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浩


濟南市長清區歸德中心幼兒園位于歸德街道駐地,服務近兩萬名群眾。共12個教學班,在園幼兒350人,教職工41人。一直秉承“啟迪智慧,陶冶心靈,培養興趣,健康成長”的辦園宗旨,堅持“陽光教育健康成長”的理念。制定了“黃河娃成長計劃”,從愛國教育、生命意識、價值觀念、自理能力、合作意識5個方面關注幼兒的健康成長,目的是培養“健康睿智、合作獨立、快樂自信”的幼兒。幼兒園積極創設樂教、包容、守樸、求新的育人環境,堅持用黃河文化引領創設校園環境,立足當地實際挖掘傳統游戲,全力提高保教保育質量。
一、堅持文化引領,創設黃河主題環境
黃河文化源遠流長,為了讓幼兒更深層次的了解黃河文化,幼兒園以黃河文化為著眼點,以文化育人為宗旨,結合自身園所特點,通過黃河詩詞故事、“幾”字形結構、流經省份的風土人情、標志性建筑等素材,創設了幼兒園走廊主題文化。讓整個大廳流淌著濃郁的黃河文化氣息,讓幼兒感知黃河的魅力,感受大河文化的氛圍,力求完美地呈現出深遠宏大的黃河主題,全面展示黃河的歷史、文明、自然及文化特色,體現“團結、務實、開拓、拼搏、奉獻”的黃河精神,展現大河之美,突出了環境育人的特點,萌發保護黃河、愛護母親河的情感。
二、挖掘當地資源,開設黃河泥塑課程
“承古人之創造,開時代之生面。”幼兒園根據幼兒的興趣和發展需要,充分挖掘并合理利用歸德本土資源,開發原生態玩泥活動,根據小、中、大班幼兒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以及能達到不同發展目標,創設了黃河泥塑園本課程。主要目標是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觀察力,促進幼兒的個性、創新思維的發展,同時傳播黃河文化,傳承文化精神,萌發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一塊塊不成形的泥巴經過揉、捏、團、壓、拍、搓后變成了幼兒園里的房子,“十二生肖”里的動物,《西游記》里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國演義》中的劉備、關羽、張飛。幼兒在操作中不僅開動腦筋,運用回憶,而且還要利用想象,再現或者是創造性地塑造故事中的動物或人物形象,對幼兒智力和創造能力的發展也起到了獨特的作用。泥塑課程的開展,讓幼兒在一捏一搓的塑造中體會匠人心,在一刻一劃的精致里延續民族魂,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多彩。好動、好玩是天性,幼兒在泥塑中釋放天性,創造他們天馬行空的想法,感受與自然資源親密接觸的快樂。世界萬物都有它的語言,善于傾聽幼兒的聲音,讓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成為自己的主角,給他們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主地去探索,去發現,去成長。
三、開展多彩活動,搭建幼兒展示舞臺
在今年的學前教育宣傳月中,幼兒園推出一系列活動。其中“秀出童年”才藝展示深受幼兒的喜歡,有62名幼兒參加,涵蓋了器樂類、歌曲類、舞蹈類等,他們在這個雖不華麗但卻屬于自己的小舞臺上,大膽展示了各自的本領。幼兒的表演令人驚喜,富有創意,充滿著童真、童趣,歡快的樂聲,優美的舞姿感染著在場每一位觀眾。
“講濟南故事,展泉娃風采”普通話比賽中,幼兒個個精神飽滿、信心十足、落落大方。豐富的表情、流利的語言,把童謠、兒歌、繪本、童話故事、中華經典詩詞等豐富的內容表現得繪聲繪色、生動有趣!
“大手牽小手,你我共成長”親子運動會讓廣大幼兒家長重溫了童年的歡樂,拉近了父母與幼兒之間的距離,讓幼兒感受到運動的快樂、家庭的溫暖與和諧。運動會也推進了健康運動的理念,讓幼兒在運動中體會快樂和幸福。
“快樂過六一,共享好食光”野餐派對節讓幼兒享受了大自然的美妙,豐富了幼兒園生活,體驗了野餐的樂趣,增進了同伴之間的感情,在成長的旅途中留下了美好的足跡。
“愛潤童心、共伴成長”慶“六一”展演讓幼兒感受了五彩繽紛的童年,水晶透明的童真,神話傳奇的童趣,彌足珍貴的童心。
故事大王比賽給幼兒留下了美好的回憶,更重要的是鍛煉了幼兒的膽量,更讓他們收獲了自信!在形形色色的故事表演中,幼兒懂得了一個又一個的人生道理。
這些活動的開展為幼兒的健康快樂成長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平臺。
四、滲透勞動教育,養成幼兒良好習慣
幼兒園將勞動教育滲透到幼兒教育的每一個角落,培養幼兒的勞動意識。
(一)種植園里樂趣多
每個班級都布置自己的種植角,由幼兒負責照顧一些小的盆栽或者蔬菜等。同時,幼兒園開辟屬于幼兒自己的種植區,由各班自主決定種什么,讓幼兒觀察植物從種植到收獲的不同形態,體驗勞動的快樂,感受豐收的喜悅。
(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師將勞動意識形成、勞動習慣培養貫穿在一日活動中。如晨間讓幼兒和教師一起進行活動前的準備工作;午餐讓值日生分發餐具;午休時自己穿脫衣服、整理床鋪;活動后收拾整理場地、材料;值日生照顧植物角等等。
(三)充滿樂趣的角色扮演
游戲是幼兒園最基本的活動方式,也是樹立幼兒勞動意識、培養勞動能力非常有效的途徑。在游戲中,教師隨情節推進將勞動意識滲透其中。如游戲前要和同伴一起布置游戲情境,自己穿戴角色服飾,游戲后要把所有游戲材料歸類擺放整齊;在區域游戲中,設置“生活區”,讓幼兒模擬勞動,洗衣服、曬衣服、收衣服、疊衣服等。
(四)家園社合力
開展勞動主題活動。幼兒園利用家長會、家長開放日等形式向家長宣傳培養幼兒勞動習慣的重要意義,要求家長在家中也要讓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定期邀請當醫生、警察、司機、環衛工人的家長到園給幼兒上課,介紹自己的工作,讓幼兒了解自己的親人以及給自己生活帶來便利的各行各業人們的勞動價值,還組織幼兒到周邊種植園、養殖基地參觀,激發了幼兒尊重勞動者、熱愛勞動的情感。
五、開展自主游戲,突出自由自發自主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相對于傳統游戲,自主游戲更突出自由、自發和自主,體現在游戲的形式不限、材料不限。將傳統民間游戲與自主游戲相結合,為幼兒提供豐富多樣的游戲材料,給予幼兒自主游戲的時間,鼓勵幼兒大膽地選擇活動材料,在沒有壓力和限制的環境中,幼兒能獨立的思考、自由結伴創設游戲情境,體驗到游戲的快樂。
自主游戲貼近幼兒生活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幼兒園選擇“家庭”“超市”“醫院”等幼兒最接近的生活范圍,布置不同的活動環境,投放不同類型的玩具,使之貼近幼兒生活,讓幼兒能從中獲得新的靈感,從而有新的主題,豐富他們的生活經驗。
今后,幼兒園將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加大教師培訓力度,不斷提升辦園水平。一是加強黨建工作,以黨建引領帶動各項工作向前進。力爭在學期末分析并總結出幼兒園的黨建工作特色,打造黨建品牌。二是牢牢守住安全底線。把幼兒園的安全工作放到首要位置,園長親自靠上抓,帶頭抓,完善隱患排查整改制度,形成安全檢查常態化,問題整改閉環管理。為廣大師幼筑牢安全堤壩。三是繼續深挖本地資源,開發適合幼兒的自主游戲。在繼續開展黃河泥塑課程的同時,與街道慧心巧編培訓中心合作,將編織引入幼兒園。四是進一步整合資源,推動幼兒園一體化發展,不斷提升歸德街道學前工作的整體管理水平上一個新的臺階。
一切為了幼兒的成長,我們不遺余力的付出,我們相信愛,用愛養育,用心教育,在歸德中心幼兒園這片凝聚愛意、放飛希望的幼教青草地上,在愛的景致上描繪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