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許昌市審計局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審計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批示精神,積極開展國有審計企業研究,堅持把研究型審計作為提高國有企業審計質效的“金鑰匙”,以高質量的審計成果服務于許昌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一是研究政策法規。以需求為導向,把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重大風險事項統籌納入審計項目管理。研究重大政策出臺的歷史背景、目標意圖等,找準國有企業落實國家、地方政策法規的難點、痛點、堵點與審計工作結合點。同時,探索實施國有企業類資產負債損益和運營風險專項審計調查,揭示國有企業在投資、債務、資產運營中存在的風險隱患,從宏觀和微觀層面深入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以及體制機制因素,提出有針對性、可操性的建議措施,服務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促進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是研究審計重點。以防范化解重大債務風險為目標,聚焦主責主業,充分發揮審計“經濟體檢”功能,研究國有企業的組織結構、戰略目標、運營情況等,重點圍繞國有企業功能作用、資產質量、債務管理、投資決策、資金運作和其他重要運營事項開展研究,分析國有企業業務結構的合理合規性和突出風險隱患,找準風險癥結和由來成因,揭示風險背后存在的違規違紀問題,實現對國有企業資產負債損益和運營風險整體情況的精準畫像。
三是研究審計方法。將傳統審計方法與大數據分析相結合,提高國有企業審計的質量和效率。一方面,以傳統的審計查證方法為基礎,通過與國有企業相關負責同志座談交流、運用“天眼查”等工具,收集國有企業財務報表、公司章程、營業執照等資料,研究國有企業資產規模、財務狀況等。同時,緊扣實施方案,詳細查看會計憑證、借貸合同、投資協議等資料,逐筆逐項核實資產、負債等,對審計事項作出審計判斷。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從數據集中分析、發現疑點、分散核實、系統研究等環節入手,充分將其他應收款、長期借款等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進行關聯,建立數據模型,合適的篩選疑點數據,全面深入精準揭示問題。
四是研究審計整改。切實發揮審計整改聯席會議制度對審計整改工作統籌協調、督促檢查作用,分類研究國有企業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督促國有企業嚴格落實整改主體責任,細化整改措施,組織整改回頭看,舉一反三,深入分析產生問題的深層次原因,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全面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確保整改到位,確保真改、實改、徹底改,改出成效。
五是研究成果運用。加強對國有企業資產負債和運營風險情況審計成果研究,努力做好“下半篇文章”。對國有企業審計過程中發現、搜集、積累的信息資料進行分類匯總,從重大決策、重大問題、重大建議等方面挖掘分析,抓準病因、開好藥方,形成高質量的審計信息、審計要情、審計專報。(鄭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