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金壇區堅持以一流標準推進農業強區建設,聚焦“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奮力描繪產業優勢濃厚“底色”、鄉村圖景靚麗“本色”,農民富裕十足“成色”,高質量推進全區農業農村現代化。
聚焦“農業強”,彰顯產業優勢“底色”。提升規?;?,以“十大現代化農場”建設為抓手,用工業化理念、園區化思路發展農業,加快建設投資10億元中天黃金大農場、投資5億元中鹽礦地融合、投資4億元陌上花開等重點項目,發揮示范引領效應,推動農業產業成片、成帶集群發展,形成規?;?。提升品牌化水平,以打造“十大農業品牌”為引領,按照“一品一策”思路,深度挖掘“長蕩湖大閘蟹”“金壇雀舌”等品牌農產品產業和文化內涵,講好“品牌故事”,把山貨變“俏貨”、風景變“錢景”。提升現代化水平,聚焦種子、裝備等基礎性、前沿性領域,實施種業振興“揭榜掛帥”項目,開展省級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示范縣創建,推動農業高質高效。
聚焦“農村美”,擦亮鄉村圖景“本色”。提升基礎設施,著眼把鄉鎮建設成為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統籌規劃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扎實推進農村道路、生態河道、供水供氣、數字鄉村等基礎設施建設,堅持“三分建、七分管”,確保持久發揮效益,讓鄉村生活品質不再有明顯落差。優化人居環境,縱深推進城鄉環境“五亂”治理,建立健全“五位一體”長效管護機制,統籌抓好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城市長效綜合管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標融合”考核工作,圍繞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村莊清潔等突出領域持續發力,切實守住農村生態屏障。推進以創促建,支持有條件的板塊和鄉村先行探索實踐,爭創全國鄉村振興示范鎮、省級經濟發達鎮、特色小鎮,創建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特色田園鄉村,開展美麗田園、菜園、果園、游園、庭園“五園”建設,探索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新模式。

聚焦“農民富”,做足幸福生活“成色”。就業創業促增收,持續加大休閑農業、農產品電商等新業態培育力度,探索村集體領辦實體機制,鼓勵有條件的村集體成立公司、組建混合所有制經營實體,切實把產業鏈主體留在鄉村,把價值鏈收益主要留給農民。改革賦能促增值,持續抓好農村重點改革任務,從自留地、承包地、宅基地“三塊地”中做文章、挖潛力,充分釋放農村“三權分置”活力,引導自留地做好土地整理,引導承包地流轉給大農場,推動實現碎片化農業生產空間集中連片,推動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金、資金變資本。治理改善促和諧,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全面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持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深入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擦亮“金善金美”文明招牌,健全農村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