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英

5月24日,阿奇瑞親自然樂園·入口廣場
“從沒見過哪個公園這么愛給自己張羅生日的。”“不好意思,這星期你又要見著了。作為一枚初入社會的小公園,要想在北京一眾公園中擁有名字,做一個顯眼包沒什么不好的。兩歲生日這個好機會,本公園才不會讓它溜走呢!”
這段讓人忍俊不禁的文字,來自一個公園在自家微信公眾號的推送文章《是哪個顯眼包要過生日了?》,邀請粉絲以“顯眼包”的方式參與9月23日公園兩周歲生日派對,還列舉了參與的“顯眼方法”和“顯眼鼓勵”。
這個“顯眼包”公園叫龍潭中湖公園,雖然“園齡”短,體量也不大,卻在一群年輕人的打造下,迅速成為京城公園活力“樣板間”,聲名鵲起,眾多公園紛紛前來取經。
“龍潭中湖公園的活力創新給了我很多驚喜,我給它打80分?!北本┦泄珗@綠地協會秘書長趙康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活力“樣板間”是如何煉成的?
9月23日,在公園兩周歲生日派對上,數百名社群粉絲和游客一起參加了“生日氣球跑”“我們的歌”慶生專場活動。
自龍潭中湖公園誕生,北京市東城區政府、東城區園林綠化局便將其作為公園活化運營的試點,委托北京市東城區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下屬的東方紫金(北京)文化有限公司為運營方,探索公園自負盈虧之路。委托期限為三年,東城區財政給予少量經費補貼。
關于兩年來公園出圈的過程,龍潭中湖公園運營中心總經理楊立恒告訴《瞭望東方周刊》:“首先,得先把公園運營的大邏輯擺正了——它和一般的商業運營不同,底色是公益而不是創收。”楊立恒表示,“既要最大化產生社會效益,也要達到一定經濟效益,而經濟收益是為了供養公園,更好地實現社會效益。”
這一邏輯有個專業術語,名為“雙效平衡”。
公園湖心島上有一個面積1232平方米的建筑,位置、配置皆極佳,本可將其整體出租,輕松獲得一大筆收入,對于初期急需資金周轉的運營團隊而言,是不小的誘惑。但幾經平衡、取舍,這里最終打造成自運營的公共文化空間,引入各類藝術機構,提升公園公益、藝術調性,取名為“島上未來美學館”。
當下,潮流藝術家楊蘇個展“遇見幸?!闭诿缹W館舉辦。自2022年5月開館至今,這里已舉辦各種藝術活動17場,參觀人次超過15000人。
為了平衡支出,公園引入時尚咖啡品牌“漫咖啡”,將美學館內400平方米空間打造為咖啡廳?!跋喈斢谟每Х葟d的收入來養活整個館。”楊立恒說。
阿奇瑞親自然樂園能在多個競爭項目中勝出、成功入駐公園,一大因素也是“雙效平衡”的高度契合。
阿奇瑞是以“親自然”理念營造的親子基地,位于公園西南角,面積約1.4萬平方米,原本是一片少有人去的僻靜小樹林,后經改造,充分利用其原生自然環境,為3—12歲的親子家庭提供融自然探知、藝術美育、體能拓展于一體的室外場域服務。
據介紹,在樂園的場景改造過程中,園內沒有一棵樹被砍伐,也沒有增加任何硬化面積。樂園既賣門票,也和周邊幼兒園、親子機構合作,為其提供優惠甚至免費的自然教育場地。
“做這個項目要有公益心,也要考慮商業價值?!?阿奇瑞親自然樂園設計總監鄒裕波告訴《瞭望東方周刊》,“如果純粹追求兒童游戲設施布置,樂園會有更多的娛樂性和營業利潤。但我們選擇的模式更具可持續性?!?/p>
楊立恒表示,“雙效平衡”理念早已融入團隊血液,成為指導各項經營行為的基本原則。
作為試點,政府給予運營團隊充分的運營自主權。“只要不是明令禁止的,都可以放開干?!睏盍⒑阏f。
趙康評價道:“政策空間是最大的支持?!?/p>
龍潭中湖公園算是“老樹發新枝”,其前身是建成于1984年的北京游樂園,是京城最早的大型現代化游樂園。自2010年北京游樂園停業后,園區封閉管理數年。2021年,以全新面貌“龍潭中湖公園”亮相,免費開放。
公園位于二環內城市核心區,周邊公園云集:東側是老牌的國家4A級景區龍潭公園,西側是龍潭西湖公園,均僅隔一條馬路。往西1公里,則是大名鼎鼎的天壇公園。

9月16日,龍譚中湖公園摩天輪之夜“森林市集”
作為公園新軍,如何迅速出圈、吸引市民?
經過摸索,團隊最終確定主打活力牌、運動牌,以青春回憶、健康活力、時尚潮流為調性,展現“新龍潭,潮運動”。
其背后邏輯是:北京游樂園承載了三代北京人的歡樂時光,那些美好記憶都與活力、快樂、運動相通。這些擁有巨大價值的情感能量,曾一度隨著游樂園停業而被“封印”,可借由新公園的空間重新激活,繼而一代代延續下去,承載記憶、傳承歡樂。
摩天輪是北京游樂園唯一遺存的大型游樂設施,也是連接游樂園記憶的一把鑰匙。龍潭中湖公園的拳頭項目就叫做“摩天輪之夜”,在摩天輪下方大草坪上舉辦系列活動,如周六的非正式音樂會、周日的露天電影晚風放映計劃、每周的森林市集、每月兩次的閑置好物集等。據統計,每逢“摩天輪之夜”活動,入園人數約為平時的3倍。
園內還打造有乒乓球、籃球、網球等標準運動場地與智慧健身設施,活力市集、主題跑團、運動秀場、潮流展示等運動體驗活動輪番上演。
9月23日,在公園兩周歲生日派對上,數百名社群粉絲和游客一起參加了“生日氣球跑”“我們的歌”慶生專場活動,大家揮舞氣球和熒光棒送出生日祝福,現場歡樂滿滿。一名年輕媽媽看到胸前掛著工作證的楊立恒,忍不住打趣:“你們太有意思了,居然給公園過生日。”
楊立恒追問:“您覺得我們公園怎么樣?”
對方回答道:“感覺你們公園的調性跟別的公園不一樣。年輕、洋氣,特別有活力?!?h3>不一樣的“腦回路”
此前數年,楊立恒團隊一直活躍于北京文化創意產業服務領域,曾參與數屆北京市文化創意大賽、北京文化惠民消費季以及2019年地壇廟會等諸多大型文旅項目,擅長活動的策劃、組織、實施,并連接各類資源。
“東方紫金的基因是文創公司,外行人跨界到公園,帶來了很多創新?!壁w康評價:“他們沒有傳統公園行業的思維定勢,不容易被一些條條框框所束縛?!?/p>
直白理解就是,大家“腦回路”不太一樣。
傳統公園管理方將公園定位為生態空間、綠色基礎設施,重點關注綠化養護、安全、水電、廁所等。在楊立恒團隊的“腦回路”中,首先浮現的是:公園是巨大的流量入口,且還是免費的!
楊立恒眼前一亮,立馬讓團隊發布消息:周末在公園舉辦電蚊子大賽,優勝者有獎品鼓勵。名額瞬間被搶空。
龍潭中湖公園每天入園人次上萬,流量不僅免費,還是高品質,因為公園天然具有公益屬性,線下、線上流量轉化順暢,有著商業流量無可比擬的優勢。
團隊歡欣鼓舞:這么棒的資源,趕緊用起來!各種活動現場都設有掃碼入群、掃碼關注標識。
各類活動中,非正式音樂會是“流量聚集王”。這是龍潭中湖公園版“百姓大舞臺”,臺上臺下都是普通市民,每場時長兩小時,20個唱歌名額,其中15個需提前通過網絡報名、篩選確定,另有5個名額開放給現場觀眾。
6月3日,第一場非正式音樂會亮相,大草坪上聚集了近1000名觀眾,火爆效果遠超預期。至今,音樂會已舉辦8場,現場總流量超過1.2萬人次。

9月,潮流藝術家楊蘇個展
楊立恒打開手機,向《瞭望東方周刊》展示這一活動轉化的線上流量成果:共計7個微信群、2878個粉絲。據介紹,團隊現已建立了跑步、音樂、攝影、好物閑置等20個垂直社群。
阿奇瑞親自然樂園也借用了這一招式,2023年“五一”開業以來,已經擁有3個微信群、近1000個粉絲。
如何運營微信公眾號,龍潭中湖公園也有不一樣的“腦回路”:內容必須貼近市民,比如活動通知、公園福利、知識科普,表達方式要生動活潑?!皩τ陬I導考察、同行交流等內容,我們一般在團隊內部以簡報形式學習交流,不再占用有限的推文資源?!睏盍⒑阏f。
目前,公園微信公眾號的粉絲量達45萬?!澳μ燧喼埂被顒油莆牡钠骄喿x量約1.5萬/篇。
趙康曾在紫竹院公園、香山公園、北京植物園、玉淵潭公園等多個公園擔任負責人,有著多年公園一線工作、管理經驗,他所在的北京市公園綠地協會自2021年便對龍潭中湖公園的運營進行追蹤、調研。
兩年下來,趙康深覺受益:“公園的創新顛覆了我的很多認知慣性,像一盞燈點亮了我的思維,令我深受教育。他們是我的老師。”
有一件事令趙康印象深刻。某個夏夜,楊立恒在公園里遛達,無意中見到一位大爺拿著電蚊拍在電蚊子,噼噼啪啪的響聲激起了大爺的某種興奮勁。楊立恒眼前一亮,立馬讓團隊發布消息:周末在公園舉辦電蚊子大賽,優勝者有獎品鼓勵。名額瞬間被搶空。
“通過持續不斷提供新鮮內容,保持公園活力,增強用戶黏性?!壁w康點贊。
龍潭中湖公園出圈之后,很多公園管理者前來取經,楊立恒也多次受邀在不同場合介紹經驗。在他看來,活動形式是外在的、表層的,真正值得借鑒的是運營公園的核心理念、深層代碼:以人為本。
運營團隊曾經做過優劣勢分析:龍潭中湖公園,論歷史文化,比不過天壇公園等“老字號”;論基礎設施,比不過龍潭湖公園等“實力派”;論自然環境,比不過溫榆河公園等郊野“新勢力”……

9月23日,“中湖2歲啦”生日派對
繼續往下深挖,大家琢磨,公園打造歷史文化、綜合設施、自然環境又是為了什么呢?最終還是服務百姓,讓百姓真正滿意、受益。既然如此,就不必緊盯外在形式,直奔主題就好:用心服務,贏取民心。
“傳統的以人為本,注重讓游客坐得舒服、用得方便、看著美麗?!睏盍⒑阏f,“我們認為的以人為本,則注重讓大家產生代入感:我就是公園的一分子,我的公園我做主。”
怎么能讓大家覺得自己是公園的一分子呢?他回答:讓大家在這里能找到朋友,找到愛好,找到念想,視其為自己的心靈花園。
楊立恒經常跑步,總覺得一個人跑幾公里有點孤獨、乏味。2022年,他無意中看到一個小團隊在公園步道上組團跑步,一番對話、碰撞下來,“百公里環湖跑”活動方案迅速出爐:公園邀請群眾組團參加接力跑,不限人數,各團隊在公園接力跑完100公里即可。通過在運動軟件Keep上注冊、計時,按總時長排名次,優勝團隊可獲得相應獎勵。
“從一個人跑,變成一群人跑,大家約著一起打卡、沖關,積極性迅速提升。活動背后是基于陌生人的社交邏輯。”楊立恒對活動效果很滿意,2023年該活動已經衍生出月賽、季賽、年賽,并被列入東城區體育局“折子工程”。跑步微信群已達8個、1600名粉絲,環湖夜跑活動正在醞釀之中。
跑步活動對群眾免費開放,隨著規模和影響力的提升,商業價值凸顯,多家商業機構主動上門來洽談合作。
這一過程也令楊立恒顛覆了認知:他曾經認為,所謂雙效平衡,公益是公益,商業是商業,要用商業賺的錢來養公益,二者是分開的?,F在,他發現,其實二者可以有機融合,把公益干好,商業價值會自動體現。
比如,阿奇瑞親自然樂園為周邊幼兒園提供優惠甚至免費場地,小朋友們獲得最大益處。但當幼兒園有相關項目時,也許會第一時間想到和阿奇瑞合作。通過給小朋友贈送門票抵用券,家長也許下周末就帶著孩子再度前來消費。
在鄒裕波看來,將阿奇瑞親自然樂園設在龍潭中湖公園,需要平衡生態、社會、商業、生活等相關價值,不斷探索創新、克服各種困難,“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社會學實踐”。
在一次業內交流會上,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經濟與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頤和園原園長王鵬訓點評:“龍潭中湖公園好比‘公園版的深圳,站在了改革的潮頭?!?/p>
楊立恒說,這句話讓他印象深刻,也帶給他很強的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