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江
河北霧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河北 興隆 067300
城市綠化是指在城市中植樹造林、種花種草,將一定的地面或空間裝點起來,具有美化城市、維持生態平衡、減少環境污染等作用[1-3]。目前,許多學者針對某一地區的綠化樹種進行調查,觀察其生長狀況和適應性,并建立了綜合評價體系,既為該區域的城市綠化提供了數據基礎和技術支持,也為其他地區的引種提供了借鑒。例如,陳森杰[4]對福建省華安縣的綠化現狀進行調查,發現當地應用了具有地域特色的5 種基調樹種、18 種骨干樹種。尹霞等[5]對河南省南陽市城區主要綠化樹種及其生長狀況進行調查,發現在該地區表現較優的樹種為銀杏、玉蘭、月季、紅葉石楠等,楊柳、合歡和大葉女貞等生長一般。
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堅定“生態立縣”發展戰略,為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在道路兩旁栽植了大量綠化樹種,興建了慈園、書香園和水文化主題公園等小公園,綠化成果顯著。2020 年12 月30 日,興隆縣被河北省綠化委員會和河北省林業和草原局授予“省級森林城市”稱號。2021 年,筆者對興隆縣城區主行道、小公園、居民區、企事業單位應用的綠化樹種進行調查,初步掌握當地綠化樹種的應用情況、生長狀況,可為今后承德市興隆縣的城市綠化提供數據支持,為其他相似地區的引種提供參考。
興隆縣隸屬于河北省承德市,位于河北省東北部、承德市最南端、燕山山脈東段,地理坐標為北緯40°11′~41°42′、東經117°12′~118°15′。興隆縣山高谷深,城區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有2 個以低山為主體的公園,整體綠化率較高。興隆縣城區主要沿柳河分布,面積狹長,布局緊湊,因此城市內主要興建的是小公園。研究區域屬典型的溫帶季風性氣候,與同緯度其他地區相比溫度略低,雨熱同期。
筆者主要采用實地調查法和文獻資料分析法開展調查工作。實地調查點為興隆縣主干道(東環路、安定街、站前街、興開街、中興路、迎賓路等)、小公園(書香園、慈園、水文化主題公園和消防主題公園等)、居民區綠地(融創城、玉興花園、財富九龍城、集榮麗景、星河國際、碧桂園等)及部分企事業單位綠地(第四實驗小學、興隆縣政府、霧靈山保護區、興隆縣人民醫院等)。筆者先利用形色識花小程序對樹種進行鑒定,對于不能確定的樹種,采取文獻資料分析法進行核查鑒定。
樹木的生長狀況可反映其適應性。筆者根據實地調查情況將樹木的生長狀況分為4 類,即良好、較好、一般和較差。其中,良好狀況為枝條飽滿、葉多濃綠,適應性強,完全滿足綠化需求;較好狀況為植株生長較好,樹冠不夠豐滿,基本滿足綠化需求;一般狀況為葉色較淡、分枝較少,適應性不強;較差狀況為植株生長受到影響,葉片少、葉色很淡,不能滿足綠化需求。
調查結果顯示,興隆縣城區共有綠化樹種22科48屬80種(見表1)。其中,薔薇科綠化樹種種類最多(21種),其次是松科(11種),木樨科排名第3(8種)。從屬上分析,李屬和松屬綠化樹種種類最多(各有5種),其次為槐屬和薔薇屬(各有4種),女貞屬、槭屬、蘋果屬、楊屬、云杉屬均為3種。當地也有許多綠化樹種為單科單屬,如胡桃、五葉地錦、紫玉蘭等。由此可見,研究區域的綠化樹種較為豐富。

表1 興隆縣綠化樹種種類統計
3.2.1 不同區域樹種應用分析
興隆縣城區不同區域綠化樹種應用差異較大(見圖1 和表1)。其中,小公園應用的綠化樹種種類最多(42 種),其次為居民區(32 種),企事業單位應用種類最少(12 種);所有調查區域均有應用的樹種為銀杏、錦帶花、槐樹和榆樹。由此可見,上述4 種樹種為興隆縣城區綠化的基調樹種。城市主干道上的行道樹主要為大喬木,如新疆楊、青甘楊、一球懸鈴木、欒樹等,且這些樹種在其他區域沒有應用。小公園的綠化樹種多為觀賞價值較高的小喬木或灌木,如黃刺玫、百葉薔薇、金葉榆、金枝槐等。居民區的綠化樹種選擇更親近于自然,充滿生活氣息,如雙色櫟、杏、紅棗、香椿等,幾乎所有調查區域均有應用;其次為銀杏。整體來講,興隆縣城區各區域的綠化樹種選擇較為科學合理。

圖1 興隆縣城區不同區域樹種種類分布
3.2.2 觀賞樹種應用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興隆縣城區應用的觀賞樹種包括觀花、觀果、觀葉和觀形4類,共有51種,約占調查區域綠化樹種總數的64%。其中,觀花和觀果類最多(32種),占調查區域觀賞樹種的63%(見圖2);單一觀花樹種多為灌木,主要應用于以提供休息場所為主的小公園。例如,粉團薔薇和黃刺玫主要應用于和園綠地(此園位于老汽車站前,是人流集散地,主要為人們提供休息場所)。觀花和觀果樹種主要應用于居民區或以運動休閑為主的綠化區域,如歐洲甜櫻桃、巴旦杏主要應用于融創城和財富九龍城的居民區,榆葉梅、歐洲野蘋果、櫻桃李等主要應用于中心廣場綠地。這既可以增加城市綠化的亮色,又可以引導小朋友愛護花草樹種,增強人們的生態文明意識。興隆縣城區共有觀葉樹種15 種,如銀杏、金枝槐、小葉黃楊、金葉榆及元寶槭等。其中,金枝槐與金葉榆葉片金黃,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應用于各綠化區域。興隆縣城區應用的觀形樹種很少,僅有4 種,如龍爪槐和黑松。其中,龍爪槐主要應用于企事業單位,黑松主要應用于綠化帶。

圖2 興隆縣城區觀賞樹種不同觀賞要素占比
興隆縣城區綠化樹種整體適應性較好,生長狀態良好和較好的樹種有63 種(約占調查區域綠化樹種的89%)。因此,在未來選用綠化樹種時,可優先考慮生長狀況良好的樹種。當地綠化樹種中生長狀況一般的有8種,僅有紫葉李生長狀況差。生長狀況一般的一球懸鈴木和欒樹主要被用作行道樹,在調查時發現此類樹木多數葉片較少,枝條細弱,不能很好地發揮行道樹作用。紫玉蘭的生長狀況一般,主要是因為其作為觀花樹種,可能由于氣候等原因,花期短、花朵少,觀賞價值降低。在調查中發現,日本小檗、元寶槭、挪威楓、雞爪槭4種觀葉樹種生長狀況一般且數量很少。其中,日本小檗、挪威楓和雞爪槭僅1株,元寶槭3株,可能是因為其僅作為綠化樹種的點綴,未進行推廣,但因其屬于典型的彩葉樹種,可進一步加強研究。山楂作為興隆縣的地理標志農產品,當地許多區域均栽有山楂樹,但未達到預期效果,花和果實觀賞效果不佳。興隆縣城區紫葉李枝條較少、葉片稀少,開花數量不多,適應性較差。
興隆縣城區綠化樹種較豐富,樹種應用科學、配植合理,綠化成效顯著。為進一步提高興隆縣城區綠化質量,提升興隆縣形象品位,筆者提出以下建議。一是引進彩葉樹種和觀形樹種,豐富城市色彩,尤其注重植物形體、色彩、季相等自然美要素的搭配,提升城市亮色。二是制訂科學的養護措施,切實做好施肥、改良土壤和有害生物防治等工作,著力做好欒樹、一球懸鈴木的養護工作,從而整體提升綠化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