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鋒



摘? ?要:近年來,在國家大力推行“互聯網+”行動計劃,公眾已對電商消費有極高認可度的情況下,各種社會電商平臺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并取得了良好運用效果,擁有了廣大用戶群體。對于一些長尾物資采購,如辦公用品、勞動防護用品及通用工具等,雖然有采購需求多樣、頻次高但單品采購不成規模、計劃性低、交貨期短等難點,但是外部電商采購平臺依靠其龐大的供應鏈體系及快捷的物流,能夠很好解決這些國企歷來存在的長尾物資采購難點。因此,國企紛紛與電商平臺合作實施電商采購。為了合理管理電商采購平臺價格,提供公開、公平、公正的交易的平臺,簡述了國企外部采購平臺的意義,分析了國企外部電商平臺采購價格控制方法及其示例。
關鍵詞:外部電商;長尾物資采購;價格控制
中圖分類號:F253.2;F274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3)18-0084-03
引言
相比傳統模式采購,電子商務作為一個開放的平臺,能夠快速高效地傳遞交易價格及信息,并對交易行為進行全流程跟蹤,從而使低成本、高效率、開放透明的采購模式的建立成為可能。近年來,在國家大力推行“互聯網+”行動計劃,公眾已對電商消費有極高認可度的情況下,各種社會電商平臺雨后春筍般涌現,并取得了良好運用效果,也擁有了廣大用戶群體。
對于一些長尾物資采購,如辦公用品、勞動防護用品及通用工具等,雖然有采購需求多樣、頻次高但單品采購不成規模、計劃性、低交貨期短等難點,但是外部電商采購平臺依靠其龐大的供應鏈體系及快捷的物流,能夠很好解決這些國企歷來存在的長尾物資采購的難點。因此,國企紛紛與電商平臺合作實施電商采購。鑒于大型國企具有一定的美譽度及嚴格的內控機制,給合作的電商平臺也帶來一定的公眾認可度,也給電商平臺價格管理帶來三個方面的效應,即標桿錨定效應、比價效應、采購平臺品牌效應。這對國企外部電商采購平臺價格管理提出了較高要求。
本文將簡述國企外部采購平臺的意義,分析國企外部電商平臺采購價格控制方法及示例。
一、釋義
(一)國企外部電商采購
一種采購方式指的是國企通過外部電商平臺,如京東、震坤行等電商平臺進行采購。
(二)國企外部電商平臺
指社會電商平臺,如京東、震坤行等電商平臺。
(三)國企電商平臺
指一些國企自己搭建電商平臺,將一些合同標的物放到這個電商平臺上,下屬單位對這些物資自行加入購物車并結算選購。
(四)價格控制方法
通過招標只能確定國企下屬單位可以從哪個平臺上買東西,而外部電商(即社會電商)往往會給企業開辟一個專用的購買版塊,該版塊中產品價格往往低于市場價。本文主要介紹如何去把控他們價格的合理性,是低于5%合理還是低于10%合理,因為每一種產品電商在上架時定價原則都不同,國企需要一個價格控制方法。
二、國企外部電商采購平臺的意義
外部電商采購平臺是部分國企現用的一種電商采購模式。該模式采用現有平臺與社會成熟電商平臺直接對接,實現數據流互通,用于解決長尾物資采購,適應采購人多樣性、復雜性、低計劃性的采購需求。國企外部電商采購平臺按照“統籌兼備、合理配置、壓縮鏈條、陽光高效”的原則,為采購人和供應商提供公開、公平、公正的交易的平臺。
三、國企外部電商平臺采購價格控制方法
該價格控制是一項長期的、動態的、意義重大的工作,須結合物資自身屬性進行。通常按照所采購物資的屬性,產品可以分為標準化產品、非標準化但技術指標明確的產品、標準化產品三大類。下文在結合物資屬性的同時從剖析價格組成、對比歷史采購價、同種產品多電商比價等方面闡述價格控制方法。
(一)非標準化產品
針對非標準化產品,剖析價格組成、精細化管理價格。
一般來說,無論是電商自營商品還是代理商品,其價格組成可以歸納為以下兩大類。
1.自營商品。自己加工自己銷售的自營商品其價格構成是:產品生產成本+三項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下同)+合理利潤;委托加工但自己銷售的自營商品,其價格構成是:材料費用+委托加工費用+三項費用+合理利潤;其他廠家生產但自己銷售的自營商品,其價格構成是:購進成本+三項費用+合理利潤。
2.代理商品。電商提供的絕大多數商品是代理商品,其價格構成是:代理商品代理價格+電商平臺運維費用+電商合理利潤。其中商品代理價格一般會低于該商品的市場平均價格,因為通過電商平臺銷售可以給原產廠家節省一筆銷售費用。
以L企業工服產品為例,在定制化且無市場參考價格對比的情況下可采用成本定價法剖析價格組成,如每米面料成本、每顆扣子單價、成型每件工服所消耗多少面料等逐一分析,最終精細化管理價格。
(二)非標準化但技術指標明確的產品
對于非標準化但技術指標明確,市場參與度高的產品,價格控制方面可采用對比本國企歷史采購價或擴大對比范圍至其他國企歷史采購價;同時,必要情況下可抽樣擴大尋源范圍進行采購比價,驗證價格合理性。
(三)標準化產品
針對標準化產品,系統實施自動比價,數據留痕。
針對市場成熟的標準化產品,如辦公用品等通用物資;市場價格透明且具備系統自動比價條件的,如L企要求外部電商推送的產品的價格不能高于主流電商平臺同款產品(即同品牌同型號同規格產品)最低報價,不滿足該條件或對照平臺均沒有同款產品的不能上架。
具體實施過程中,事先發布每一批采購目錄相關品類物資的對照主流電商平臺名稱,實現有據可依;組建專業運營團隊監控價格,運營團隊嚴格按照產品上架規則進行審核,滿足上架要求的產品才能上架;產品上線后進行價格、商品詳情等稽查,不滿足上架要求的產品予以下架。
四、應用實例分析
以上國企外部電商平臺采購價格控制辦法,結合在一起使用,效果會更好。以L企電商平臺某品類價格控制綜合為例,該企業結合歷史采辦價及市場供需、成本構成情況,與推選供應商進行多輪談判,最終價格整體平均低于歷史采購價及電商價。其價格控制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一)市場分析
根據市場原材料、人工成本等價格波動情況做了進一步價格分析,經制造廠家證實,目前口罩、防護服類由于疫情影響無紡布等原材料價格上漲約50%,市場價格波動較大;其他類如手套、護目鏡、安全帽原材料基本無變化(如圖1),產品市場價格無較大波動。
圖1? 2019—2020年勞保用品主要原材料波動情況
(二)成本分析
勞動防護用品成本構成主要由主材料、輔料、人工及加工費用、物流運輸、倉儲費及公司運營費等組成,列舉幾種主要勞動防護用品成本構成見表1。
由表1可知,主要勞動防護用品成本構成中,主材料成本費用占主導,約為66%;其次為公司運營費和人工及加工費用,分別為11%和8%。了解各項成本構成及來源,剖析價格組成,如對每項成本均逐一分析,以利于精細化管理價格,從而有效地將采購價格控制在合理范圍。
(三)價格對比及合理性說明
結合成本分析,同時逐項結合歷史采辦價及主流電商平臺對比,并與推選供應商進行多輪談判后,價格情況見表2。
對比歷史采購價格,本次采購價格降低2.55%;對比市場價格,本次采購價格比有電商價降低26.46%,比無電商價降低13.31%。由此可知,本次采購最終價格整體平均低于歷史采購價及電商價,說明有效控制了國企外部電商平臺產品采購價格,降低了公司采購成本。
五、國企外部電商發展方向
隨著國企外部電商采購體系日趨成熟,在價格得到合理控制基礎上,國企外部電商將朝著多元化、服務升級、綠色環保方向發展。
(一)多元化產品
國企外部電商平臺在原有的產品基礎上將會擴展更多的產品類別,以滿足不斷升級的需求。
(二)服務升級
國企外部電商平臺在關注價格的同時,向提供更完善的服務轉變,如增加售后服務、物流服務等,從而提升用戶購物體驗。
(三)綠色環保
綠色環保將成為國企外部電商平臺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電商企業需要契合國企綠色環保發展理念,更加注重環保理念,推行綠色物流、回收利用等措施。
六、結束語
合理使用國企外部電商平臺采購價格控制方法,最終的目的是將價格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但價格控制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需要結合科學化及切實可行的信息化手段作支撐,外加雙向信用評估體系、價格管理系統和新型支付體系等配套,最終形成良性循環的采購生態圈。
參考文獻:
[1]? ?裴育,李秋梓.理清政采網絡平臺價格監測的“前因后果”[N].中國政府采購報,2021-05-25(4).
[2]? ?陳怡璇.國企采購電商化大勢已成[J].上海國資,2016(9):46-47.
[3]? ?李碩娜.淺談集團公司對國鐵通用物資采購平臺的應用與管理[J].鐵路采購與物流,2021(7).
[4]?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外部電商采購指導意見(試行).
[責任編輯? ?若?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