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_廖巧玲 通訊員_胡學莉
近年來,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總工會深入貫徹落實上級工會工作部署,以滿足職工需求為導向,以提升職工生活品質為目標,堅持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理念,聚焦工會主責主業,協調聯動相關部門,整合引導市場主體,建強職工服務陣地,著力推進工人文化宮建設提質增效,努力為廣大職工群眾提供更多普惠性、常態性、精準性服務,取得階段性成效。

徐錦鳳(中)
記者:五峰總工會工人文化宮提質增效工作的概況?
徐錦鳳:自全總啟動提升職工生活品質試點及標準工人文化宮建設工作以來,五峰總工會搶抓政策機遇,積極爭取宜昌市總工會支持,將五峰納入首批試點。同時爭取縣委縣政府重視,專題研究工人文化宮提質增效具體方案,于2022年5月正式立項對工人文化宮進行提檔升級,擬將其打造成為五峰職工賦能中心,并以此為主陣地,聯合相關職能部門和市場主體,著力建設“1+N”服務職工綜合體,堅持“公益性、服務性”方向,積極探索“市場化、社會化”運作,推動工人文化宮提質增效,為提升職工生活品質提供陣地支撐。該項目于去年11月底正式動工建設,目前已建成并投入運營。
記者:該項工作的特色或亮點?
徐錦鳳:為切實推動工人文化宮提質增效,我們高度重視陣地建設的一體化、主體功能的多樣化以及職工需求的多元化,采取“一體化”規劃建設、統籌“一攬子”政策、推進“一站式”服務的措施,確保提檔升級后的工人文化宮更加貼近職工需求、更加符合主責主業,兼顧政治性、業務性、文化性和美學性。具體體現在:一是高標準規劃。聘請專業設計公司,一體化規劃建設職工賦能中心,結合工會職能及職工需求,征求職工群眾意見,五易其稿,從最初的“一館一中心”到最終定位技能賦能、創客賦能、文化賦能、精神賦能、心理賦能五大版塊,統籌“一攬子”政策,整合職工服務中心、職工書屋、愛心驛站等各項資源,建設縣級示范性“共享職工之家”,真正將工人文化宮建成職工的學校和樂園。二是高質量建設。為確保項目建設質量,既精準服務職工,又展示工會文化,職工賦能中心采用“一站式”建設,從內部功能設計到大樓黨建文化、工會文化、廉潔文化建設,設計之初就一步到位。貼心考慮綜合服務功能、休閑功能、培訓功能以及各類配套保障功能,讓職工群眾一踏進工人文化宮,就能感受到工會娘家人的高品質服務。三是高品質運營。為確保職工賦能中心項目建成后高效保質運轉,始終堅持“公益性和服務性”方向,積極探索“社會化和市場化”運作,在規劃建設階段同步啟動項目合作運營商面向市場公開招募,讓合作運營商提前參與規劃建設,明確服務方向,制定服務方案,細化服務模式。采取“公益+市場”方式,讓專業人做專業事,專業化水平提供專業化服務。
記者:該項工作的實際效果或設想藍圖?請具體說明。
徐錦鳳:我們的想法是以共同締造理念參與城鎮建設,探索提升職工生活品質新路徑,切實做到陣地共建、資源共享、活動共辦、成效共評,充分發揮工人文化宮主陣地作用,擦亮“工”字招牌,構建城鎮“15分鐘職工服務圈”。一是部門聯合。聯合文旅局、衛健局、市場監管局、團縣委、縣婦聯等十多家縣直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聯合打造“醫、食、學、讀、行;幫、游、體、愛、心”10個高頻率服務場景,由縣總工會相應部室進行跟蹤協調服務,聯合打造服務職工綜合體。二是市場聯動。聯合游泳健身中心、民族體育館、中醫養生館、電影院等市場主體,打造服務職工基地,免費或優惠為困難職工、各級勞模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全天候健康、養生、文體服務,為轄區工會會員開展游泳、瑜伽、體能訓練、球類、健步走、娛樂等文體活動提供場所保障及培訓指導、優惠服務等,滿足職工多元化需求。三是平臺聯建。培育孵化職工志愿者服務隊、書畫、攝影、棋牌、朗讀、籃球等各類社會組織,提升服務職工效能。聯合打包定制49項包含心理健康服務、技能提升服務、興趣愛好服務、職工雙創服務、婚戀交友服務在內的多元化服務套餐,為基層工會職工提供“點單式”“一站式”“定制式”服務,實現供需有效對接,增強服務的匹配度和職工的滿意度。同時,積極融入“世界茶旅古鎮”建設,將工人文化宮建成五峰全域旅游打卡點、黨校培訓教學點、療養研學參觀點。
記者:工人文化宮提質增效工作在開展過程中遇到哪些實際困難?需要如何解決?
徐錦鳳:一是資金缺乏。五峰是全省37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之一,經濟發展滯后,縣財政自給率全省最低。市場主體偏少,縣工會本級可支配資金較少,項目建設資金缺口較大。目前,根據省、市總工會陣地建設專項資金補助辦法,可以解決一部分建設資金,但仍然存在資金缺口。希望上級工會對少數民族地區工會陣地建設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幫助解決建設資金缺口以及后期運營補貼。二是人才缺乏。縣級工會人員保障普遍不足,尤其缺乏專業性人才。目前,我們采取的辦法是由縣總工會統籌管理工人文化宮,同時面向市場招募合作運營商,共同管理運營。建議上級工會出臺工人文化宮“市場化、社會化”運作實施辦法,同時,不斷優化縣級工人文化宮運營補貼政策,助力縣級工會更好、更優、可持續服務職工群眾。
記者:如何看待五峰工人文化宮的提質增效工作?或者說該項工作給你帶來的啟示與思考。
徐錦鳳:開展工人文化宮提質增效,是工會組織堅持以職工為中心工作導向的生動體現,是拓寬服務領域、豐富服務功能、做實服務項目、建強服務陣地的有效舉措。
接下來,我們將持續堅持“突出公益、聚焦主業、自主經營、依法監管”的原則,不斷健全工人文化宮建設、管理、運營、服務、保障機制,進一步扎牢織密工會服務職工體系網絡,立足職工服務陣地實際,不斷適應新時代職工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打造出有陣地、有隊伍、有活動、有效益的新時代工人文化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