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線上體育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平臺的各種便捷功能,為學生講述動作要領,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同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而在線下體育教學中,教師可結合線上教學的內容,加強對學生的關注,讓學生帶著一定的目標展開練習。將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進行有效融合,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文章對小學體育的線上線下教學進行探索,提出了多方面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小學體育;線上線下;教學模式
作者簡介:談曾(1986—),男,江蘇省宜興市湖濱實驗學校。
在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學校可以運用智慧校園平臺開展教學活動,實施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助力學生掌握知識。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智慧校園平臺上的資源,或借助微信、釘釘給學生推送學習資源,輔助學生學習。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在線上和線下結合的學習活動中獲取知識、掌握技能,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深刻地理解體育學習的意義。
一、線上線下結合的小學體育教學實踐模式
(一)“線上視頻+調查問卷”的實踐模式
筆者經常借助微信或釘釘,向學生發布教學資源,比如將關于熱身操、放松操的重點和難點動作的視頻發給學生觀看,幫助學生進行預習。筆者還會借助微信或釘釘向學生發布調查問卷,調查問卷的問題有:你是否喜歡體育課的線上視頻?你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是否會通過暫停或者回放功能對重點和難點動作進行反復練習?你在觀看視頻的時候有沒有站起來跟著視頻練習?通過發布調查問卷,筆者可以充分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和認知基礎,同時通過分析調查數據,了解學生的學習是否有效。借助線上平臺反饋的數據,教師可以了解學生是否存在學習困難、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等。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及時根據學生的線上學習情況調整線下練習的難度,促進線上和線下教學的有效融合。此外,讓學生先通過線上學習掌握理論知識,可以縮短線下課堂中的理論講解時間,使學生擁有充分的時間進行練習,攻克薄弱環節,這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二)“線上學習+課堂互動練習”的實踐模式
在教學中,筆者經常把班級內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根據筆者的講解示范,觀察視頻中的慢動作、找出動作的易錯點等,而后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練習,幫助學生快速掌握基本動作和技能。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各小組可以將組內成員做得到位的動作記錄下來,同時通過線上學習平臺在組內互相分享學習經驗,共同進步。若經小組合作學習后,學生仍舊對某些動作不熟練,則可將其反饋給教師,而后,筆者會根據各小組的反饋情況,進行詳細的動作講解和示范,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線下課堂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興趣。為此,筆者把教學內容分成幾個板塊,讓學生闖關學習。這樣,學生就會感覺上體育課猶如玩游戲,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在線下的學習活動中,如果有學生遇到問題,經小組合作也不能有效解決,教師要耐心解答,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不要急于讓有學習困難的學生接受課堂內容,要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來消化知識。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線上學習平臺,針對自己不熟練的地方強化練習,觀看他人的練習過程,進行反復琢磨。如果學生的線上學習效果仍舊不理想,教師則需要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例如,在五禽操的教學中,有的動作雖然簡單,但是仍有學生做得不到位。對此,筆者先讓學生通過在線學習,觀看相關動物的一些基本動作,再對學生的動作進行糾正,并讓學生反復練習。這樣,經過線上學習和教師指導,學生就可以自學自糾。對于難度較高的動作,學生可以多琢磨、多練習。這樣就能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升體育教學的實效性。
(三)“線下輔導+線上評價激勵”的實踐模式
同一班級的學生也會存在較大的差異,有的學生接受能力較強,而且協調能力也較好,有的學生接受能力較差,動作協調能力也較弱。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要對學生采取有針對性的個性化輔導,實施一對一教學。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情況,放慢教學的腳步,讓學生仔細觀察動作細節,然后針對某一個細節部分進行練習。這樣讓學生不斷練習、自主復習,可逐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解決學困生的問題。此外,學生可以借助網絡交流平臺相互分享好的鍛煉方法,而學生間的分享更易于讓他們接受,在線下課堂實踐中,學生間可以互相糾錯,增強課堂的互動性。
教師可以依托線上平臺,構建居家鍛煉的評價體系。教師可以借助平臺開展過程性評價,同時將平臺數據反饋的學生鍛煉情況發送給家長,讓家長能夠有效地掌握自家孩子的體育鍛煉情況。這樣一來,家長也能夠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開展家庭教育,讓學生能夠積極地投入學習中。
教師還可以把游戲引入教學中,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比如,采取積分制的方法鼓勵學生進行線上學習,當學生獲得一定的積分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積分兌換獎品,或者為學生頒發獎牌,給予學生鼓勵。
二、線上線下結合的體育教學實施思路
(一)創新教學方法,開闊學生的視野
在體育教學中,開展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模式,有助于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幫助教師從傳統的教師示范模式中走出來,采取多元的、新穎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解決傳統課堂中教師難以對學生進行單獨輔導的問題,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能擁有較好的學習環境,獲得更好的課堂體驗,從而提升課堂參與度和積極性。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利用線上教學平臺的優勢,增加課堂容量,增大信息密度,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例如,教師可以增加與課程內容相關的資源,鼓勵學生利用線上學習平臺進行自學,開闊學生的視野。教師還要能夠發揮線上學習平臺的互動作用,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教師可以利用相機捕捉學生在線下課堂練習中的良好表現,并將其上傳至線上學習平臺,讓學生欣賞。這樣不但能夠激勵動作做得好的學生,還能讓其他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進行對比,發現自己在學習中的不足之處。有了線上學習平臺的幫助,學生不僅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教材中的相關知識,還能了解與教材相關的課外知識和同伴的學習情況,從而促進自身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調整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
在體育課堂上,學生不僅要掌握運動技能,還要在掌握技能后靈活地創編新的動作。在教學中,體育教師較常使用的方法就是讓學生先通過聽和看,感知技術動作再自己練習,從而提升創造能力。在針對某一個動作實施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讓學生能夠快速地產生視覺印象,在觀看中進行模仿,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但是,對于一些比較復雜的運動技術,學生若僅僅通過觀看多媒體視頻來學習,就會遇到較多的困難。對此,教師可以把這些較難示范的動作總結在課件中,先發送給學生,讓學生進行線上學習,再開展線下練習。在線上學習中,學生可利用平臺中的慢動作功能或者視頻回放功能,仔細觀察動作,看清動作的分解過程。班級中的學困生學習能力較差,教師要能根據學生的情況調整教學方式。如果學生通過線上學習和觀察后,在線下進行模仿時動作依舊不到位,教師就要鼓勵學生繼續觀看回放,以及結合視頻中的講解,跟著學習。這有助于提升學困生的運動技能,縮短學困生和學優生之間的差距,幫助學困學生找到自信。
在體育課上,教師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學生,要能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教學方式,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掌握體育運動技能。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借助分解圖講解動作要領,突出重點和難點,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的動作學習效率,提升課堂的實效性。
(三)增強學練效果,幫助學生掌握動作
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于難點和重點內容,部分教師習慣于讓學生進行反復練習,但這樣的教學方式效率不夠高,學生甚至可能因動作不到位而在反復練習中受傷。對此,教師可以把重點、難點內容做成線上學習的課件,特別要突出學生易出錯的地方,還要呈現一些典型的不到位的動作,讓學生進行分析、對比。學生在觀看線上課件的過程中可能會提出問題,對此,教師可以讓學生互相問答。當學生遇到他們難以解決的問題時,教師再及時給予回答。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還能激發學生主動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跑幾步單腳起跳越過一定高度的橡筋”這一內容時,在線下教學中,筆者剛提出了這一教學內容,便有學生躍躍欲試,還有學生大聲地喊道:“老師,我可以的,讓我來給大家做示范。”看著學生迫不及待想展示自己,筆者并沒有阻攔學生,而是讓想要展示動作的學生一個個地進行展示。在他們展示過后,筆者對他們進行了評價,同時也讓其他學生對進行動作展示的學生進行了評價。有學生說道:“老師,我只是看到他起跳,但是沒有看清他的動作細節,如手背怎樣放、腿怎么彎曲,所以我沒有掌握動作要領。如果讓我做這樣的動作,我還是做不到。”學生提出了看法之后,筆者也做了一次示范,希望能讓他們看清楚。但是,筆者發現自己在課堂上進行示范的時候,也是一氣呵成,很難通過慢動作讓學生看清楚“躍”的過程。但是,當筆者做完示范動作,學生卻大聲說:“老師做得好。”于是,筆者問:“你學會了嗎?我的動作好在哪里?你們能不能嘗試著做一遍?”但因為他們還是沒有看清,所以并未真正領悟到動作的要領。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在于,在線下課堂教學中,教師或者學生進行示范時,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很難做出某些慢動作,于是,學生就會看不清,理解不透徹。
針對這一情況,為了幫助學生掌握動作要領,在后續教學中,筆者改變了教學策略,采取了“線上+線下”的教學方式,并通過增強學練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動作要領。筆者先把難點內容做成線上學習課件,對于在實際展示中學生難以看清的動作,利用線上視頻平臺中的放大鏡頭功能放大,并采用慢動作展示的形式,讓學生看清。在學生看清相關的動作并對理論知識有所了解之后,筆者再開展線下練習,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進行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學生如果再遇到自己難以把握的動作時,就可以自主進行線上學習,借助慢放、暫停等線上學習平臺的功能進行觀察,或者組織討論,分享學習經驗。這樣就能化動為靜,化抽象為形象,提升學生的認識,幫助學生掌握動作技能。經過了線上講解,在線下教學中,教師只要在課堂上稍微講解一下注意事項,學生就能很快地投入訓練中,從而增強學練效果。
三、總結
總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探索,優化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掌握運動技能。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模式具有極大的優勢,線上教學能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運動技巧,幫助教師通過數據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而線下教學可以作為線上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有助于教師開展更有針對性的輔導。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探索更多的線上線下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縮短學生之間的差距,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時娜.利用平臺資源開展小學體育線上線下項目化教學探索[J].現代教學,2022(7):16-17.
劉睿強,劉浩,高小梅,等.“線上線下七步走”混合式項目化教學[J].魅力中國,2020(18):231-232.
劉亞男.“線上線下”體育教學信息化資源的融合與利用研究[J].運動-休閑:大眾體育, 2021(16):183-184.
王曉春.體育學科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現代教學,2021(合刊1):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