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近日,教育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在深化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治理中加強藝考培訓規范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負責人就《通知》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藝考培訓是藝術類培訓的一種形式,主要針對藝術類高考科目進行專業能力培訓,這類培訓具有以下特點:第一,面向特定學段學生,主要是高中階段學生,尤其是高三準備藝考的學生;第二,針對特定藝考科目,主要是針對音樂類、表(導)演類、舞蹈類、美術與設計類、播音與主持藝術類、書法類、戲曲類等高校藝術類專業省級統考、高校校考考試科目。《通知》對此類培訓進行重點規范。
《通知》提出,要嚴格規范藝考培訓主體,機構開展藝考培訓須取得藝術類校外培訓資質,做到“證照齊全”,統一納入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服務綜合平臺管理。要加強從業人員管理,人員應具有相應的教師資格證或相應類別的職業(專業)能力,普通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在職教職工、參與相關專業省級統考和高校校考命題、評分專家不得參與機構的培訓活動。機構不得聘用有性侵、虐待、拐賣、暴力傷害等違法犯罪記錄人員從事培訓。
《通知》提出,藝考培訓要堅持公益屬性,堅決遏制培訓亂收費、高收費等侵害人民群眾利益的行為。一是要求培訓機構合理確定收費項目和標準,實行明碼標價,進行公開公示,防范以“顧問”“領考”“游學”等名義變相收取高額培訓費;二是要求各地將藝考培訓收費納入非學科類培訓市場監測體系,予以重點監測,防止出現價格過快上漲;三是要求機構落實校外培訓預收費監管要求,按規定選擇銀行托管、風險保證金方式對預先收取的培訓服務費實施全額監管,鼓勵機構采取先培訓后收費方式運營。
藝考升學牽動百萬考生和家長心弦,有些機構利用家長的迫切心理,以“保過班”“高校協議班”“招考內部輔導”等名義進行虛假宣傳招生。對此,《通知》要求,一是規范涉考試招生人員,堅持考評相關人員“回避”原則,普通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在職教職工、參與相關藝術類專業省級統考和高校校考命題、評分(卷)的專家評委不得參與或變相參與培訓機構的藝考培訓活動。二是規范招生宣傳等行為,嚴禁機構與學校在職人員利益勾連獲取培訓生源,或進行虛假商業營銷宣傳;嚴禁機構與學校教師、考試評委等人員內外勾連、組織作弊、干擾藝考秩序。
《通知》強調,要守住培訓安全管理底線,機構建立安全管理制度,落實人防、物防、技防,對有肢體接觸的培訓項目要求場所公開、透明、安全。嚴厲打擊機構及從業人員侵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等違法犯罪行為。要規范集中住宿培訓,機構提供食宿等超出許可范圍的服務須取得相應經營資質,并向培訓主管部門報備,落實人員、場地和條件配備等要求。要加強學生校內外銜接管理,明確學校、家長、培訓機構各方責任,確保學生安全。
一些藝術類培訓機構在藝考集訓期間,私自開展學科培訓,違反了“雙減”精神。為規范培訓行為,滿足學生需求,《通知》一方面從機構端著眼,明確強調藝術類培訓機構不得違規開展學科類培訓這一鐵律;另一方面從學校端著力,要求各地壓實高中學校對藝考學生文化課教學的責任,不讓任何一個學生掉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