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嫻
(邢臺市人民醫院乳腺外科,河北 邢臺 054000)
乳腺癌(breast cancer)是一種來源于乳腺組織的惡性腫瘤,在我國乃至全世界其發生率都位于女性惡性腫瘤的首位,死亡率也很高[1]。該病是一種異質性很強的惡性腫瘤,以手術治療為主,根據患者的分子分型及分期情況輔以化療、放療、內分泌治療等方法,達到改善患者生存的目的[2,3]。三陰性乳腺癌是指雌激素受體、孕激素受體、人表皮生長因子2 基因均為陰性的乳腺癌類型,其惡性度很高,并且無法從內分泌治療及靶向治療中獲益,主要依靠化學治療控制病情[4,5]。化療可能導致各種不良反應,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影響用藥療程[6]。艾立布林是一類非紫杉類的微管抑制劑,可用于紫杉類藥物耐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7]。近年來,槐耳顆粒已被證實可用于晚期三陰性乳腺癌患者輔助治療,其作用機制可能為抑制癌細胞活性、誘導癌細胞凋亡、逆轉化療耐藥及抗腫瘤血管生成等[8]。本研究探索真實世界中槐耳顆粒和艾立布林共同對治療晚期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作用,為乳腺癌的臨床診斷提供參考依據。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0 月-2021 年11 月邢臺市人民醫院乳腺外科收治的60 例晚期三陰性乳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范(2022 版)》中乳腺癌治療要求;②原發灶及轉移灶的病檢確診為乳腺癌發生遠處臟器轉移;③免疫組化結果示雌激素受體、孕激素受體、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 均為陰性。排除標準:①重大臟器如心、肝、腎功能障礙,急慢性感染及惡性病例;②妊娠或者哺乳期婦女;③對研究藥品具有禁忌證者;④預測存活期小于3 個月者;⑤臨床資料不完整。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 例。治療組年齡34~60 歲,平均年齡(47.82±5.17)歲;對照組年齡36~65 歲,平均年齡(51.61±3.24)歲。兩組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研究可行。本試驗已獲邢臺市人民倫理委員會通過,且全體患者均已簽定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給與艾立布林(衛材公司,國藥準字H20190042,規格:2 mg/支),1.4 mg/m2,于第1 天和第8 天用藥,加入100 ml 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30 min,以21 d 為1 個周期,共用藥4 個周期;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槐耳顆粒(啟東蓋天力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00109,規格:20 g/包)1 包/次,3 次/d,1 個療程21 d,用藥4 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卡氏評分(KPS)、生存質量評分、腫瘤標志物水平[糖類抗原153(CA153)、糖類抗原125(CA125)和癌胚抗原(CEA)]及不良反應(惡心嘔吐、腹瀉、腹痛、白細胞計數數降低、肝功能失常)。
1.3.1 療效評估 根據對實體腫瘤的效果評估指南1.1版進行療效評估。完全緩解(CR):治愈后靶病灶全部消失,持續約4 周。部分緩解(PR):治療后,兩種靶病灶之總和比基線標準下降30%以上。病情進展(PD):基線病灶總長度上升大于20%或治愈后發現新的病灶。病情穩定(SD):治愈后,基線病灶總長度未到達PR 或增長未到達PD。發病控制率(CBR)=(CR+PR+SD)/總發病數,客觀緩解率(ORR)=(CR+PR)/總病例數。
1.3.2 KPS 及生活質量的評價 參照卡氏(Karnofsky,KPS)的機能狀態評分指標,總分數越高,表示身體健康越好,更能承擔醫療給人體所造成的副效應。總分為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存質量和體力狀況越好;80 分以上為全自主護理水平;50~70 判定為半自理護理水平;50 分以下則為在日常生活中需幫助的人。使用SF-36 量表評分,滿分100 分,分值與個人生活質量呈正比。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 25.0 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采用檢驗;計量數據以()表示,采用檢驗,<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ORR 及CBR 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0.05
2.2 兩組KPS 和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兩組KPS 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治療前,且治療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KPS 及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KPS 及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0.05;與對照組比較,?<0.05
2.3 兩組腫瘤標記物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后CEA、CA125、CA153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治療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腫瘤標記物變化比較()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腫瘤標記物變化比較()
2.4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治療組惡心嘔吐、白細胞下降、肝功能損傷、腹瀉發病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近年來乳腺癌發病率逐年升高,且年輕化明顯。世界衛組織將早期乳腺癌定義為可治愈的癌癥。對晚期的乳腺癌患者而言,生存期將大大縮短,因此,除手術治療之外的全身治療手段起了重要作用。近年來,乳腺癌新輔助治療和輔助治療的研究使轉移性乳腺癌在既往治療方案和耐藥機制方面存在一定的改變,解救治療方案缺乏足夠的循證醫學證據[2]。如何對化療藥物進行增效減毒成為晚期乳腺癌的治療的一個較為現實的目標[9]。
艾立布林是一類新型非分子代謝的微管抑制藥物,利用基于微管蛋白的抗有絲分裂機理發揮作用,其抗腫瘤活性是紫杉烷類藥物的5~10 倍[7,10]。該藥先后于美國及我國上市,主要適用于既往進行了蒽環類和紫杉類化療的局部晚期及轉移性治療乳腺癌病人[11-14]。既往研究發現[15],針對至少接受過3 個周期紫杉烷類藥物化療而復發的HER2 陰性乳腺癌患者,在應用艾立布林進行化療后,其無進展生存期和總生存期都有明顯的延長,并獲得了較為滿意的疾病控制率。本研究中入組患者單用艾立布林治療后,ORR 率約為43.33%,PFS 及OS 率均有待隨訪。
槐耳顆粒是采用現代工藝技術將槐耳菌質加工后炮制而成的小顆粒藥劑[16],主要功能為扶正固本,活血除癥。既往臨床研究表明[17],槐耳顆粒輔助治療原發性肝癌能夠延緩腫瘤進展、降低復發率、延長生存期、改善生存質量等。單以槐耳顆粒較單用化療的晚期期乳腺癌更能顯著提高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總生存期,并可提高機體免疫力[18-21]。本研究中治療組ORR、CBR 均高于對照組,說明槐耳顆粒聯合應用艾立布林較單獨應用艾立布林,具有較高的臨床效果。兩組KPS 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治療前,且治療組高于對照組(<0.05),說明艾立布林聯合槐耳顆粒可更好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更實用的應用價值。治療組不良反應發病率均低于對照組(<0.05),表明艾立布林與槐耳顆粒二者共同使用有較大的安全性。本研究中治療組治療后CEA、CA125、CA153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治療組低于對照組,說明聯合使用槐耳顆粒能夠有效地明顯降低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但本研究因樣本量較小,隨訪時間較短,對于遠期無進展生存期及總生存期情況有待進一步隨訪。
綜上所述,槐耳顆粒和艾立布林聯合應用對治療晚期或三陰性乳腺癌有較好的臨床療效,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并明顯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病率,具有較好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