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文婕 陶元



【摘要】? 目的? ? 探究并發癥精準化護理對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術后康復效果的影響。方法? ? 將2018年3月—2021年5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接受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的60例患者列為本次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方式的不同分為常規組和精準組,每組30例。常規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干預,精準組則在常規組的基礎上增加并發癥精準化護理干預。對比干預后2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腸鳴音恢復時間、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及術后第1天、第7天的營養情況;觀察2組干預前、干預后7 d的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考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評分及干預后的護理滿意評分。結果? ? 干預后,精準組的并發癥發生率(6.66%)低于常規組(26.67%)(P<0.05);精準組的腸鳴音恢復時間、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常規組(P<0.05);干預后7 d,精準組的SAS、SDS、PSQI評分均比常規組低(P<0.05);術后第7天,精準組的轉鐵蛋白、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均比常規組高(P<0.05);干預后,精準組各項護理滿意評分均比常規組高(P<0.05)。結論? ? 對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術后實施并發癥精準化護理,能有效緩解患者負性情緒,改善睡眠質量,減少并發癥發生,促進病情恢復,縮短住院時間,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并發癥精準化護理; 胰十二指腸; 胰十二指腸切除術
中圖分類號:R473.6?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27-0100-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27.033
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能有效治療胰頭癌、壺腹癌、十二指腸腺癌等多種疾病,是一種較為復雜的外科手術,對患者的機體創傷較大,并發癥發生率較高,具有一定的風險。據臨床統計其死亡率高達5%。因此在手術治療過程中,需要配合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才能有效預防并發癥發生,促進患者康復[1]。既往臨床上多采用常規護理,但對患者的并發癥針對性護理不強,導致臨床效果欠佳,故臨床需要研究更多新型護理方法。并發癥精準化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干預方法,能根據患者的病情予以全程護理[2]。本研究選取60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采用并發癥精準化護理方法干預對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 ? 資料與方法
1.1? ? 一般資料? ? 將2018年3月—2021年5月期間在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接受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的60例患者列為本次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方式的不同將患者分為常規組和精準組,每組30例。常規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24~65歲,平均年齡(46.48±5.72)歲;疾病類型,胰頭癌8例,壺腹癌10例,十二指腸腺癌12例。精準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25~66歲,平均年齡(46.01±5.63)歲;疾病類型,胰頭癌7例,壺腹癌9例,十二指腸腺癌14例。對比精細組、常規組男性女性患者例數、年齡、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經該院醫學倫理委員審核通過。納入標準:符合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指征者;能耐受手術者;年齡<80歲者;術前未接受過化療治療者;具有完整臨床資料的患者。排除標準:凝血功能障礙者;認知功能障礙者;腫瘤發展到侵犯血管者;嚴重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合并精神分裂、躁狂癥等嚴重精神疾病者;配合度不高的患者。
1.2? ? 方法? ? 常規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干預。患者入院后做好相關術前常規檢查,給予術前飲食指導;行常規抗感染處理等。
精準組在常規組基礎上增加并發癥精準化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1)術前護理。根據患者的年齡、學歷等情況,采用合適的方式與患者交流溝通,如講述疾病知識、手術的注意事項等。觀察患者情緒,若發現其有負性情緒則給予疏導。告知患者正確排痰、深呼吸的方法。針對高血糖、高血壓等代謝疾病患者要積極采取相應措施控制病情。術前加強營養護理,讓患者多補充高能量、高蛋白質等類型食物,針對患蛋白血癥、水電解質失衡的患者予以及時糾正。可根據病情輕重,給予腸外營養支持等干預。手術室做好消毒工作、備好應急藥物及手術器械等。(2)術中護理。護理人員需加強對麻醉藥物、手術器械的核對,并時刻關注手術進度,配合醫生精、準、快速操作;注意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做好患者術中保暖工作。(3)術后護理。手術完成后需指導患者保持6 h平臥位體位。待患者意識清醒且體征平穩后,可適當進行自主活動。給予患者正確的飲食指導,叮囑少食多餐,以低脂、易消化等食物為主,食物由流食、軟食到硬食物,循序漸進過渡。指導患者多堅持半臥位體位,采用深呼吸或聽音樂的方法來緩解疼痛。若患者疼痛感強烈可在醫生指導下給予鎮痛藥物。加強患者并發癥預防護理,如針對胰瘺、膽瘺患者,引流管需保持固定及暢通,并且時刻關注引流液的顏色及形狀,以及腹部體征,若存在疼痛劇烈需馬上告知醫生。針對腹腔出血者,需及時觀察腹腔引流的情況及傷口滲血情況,若發現鮮紅色液體則可能出現活動性出血,需告知醫生處理。對于腹腔出現感染者,需要加強對傷口、體溫等情況的監測,若其體溫升高、腹部有壓痛感及反跳痛感,應及時告知醫生。術后待病情穩定后,鼓勵患者下床運動。
1.3? ? 觀察指標? ? (1)對比2組并發癥發生率,并發癥包括腹腔內出血、膽瘺或胰瘺及腹腔感染。(2)對比2組患者的腸鳴音恢復時間、排氣時間及住院時間。(3)比較2組干預前、干預7 d后的負性情緒、睡眠質量。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3]評估患者的負性情緒。SAS共有不幸預感、軀體疼痛、睡眠障礙等20項,每項分值范圍為1~4分,量表總分值越高,說明患者越焦慮。SDS有能力減退、憂郁、便秘等20項條目,每項分值范圍為1~4分,量表總分越高,說明患者越抑郁。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4]評估患者的睡眠質量,該量表有睡覺時間、起床時間、睡眠時間等7個項目,每項評分0~3分,量表總分21分,分值越高,說明患者睡眠質量越差。(4)比較2組患者的術后第1天、第7天的營養狀況,主要包括轉鐵蛋白、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5)比較2組患者干預后的護理滿意評分,邀請患者在出院當天填寫該院自制的護理工作情況評分表,該量表分為健康宣教、人文關懷、工作主動性、病房環境4個方面,共20項,量表總分100分,分值越高,說明護理工作質量越好。
1.4? ? 統計學方法? ? 使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 結果
2.1? ? 2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 干預后, 精準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6.66%,顯著低于常規組的26.67%(P<0.05),見表1。
2.2? ? 2組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對比? ? 干預后,精準組的腸鳴音恢復時間、排氣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常規組(P<0.05),見表2。
2.3? ? 2組干預前、干預7 d后負性情緒和睡眠質量對比? ? 干預前,2組的SAS、SDS、PSQI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7 d后,精細組的SAS、SDS、PSQI評分均比常規組低(P<0.05),見表3。
2.4? ? 2組術后第1天、第7天的營養狀況對比? ? 術后第1天,2組的轉鐵蛋白、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7天,精準組的轉鐵蛋白、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均比常規組高(P<0.05),見表4。
2.5? ? 2組護理滿意評分比較? ? 干預后,精準組各項護理滿意評分均比常規組高(P<0.05),見表5。
3? ? 討論
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是消化道手術中最復雜的手術之一,對患者的機體損傷較大,可降低患者抗疾病能力,可能導致多種并發癥發生[5]。為了保證患者術后恢復效果、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需要在術前、術后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對患者的病情變化進行密切關注。并發癥精準化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方法,可對整個手術過程進行系統化、規范化護理。
本研究結果顯示,精準組患者實施并發癥精準化護理干預,其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常規組(P<0.05),說明該護理方法能有效降低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治療過程中的并發癥發生率。分析原因,與常規組相比,并發癥精準化護理更全面,包括術前、術中及術后整個過程。術前疏導患者負性情緒,保證手術順利進行,針對特殊疾病患者提前采取控制病情措施,預防手術過程中意外發生;術中護理人員精準快速配合手術醫生操作,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出血量;術后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傷口疼痛護理,同時加強并發癥監測并加以護理,如腹腔出血、腹腔感染等患者,分別給予針對性護理并告知醫生及時治療等,能有效減少并發癥發生[6]。本研究發現,精準組患者實施并發癥精準化護理干預,其腸鳴音恢復時間、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均較常規組短(P<0.05),說明該護理方法能促進患者病情恢復,縮短住院時間。分析原因,在整個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加強了對患者的并發癥護理,避免諸多并發癥發生,減少對其機體造成的額外術后損害,縮短腸鳴音恢復時間及排氣時間,促進病情康復;護理人員在術前和術后均給予患者科學的飲食指導,使患者能攝入更豐富的營養,增加身體能量,促進病情恢復,從而縮短住院時間。本研究結果顯示,精準組采用并發癥精準化護理干預后,其SAS、SDS、PSQI評分均比常規組低(P<0.05),說明該護理方法能夠有效緩解患者負性情緒,改善睡眠質量。分析原因,相比常規組,精準組在手術前根據患者病情,結合其年齡、文化程度等,護理人員選用適合的方式與患者進行溝通與交流,并講解疾病的內容、手術過程、術后并發癥及解決措施,能夠加強患者對疾病的認知;護理人員對患者的情緒進行觀察,并給予心理疏導,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從而改善睡眠質量。在術前告知患者術后并發癥有關知識及解決措施,能夠讓患者做好心理準備,在術后若出現并發癥時也不會對患者的情緒與睡眠質量造成較大影響[7]。本研究結果顯示,精準組采用并發癥精準化護理干預后,其前白蛋白、轉鐵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均比常規組高(P<0.05),說明該護理方法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營養狀況。分析原因,相比常規組,精準組對患者的飲食指導針對性更強、更精細,如術前指導患者補充高能量、高蛋白質等食物,而術后指導進食低脂、易消化的食物并且從流食開始攝入,對患者營養吸收有較大幫助,從而使其身體的營養狀況得到更好的改善。本研究結果顯示,精細組采用并發癥精細化護理干預后,其各項護理滿意評分均比常規組高(P<0.05),說明該護理方法能夠提高護理滿意評分。分析原因,相比常規組,護理人員在術前選用合適的方式向精細組患者講授與疾病、手術和術后并發癥有關的知識,并給予有效的心理疏導,可加強患者治療依從性,改善其負性情緒,為后續手術治療提供良好條件;在術前、術后給予患者飲食干預,可改善其身體營養狀況[8]。在術后,護理人員對術后并發癥這一方面的護理工作給予重視,通過多種方式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從而降低并發癥發生的風險,最終促進患者病情恢復,提高護理滿意評分。
綜上所述,對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實施并發癥精準化護理,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改善睡眠質量,減少并發癥發生,促進病情恢復,縮短住院時間,提高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孔令梅.對接受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的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探討[J].當代醫藥論叢,2019,17(3):213-214.
[2] 薛亞玲.精心護理干預對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患者護理效果及心理狀況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9,4(5):177-178.
[3] 程彥英,趙琦.手術室標準化護理在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1,6(30):152-154.
[4] 孫玉梅.規范化疼痛護理在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J].河南醫學研究,2019,28(12):2270-2272.
[5] 溫雅,田建英.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對胰腺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臨床預后的影響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99):182.
[6] 袁宏莉,余艷平,馬彩娜,等.心理護理在胰十二指腸切除中的應用及其效果分析[J].黑龍江中醫藥,2021,50(1):337-338.
[7] 程楠.加速康復理念(ERAS)在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并發癥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21,19(16):171-172.
[8] 繆琦. 并發癥精準化護理干預對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術后康復效果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0,39(5):865-868.
(收稿日期:2023-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