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健英 趙安東 李海杰
(石家莊市農林科學研究院 河北 石家莊 050041)
人居環境即人類聚居環境,是人類工作勞動、生活居住、休息游樂和社會交往的空間場所,是保障人類生存和生活的基本條件,是人們對幸福美好生活向往的最基本保障。我國當前正在實現鄉村振興與精準扶貧的有效銜接,工作重心向農村脫貧工作以外的其它方面轉移,其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文明生態宜居村莊”,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的重要環節[1]。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這項工作,中央一號文件多次提到人居環境治理[2],2021 年出臺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 ~2025 年)》[3]。近年來,河北省結合精準扶貧和脫貧工作對廣大農村地區的環境進行整治,目前廣大農村地區的人居環境已經得到了較大改善。但是,偏遠山區的農村整治進程緩慢,問題嚴重。筆者受單位派遣,于2021 年5月開始到贊皇縣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工作期間,對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有了切身的體會,工作難度大,開展阻力大,成效不明顯。經過深入分析,發現了問題所在,提出了一些推進工作的建議。
1.1 農村居民對于整治環境的認識不到位。以贊皇縣院頭鎮齊家莊為例,該村是贊皇縣典型的山區村莊,并且較為偏遠,村民世代生活于此,一直以來,村民有在戶外建旱廁和連茅圈的習慣[4~5],在溫飽問題不能徹底解決的歷史階段,入廁問題自然是一切從簡,居住環境整治更是得不到重視。比如一個70多歲的獨居老人,經常使用一個戶外的連茅圈,養著一頭母豬,臭味兒沖天,她卻說:“我們感覺挺好,世代如此,方便得很。”她就對改廁特別反感,拒絕改造成戶內的衛生廁所,這是典型的認識不到位問題。還有長期以來,山區農村為節約能源,以木柴燒火做飯取暖為主,在房前屋后街道兩側堆滿了大量木柴,既不美觀,也不安全,但這種習慣很難在短時間改變。
1.2 傳統村落規劃、民居結構限制了人居環境的整治進程。偏遠山區村落一般位于山谷兩側,河流旁邊,發展空間受限。由于經濟發展滯后,村集體無力進行整體規劃,村內主干道由于歷史原因,寬度不夠,臨街住戶侵占后更為狹窄;村民的房屋院落也是根據山區的河谷走勢而建,傳統布局都是在院落外建簡易的連茅圈或旱廁;近年來,還有一些私搭濫建的車庫和小房,這些雜亂無章的違建,使村內本就不寬的街道被居民侵占,使道路通達性大打折扣。還有,亂石廢物隨處可見,只為強占地盤,嚴重影響了整體的美觀,增加了環境整治的難度。
1.3 村內清理危廢房屋進展緩慢。山區農村廢舊房屋院落及殘垣斷壁隨處可見,尤其是村中心地帶,更為明顯,形成了所謂的“空心村”[6],究其原因,是村中心地帶舊房屋建設年代久遠,規劃街道狹窄,交通不便,所以村民翻新意愿不強,就地廢棄,條件好的農戶多把新建房屋建在主干道旁。村集體由于財力和執行力等原因,無力收回閑置房屋、殘垣斷壁,極大影響了美觀,限制了村集體土地的利用率,長期閑置又造成土地極大浪費,變相加大了村民占有基本農田變為建設用地的現象,使國家18 億畝耕地紅線受到威脅,影響糧食安全[7]。
1.4 垃圾處理簡單粗放。長期以來,山區的垃圾廢物都是以農作物廢棄物為主,農戶通過廄、圈的堆腐成為有機肥,施于田間,綜合利用變廢為寶,形成良性循環。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塑料制品及電子產品廢棄物的增加,使農村垃圾的種類也多樣化起來,處理難度增大。雖然現在農村的保潔員配備都很到位,但收集量很大,分類更是形同虛設,造成二次污染嚴重,垃圾的精細分類、高效處理是未來農村居住環境得到改善的關鍵。
1.5 人居環境整治資金不到位。各級政府對于人居環境整治高度重視,對縣鄉整治進度規定了許多階段性指標,在一定意義上對推進工作有好處,但山區農村的村集體大多沒有完整充裕的產業和資金來源,在整治過程中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上級下達的任務指標難以按期完成。雖然有專項資金,但村干部文化水平低,編制申報材料難度大,審批環節繁瑣,資金難以及時到位,大大影響了工作進度。
1.6 “廁所革命”過于教條,不切實際,勞民傷財。農村“廁所革命”[8~10]已經推進數年,意義重大,難度極大。2018 年改旱廁到水廁就暴露出許多問題,如自來水沖廁問題、冬季防凍問題、糞污處理問題和廁具不配套等問題。在山區農村確實情況復雜,原來的水廁設計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科研部門或相關企業繼續研發攻關,克服實際問題,不能把問題廁所繼續擴大化。習近平總書記2021 年7 月23 日對于推進農村廁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他說要因地制宜、科學引導,堅持數量服從質量,進度服從實效,不求快,但求好,堅決反對勞民傷財、搞形式、擺樣子,要扎實推進。像2018 年、2019 年改造的廁所就極不實用,許多農戶從未用過,造成了資金的極大浪費,下一步改廁要高度重視。
2.1 加強政策宣傳及引導??h鄉村等各級部門要及時領會國家政策方針,對農戶進行充分的政策宣講和解讀,使他們認識到黨中央、國務院對于改變農村人居環境的決心。宣講是否到位,是該項工作順利推進的必要條件,從而改變數千年形成的農村陋習和臟亂差局面,是最終實現城鄉一體化、實現共同富裕的基礎。具體做法是可以安排鄉、村干部及村民代表走出去,參觀先進縣市的村莊,觀摩人居環境整治成效,回村后進行宣傳,也可以把行業內專家請進來進行宣講,讓廣大農村群眾從認識上接受人居環境整治。
2.2 對村居環境科學規劃。聘請有關設計部門,對農村的整體布局進行規劃,尤其是對村莊道路進行合理設計,然后對新建房屋、村民娛樂設施、文化廣場等進行統籌考慮,使布局合理、嚴謹、美觀。對于村民私搭亂建,村干部要配合鄉鎮執法部門對違建進行徹底拆除,為合理布局打下良好基礎。引導村民保護公用設施,營造良好的民居生活、生產及娛樂環境。
2.3 有序推進“廁所革命”。“廁所革命”是國家的一項重大工程,要有序推進,切實根據村里的具體情況改造相適應的廁所。水是“廁所革命”的核心元素,沒有水或供水有問題,一切都是空談。所以首先要完備村內的自來水供給系統,這是“廁所革命”的關鍵環節。其次,要把新建廁所的標準提高,防止盲目推進過程中出現廁具不配套、用水不方便、冬季易凍壞等問題。再就是解決好糞污的處理問題,山區農戶居住分散,不易實現污水的地下管網集中處理,所以要完善化糞池的修建,定期清理、拉運等工作也都要及時跟進,費用政府適當補貼,使農戶對處理糞污徹底無后顧之憂。
2.4 做好垃圾的科學處理。積極推進農村垃圾分類、回收及再利用意義重大[11~13]??苫厥绽欢ㄒ倮茫荒芑厥盏挠泻匆幎ㄌ幚?。農村的大宗垃圾主要是農作物秸稈、枯枝敗葉,這些廢棄物是良好的有機肥原料,可在村落的周邊修建大型坑池,堆漚形成有機肥后進行還田利用,而不是把所有垃圾全部清運到垃圾處理廠。
2.5 加快專項資金的立項,簡化驗收撥付流程。人居環境整治進程中,需要大量資金支持,山區農村村集體大多財力有限,需要上級部門撥付專項資金,尤其是“廁所革命”、拆除廢舊房屋、私搭亂建、雜石亂草等衛生整治需要機械、人工等費用較多,縣、鄉級相關主管部門應該及時下撥專項資金,在工程量認定、驗收及劃撥資金上簡化程序,全力解決好基層工作資金問題,并且配備鄉級行政執法人員推進相關工作,為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