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林
旌陽區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人員與聯系指導室談質量。
近日,在德陽市旌陽區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案件審理人員張詠琪正在對東湖街道紀工委辦理的游軍案審理卷宗進行逐頁編號、裝訂成冊、整理歸檔,該案件從立案調查到移送審理僅用了14天,而案件查辦效率提升得益于“面對面+四必談”工作機制的建立。
據悉,為補齊案件查辦人手少、案件辦理質量不高等基層紀檢監察組織短板弱項,旌陽區紀委監委創新建立“面對面+四必談”機制,即必與被審查調查人家屬面對面談家風、必與聯系指導室面對面談質量、必與案發單位面對面談治理、必與司法機關面對面談證據。該項機制的建立有效推動了案件審理質量的提升,繼而釋放辦案的治理效應。
據旌陽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區監委主任易偉介紹,過去,該區紀委監委審理案件,存在重審理過程、輕預防治理的現象,未能達到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教育一方、治理一域的效應,制約著案件審理工作高質量發展。
如何消除“痛點”,做細做深做實案件審理的“通篇”文章,實現質量全提升、效果最大化?該區紀委監委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在反思中找準短板、弱項,在探索中找準路徑、方法,在實踐中不斷總結、調整,于去年2月創新推出“面對面+四必談”工作機制,讓案件審理“強筋壯骨”,“無縫隙”推進教育、警示、防范和治理工作,消除“盲區”。
“孟某某作為村黨總支副書記和集體經濟合作社監事長,應該嚴格執行國家相關制度和合作社章程,按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有關規定應當追究黨紀責任……”
“這樣處理我們沒有意見,今后我將經常提醒他按規矩辦事,認真吸取教訓。”
前段時間,旌陽區和新鎮英雄嶺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監事長孟某某為圖方便,在未經集體研究決策的情況下,擅自將合作社承攬的道路邊坡修建工程轉包給他人,違反議事決策程序,被和新鎮紀委立案審查,最終受到黨內警告處分,其本人和家屬對處分表示認可。
在開展審理談話時,案件審理組同步邀請被審查調查人家屬參與,聽取被審查調查人及其家屬對違紀違法行為的認識和對被給予處理的意見,在核對違紀違法事實、聽取意見的同時進行家風教育宣傳。
不只是與家屬面對面談家風,緊扣監督、查案、治理一體推進的思路,該區紀委監委還強調與聯系指導紀檢監察室面對面談質量,對案件查辦是否規范、定性處理是否恰當等進行提前溝通。與司法機關面對面談證據,做好案件商請檢察機關提前介入、移送審查起訴和退補調查等工作,并加強對移送案件后續情況的跟蹤掌握,以提高案件移送質量。在此基礎上,與案發單位面對面談治理,注重從審查到審理的質量把關、從審理到治理的系統防范,推動案發單位扎實開展以案促改工作。
在易偉看來,在審理談話時與被審查調查人家屬談家風、案件審理階段與聯系指導室談質量、案件審理完成后與案發單位談治理、案件移送審查起訴前后與司法機關談證據的做法,推動案件前后兩半篇文章實現了從有形到有效轉變,案件質量從單個到整體提升,推動了辦案、整改、治理環節一體貫通。
如何用處分一個人來教育警醒一群人?對案發單位來說,以案促改、防范治理顯得尤為重要。
“區上項目下去了,區級部門不監管,鎮上不清楚,村上自己組織落實,最后在項目驗收和資金撥付表上簽字了事,工程質量、資金撥付沒有得到有效保障。建議你單位完善管轄范圍內的簡易審批村莊建設項目管理相關制度。”近日,旌陽區紀委監委給該區農業農村部門發送《監察建議書》時,指出該部門在內控機制建設、涉農項目管理、干部日常教育管理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要求該部門認真分析張某某系列違紀違法案暴露出的涉農項目管理體制機制漏洞、干部日常教育管理短板、崗位風險點防控弱項,全面梳理廉政風險點,加強對廉政風險高、違紀違法問題易發多發崗位和人員的監督管理,建立科學完善的輪崗交流制度,針對性地開展“廢改立釋”工作,扎緊制度籠子。
“相比以前案發單位‘大而全的風險點排查,區紀委監委的同志給我們面對面談治理,幫助我們把廉政風險點分析得更全,一起細化更實的防控措施,這完全是‘對癥下藥。”該區農業農村局機關黨委書記王海蓉頗有感慨地說,“我們加強了對干部職工的經常性教育,常敲警鐘,防患未然。”
據該區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主任譚江陵介紹,得益于“面對面+四必談”工作機制的推進,該區紀委監委辦案成果呈現“三高一低”的走勢,即案發人員及家屬對處分接受度、認可度高,辦案人員辦案水平不斷提高,案件質量明顯提高,違法違紀案件退回補證率逐步降低。
去年以來,旌陽區紀委監委移送司法案件無退補、被作不起訴、改變罪名事實認定案件,并在對案發人員及家屬跟蹤回訪時無一表示申訴,案件查辦綜合質效得到明顯提升。
自“面對面+四必談”工作機制運用以來,旌陽區紀委監委推動案發單位廢改立釋制度20余個,系統整改問題50余個,違紀違法案件退補率同比下降35個百分點,案件質量評查優良率同比上升18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