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楊雙雙
今年服貿會上,北京老字號“集體出圈”不僅是一種商貿景觀,更釋放出獨特的文化魅力和文化自信。如今,這些“金字招牌”正升級、跨界、觸網,從歷史中走來,向世界舞臺走去。
在高聳煙囪掩映下,北冰洋汽水、興順齋豆汁兒冰淇淋、一得閣墨汁等北京老字號產品集體亮相服貿會。在首鋼園西南角15號館,服貿會首次設立北京老字號創新發展體驗區,吸引了不少網紅前去打卡。
據統計,北京目前擁有247個老字號品牌,具有百年以上歷史的品牌有142個,涉及餐飲、食品加工、工藝美術、中醫藥等九大行業。這些老字號歷經滄桑,在時代的變遷中,由輝煌轉入沉寂,如今又開始了復興之路。
北京老字號“集體出圈”不僅是一種商貿景觀,更釋放出獨特的文化魅力和文化自信。如今,這些“金字招牌”正升級、跨界、觸網,從歷史中走來,向世界舞臺走去。
“一輕控股公司擁有4家中華老字號及8家北京老字號品牌,此次參展服貿會的有旗下北冰洋、紅星、中華、龍徽、義利等老字號,通過品牌展示和產品展銷,讓更多年輕人了解我們。”北京一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品牌營銷負責人王志堅向記者介紹。

在首鋼園15號館,2023服貿會首次設立北京老字號創新發展體驗區圖/本刊記者楊雙雙
說起北冰洋汽水,很多老北京人都不陌生。“啪”的一聲,晶瑩的泡沫立刻噴涌而出,一大口汽水喝下去,清涼爽口。在炎炎夏日,一瓶冰鎮的北冰洋汽水,不但對孩子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對成年人也是一種抵擋不住的誘惑。
在北京汽水江湖上,創立于1936年的北冰洋曾是當之無愧的“一哥”,承載了北京幾代人的童年記憶。新中國成立后,以北京北冰洋為首的全國“八大汽水廠”一度風生水起。據統計,在1983年,八大品牌汽水的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42%。
但在20世紀90年代,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開始在中國擴張,“八大汽水廠”陷入了被迫停產的尷尬境地。一時間,中國大街小巷都是可口可樂、雪碧、芬達,汽水老字號們逐漸消失在大眾的視野。這一沉寂,就是近二十年。
“直到2011年,被百事公司收購、停產近15年的北冰洋汽水才重新上市。”王志堅說,一經上市,3000箱產品被一搶而光。但面對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占據中國90%以上的汽水市場份額;果汁、含果汁酒、咖啡、奶茶等新型飲品的競爭,國產汽水的復興之路可謂充滿荊棘。
“為了對北冰洋汽水升級改造,一輕控股在延續經典的同時致力于產品創新,相繼推出數個新品系列。”王志堅介紹,在原來口味的基礎上,北冰洋發布新品——北冰洋發酵桔汁汽水,其口感更加醇厚。同時,北冰洋汽水包裝全新升級,重塑IP,融合時尚元素更加符合年輕人消費選擇。
北京老字號從歷史中走來,與時代共同成長發展。除了北冰洋汽水,在服貿會北京老字號創新發展體驗區,一輕控股旗下的丹泉飲用天然水、龍徽桂花汽酒、義利大富豪面包和五星全麥芽啤酒等八大新品聯袂亮相,許多觀眾駐足圍觀、品嘗,這些老字號正以新思路、新手段、新方式推動老品牌綻放新活力。
“年輕人的第一杯茅臺,中老年人的第一杯咖啡。”剛進金秋九月,一則“貴州茅臺與瑞幸咖啡聯名推出醬香拿鐵”的新聞便迅速占據頭條,成功制造了一場全民狂歡的盛宴。據悉,這款新品首日銷量突破542萬杯,單品首日銷售額更是突破1億元人民幣。

在2023服貿會北京老字號創新發展體驗區,年記·興順齋第四代掌門人洪怡向觀眾介紹新品豆汁兒冰淇淋
其實在此之前,不少北京老字號也嘗試通過跨界營銷的方式,開拓年輕人市場,獲得“1+1>2”的共贏效果。比如,有著百年歷史的年記·興順齋將北京傳統小吃豆汁兒和冰激淋相結合,研發出挑戰味蕾的豆汁兒冰淇淋便是其中一個成功案例。
有句話說,“沒有喝過豆汁兒,不算到過北京。”近日,來北京宣傳電影《奧本海默》的知名英國導演克里斯托弗 諾蘭,在粉絲熱情推薦下,嘗試了年記 興順齋的新品豆汁兒冰淇淋,并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這一“奇妙”體驗,引發網友熱議。北京老字號年記·興順齋的豆汁兒冰淇淋也因此走進更多人的視野。
“我們想通過創新,讓北京傳統小吃豆汁兒成為新的國潮,使更多的消費者接受它,并繼續流傳下去。”年記 興順齋負責人洪怡表示,秉承努力創新的理念,年記 興順齋尋找“破圈”之路,經過近6個月的研發,于今年5月推出創新產品豆汁兒冰淇淋,有原味和海鹽兩種口味,一經問世,廣受關注。
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與年記 興順齋一樣,被譽為“北京最早紙莊”的敬記紙莊也在此次服貿會上,向公眾展示了自己的跨界之作:冬奧文房四寶、手工紙海報、賽時環保紙桿手搖旗、益智拼圖等文化用品。除了倍受歡迎的“冬奧頂流”冰墩墩、雪容融系列毛絨玩具,它還帶來了服貿會口罩、徽章等服貿會特許商品和亞運會特許商品。
“這些點心的造型太可愛了,都不舍得吃掉。”在北京稻香村展臺前,許多觀眾感嘆道,獅子門墩、龍頭門環、柿柿如意等造型新穎,引人注目。北京稻香村是中國知名的老字號,自1895年郭玉生北遷落戶京城,至今已薪火相傳悠悠百年。
如今,北京稻香村把“老招牌”越擦越亮,擁有超過200家連鎖店,一個物流配送中心,近千個銷售網點,打造了零號店、工廠店、南城生活店等多家特色店的創新經營模式,并在多個平臺開設了多家旗艦店進行線上銷售。
在北京老字號協會首場直播活動上,北京老字號協會秘書長孫月婷化身賣貨主播,向消費者推薦北京稻香村、六必居等北京老字號產品:“北京老字號是您身邊熟悉的品牌、優質的產品和誠信的服務,希望進入直播間的粉絲們多多關注加點贊。”
數據顯示:商務部認證的老字號中,有近一半在網上商城開設了旗艦店。2022年,參與各大平臺直播的中華老字號近350家,直播場次超過5萬場,成交額超35億元,成為品牌消費的一大亮點。
“現在,我們成立了七八十人的電商團隊,線上開設了15個旗艦店,開通了小程序,并與美團、拼多多、天貓、京東、抖音等平臺合作,開拓銷售渠道。”王志堅向記者介紹,多年來,一輕控股創新市場營銷渠道,開辟了綜合性食品專賣連鎖、京輕便利店、智能便利柜等,打造了全鏈條數字化運營平臺。

一得閣墨汁與恭王府聯名產品—多福軒禮
值得一提的是,以烤鴨為龍頭菜品的全聚德集團是中華老字號餐飲品牌,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全聚德已接待了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元首和政要。面對新市場、新消費、新需求,全聚德從品牌創新上著力,在三大主力門店打造消費新場景,推進數字化轉型。截至2023年上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為6.68億元。
2022年3月,商務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老字號創新發展的意見》,鼓勵老字號發展新業態、新模式,營造消費新場景。近期,北京市商務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之前認定的七批北京老字號企業年度總營收規模達1300億元,為消費市場恢復,推進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貢獻了積極力量。
“我們的墨,始終跟香油一個價格。”在一得閣展臺前,品牌相關負責人岳新生自豪地向記者說。公元1865年,謝崧岱先生在北京琉璃廠發明了第一滴墨汁,一得閣從個體作坊,到公有制企業,再到現在的股份制公司,經過幾代一得閣人始終保持匠人精神,為傳統文化事業貢獻了力量。
據岳新生介紹,一得閣堅持以藥材入墨,以手工研制為主,墨汁中含有幾十味中草藥,寫起來不僅順暢、不易暈染,而且有益于人體健康,深受書畫名家、書畫愛好者以及學生群體歡迎,穩坐中國墨市場的“頭把交椅”。
“當前,我們的高檔書畫墨汁占國內市場份額76%,也行銷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以及歐洲、美洲等國家的孔子學院和唐人街。”一得閣作為名揚海內外的中華老字號,不僅將中國傳統手工藝帶到國外,也在為發揚中華傳統文化身體力行。
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的背景下,不少北京老字號把握時代機遇,在傳承老工藝的基礎上,求新求變,走出國門。稻香村點心、北京烤鴨、桂花酒等越來越多的北京老字號產品出現在世界各地的餐桌上,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品味中華美食及其背后深厚的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