滕延江. 論應急語言服務規劃[J]. 語言戰略研究, 2020, (6): 88-96.

[13]滕延江. 應急語言服務者勝任力與應急語言人才評價[J]. 天津外國語大學學報, 2021, (4): 20-31.

[14]滕延江, 王立非. 突發公共事件中應急語言服務的倫理考量[J]. 江漢學術, 2022, (3): 104-110.

[15]王春輝. 主持人語:建構分場景分地域的應急語言服務體系[J]. 江漢學術, 2022, (3): 92-93.

[16]王立非, 李昭. 中美日國家應急語言服務團建設對比與啟示[J]. 語言服務研究, 2021, (1): 17-32.

[17]王立非, 任杰, 孫疆衛, 蒙永業.? 應急語言服務的概念, 研究現狀與機制體制建設[J].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 2020, (1): 21-30.

[18]王銘玉, 康喆文. 由語言應急引出的語言服務問題[J]. 天津外國語大學學報, 2020, (3): 32-39.

[19]閻莉, 文旭. 基于語言命運共同體建設的跨境語言規劃:框架與意義[J]. 山東外語教學, 2022, (1): 26-37.

[20]張珊. 后疫情時代的跨文化教育——赫爾辛基大學Fred Dervin教授訪談錄[J]. 山東外語教學, 2021, (1): 3-11.

[21]張天偉.美國國家語言服務團案例分析[J].語言戰略研究, 2016, (5): 88-96.

(責任編輯:葛云鋒)

收稿日期:2022-07-29;修改稿,2022-10-07;本刊修訂,2023-01-12

基金項目:本文為國家語委“十三五”科研規劃2020年度重大項目“新時代中國特色語言管理理論建構研究”(項目編號:ZDA135-16)以及2020年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一帶一路語言服務便利度指數構建與測評”(項目編號:2020YYA002)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滕延江,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語言規劃、語言服務。電子郵箱:tengyanjiang@126.com。

王立非,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商務英語、語言服務。電子郵箱:wanglifei@blcu.edu.cn。

引用信息:滕延江,王立非.應急語言服務團能力提升培訓:現狀、內容與路徑[J].山東外語教學,2023,(1):19-29.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偷偷综合网| 波多野结衣久久高清免费| 成·人免费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国产理论| 色婷婷成人网| 色久综合在线| 亚洲天堂视频网站| 日韩无码一二三区| 丰满少妇αⅴ无码区| 九九九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 久久五月视频| 成人在线天堂|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 伊人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 日韩午夜片|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麻豆 | 无码啪啪精品天堂浪潮av| 试看120秒男女啪啪免费| 无码免费试看| 真人高潮娇喘嗯啊在线观看 | 在线精品自拍| 广东一级毛片| 色妺妺在线视频喷水| 国产美女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91在线|中文| 99视频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小说|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在线欧美一区| 四虎AV麻豆|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一|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国产美女自慰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综合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的毛片| 天天综合网站| 国产免费a级片| 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中国一级特黄视频| 毛片久久网站小视频| 色综合久久久久8天国|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激情爆乳一区二区|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亚洲三级a| 91小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性视频网站|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久91|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网| 亚洲天堂首页| 天堂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无码免费的亚洲视频| 亚洲欧美一级一级a| 欧美日本在线播放| 大香网伊人久久综合网2020| 免费午夜无码18禁无码影院| 亚洲制服丝袜第一页|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国产成人啪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9re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不卡一级毛片视频|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爱做久久久久久| a级毛片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在线精品欧美日韩|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2020 | 99re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男人视频| 最新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亚洲黄色网站视频|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 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蜜臀AV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