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鎮旭,孫慧良*
(東北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生活中大多數人都覺得農產品只能通往低端市場,不必認真精致的包裝,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如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農產品電商大踏步前進,農產品包裝設計在參與市場競爭中的弱勢逐漸顯露出來[1]。
首先是農產品包裝設計文化缺失。單純依靠低層次的模仿借鑒,讓農產品包裝陷入單一枯燥、俗套單調的尷尬境地,現在的知識經濟時代,在傳遞產品信息的同時,也增加了被選擇的機會,特別是在傳播文化理念的農產品、地區競爭力增強的國際市場上,都存在著嚴重的競爭力缺失。
其次,農產品包裝設計缺乏審美。我國大部分農產品的包裝對美化商品、方便消費者辨認選購、擴大銷售、提高農產品營銷效益等專業設計還遠遠不夠的原因是農產品的包裝還停留在產品的粗制濫造和方便運輸的方便性上。
最后,農產品包裝設計發展滯后。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各企業提升產品銷量的必然手段是將各種產品的包裝設計融入到數字化時代的特征中,但是在當前高速發展的互聯網經濟浪潮中,農產品的包裝設計在中國的發展卻顯得有些滯后。
在我國,傳統的農產品包裝大多是化工材料產品,而隨著人們逐漸提高生活水平,傳統的包裝顯然不能滿足人們對高品質大米的包裝要求,在綠色為主旋律的今天,這樣的農產品也好,糧食也好,老百姓都有理由拒絕它的買進,而印有精美圖案、文字、商標、條形碼的塑料復合綠色包裝袋,卻能起到拉客促銷的作用,這些包裝能夠抽真空、防潮、防霉、防蟲,對于品質好的大米來說,能夠延長保存期,效果十分理想。
由于目前鮮菜從運輸到銷售幾乎無包裝,運輸環節和銷售環節都存在較大的損耗。令人欣喜的是,將已變黃變質的部分洗掉,再清洗、切割,定量打包出售,這就是近年來悄然興起的凈菜市場,消費者可以直接買回家上鍋,節約了大量的時間。所以凈菜的行情一出現就受到了消費者的熱捧,它的前景是非常好的,但是現在大家用的凈菜包裝,基本都是泡沫塑料托盤,包上一層PE 膜就可以了,而且由于泡沫塑料造成白色污染,使用受到限制,包裝保質期短,所以在選擇包裝材料的時候,一定要在質量上做好改進,在材質上要有一定的提升,當天可銷售的凈菜,可采用漿膜包裝,聚乙烯薄膜為輔的方式進行。蔬菜種植必須從包裝入手,全面提高經濟效益。
第一,運輸蔬菜,尤其是中遠途的運輸,要進行包裝,目的是防止運輸途中壓壞、損壞蔬菜。這樣的包裝應該是簡便易行的,既能有效防止擠壓,又能降低包裝成本。
第二,是以提高蔬菜種植經濟效益為基本思路,加快凈菜市場發展,在蔬菜種植基地利用先進技術加工包裝凈菜,產業化經營。
目前,國內的水果包裝還處在萌芽期。很多水果在旺季根本就不包裝,堆在路邊叫賣,而現在的城鎮大多是三四口人的小家庭,對于這樣的包裝水果,他們的購買意向很低。
其實,對于包裝的價值,一些先知先覺的商販早已心知肚明。如一些精明的賣水果小販會挑幾樣水果放在一個精致的小籃子里,然后用彩色透明塑料膜包起來,貼上塑料花,就能讓價格翻上幾番,其價格和銷售情況與之前有較大差異。
我們致力于農產品包裝材料的設計與研究,運用設計與新技術,將纖維素、殼聚糖、PVA 等綠色環保元素融為一體。
關于聚乙烯醇和殼聚糖的研究涵蓋了很多方面,包括醫療材料的研究,包括研究他的多層復合控釋技術,以及對PVA 薄膜耐水性能的研究。PVA 與殼聚糖共混膜的研究為我們研究農產品包裝設計提供了新的思路,殼聚糖非常強SFA 的粘附性和內聚性在粘合劑等高附加值行業得到了積極的發展,體積方案進一步理解了生物系統中的相互作用機制,強化了殼聚糖與合成高分子等其他材料對殼聚糖的作用,如合成聚合物對殼聚糖與其他物質的相互作用,進而了解殼聚糖的PH 值、分子量和DA 效應等[2]。
國內涵蓋了許多方面的研究,如PVA 的性能,降解機制及其復合物的降解。為我們的農產品材料包裝設計提供了思維上的指導,目前國內對殼聚糖鏈殼聚糖/聚乙烯醇的共混交聯和親和膜的制備應用在國內對我們的農產品材料包裝設計有指導意義[3]。
首先,我們知道水溶性PVA 薄膜的特性有:1)環保、安全、分解的最終產物是CO2和H2O,不存在包裝垃圾的處理問題。2)使用安全、方便,避免用戶直接與被包裝物接觸,適合包裝對人體有害的物品。3)能準確計量所需的分量,防止浪費。4)具有防偽功能,可作為精品的最佳防偽武器,使精品的生命周期得以延長。5)力學性能優良[4]。從這些特性我們可以得知,水溶性PVA 薄膜是滿足我們綠色設計農產品包裝的需要的。
其次,材料選定后,就要進行外觀的包裝設計,在包裝上,我們既要做到接地氣,還要回歸到農產品本身,把包裝創意為實物本身的樣子,在效果突出的同時,讓人覺得更直接、更清晰。不要為了包裝而包裝,產品服務于包裝設計的賣點在于對產品特性的描述,因此要把握核心問題。經過調研我們發現,日本一名叫深澤直人設計師的水果飲料包裝,如圖1~圖3,是我們心中值得借鑒的設計,設計師從觸感入手,模擬每個人吃新鮮水果的必要操作,重新調動我們日常吃新鮮水果的感官記憶,直接給我們的感覺是非常新鮮的一款產品。記憶深刻、辨識度高,所以好的設計一定是從日常生活中衍生出來的,用我們最熟悉的方式展現出產品最核心的特性,一定會取得不錯的傳播效果。

圖1 草莓包裝

圖2 奇異果包裝

圖3 香蕉包裝
包裝的設計注重三項可持續性概念:減少、重復使用和可回收。包裝的材料創新為我們提供了多種選擇,包裝材料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它既是商品的組成部分,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商品的價值。包裝材料創新,應結合產品的特點和市場來確定。
首先,要考慮包裝材料創新對產品形象、銷售促進等方面的影響。其次,要考慮包裝材料創新的成本與效益,再次,要考慮市場環境、經濟發展趨勢等因素。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包裝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要求包裝材料要環保、健康、美觀,不污染環境;二是要求包裝材料價格低廉、使用方便;三是要求包裝材料質地柔軟、耐沖擊;四是要具有優良的防護功能和防霉抗菌等性能。包裝材料主要是通過技術創新來實現產品更新換代。而科技創新離不開技術開發和技術進步,二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
因為PVA 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耐溶性等方面的優勢。PVA 膠膜熱封性和透明性都不錯,同時也具有很好的可印性和抗低溫能力,因此我們決定采用PVA 當作我們的主要材料,我們發現現在的PVA 膜主要是通過溶水和生物降解PVA 兩種方法制備,但需要篩選降解的特殊菌種,現廣泛應用于食品包裝領域的是聚乙烯醇與其他高分子材料復合而成的復合物,采用多層或多層復合的方法進行包裝。PVA 降解以PVA 降解酶為主,以仲醇降解酶、聚乙烯醇脫氫酶、氧化型聚乙烯醇水解酶等為主要的降解酶,王淑瑤等流延涂布在CS 質量評分率為2.5%的情況下,將殼聚糖/聚乙烯醇(CS/PVA)三種不同質量比例的復合膜制成最具潛力的食品包裝材料。但聚乙烯醇類降解材料研究成本較高、可溶性差、降解效率不高等,目前仍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5]。
從包裝材料的角度,農產品包裝設計表現出明顯的地域特色。通常情況下,農產品具有明顯的地域特點,在進行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到這一點,我國地方所產的農產品大多具有綠色健康、無污染、純天然等特點,在進行產品包裝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到這些因素,并將其展現出來[6]。包裝設計是一個動態變化過程,對于農產品包裝材料創新這一問題也是如此,在農產品包裝設計過程中,不應只注重于產品包裝設計本身,還應該綜合考慮農產品的生產環境和產品的生產工藝等因素,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農產品包裝設計創新的目的。總之,通過對農產品及其包裝材料進行創新可以使得農產品在銷售過程中更加具有吸引力;并且可以讓消費者更加了解到農產品品牌形象以及品牌文化,我們基于此想法設計了一些產品,如圖4。

圖4 東北農產設計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地域文化包含地域文化、生態環境、傳統民俗等內容是當代消費者與特色農產品品牌之間的交流紐帶。鄉土風情可以代表某一種特色農產品,一種充滿文化氣息的特色農產品,要借助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蘊和內涵,在賦予特色農產品以情感與價值的同時,體現特色農產品品牌中的“文”,深入挖掘潛在的地域特色,增加情感認同,才能打動消費者,我們想到地域文化的傳播手段可以整理挖掘歷史名人的典故,為其特色農產品代言,借助其本土歷史事件和歷史名人進行包裝策劃和宣傳,這對我們的設計大有啟發,如圖5。優秀的特色農產品,大多是消費者在感受品牌方帶給消費者的某種情懷的同時,還可以保證產品的品質,享受到特色農產品特有的品質,為了突出區域文化特色,加深消費者對區域內特有文化的傳播和認同,一定要設計出具有典型或代表性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歷史文化要素。

圖5 江南農產品包裝
當下,人們開始關注自然生態環境,如果在進行可持續設計時,對我們生存的環境采取后知后覺的處理方式,生活的環境也會對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傷害,而可持續設計包含以下三個方面內容。
1)社會面可持續設計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居住者享受到清新自然的空氣,是人們追求健康生活環境的體現。
2)環境方面的可持續性設計在一定程度上為居民提供了高質量的生活機會,減輕了當代競爭環境下的環境負擔。
3)生活方面的可持續性設計追求平等和社會公正,確保公民有被合理對待的機會,在經濟、環境和社會等方面享有平等的可持續的福利。
可持續性設計在充分考慮消費者健康和安全的同時,能夠將產品的功能價值準確地傳達給消費者,把再思考作為一種設計來引導、滿足、維護消費者的需求,可持續設計強調的是人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相處,既要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也要對今后的居住環境負起責任。設計師需要從戰略層面處理可持續設計,以一種截然不同的方式,通過對社會需求的關注和對消費者需求的關注,對可持續設計進行探索,從而帶來可持續發展的人和環境。
針對當前農產品包裝面臨的問題,我們把消費者對可持續包裝的需求作為切入點,結合可持續設計策略和生物制膜的特性,系統研究分析農產品包裝。制定農產品包裝可持續設計應對方略,將獨特地域文化的可持續傳承、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消費者人文關懷的可持續構建貫穿始終,對當前農產品包裝市場審美缺位、包裝工藝不成熟等問題進行了有益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