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世杰

“我們這兒的羊肉肉質軟嫩滑爽,燉出的羊湯鮮香味美醇厚,喝了補氣還養神,農歷八月以后,羊肉更加肥美爽口。”9月21日,在偏關縣窯頭鄉,村民們指著自家正在放牧的羊向記者介紹。
俗話說:伏羊一碗湯,不用開藥方。在偏關縣,“數伏”之后,家家戶戶的餐桌上都會多出一碗羊肉湯,如今,秋高氣爽,吃羊肉、喝羊湯已經成為當地餐桌的“主食”。
偏關縣作為傳統的養羊大縣和全省“一縣一業”養羊業基地縣,把握天然優勢,養殖戶從養殖到銷售,全產業鏈條發力,全監管環節把握,全政策領域傾斜,讓羊產業成為偏關優勢產業,以產業振興引領鄉村振興,帶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我們縣養羊業按照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全循環鏈的發展思路,在‘十四五’期間,打造了‘一帶兩區一品牌’的羊產業發展集群。”偏關縣畜牧業發展中心主任尤春生說。
“一帶”,即以偏關縣聯眾農牧科技有限公司肉羊繁育基地等為代表,輻射帶動樓溝鄉、窯頭鄉、新關鎮建設生態福利肉用綿羊養殖園區及示范場產業帶,形成以龍頭企業為引領、養殖園區集聚、產能充分釋放的肉羊生產核心集群。“兩區”,重點在水泉鎮、萬家寨鎮、老牛灣鎮發展肉羊發展潛力區,依托資源優勢,開展人工種草,重點發展聯農帶農養羊戶;重點在尚峪鎮、老營鎮、新關鎮北部發展絨山羊綠色養殖區,依托豐富的牧草和秸稈資源及優質水源,大力發展綠色無公害養殖,打造優質綠色羊肉品牌,形成特色的羊產業發展格局。
“一帶”“兩區”集群式發展,讓產業更加集中,優勢更加明顯,也為企業和養殖戶帶來了經濟效益。同時,項目還能為廣大農村勞動力提供就業機會,帶動農戶穩定增收。
養羊關乎偏關農民的“錢袋子”,偏關縣50%以上的農戶家庭主要收入來源于養羊。據統計,截至2022年底,該縣羊存欄數發展到80余萬只,已成為全縣農民脫貧致富和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作為雁門關農牧交錯帶示范區之一,偏關縣抓住示范縣建設c優勢,大力推進標準化養殖基地建設。近年來,先后培育集種羊、飼草料加工、技術服務于一體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帶動建成1個萬只優質肉羊生產基地、25個千只以上優質肉羊養殖場。
偏關縣以促進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和提升產業質量效益競爭力為目標,對“偏關羊肉”區域品牌再次進行深度包裝,強化產品質量控制和特色品質保持,加強傳統養羊文化挖掘和傳承,讓區域品牌叫響的同時,不斷提升“偏關羊肉”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促進綠色發展和農民增收,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和鄉村振興。
“偏關羊”地標歷史文化館與專家工作站建設完成、申報認定“偏關山羊”“偏關羊肉”兩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重塑“南有平遙牛肉、北有偏關羊肉”的特色肉羊品牌……一張張“燙金名片”,讓偏關縣肉羊品牌在市場中打出名堂。
“既是百姓的‘致富羊’,也是偏關的‘品牌羊’,肉羊產業已成為偏關縣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偏關肉羊產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也顯著提升。”尤春生說。
產業興、百業興。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也是農民穩定增收的有力保障,偏關縣狠抓養羊業的發展,調整結構,優化品種,擴大規模,全力打造養羊專業村,政府念“羊”經,群眾發“羊”財,實現了由傳統養羊方式向集約化、產業化的嬗變,走出了一條依靠養羊促進農民可持續增收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