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桂林 王巧捧
隨著城鎮化進程和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城市治理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城市,兼具生活空間和生存空間屬性。城市治理,既須關照到人們對城市生活的品質需求,同時又要關照到一部分人群在公共空間謀生存的需求。
多重壓力下,城市管理者的難題和挑戰越來越多。城市治理工作,如何在市民品質要求和生存需求中間實現平衡,如何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貫穿到城市治理的各個環節,如何不斷創新治理之道向現代化治理邁進?本刊派出多名記者赴多個省市采訪,探尋城市文明治理的經驗與成效。
在今年的爆火的“燒烤”熱中,淄博是如何以服務至上、誠信厚道的行業引導與監督,實現穩接流量?浙江慈溪、江蘇江陰兩個全國十強縣,又是如何轉變思路,將文明治理覆蓋到多類人群的多層次需求?以及,上海充分運用協商共建貫徹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經驗有哪些?
專家指出,城市文明治理需要政府、市民、社會組織等多方共同參與,建立科學合理的法律法規體系、完善的管理機制、有效的宣傳教育機制等多項措施,創新性地實施共治共享、智慧治理、精細化管理等現代化治理方式,共同推進城市文明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