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偉宏
(涿鹿縣生態管護林場/涿鹿縣國營苗圃 河北 涿鹿 075600)
近年來,我國林業和城市園林發展迅速,隨著樹木的生長和城市環境的改善,也帶來許多新問題。如有害生物危害日趨嚴重,其中以蛀干害蟲天牛類的發生尤為突出。天牛是林木的大敵,是林木毀滅性害蟲。主要以幼蟲在枝干內蛀食為害,由于天牛長期隱蔽性生活,不易被發現,受外界環境條件影響小,蟲口密度相對穩定,因此防治難度較大,可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為此,探討光肩星天牛、桑天牛等蛀干害蟲的發生動態,明確其林木中的成災機理和原因,根據治理實踐總結出防控技術、管理對策,為林業生產提供參考。
常見天牛種類及危害樹種有:①光肩星天牛,主要寄主有柳樹、楊樹、榆樹、懸鈴木、桑樹、楓樹等。②桃紅頸天牛,主要寄主有桃、杏、李、梅、櫻桃、蘋果、梨等。③銹色粒肩天牛,主要寄主有國槐、龍爪槐、蝴蝶槐、金枝槐等。④雙條杉天牛,主要寄主有側柏、圓柏、龍柏、沙地柏、扁柏等。⑤雙斑錦天牛,主要寄主有大葉黃楊、衛矛等。⑥云斑天牛,主要寄主有核桃、板栗、白蠟、桑、柳、榆、楊、女貞、泡桐、法桐、楓楊、苦楝、懸鈴木、紫薇等。⑦桑天牛,主要寄主有桑、構、楊、蘋果、海棠、柳樹、榆樹、無花果、刺槐等。⑧松墨天牛,主要寄主是松樹,是松材線蟲病的主要媒介昆蟲。
幼蟲蛀食主干、側枝、根,輕者使樹木生長不良,樹勢衰弱,枝枯折斷,嚴重的造成全株枯死。
1 年1 代或2 年1 代。天牛幼蟲危害一般從3 月底開始(越冬幼蟲),11 月底開始短暫休眠。天牛幼蟲或成蟲在樹干蛀槽內休眠越冬,次年春暖時繼續危害。成蟲多在5 ~8 月出現,當年的新一代成蟲于6月前后產卵,成蟲壽命30 ~60 d,成蟲可多次產卵,卵孵化出幼蟲后蛀孔為害。每年3 ~10 月是天牛幼蟲啃食危害的時期,應抓住新老幼蟲為害的不同時期和特點,適時防治。
4.1 嚴格實行檢疫制度。對可能攜帶檢疫對象的苗木、種條、幼樹、原木、木材實行檢疫,杜絕檢疫對象向非疫區擴散。
4.2 加強林業措施,提高林木抗性。①適地適樹。選擇適宜當地氣候、土壤條件的樹種進行造林。②營造混交林。避免單純樹種形成大面積人工林。混交方式可選用塊狀、帶狀混交。③選用當地主要被害種類的抗性樹種和抗性品系。④利用誘餌樹種集中進行防治。在造林設計時,根據不同種類天牛成蟲補充營養習性,有目的地設置種植一定數量天牛補充營養嗜食的寄主植物。桑天牛成蟲以桑樹、構樹的樹木枝皮補充營養,光肩星天牛成蟲喜歡取食槭樹的枝皮,利用天牛的趨食性適量種植樹種引誘其成蟲在取食時捕殺,在天牛成蟲嗜食的補充營養植物上噴施觸殺劑或胃毒劑讓其爬觸或取食,集中防治。⑤加強林木管理措施。如定期清除樹干上的萌生枝葉,改善林地通風透光狀況,可減少成蟲產卵。及時施肥澆水,使林木生長迅速,可使刻槽內的卵和初孵幼蟲因受擠壓而大量死亡。⑥及時伐除蟲害木、枯立木、瀕死木、被壓木、衰弱木、風折木及風倒木等,調整林分疏密度。⑦對為害枝梢的天牛種類,應結合冬季修剪,剪除帶蟲癭的枝條。⑧建立隔離帶。以自然地勢或以抗性樹種林帶作為隔離個體,比如在桑天牛發生區,栽植臭椿、苦楝作忌避隔離帶。在云斑天牛發生區,栽植水杉作為阻止隔離帶。⑨在主干受天牛危害嚴重的林地,可縮短采伐期,短期內培育小徑材,在天牛猖獗發生前采伐。不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壓低了蟲口增長速度。對蟲口密度太大,無保留價值的林帶應及時進行改建,著重改變林木組成,以減少蟲源。
4.3 人工物理防治。①對有假死性和行動遲緩的種類,可人工振落捕殺。②干基涂白。于離地面2 m 以下樹干涂白,可防止天牛在寄主上產卵。產卵期在主干基部纏上草繩,對在干基樹皮縫中產卵的種類如桃紅頸天牛等,可在孵化初期解下草繩集中燒毀,可有效降低蟲口基數。③鉤殺幼蟲。幼蟲長大后蛀入木質部,常從排糞孔排出糞便和木屑,可用鐵絲伸入蛀孔,將孔內糞屑挖空,鉤殺幼蟲。④懸掛天牛誘捕器。將天牛誘捕器懸掛于林內及林緣,可誘捕100 ~150 m 內的雄成蟲,誘捕效果良好。誘捕器懸掛高度1 ~1.5 m,避開風口安裝,如在松林懸掛松墨天牛誘捕器。
4.4 阻斷天牛繁殖。在天牛成蟲喜歡取食的補充營養植物上,噴施無趨避作用的滅幼脲、印楝素、生物堿等生長繁殖抑制劑,擾亂其生殖機能,成蟲取食后導致其產卵量明顯下降,產下的卵不能孵化,或孵化幼蟲死亡率高,逐漸降低其種群密度。
4.5 藥劑防治
4.5.1 噴藥。在5 ~8 月成蟲羽化和發生高峰期噴灑農藥。①菊酯類農藥。5%高效氯氰菊酯1 500 ~2 000倍液、20%甲氰菊酯1 500 ~2 000 倍液、20%氰戊菊酯1 500 ~2 000 倍液等。②有機磷農藥。50%辛硫磷1 000 ~1 500 倍液、48%樂斯本800 ~1 000 倍液、10%吡蟲啉1 500 ~2 000 倍液,間隔5~7 d 噴施林木或誘餌樹干1 次,每次噴透,使藥液沿樹干處流到根部。③噴灑綠色威雷。利用天牛成蟲出孔后在樹干上爬行、在枝干上噴施持效期1 ~2 個月的新型觸破式微膠囊劑[1]200 ~300 倍液,讓成蟲觸破“地雷”而死。綠色威雷1 號、綠色威雷2 號、8%氯氰菊酯微膠囊、2.5%高效氯氰菊酯微膠囊,每40 d 噴灑1 次。
4.5.2 噴涂枝干。用化學藥劑噴涂枝干。對在韌皮部下為害尚未進入木質部的幼齡幼蟲防效顯著。具體方法為用菊酯類農藥200 ~400 倍液、有機磷農藥50 ~100 倍液噴涂枝干。
4.5.3 蟲孔注藥。在蛀道內注射藥劑、堵塞蛀孔防治已蛀入木質部的幼蟲。幼蟲危害期找到新排糞的蛀孔,清理糞屑,將藥劑塞入或注入蛀道內,隨即用濕黏土或濕黃泥將孔口封嚴,過7 ~10 d 檢查效果,如有新糞便排出孔應進行補治。所用藥劑的種類和方法有:①放入1/4 片磷化鋁,然后用泥封住蟲孔,進行藥殺。或直接用膏槍將SGY 藥膏擠入蛀道內,至藥膏即將外溢為止。②在新排糞孔內注入30 ~50 倍50%敵敵畏乳油,或塞入蘸有40%氧化樂果或毒死蜱的棉花團,然后用泥封住蟲孔。
4.5.4 打孔注藥或輸液。①樹干注射。孤植樹或不宜噴藥的區域可用注射法。在蛀干害蟲發生期,用專用打孔機在樹干約50 cm 處打孔,鉆頭斜向下方與樹干成45°夾角,打孔深度不超過樹干直徑的1/3,孔數視樹干大小而定。用醫用注射器按規定濃度和藥量注射藥液,以注滿孔洞為準。藥劑選用敵敵畏或菊酯類50 ~100 倍液注入樹體內。這樣藥液隨著水分運輸遍布全身,將蛀道內天牛幼蟲殺死。②樹干輸液。在天牛危害期輸入藥液,此法適用于林木高大、最新排糞孔部位高、采用其他方法操作不便的林分。需選用有內吸性的胃毒劑,其有效成分可借助樹液流動進行傳導,隨著輸導距離的延長而濃度降低。
4.5.5 根埋藥物防治。春季結合施肥根埋鐵滅克、克百威、辛硫磷顆粒等,或澆灌40%氧化樂果乳油、10%吡蟲啉等。具體方法為于4 月下旬或5 月上旬在幼樹根部埋施15%涕滅威顆粒劑,或澆灌40%氧化樂果乳油[2]。樹木干徑每厘米用涕滅威2 g 左右或1 000倍的氧化樂果藥液2 kg 左右。此法藥效期長達1 個多月,注意在飲用水井附近不宜使用。
4.6 生物防治。①保護和招引天敵啄木鳥。②可于幼蟲發生期,在林間釋放管氏腫腿蜂,放蜂量應為林間天牛幼蟲蟲口密度的3 倍,利用腫腿蜂可防治雙條杉天牛、桃紅頸天牛和星天牛等。③保護和利用花絨堅甲。花絨堅甲喜寄生光肩星天牛的幼蟲,自然寄生率高,應加以保護和輔助轉移擴散。④泰山一號線蟲、芫菁夜蛾線蟲可防治光肩星天牛、桑天牛等。
4.7 綜合防治措施。在蟲口密度較大的林地,以化學防治為主,輔以其他措施;在蟲口密度發生嚴重的林地,以營林措施為主,包括改建林地及保護啄木鳥等綜合防治措施,通過綜合治理,確保基本達到有蟲不成災。目前生產中防治蛀干害蟲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從蛀孔注入高濃度的有機磷、菊酯類藥液,由于蛀干害蟲的蛀道復雜,既有向上蛀食的,又有向下蛀食的,既有一個排糞孔的,又有多個排糞孔的,容易造成藥液流失,影響藥效發揮,污染環境。在無公害技術防治應用方面,管氏腫腿蜂、花絨寄甲、蕪菁夜蛾線蟲越來越得到廣泛應用,但由于天敵昆蟲和病原線蟲的生產、運輸、儲藏、應用需要較為嚴格的環境條件,實際應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林木蛀干害蟲的防治技術研究需要進一步探討,取得多方面突破,實現更好的防治效果。蛀干害蟲天牛的防治方法各有其適宜時間、適應蟲態、適用林分,具體應用過程中應針對害蟲種類、發生期、寄主植物的不同采取相應的防控技術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控效果,進而產生更大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