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秀英
(臨漳縣農業農村局 河北 臨漳 056600)
薊馬種類多,常見對農業種植有危害的有100 多種,最常見的有瓜薊馬、煙薊馬、西花薊馬、蔥薊馬等。薊馬個體微小,隱蔽性強,不易發現,屬于農業小蟲范疇。體色多呈棕色或黑色,不仔細看很難發現,若蟲呈白色、黃色或橘色等多種體色。銼吸式口器,能銼破植物表皮,吸吮植物汁液。生殖方式以孤雌生殖為主,少有兩性生殖,產卵能力強,危害廣泛,大多數作物均可為害。一年四季均有發生,尤其在夏秋季節發生嚴重,是目前種類最多、為害范圍最廣的害蟲之一,每年都有大量作物遭受嚴重危害,而且抗藥性很強。
薊馬有卵、若蟲、偽蛹以及成蟲等發育階段,以孤雌生殖為主,偶有兩性生殖。每雌蟲產卵100 ~200粒,卵散產于葉肉組織內,卵期2.5 ~3 d,若蟲期6 ~8 d,3 齡末期停止取食,落土化蛹,蛹期1 ~2 d,成蟲壽命20 ~50 d。薊馬最適發育溫度25 ℃~30 ℃,適宜空氣濕度40%~70%,溫度適宜發生代數多(多達18 ~19 代),溫度高,世代變短,危害嚴重,高溫干旱利于薊馬發生,濕潤多雨不利于薊馬存活(濕度>100%、溫度大于31 ℃時薊馬難以存活)。
為害露天作物主要發生在晚春、夏季、秋季等適溫干旱的季節,隨著溫度升高,薊馬的世代更迭加快,世代重疊嚴重,防治較為困難,溫室大棚(冬春茬、夏秋茬)常年均可發生。能為害大田作物、油料作物、蔬菜作物、園藝作物及果樹等。低齡若蟲為害植株幼嫩部位,大齡若蟲會在土壤中化蛹,變為成蟲,成蟲主要在葉肉、莖稈或者土壤中產卵,薊馬晝伏夜出,成蟲能飛善跳,相對活躍,不容易著藥,防治困難。薊馬具有趨嫩性,為害嫩葉、幼梢、花器官、幼果;具有趨藍性,怕光、怕高濕度;具有趨甜性,喜取食花蜜。
薊馬為害作物范圍非常廣泛,可為害植物的葉片、生長點、花朵、幼果等多個部位。以成蟲和若蟲銼破植物表皮,吸吮植物內的汁液。嫩葉受害后,可使葉片變薄,葉片中脈兩側出現灰白色或灰褐色條斑,表皮呈灰褐色,出現變形、卷曲,生長勢弱;生長點被害后,植株生長變緩,甚至停止生長;幼果被害后,表皮細胞破裂,逐漸失水干縮,疤痕隨果實膨大而擴展,呈現不同形狀的銀白色或灰白色的木栓化斑痕。疤痕呈銀白色,用手觸摸,有粗糙感;在成熟果實上呈深紅或暗紅色,平滑有光澤,果實商品性變差甚至失去商品價值。
薊馬發生廣、危害重、防治難,防治要選擇物理防控與化學防控相結合,地上、地下相結合、預防為主、綜合防控的防治原則。以化學防控為主,其他防治措施為輔的全方位防控策略。
3.1 化學防控。采用殺成蟲、若蟲與殺卵相結合;不同作用機理殺蟲劑混用或聯合用藥;地上部用藥與地下部內吸性好的藥劑灌根、沖施、顆粒劑撒施、穴施相結合的用藥方式。種子處理、苗床噴淋與移栽后定期預防相結合的用藥方式。①土壤處理。由于薊馬繁殖速度快,遷飛能力強,可在作物種植前,選用5%噻蟲嗪顆粒劑500 ~1 000 g+腐熟有機肥30 kg,拌均勻后進行撒施、溝施、穴施等進行土壤處理,噻蟲嗪在土壤中溶解后,均勻分布在植物根系周圍,并通過內吸傳導作用將藥劑傳輸到植株上部的各個部位,將危害作物的薊馬殺死,有效阻止薊馬的危害和傳播病毒,持效期長,效果好。②藥劑拌種。在玉米、水稻、花生、大豆、豇豆等作物播種前,用40%溴酰·噻蟲嗪種子處理懸浮劑按照藥種比1∶200 ~300 進行拌種,將種衣劑均勻包裹在種子表面,藥劑溶解后,均勻分布在幼苗根系周圍,通過內吸傳導作用,將藥劑傳輸到植株的地上部分,也可有效阻止薊馬害蟲對作物的危害,持效期可達60 d 以上。③噴霧防治。如果沒有土壤處理和藥劑拌種,可在薊馬發生盛期,選用22%微囊懸浮劑噻蟲高氯氟4 ~6 ml 兌水60 ~70 g+虱螨脲3 ~4 g 有效成分兌水100 kg 稀釋噴霧,在幾分鐘之內能將薊馬殺死,同時具有殺卵的作用,可有效阻止薊馬的危害。注意用藥要均勻周到、不留死角,堅持連續2 次以上用藥,最好選擇在薊馬發生前期防治或發生前預防,抗性小,防治易。根據薊馬特點,花薊馬選擇在晴天早上或上午用藥,葉片危害為主的薊馬選擇在傍晚或清晨用藥,用藥時噴霧器托著打,噴霧均勻周到,可根據藥劑特點適當增加展著性助劑,必要時對地面也進行藥劑均勻噴霧。
3.2 物理防控。①利用薊馬趨藍性,可進行藍板誘殺。籃板懸掛比植株高度略高于5 ~10 cm,密度在25 ~30 張/667 m2,既可以誘殺薊馬,也可以檢測薊馬危害,便于在薊馬危害早期采用化學防治方法將薊馬滅殺在早期發生階段,減輕后期薊馬防治壓力。同時在藍板上涂抹聚集信息素,可有效提高誘集數量。②栽培時用地膜覆蓋,減少出土成蟲數量。③在棚室通風口處設置防蟲網(大于60 目),隔絕外來蟲源。④茬口前高溫悶棚結合地膜覆蓋滅殺土壤中的蛹及成蟲。
3.3 生物防控。薊馬的天敵種類較多,有小花蝽、捕食螨、寄生蜂和微生物等。小花蝽對薊馬具有較高的控制作用,可以通過人工釋放或保護自然種群的方法防治薊馬,但小花蝽在秋季受光周期的影響進入滯育,防控效果下降,胡瓜鈍綏螨控制薊馬的種群數量,斯氏鈍綏螨是捕食螨中對薊馬防控效果較好的種類,可以通過人工釋放的方式對薊馬進行防控。
3.4 農業防治。①清除田間殘枝、雜草,消滅蟲源,消滅中間寄主。②夏季休耕期進行高溫悶棚,栽培前用石灰氮、硫磺粉等進行土壤消毒,可殺滅土中的蟲卵蟲蛹、幼蟲及成蟲。③用營養缽育苗,培育無蟲苗;④定植前打送嫁藥,防止苗帶蟲傳入大田。⑤及時采摘受害老葉、花果,封閉帶出棚外,集中深埋或燒毀,減少棚室內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