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前融合教育需要教師兼顧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的特點,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唯有如此,才能夠充分確保融合教育的質量。但當前,融合教育過程依舊存在一些問題,包括幼兒以及家長存在認知錯誤,教育工作者的專業能力不足,以及相關人員協作不足等,這導致了融合教育質量不高。基于這一現狀,文章深入探討在學前融合教育中促進自閉癥幼兒成長發展的措施與方法,希望能夠對教育工作者進行融合班級建設有所啟發。
關鍵詞:自閉癥幼兒;學前融合教育;班級建設
作者簡介:徐曉華(1982—),女,江蘇省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陽光幼兒園。
融合班級一方面表示在空間上接受特殊需要兒童,另一方面則表示教育上對特殊需要兒童的接納,能夠滿足特殊需要兒童的發展需求。幼兒園融合教育具有獨特優勢,其社會化與非結構化程度較高,對于培育自閉癥幼兒的社會性技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兒園中的自閉癥幼兒對于環境刺激往往比較敏感,大腦細胞的可塑性較強,對他們進行融合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融合教育不僅有助于提升他們的多種能力,而且還能夠有效改善他們的功能障礙,從而使其慢慢融入班級這一團隊中。在學前融合教育中,教師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教師需要與自閉癥幼兒建立起良好的溝通關系,幫助自閉癥幼兒融入班集體,進而實現提升自閉癥幼兒學習能力,減少其不當行為表現的目的。
一、在班級團體中自閉癥幼兒溝通交往基本情況
總體來看,部分自閉癥幼兒雖然與普通幼兒有一定的交流,但是交流的普遍性遠遠低于普通幼兒。同時,他們同教師的交流比與普通幼兒要密切得多,這主要是因為其在幼兒園中所缺少的安全感可以在教師那里獲得。然而,雖然一些教師重視在教學過程中關照自閉癥幼兒,但在未能得到有效干預的情況下,這部分幼兒與他人的交流較少。因此,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應當認識到自閉癥幼兒在互動情況上體現出的差異性,要積極應對自閉癥幼兒的依賴性,采用科學的方式對自閉癥幼兒進行引導,培養自閉癥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
(一)溝通交往方式
在溝通交往方面,自閉癥幼兒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不愿意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在與同伴互動的過程中,他們通常使用肢體互動的方式。這主要是因為其自身存在語言障礙,交流能力有所欠缺。所以在融合教育環境下,針對自閉癥幼兒在互動過程中參與形式單一的特點,幼兒園應當開展更加簡單有趣的游戲活動,如此才可以讓自閉癥幼兒敞開心扉,融入班級。
(二)溝通交往環境
自閉癥幼兒在幼兒園中與他人進行溝通交往主要依賴于戶外探索和游戲活動,而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他們一般對于教學互動缺乏興趣,與同伴、教師的交流較少。
(三)溝通交往內容
在學前教育中,幼兒的溝通交往一般圍繞游戲、幫助、關心、告狀四個內容進行。與普通幼兒相比,自閉癥幼兒在學前融合教育中與他人交往時,比較顯著的特點就是游戲和告狀內容比例較高。游戲是幼兒的天性,這一點也在自閉癥幼兒身上有體現,而告狀是自閉癥幼兒尋求教師關心的重要方式。
二、自閉癥幼兒游離班級的問題與成因
(一)特殊教育教師配置不足
特殊教育教師在自閉癥幼兒融入班級的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他們通過充分把握幼兒的身心狀況,為幼兒編制一套科學合理的康復計劃,并嚴格按照計劃開展工作,能為班級教師更好地開展各項教育活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但一些幼兒園在建設融合班級時,沒有配備特教教師,或是特教教師數量不足。一名特教教師平時如果要承擔幼兒園各個階段特殊幼兒康復訓練課、融合課的教學任務,其工作的細致性、提升性難免不足,對自閉癥幼兒的作用有限。除此之外,教師是幼兒園中開展融合教育工作的主力軍,在幫助自閉癥幼兒順利融入班級的過程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這對教師的知識儲備、技能水平以及工作態度等方面要求較高。
(二)普通幼兒存在錯誤認知
當前,在融合班級中,一些普通幼兒會將自閉癥幼兒視為自己的朋友,愿意與其溝通交流,并為其提供支持與幫助。而一些普通幼兒因為自閉癥幼兒自理能力較差,所以不想與他們溝通交流;一些普通幼兒難以理解自閉癥幼兒與自己的差異,因此無法接納他們;還有一些普通幼兒不了解與自閉癥幼兒互動的方法,導致他們很少與該特殊群體進行交流溝通。
(三)家長存在認知誤區
班級融合環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幼兒園融合教育的有效性。其中,家長的態度不僅會影響融合班級的氛圍,還會對普通幼兒與自閉癥幼兒的互動造成一定影響。自閉癥幼兒的家長一般對融合教育持支持態度,期望通過教育充分挖掘孩子的潛力,使孩子實現全面發展;但部分家長也會擔心自己的孩子在園區中受到欺負,因此會有意無意地引導自己的孩子與普通幼兒保持距離。
(四)相關人員缺乏溝通合作
在融合班級中,教師、家長、相關專業人員的密切協作,有助于教師基于自閉癥幼兒的實際情況以及訴求,制訂科學合理有效的教育計劃,且能在具體的工作中時刻監測融合教育的效果,不斷優化教育方法,為自閉癥幼兒更好地融入班級提供堅實的保障。然而在部分幼兒園中,相關人員未能密切合作,同時,由于部分人員特殊教育意識與知識儲備不足,三方之間難以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
三、學前融合教育中促進自閉癥幼兒發展的路徑
(一)營造氛圍,創設良好的班級環境
融合教育環境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幼兒園需要積極更新教育理念,充分把握每一個細節,為自閉癥幼兒身心的全方面成長提供有力支持。融合教育遵循集體合作的原則以及理念。在融合教育過程中,教師、家長、幼兒之間需要建立良好的伙伴關系,實現集體的密切協作,以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處理各項難題。同時,由于特殊幼兒與普通幼兒的需求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幼兒園應當積極主動地營造融合氛圍,加強對教師、家長以及普通幼兒的指導,使他們正確認識差異性的存在。幼兒園一方面應當注重個別化的教育;另一方面,應當盡可能地將“特殊”的痕跡消除,努力為孩子們營造一個“無痕”的融合氛圍,盡可能地減少各方對于自閉癥幼兒的排斥,增進自閉癥幼兒的對外交流。
(二)精心設計,構建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
良好班級環境是教師努力經營的成果,能使自閉癥幼兒更好地融入班集體,而這離不開教師的精心設計。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在日常工作過程中應當認真設計互動游戲活動,創設交往情境,為幼兒提供溝通交流的機會,從而訓練幼兒的交往技能。這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增進幼兒之間的互相了解和認識,使得雙方構建起一種良性的關系。游戲活動的形式可從單一逐步走向綜合,并逐漸增加難度。教師應當認真觀察這部分孩子的狀態與能力發展情況,及時調整活動難度與形式。同時,教師應當盡量維持自閉癥幼兒的穩定情緒,使其與其他小朋友建立起和諧融洽的關系。在融入前期,教師應當把富有同情心、喜歡幫助其他小朋友、并且出勤率高的幼兒作為全班幼兒的榜樣,發揮其示范作用,為幼兒之間建立穩定的同伴關系提供支持。在融入后期,教師應當嘗試著為自閉幼兒增加同伴,按照各種情景,安排不同的同伴與其交互,進一步豐富其社交。
(三)加強培訓,建設德才兼備的師資隊伍
一些幼兒教師不具備特殊教育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對于自閉癥幼兒肆意跑鬧、不服從命令的現象,往往感到茫然無措。要想妥善處理好上述難題,幼兒園應當重視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力度,幫助教師全面掌握自閉癥的概念等相關內容,并從理論和實操兩個角度,組織教師學習相關理論,使教師學會各種操作技能,能在充分考慮自閉癥幼兒實際狀況的基礎上采用如社交故事法、圖片溝通交換系統等恰當的干預方法,進一步提升專業能力。在全面掌握該群體語言發育、社交特點與干預措施的基礎上,教師才能夠制訂科學合理的融入策略。融入班級不應單純地停留在游戲互動中,還應當融入幼兒園的各項常規活動中,以使自閉癥幼兒更好地掌握一些常用的社交知識。
(四)多方協同,積極尋求第三方機構的早期干預
融合教育要想取得理想效果,一方面離不開家庭、幼兒園的強力支撐,另一方面,還離不開社會力量的參與。自閉癥幼兒融入集體不僅需要家庭以及學校的支撐,還離不開第三方機構的早期干預。自閉癥幼兒往往缺乏足夠的社交能力,而且在認知、言行等層面也有不足之處,上述因素均會影響到他們順利融入班集體,而第三方機構的早期干預,能夠有效降低上述因素的影響,幫助其盡快融入班集體。除此之外,第三方機構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彌補孩子的功能性發展缺陷。高頻率的一對一練習,對他們的技能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結語
融合教育的目標是創造一個互相支持的教育環境,要求幼兒園正確對待自閉癥幼兒的差異性,在此基礎上,有效滿足其特殊需要,提高普通幼兒對他們的喜歡程度和接納度。為此,幼兒園教師應用正向的態度處理自閉癥幼兒存在的行為問題,在具體教育過程中,采取多種干預方法對其進行教育引導,讓自閉癥幼兒盡快融入班集體中,獲得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彭志斌,李規斌,莊海煌.球類運動對孤獨癥幼兒共享式注意力喚醒的個案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2,30(2):118-120.
張瑜,張敏.我國學前融合教育研究的現狀與問題:基于CNKI學術期刊2006—2019年的可視化解讀[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20,36(10):21-27.
郭文斌,蘇蒙.論普通幼兒對特殊幼兒接納態度的影響因素:來自融合幼兒園教師及幼兒的聲音[J].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20,36(2):27-35,124.
陳路樺,于素紅.同伴介入法提高孤獨癥幼兒社交能力的實證研究綜述[J].中國特殊教育,2020(8):29-34,42.
王薇,李依婷,方苗,等.混齡教育對3~6歲自閉癥譜系障礙幼兒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預研究[J].教育評論,2019(2):98-104.
張月新.基于自閉癥兒童與普通兒童同步發展的“三三融合”教育研究[J].現代特殊教育,2019(3):29-32.
歐陽葉.融合教育環境中自閉癥兒童同伴關系現狀及其干預建議[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8(6):102-107.
魏壽洪,牟映雪.學前普通兒童與自閉癥兒童社會互動現狀及促進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7(6):40-48.
劉雙全,朱宗順,董翌暄,等.融合教育中特殊需要幼兒的社會參與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基于H市42個融合班級的調查數據分析[J].學前教育研究,2022(1):46-58.
歐陽葉.融合教育環境中自閉癥兒童同伴關系現狀及其干預建議[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8(6):1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