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智淋 侯榮 金彪
“米易縣委原副書記祁登武,攀枝花市西區西鼎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原總經理羅南海,西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原黨組書記、局長黃敏3人伙同違規插手干預工程項目招投標并收受賄賂等問題。”……
10月7日,中秋國慶假期后上班第一天,四川省紀委監委官方微信“廉潔四川”公開通報5起工程招投標領域突出問題系統治理典型案例。
從通報的案例來看,涉事黨員干部的違紀違法問題既表現在泄露招標文件信息、違規指定招標代理機構、“量身定制”招標條件等招投標領域各個環節,又呈現出多人串謀作案的典型特征,凸顯出招投標領域問題的復雜性、頑固性,是反腐敗的一塊“硬骨頭”。在公開通報案例的同時,省紀委監委還就下一步的工作推進提出明確要求,釋放出通報曝光不止步,持續深化再出發的強烈信號。
招投標市場環境是重要的營商環境。自2020年以來,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和四川省委的堅強領導下,省紀委監委始終保持工作定力,立足監督責任撬動市(州)黨委政府主體責任聯動行業部門監管責任,以齊抓共管的凌厲態勢連續四年推進工程招投標領域突出問題系統治理。
在省紀委監委的示范帶動下,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牢固樹立辦案引領理念,堅持有什么問題就整治什么問題,不斷強化警示震懾。同時,將“當下改”與“長久治”有機結合起來,深入推進以案促改、強化以案促治,有力推動四川工程招投標領域的政治生態、行業風氣和發展環境持續凈化。
今年6月12日,四川省發展改革委、省公安廳、省自然資源廳等10部門聯合發文,明確2023年度全省工程招投標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方案,要求對違規設置不合理條件、轉包和違法分包、領導干部違規插手干預招投標活動等7類招投標問題開展整治。
同日,四川省紀委機關、省高級人民法院、省人民檢察院以及省公安廳、省發展改革委等多部門,就建立工程招投標領域投訴、信訪等信息共享和線索、案件移送協調機制聯合發文,強調各級發展改革部門要切實發揮好招投標指導、協調作用,定期匯總本級各行業工程招投標領域投訴、信訪、行政處罰(處理)等信息,將相關臺賬發送至本級紀檢監察、公安、審計機關和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并就建立問題線索移送機制作出明確要求。
內江市紀委監委會同發改、財政等部門,就建立招投標領域問題線索移交機制進行分析研討。
這是四川緊盯工程招投標領域突出問題的最新表現和潛在動向,持續深化各層級各部門之間的貫通協作,以此凝聚黨內執紀、行政執法、刑事司法合力,共同打出懲治工程招投標領域各類違紀違法和犯罪活動的“組合拳”。
像這樣部門共同發文、上下合力攻堅的場景在四川已是常態。
“工程招投標領域環節鏈條長、涉及部門多、資金體量大,加之,利益輸送手法多樣,攫取非法利潤空間大,僅靠單一主體力量難以實現有效治理,必須緊盯突出問題表現,一個山頭一個山頭地攻,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治,保持一直抓、常態抓的工作韌勁,強化綜合施策、協同發力,方能積小勝為大勝,為推動工程招投標領域實現標本兼治打下堅實的基礎。”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
為此,自2020年開始,在前期調研和綜合研判的基礎上,省紀委監委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部署開展工程招投標領域突出問題系統治理,依據不同年度前期工作開展情況及該行業領域問題的最新表現,調整工作重點,優化發力方向,并綜合運用查辦案件、調研督導、召開工作推進會、通報曝光、發放工作提示函等方式,持續保持督促推進力度。
省發展改革委則充分發揮指導和協調部門作用,據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自系統治理以來,該委一體推進清理整合招投標制度規則、創新加強評標專家管理、規范招標代理行業管理、推動全流程電子招投標等7項工作,取得了監管合力進一步增強、監管機制進一步完善、市場風氣進一步好轉的綜合效果。
“以市場風氣為例,在開展系統治理后的2021年,我委受理投訴、舉報事項就較2020年下降了37%,并在此之后一直保持逐年下降態勢。”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說。
不只是省級,在工程招投標領域突出問題系統治理的凌厲攻勢下,各地也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探索紀委監委監督責任與黨委政府主體責任、行業部門監管責任有效協同的工作機制。
聚焦責任聯動和案件破局,德陽市成立以市委書記、市長任組長,常務副市長、市紀委書記等成員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系統治理領導小組,下設1個辦公室和問題排查、案件查辦、系統施治3個專班統籌推進,堅持以案件查辦串聯破解治理難點堵點,開展案件查辦“百日攻堅”專項行動,打擊職業圍標串標團伙效果明顯。
為狠抓工作落實,資陽市樂至縣建立“黨政主導、部門主抓、紀委主推”的工作機制,成立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為雙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由縣發改局牽頭組建專班、明確專責,會同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建立“1+8”聯席會議機制,紀檢監察機關則組建“班子成員+聯系紀檢監察室+派駐紀檢監察組”的督導專班。各方聯動之下,有力推動了當地系統治理走深走實。
“不僅主動向商人們提前透露項目招投標參數條件,還安排工作人員在項目招標文件中設置‘隱形門檻,以達到特定關系人順利中標的目的。”近日,省紀委監委官方微信“廉潔四川”《“案”理說》欄目披露了阿壩州黑水縣發展和改革局原黨組書記、局長雷明全的涉案細節和懺悔視頻。
根據披露的案情,在黑水縣某旅游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項目資金撥付中,雷明全通過一番“操作”讓商人李某某順利拿到項目資金款,事后,李某某相當“豪爽”地為其奉上現金25萬元。從此,沉浸在“權力變現”中無法自拔的雷明全,底線越來越模糊。
經查,從2015年至2019年初,雷明全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共計108.8萬元。今年5月,因犯受賄罪,雷明全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十個月,并處罰金20萬元。
事實上,像雷明全這樣利用手中職權和職務上的便利,插手干預工程招投標領域的領導干部并不在少數,這也成為該領域的高發風險和頑瘴痼疾之一。
標本兼治從強化辦案震懾做起,這又離不開前期對問題線索的系統摸排和打撈清底。在以查辦案件貫穿聯通“三不腐”一體推進的工作理念指引下,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始終堅持嚴的基調,從深挖徹查問題線索做起,以系統思維深化案件查辦,精準有力做好案后分析,全鏈條系統性把脈工程招投標領域的深層次問題。
在問題線索排查方面,內江市紀委監委聚焦標前、標中、標后各階段核心環節,大力開展線索起底行動。一方面,深入開展線索大排查,由市、縣兩級紀檢監察機關對群眾舉報發生在2016年以來的黨員干部、公職人員招投標領域問題線索及查處案件進行全面梳理,對違紀違法案件逐案篩查、交叉復查,形成線索案件臺賬。
另一方面,暢通線索移交機制,聯合公安、發改、財政等部門建立問題線索移交機制,對移送線索立收立轉立辦,確保相關線索進入處置“快車道”。同時,建立銷號制度,做到辦結一起銷號一起,對超期未辦結的線索逐一督辦,確保案件查辦質效。
得益于前期對問題線索的系統摸排,該市案件查辦有了堅實的支撐。自系統治理開展以來,內江全市紀檢監察機關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09人,組織處理396人,移送司法機關33人,挽損資金上億元。
這樣的案件查辦質效在達州也有鮮明的體現。在系統治理中,達州市紀委監委會同市公安局等部門堅持行賄受賄一起查,既通過涉案公職人員挖掘圍標串標團伙違法犯罪線索,又通過涉案圍標串標團伙深挖公職人員違紀違法線索及其他團伙違法犯罪線索,抽絲剝繭、交叉推進,層層拓展線索深度,取得明顯成效。截至目前,該市公安機關打掉圍標串標團伙9個,立案偵查271人。紀檢監察機關立案審查調查157人(縣處級16人),黨紀政務處分136人,移送審查起訴10人(縣處級5人)。
強有力的案件查辦有效發揮出震懾警醒作用,打擊了工程招投標領域的違紀違法和犯罪活動。在此基礎上,為推動該領域的長久治理,各地還注重以案為鑒,從個案查處中深挖共性病灶,從而為后續治理找準方向和點位。
深入查處多起公職人員涉工程招投標領域典型案件后,攀枝花市紀委監委發現該領域存在招投標工作系統性強而部門各自為政導致監管乏力,以經濟處罰為主引致違紀違法收益高成本低,以及部分公職人員紀律規矩意識和廉潔從業意識不強,為利益誘惑鋌而走險等共性問題,并據此提出強化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監管、加快推進公共資源交易信用評價平臺信息化建設、加大案件查辦力度等建議。
“自己錯的一塌糊涂,我就是不學法、不懂法、不守法,對黨紀國法沒有形成敬畏的心態,才這樣一步一步越滑越遠……”
近日,在遂寧射洪市醫藥系統違紀違法案以案促改“四合一”警示教育會議現場,大屏幕上播放著違紀違法者聲淚俱下地懺悔,沉重地聲音夾帶著無限悔恨在會場上回蕩。
為充分發揮身邊違紀違法典型案例“活教材”的警示、教育和引導作用,做好招投標領域案件查辦“后半篇文章”,射洪市紀委監委將處分決定宣布警示教育活動作為推進“三不腐”的重要抓手,除了到案發單位現場宣布處分決定、推動受處分人反思剖析警示、召開以案促改民主生活會等傳統“三合一”模式外,還創新嵌入召開敦促主動說清問題會,進一步推動處分決定“一張紙”變成警示教育“一堂課”。
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讓更多的黨員干部、公職人員從個案中汲取慘痛教訓、筑牢廉潔防線,是四川做實“人防”的重要舉措之一。在此基礎上,緊盯關鍵少數和重要崗位人員,四川還積極探索從制度層面加強日常監督、規范權力運行的有效舉措,完善“制防”。
去年10月,四川省委辦公廳印發《四川省領導干部違規插手干預重大事項記錄和報告辦法(試行)》,針對縣處級副職及相當職務層次領導人員,明確工程建設等12個重大事項領域,列舉請托說情、打招呼等6類違規插手干預具體情形,設計務實可靠的記錄報告處置程序以及不記錄不報告受責任追究的震懾機制,有針對性地倒逼領導干部規范用權。
“我們注重突出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通過列舉負面清單、不記錄不報告受追究的制度設計,震懾防范違規插手干預行為,也為領導干部拒絕請托說情、重大事項辦理人員抵制插手干預提供了制度支持。同時,為避免片面性,還對違規插手干預和正當履職予以區分,保護領導干部擔當作為。”省紀委監委法規室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前述工作基礎上,為持續放大工程招投標領域系統治理成效,四川還嘗試融入“技防”作用,發揮各類信息化平臺優勢,持續織密長效監督網絡。
“‘暗標盲評這個新模式有效地遏制了評審專家和業主代表在評審過程中濫用自由裁量權,同時也降低了我們被請托、被‘圍獵的廉政風險。”近日,南充市首個“暗標盲評”項目——高坪區美麗鄉村觀光農業旅游公路招標順利完成,參與該項目的評標專家如是說。
據南充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傳統的評標模式容易出現“熟人效應”,評標專家在整個評審一開始就知曉參與競標單位的基礎信息,成為一個不易把控的廉政風險點。“依托升級后的公共資源交易系統,‘暗標盲評可改變固有的顯示投標企業名稱‘看著打分的模傳統式,投標企業名稱隱匿,評審實現全程‘暗評,既體現專業化評審要求,也有效減少人為干擾因素,通過技術阻斷評標專家可能存在與投標企業串標的路徑。”
除“暗標盲評”外,為對癥解決前期案件查辦發現的部門銜接斷鏈斷檔、職能監管“空轉”等問題,南充市紀委監委督促相關主責部門搭建政府投資工程項目“一網監”平臺,通過內聯外擴,上線聯動,對接省市已有的公共資源交易、政府采購網、代理機構信用管理、法院失信人被執行系統、住建網、智慧工地等12個大數據平臺,實時獲取和歸集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數據,助力實現監督從“瞪大眼睛”費力看到“數字賦能”精準算的轉變。
數據展示成效。2022年,南充市共收到招投標舉報、信訪、投訴4件,收到政府采購投訴12件,同比分別下降60%、20%。大數據平臺的投入使用,取得了規范建設秩序、堵塞監管漏洞、促進干部清廉的多重積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