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虹 王鵬雁 劉友德
1煙臺市奇山醫院肝病一科,濟寧 264000;2煙臺市奇山醫院肝病二科,濟寧 264000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所致的傳染性疾病,隨著病情進展,可導致肝硬化、肝細胞癌。積極的抗病毒治療是CHB的治療基石,核苷(酸)藥物[nucleoside (acid) drugs,NAs]是其常用的抗病毒藥物,可有效抑制病毒復制,延緩肝硬化進程,降低肝癌的發生風險[1]。但CHB抗病毒治療停藥后的復發是影響患者預后的危險因素,尋找停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后復發的預測因子有助于改善CHB的治療效果,是目前臨床研究的熱點[2]。共價閉合環狀DNA(covalent closed circular DNA,cccDNA)持續存在是導致HBV感染慢性化、停藥后復發的主要原因。但cccDNA檢測需要肝穿刺活組織檢查,具有有創性,且cccDNA在肝臟中的分布不均,穿刺時易發生漏診[3]?;A研究認為,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virus e antigen,HBeAg)陽性的慢性HBV感染者中,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 RNA,HBV RNA)水平與肝組織內cccDNA水平呈正相關,而血清標志物易獲得、可重復取樣[4]。本研究探討血清HBV RNA水平在預測NAs抗病毒治療CHB停藥復發的價值,現報道如下。
回顧性選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煙臺市奇山醫院治療的CHB患者160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05例、女55例,年齡27~61(43.32±8.81)歲。納入標準:(1)CHB診斷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5]中的標準;(2)接受NAs抗病毒治療,且達到停藥標準;(3)初治患者;(4)依從性高,能配合治療隨訪者;(5)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有酒精性、藥物性、免疫性及其他病毒性肝臟疾??;(2)合并有惡性腫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甲狀腺疾病等其他嚴重疾??;(3)合并有結核、艾滋病病毒(HIV)等感染者。
本研究經煙臺市奇山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201603012)。
所有患者均接受NAs抗病毒治療,口服恩替卡韋分散片(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0019,規格0.5 mg)0.5 mg/次,1次/d,或口服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73185,規格0.3 g)0.3 mg/次,1次/d,或口服替比夫定片(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0028,規格600 mg)600 mg/次,1次/d。達到停藥標準,隨訪患者停藥復發情況。
于治療前(基線)、治療24周、治療48周、治療72周、停藥時抽取患者空腹狀態下靜脈血標本6 ml,分裝于兩支真空采血管。一支以轉速2 500 r/min離心10 min,離心半徑12.5 cm,取血清采用日本日立718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其配套試劑檢測肝功能指標丙氨酸轉氨酶(ALT)、天冬氨酸轉氨酶(AST);采用化學發光法檢測HBeAg。另一支采用熒光定量PCR法定量檢測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 DNA,HBV DNA)、HBV RNA。HBV DNA試劑盒為羅氏診斷產品(上海)有限公司產品,HBV RNA試劑盒為上海任度科技有限公司產品。
(1)停藥標準:HBeAg陽性患者治療后ALT正常,HBV DNA轉陰,且HBeAg轉陰至少1年以上;HBeAg陰性患者治療后ALT正常,HBV DNA轉陰,鞏固治療至少2年以上。(2)復發判斷標準:滿足以下標準之一,①最低檢出限以下的HBV DNA再次復現增高;②已陰轉的HBeAg有復陽;③已正常的ALT、AST再次增高。
統計分析采用SPSS 22.0軟件,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表示,行χ2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預測價值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截止2023年2月,160例患者中,停藥復發患者46例,停藥復發率28.75%。
表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藥復發和未復發的臨床資料比較
停藥復發患者年齡、合并糖尿病比例、基線HBV DNA、基線HBV RNA和停藥時HBV RNA均明顯高于停藥未復發患者,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停藥復發和未復發患者性別、體質量指數、高血壓、高脂血癥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
表2 1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藥復發危險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將年齡、是否合并糖尿病、基線HBV DNA、基線HBVRNA和停藥時HBV RNA作為自變量,是否發生停藥復發作為因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合并糖尿病、停藥時HBV RNA是患者停藥復發的影響因素(均P<0.05)。
圖1 1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藥時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BV RNA)預測停藥復發的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
停藥時HBV RNA預測患者停藥復發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777(95%CI0.706~0.849),P<0.05,截斷值為1.61 log copies/ml,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88.50%、54.80%。
表3 HBeAg陽性患者HBeAg、HBV DNA和HBV RNA轉陰情況[例(%)]
HBeAg陽性停藥復發和未復發患者治療24周、48周、72周HBeAg轉陰、HBV DNA轉陰、HBV RNA轉陰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HBV DNA轉歸較快,而HBeAg和HBV RNA轉歸較慢,且較同步。
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目前全球HBV感染患者人數已超過2億,其中約4 000萬患者已進展至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償或原發性肝癌階段,預后較差[6]。NAs是目前臨床治療HBV感染的基礎性用藥,常用品種包括拉米夫定、恩替卡韋、阿德福韋酯、替比夫定、替諾福韋等[7]。NAs可有效抑制HBV的復制活性,延緩病情進展,改善CHB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臨床對于HBV的治療目標為HBsAg陰轉,長期抑制病毒復制,延緩肝硬化進程,防止肝衰竭、肝癌,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生活質量[8]。NAs的停藥時機為HBeAg陽性者HBeAg血清轉陰后3年;HBeAg陰性者,HBsAg轉陰后至少12個月。但仍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停藥后復發[9]。
HBV RNA是攜帶病毒遺傳信息的第一道傳遞者,在病毒復制活性、療效評估方面具有重要意義[10]。嚴景全等[11]研究發現,血清HBV RNA可精確反映肝細胞中cccDNA的表達,可為CHB患者體內病毒復制活躍程度提供直接證據。本研究發現,截止2023年2月,停藥復發患者46例,停藥復發率28.75%,這提示CHB患者NAs停藥后復發率較高。本研究還發現,停藥復發患者年齡、糖尿病、基線HBV DNA、基線HBV RNA和停藥時HBV RNA均明顯高于停藥未復發患者。停藥復發和未復發患者性別、體質量指數、高血壓、高脂血癥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這提示高齡、合并糖尿病、基線HBV DNA、基線HBV RNA和停藥時HBV RNA較高者更易出現停藥后復發現象。這是由于高齡患者機體免疫功能相對較差,感染HBV的病程相對較長,停藥后機體免疫功能往往不能較好抑制HBV病毒復制[12]。合并糖尿病患者體內的高糖環境有利于病原體的增殖、復制,且糖尿病患者機體往往處于免疫紊亂狀態,不能對HBV產生有效的免疫應答,因此停藥后更易復發[13]?;€HBV DNA、基線HBV RNA和停藥時HBV RNA水平較高提示肝細胞中cccDNA高表達,患者體內病毒復制活躍程度更高,因此停藥后更易復發[14-15]。
本研究將年齡、是否合并糖尿病、基線HBV DNA、基線HBV RNA和停藥時HBV RNA作為自變量,是否發生停藥復發作為因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糖尿病、停藥時HBV RNA是患者停藥復發的影響因素。停藥時HBV RNA預測患者停藥復發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777,截斷值為1.61 log copies/ml,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88.50%、54.80%。上述結果提示,年齡、糖尿病、停藥時HBV RNA水平與CHB患者NAs停藥復發有關,停藥時HBV RNA在預測停藥復發方面有一定應用價值,其預測靈敏度較好,而特異度相對較差。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應將高齡、合并糖尿病、停藥時HBV RNA水平高的CHB患者作為NAs停藥復發的高危人群,在停藥后加強隨訪和實驗室檢測,以便及時發現CHB復發,及時給予有效的抗病毒治療干預,以防病情惡化。本研究還發現,HBeAg陽性停藥復發和未復發患者治療24周、48周、72周HBeAg轉陰、HBV DNA轉陰、HBV RNA轉陰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HBV DNA轉歸較快,而HBeAg和HBV RNA轉歸較慢,且較同步。上述結果提示,HBeAg陽性患者治療期間的HBeAg、HBV DNA、HBV RNA轉陰并不會影響停藥復發風險。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可考慮將HBeAg和HBV RNA轉歸作為停藥的指征,可有助于降低復發風險。但該方案是否可行,還需要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綜上所述,停藥時HBV RNA水平與CHB患者NAs停藥復發有關,在預測停藥復發方面有一定應用價值。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劉虹、劉友德:研究實施,數據整理,論文撰寫,統計學分析,研究指導,論文修改,經費支持;王鵬雁:研究實施,數據整理,論文撰寫,研究指導,論文修改,經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