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婕
□安徽省合肥市第五十六中學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美術教學創新途徑是一個具有廣闊前景和深遠意義的研究方向,可以為初中美術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啟示。本文分析當前初中美術教學存在的問題,如忽視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教學模式的傳統等,隨后提出多種創新途徑,包括欣賞藝術、傳承民間藝術、借助多媒體信息化教學和加強臨摹與美術鑒賞教學等,旨在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鑒賞能力和藝術實踐能力,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美術核心素養指一個人在美術領域內所具備的基本素養和能力,是美術教育中的重要概念。一是視覺表現能力,指通過視覺的形式表達和傳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的能力,能夠運用線條、形狀、色彩等視覺元素進行創作和表現;二是美學意識,指具備對美的感知、美的理解和藝術鑒賞的能力,能夠欣賞和理解不同藝術形式的內涵和價值,從而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三是創新思維能力,指具備清晰的思路、融合創新的思維方式和綜合能力,能夠在藝術創作過程中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創造出具有獨特性和創新性的藝術作品;四是媒介素材掌控能力,指對不同媒介材料、工具和多種技術的掌握能力,能夠選擇和使用不同的媒介材料和工具來實現自己的創意表達;五是藝術史與文化素養,指對藝術史和文化的綜合認知、了解和掌握,能夠從中汲取靈感和創作素材,同時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欣賞不同文化的藝術作品。
綜上所述,美術核心素養是一個人在美術領域內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和能力,不僅僅是對美術技能和技巧的掌握,更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能力,需要通過持之以恒的學習和實踐來提升和完善。
首先,在初中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具有重要意義,可以激活學生的創造思想源泉。初中美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美學意識,通過不斷學習和藝術實踐的形式讓學生了解不同藝術形式的內涵和價值,從而提升其藝術審美能力和鑒賞水平。這種培養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欣賞和理解藝術,提升藝術修養,同時也為學生的美術創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和靈感源泉。
其次,美術創作需要創新思維能力的支持。初中美術教育應該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拓寬學生的開放性思維,進而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其在面對不同的問題時可以多角度思考問題,拓展思路,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力,幫助學生在美術創作中獲得更多的自由度和創新空間,從而創造出更具個性和價值的藝術作品。
最后,美術創作需要學生掌握多種媒介材料和多種工具,熟悉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和表現技巧。初中美術教育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素材掌握能力,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不同的媒介材料、工具和多種技術,幫助學生在藝術創作中更加得心應手,更好地實現自己的藝術創意和藝術表達。
綜上所述,初中美術教育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和藝術審美能力,更可以為學生的美術創作提供更多的思想支持和創造空間,幫助學生構造創造思想的源泉,并讓思維之泉“活起來”。
初中美術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奠定良好的藝術理論基礎。
首先,審美能力指一個人對美的感知和判斷的能力。初中美術教育應該通過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和內容,幫助學生深入了解藝術作品的內涵和價值,通過學習和實踐等形式讓學生了解不同的藝術形式和藝術流派,加深對藝術的理解和認知。這樣一來,學生可以在欣賞和鑒賞美術作品時形成自己的美術鑒賞標準和方法,更好地把握美術作品的精髓和意義,提升自身的美術鑒賞能力,從而更好地欣賞和評價美術作品。其次,初中美術教育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其中鑒賞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培養核心素養,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賞美術作品,提升美術鑒賞水平和審美能力,從而更好地塑造自己的藝術品位和風格。
首先,當前初中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之一是忽視核心素養的培養,注重美術技巧訓練。在實際教學時,有些教師把美術技巧訓練的重要性言過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核心素養的價值,往往只注重學生在美術技巧上的掌握,忽視對學生藝術素養、審美能力、創造思維等方面的培養,導致學生在藝術審美和創作方面缺乏思考和表現能力。
其次,一些學校和教師缺乏多樣化的藝術體驗活動,僅依賴教材和傳統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只能學習有限的藝術知識和藝術技能,缺乏藝術創新和多樣性,這樣的教學方式難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和核心素養。不僅如此,一些學校和教師缺乏文化底蘊的培養,忽視學生對美術作品歷史背景、社會文化背景、地域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了解和理解;忽視學科融合;忽視文化理解,難以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和藝術審美能力;忽視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只是簡單地教授知識和技巧,未根據學生的興趣和特長進行個性化地藝術培養。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沒有有效促進學生的思維進步,而且效果適得其反。
因此,在之后的教學任務中,教師需時刻理解和把握核心素養培養的步驟和方式方法,注重多樣化的藝術體驗、文化底蘊的培養、個性化教學,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創造思維和綜合素養。
當前初中美術教學存在許多教學模式陳舊的問題。
首先,重視傳授知識而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傳統的初中美術教學僅僅停留于教學的表面,弱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教學參與性,往往強調“學生聽老師講”“老師講解、學生接受”,忽視學生自主思考和創造性的探究。
其次,缺乏多樣化和多形式的教學手段和方式。傳統的初中美術教學通常使用單一的教學手段和方式,如黑板、PPT、圖片等傳統教學工具,無法真正意義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好奇心,難以激發學生的藝術學習興趣和創造性思維。
再次,忽視學生的實際需求。傳統的初中美術教學往往忽視學生的實際需求,只是簡單地講授美術知識和實踐技能,不能夠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和發展學生的藝術特長,也難以讓學生在美術學科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最后,也最為關鍵的是缺乏藝術創新性和實踐性。傳統的初中美術教學過于強調理論知識的傳授,缺乏藝術創新性和實踐性,學生只是被要求記憶和模仿,而未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美術技能和美術表現能力。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地推進初中美術教育,教師應該創新美術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參與性,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式,不僅要把教學任務的核心牢牢把握,還要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以獲得更佳教學效果。
為了創新初中美術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一個重要的途徑是通過欣賞藝術作品的形式培養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
首先,引導學生觀察藝術作品。教師可以通過展示藝術作品或者圖片的方式引導學生觀察藝術作品的形式、色彩、構圖、線條等方面的特點,使學生更深入地了解藝術作品的內涵和藝術家的創作意圖,從作品本質來理解創造意圖。
其次,美術創造往往摻雜作者自身的靈感,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精神,鼓勵學生自由創作,不拘泥于傳統的藝術表現方式,讓學生做“藝術家”,不再受到條條框框的限制和束縛。
最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學習藝術史和多學科融合知識,讓學生了解不同歷史時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藝術發展趨勢和特點,培養學生的歷史意識和文化素養。教師還可以以賽促學,鼓勵學生參與美術展覽和比賽,讓學生了解不同地區和不同學校的美術教育發展情況和成果,促使學生進一步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和表現水平。初中美術教學不能僅停留在“教”的層面,還要把更多時間留給學生去探索,讓學生自主探究美術內涵,以此提升自身審美能力和綜合素養,從而更好地滿足當代初中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發展要求。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另一個重要的途徑是通過傳承民間藝術汲取民間智慧。教師可以給出學習民間藝術的方向,如民間歌舞、傳統繪畫等,讓學生了解傳統民間藝術的文化背景、歷史淵源和藝術特點,讓學生多角度地理解民間藝術創造的契機和本質。
其次,帶領學生進行多元化的實踐創作也是重中之重。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的媒介材料和工具進行繪畫、雕塑、手工制作等,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多元化實踐能力。不僅如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參與社區文化活動,如社區藝術展覽、文化節慶等,讓學生掌握不同文化活動的精髓和內涵,汲取民間藝術的“智慧”。
最后,理論聯系實際至關重要。教師需定期組織學生開展“學以致用”的綜合實踐活動,如美術作品展覽、手工制作比賽等,讓學生在藝術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藝術水平和綜合素養。
為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借助多媒體教學點燃學習熱情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
首先,利用圖像、音頻、視頻等信息技術多媒體資源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利用圖像、音頻、視頻等多媒體資源,讓學生調動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感受藝術,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賞藝術。比如,在課堂上播放藝術家的作品視頻、名畫欣賞音頻、詩文朗誦等,讓學生親身感受藝術的魅力。
其次,借助信息技術多媒體軟件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多媒體軟件進行教學,如PPT、希沃白板等,利用圖像、動畫、游戲等信息技術多媒體元素,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生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還可以廣泛借助網絡資源進行教學,如使用在線畫廊等工具,讓學生親身體驗藝術的魅力。
最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舉辦小型美術作品展覽,利用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進行展示,讓學生在美術展覽中感受藝術的魅力,激活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
總之,初中美術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賞藝術,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同時,多媒體教學也可以提高教師教學效率,提高教學內容的傳遞效率和學生的接受程度。
加強臨摹與鑒賞教學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
首先,臨摹可以幫助學生學習繪畫技能,深度感知藝術內涵和表現形式,對學生的手工制作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在臨摹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借鑒大師的技法和創意,逐漸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
其次,在鑒賞教學中,學生可以了解到琳瑯滿目的藝術品以及其背后的歷史韻味,為提升審美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奠定基礎。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現場教學、名畫欣賞等方式讓學生深入了解藝術作品,從而更好地理解藝術的內涵和精神。
最后,除了臨摹和鑒賞教學外,教師還可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如組織繪畫比賽、制作手工藝品等活動,在實踐中考查學生的美術能力,讓書本上的知識不只停留在理論中,而是讓它們更好地服務于人們的生產生活。
通過以上途徑,初中美術教師應該加強臨摹與鑒賞教學,幫助學生學習藝術技能,提升其審美能力,同時也可以加強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以更好地落實核心素養培養目標。
在本次研究中,我們深入探討了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美術教學創新途徑,旨在為初中美術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啟示。核心素養是當今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理念,也是當前初中美術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個方面。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和綜合素質,更可以提升他們的美術鑒賞能力、審美素養和實踐能力。因此,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創新教學,如欣賞藝術、傳承民間藝術、借助信息技術多媒體教學、加強臨摹與藝術鑒賞教學等。
這些途徑可以使學生更好地了解藝術的內涵和精神,在內心深處銘記審美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的重要性。當然,這些創新途徑只是初中美術教學創新的冰山一角。相信在不斷探索和實踐中,會有更多的創新方法和途徑出現,能為初中美術教育的創新與發展帶來新的動力和啟示。總之,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美術教學創新途徑是一個具有廣闊前景和深遠意義的研究方向,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投入這一領域中,為學生的成長和未來發展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