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小雯 畢婷婷 黃玉慧 何大華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藥學部,廣州 510000
《2022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1]顯示,2021年中醫療衛生機構分科門急診人數、構成統計中,兒科的門急診占當年總人數的8.41%,兒科出院人數達到1 421萬。兒童在患病人群中的占比高及其生理特殊性,精準用藥才能降低用藥風險。根據《藥品說明書和標簽管理規定》[2]及《藥品管理法》[3]相關規定,藥品說明書需要指導科學、規范、準確、安全、合理使用藥品。研究指出,相應數量下兒童用藥項的標注均低于50%[4-7]。多項調查研究顯示,藥品標注兒童用法用量率在9.42%~67.90%,比例范圍較寬[5-11]。結合患兒特點,亟待加強說明書用藥的管理與兒童用藥研究,以說明書為依據,合理選用藥物以及給藥方式,精確計算給藥劑量,對于兒童用藥有較大的幫助[12]。本文對2022年1月至12月院內兒科處方所涉及的藥品進行調查,篩選出269份兒科藥品并分析目前本院兒科使用藥品存在的問題,為規范兒童藥品說明書提供參考,幫助臨床兒童進行精準用藥。
從2022年1月至12月廣東省婦幼保健院269份兒科處方中收集相關藥品名,并通過醫院信息系統(HIS)收集指定藥品的規格、廠家,通過PASS合理用藥軟件查詢相關藥品說明書,參照對所收集的藥品說明書中有關兒童用藥信息進行分析[13-17]。兒童完整性用藥信息情況包括用法用量標注、兒童注意事項標注等進行統計分析。國產與涉外藥品,外用藥品和口服藥、注射液在兒童用藥標注的差別進行分類、統計并分析。基藥目錄選擇2018年《國家基本藥物目錄》[18]。
兒童用藥信息包括用藥注意事項和使用劑量換算[19-20]。藥品說明書中兒童用藥信息可以歸為三類:(1)劑量或注意事項中其中一項;(2)既有劑量又有注意事項;(3)既無劑量又無注意事項。其中,對兒童服用的安全性尚不明確、未進行該項試驗且無可靠參考文獻、無提及兒童禁用、無兒童用藥注意事項或警告、無兒童用藥劑量換算屬于完全無任何兒童用藥信息。若說明書中提及兒童用藥注意事項、兒童藥動學、兒童毒理學相關標注情況屬于兒童用藥情況中注意事項統計例數范圍;若說明書中闡述有兒童使用劑量換算(年齡換算、體質量換算、體表面積換算等)內容則屬于兒童用藥劑量統計例數范圍。
應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69份兒科常用藥品中,關于兒童用藥信息完整描述的只有113份,完整標注率為42.00%,缺標率(既無劑量又無兒童注意事項的描述)為60份(22.30%),部分標注率(兒童用藥信息只有其一種描述的藥品種數)為96份(35.69%)。
表1 基藥類型在兒童用藥信息完整的情況[份(%)]
269份藥品說明書中標注兒童用藥信息基藥有144份,其中兒童用藥信息完整有53份(36.81%),完全沒有標注兒童信息有31份(21.53%);非基藥有125份,完整標注兒童用藥信息有60份(48.00%),完全沒有標注兒童信息有29份(23.20%)。基藥在兒童用藥注意事項上與非基藥之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371,P=0.012)。
在269份藥品中分別統計了4種(注射劑、口服劑、外用劑、吸入劑)不同給藥劑型,口服劑最多,有144份,其中完整兒童用藥信息有57份(39.58%);注射劑有71份,完整兒童用藥信息有42份(59.15%);外用劑有46份,完整兒童用藥信息有6份(13.04%);吸入劑僅有8份,未達統計學分析要求,不進行統計分析。對剩余3種(注射劑、口服劑、外用劑)劑型進行兩兩卡方檢驗比較,結果表明用藥劑量、完整的用藥信息、缺標率(既無劑量又無兒童注意事項的描述)在各劑型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注意事項在任意劑型中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3 藥品說明書在國產、涉外中兒童用藥標注情況[份(%)]
269份藥品當中分別統計了國內藥品和涉及外資企業的藥品,其中國產藥品有217份,完整的用藥信息78份,標注率為35.94%;涉外藥品有52份,完整的用藥信息35份,標注率為67.31%。國產藥品在注意事項標注方面比涉外藥品多,用藥信息完整程度上比涉外藥品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國產藥品缺標注率(既無劑量又無兒童注意事項的描述)高達24.42%。
本次調查共涉及269份藥品說明書,其中僅有42.00%具有兒童用藥項標注,與文獻[4-6]的調查基本一致,在說明書的兒童用藥標注中仍有大量使用“未明確”“兒童慎用”“遵醫囑使用”等模糊標注,該類標注對兒童臨床用藥無指導意義。基藥有144份,非基藥有125份,對比2016年本院兒科基藥比用藥情況也有略微提高[21],非基藥的兒童用藥信息完整與基藥對比反而略高,隨著醫院逐步提高基藥比例,更迫切需要提高基藥中藥品說明書的兒童用藥標注率。
在藥品劑型分布上,口服劑、注射劑與外用劑相比在完整標注兒童用藥信息占比較高,其中口服劑與外用劑兒童用藥信息有顯著差異,外用劑兒童用藥注意事項缺標注嚴重[22],外用藥品雖然經皮吸收,對本體作用最低,但若說明書無兒童用藥相關信息,嚴重可致用藥過量,造成皮膚損失。在涉外藥品和國產藥品的說明書兒童用藥信息完整性對比中,涉外藥品的說明書雖然占兒童用藥比例不高,但其兒童用藥信息標注缺失的比例低于國產藥品,涉外藥品在藥動學和藥代學里比國產藥品說明書更詳細闡述和科學論證,涉外企業也許對于不同國家地區的研究也會存在本地區個體化偏向性,有時候也不能作為一種共性,仍需個性化給藥。
本次調查中發現兒童用藥常見劑型口服和注射類藥品完整標注率都偏低,藥品說明書關于兒童用藥劑量的換算以及藥動學相關的用藥指導注意事項等缺失,無論是對臨床醫生用藥指導,還是家庭用藥安全都是存在非常高的用藥隱患,對于現在購買藥物的便利性,很多家長會自行購買藥物給兒童服用,如果沒有明確指向性及用藥注意事項的提示,或者用太多醫藥學的專業術語,缺乏通俗普及用語,會讓部分家長理解有偏差,將會增加藥品的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本院基藥目錄的品種使用比例較2016年有升高,但說明書中對兒童用藥標注缺失、不完整、不明確等問題仍然會影響臨床中患兒的合理用藥,目前,我國在促進兒童用藥研發生產、加快審評審批、鼓勵臨床試驗等多個環節相繼出臺了相關政策,相信兒童用藥說明書將會越來越規范。因此,在現今的情景下相關部門應當嚴格制定統一標準,藥品審批部門應嚴格審批藥品說明書中兒童用藥標注情況,讓說明書科學嚴謹、簡單易懂,臨床醫生和家長避免用藥風險,保障兒童用藥安全。
作者貢獻聲明邱小雯:醞釀和設計試驗,實施研究,采集、分析/解釋數據,起草文章,統計分析;畢婷婷:對文章的知識性內容作批評性審閱,獲取研究經費,行政、技術或材料支持,指導,支持性貢獻;黃玉慧:采集數據,對文章的知識性內容作批評性審閱,行政、技術或材料支持;何大華:醞釀和設計試驗,分析/解釋數據,對文章的知識性內容作批評性審閱,指導,支持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