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亮 (克什克騰旗林業和草原局 內蒙古 赤峰 025350)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L.var. mongholicaLitv.)是松科松屬常綠喬木。樟子松木材心材淡紅褐色,邊材淡黃褐色,材質較細,紋理直,可用于家具、建筑等原材料。樟子松具有很強的抗逆性和適應性,在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中發揮了重要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1]。當前樟子松的引種和造林的范圍不斷擴大,對樟子松幼苗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加,而育苗的苗木質量不高,導致適應性變差、病蟲害加重,因此,需要技術創新以提高苗木質量[2]。生物炭是指由物質在低氧或缺氧條件下高溫裂解得到一類物質,生物炭具有發達的孔隙,是較好的土壤改良劑,研究表明,土壤添加生物炭能夠改良土壤理化性質,促進主側根系的萌發和延伸舒展,從而促進苗木生長和物質積累,進而提高苗木的質量[3],目前有關生物炭在樟子松幼苗上的應用較少,因此,試驗設計不同生物炭用量,研究樟子松幼苗根系的變化特征,以期為樟子松高效育苗提供參考。
試驗于2021年在克什克騰旗進行,屬干旱和半干旱地區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4℃,無霜期60~150 d,年降雨量250~500 mm。
試驗采用盆栽試驗,每盆裝風干土壤12 kg,盆高30 cm,上直徑36·5 cm,下直徑32·4 cm,試驗以不添加生物炭為對照,設置4個生物炭添加比例,分別為土壤重量的3%(C1)、5%(C2)、7%(C3)、9%(C4),將準備好的生物炭和土壤混拌均勻,裝入盆中,然后澆透水,放置2 d,在2021年5月16日,將樟子松幼苗進行移栽,每個處理進行編號,放置在試驗場中,根據土壤情況補充水分,在9月25日進行各指標的測定。
1.3.1 根系生物量的測定 將植株連根取出,用清水沖洗干凈根系表面的泥土,將根系放入烘箱中,在105℃下殺青30 min,80℃下烘干至恒重。
1.3.2 根系活力的測定 取根系的根尖部分,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測定根系活力。
1.3.3 根系形態的測定 試驗結束后,將植株連根取出,用清水沖洗干凈根系表面的泥土,使用根系掃描儀進行形態掃描,然后用WinRHIZO根系圖像分析軟件測定根系總長、平均直徑、表面積和體積。每個處理3次重復。
試驗數據采用Excel進行整理和作圖,使用SPSS 24·0進行數據分析。
各處理樟子松幼苗根系生物量,見圖1。

圖1 不同處理樟子松幼苗根系生物量
由圖1可知,生物炭對樟子松幼苗根系生物量有顯著的影響,隨著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在C3處理時達到最大值,C4處理和CK無顯著差異,其他各處理均顯著高于CK,C1、C2、C3處理分別比CK高8·24%,21·13%,25·37%。
各處理樟子松幼苗根系活力,見圖2。

圖2 不同處理樟子松幼苗根系活力
由圖2可知,添加生物炭能夠顯著提高樟子松幼苗的根活力,隨著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在C3處理時達到最大值,各處理均顯著高于CK,C1、C2、C3、C4處理分別比CK高13·33%,61·33%,78·67%,49·33%。
各處理樟子松幼苗根系形態,見表1。

表1 不同處理樟子松幼苗根系形態
由表1可知,添加生物炭對樟子松幼苗根系形態有顯著影響。總根長隨著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減小的趨勢,在C3處理時達到最大值,表現為C3>C2>C1>C4>CK,各處理均顯著高于CK,C1、C2、C3、C4處理分別比CK高0·40%,0·89%,1·25%,0·25%。根系表面積變化趨勢和總根長相似,C1、C2、C3、C4處理分別比CK高2·29%,4·52%,5·07%,1·86%。根體積C1處理和CK無顯著差異,其他處理均顯著高于CK,C2、C3、C4處理分別比CK高2·70%,9·46%,13·51%。根平均直徑各處理間無顯著差異。
土壤中添加生物炭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有利于土壤的改良與修復[4]。由于生物炭富含微孔,不但可以補充土壤的有機物含量,還可以有效截留住水分和養分,提高土壤肥力[5]。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養分及支持地上部的重要營養器官,對周圍環境有一定的適應能力。根系既是水分和養分吸收的主要器官,又是多種激素、有機酸和氨基酸合成的重要場所,其形態和生理特性與地上部生長發育有密切關系,苗木根系是衡量苗木是否健壯的重要指標之一。本研究結果表明,添加生物炭顯著增加了樟子松幼苗根系的生物量和活力。一方面,生物炭添加后可增加土壤有機碳含量,增強土壤水分調節能力,增加土壤疏松度和透氣性,從而有利于根系活力的提升和物質的積累[6];另一方面,生物炭可提高土壤酶活力和土壤微生物的種群數量,從而增加根系活力。
根系在土壤中交錯分布,構成密集而復雜的根系系統。本研究結果表明,生物炭處理后的樟子松幼苗根系總根長、表面積和體積顯著增加,主要是由于生物炭具有多孔性、堿性,且吸附能力強,生物炭本身還含有豐富的營養元素,能改善土壤肥力,增加物質積累量,從而有利于根系的伸展和生長[7]。本研究中,隨著生物炭用量的增加,根系的形態指標以及生物量和根活力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可能是由于生物炭添加量過多,導致土壤毛管孔隙受到破壞,影響土壤水分的保持和運動,使得根系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利用不充分,進而影響根系的生長和分布。
添加生物炭可顯著提高樟子松幼苗根系生物量、根活力以及根系總長、體積和表面積,隨著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減小的趨勢,在添加量為7%時根系生長狀況最好,在樟子松育苗過程中可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