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峰
摘? 要:文章立足幼兒園教育實踐,先對幼兒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的內涵及遵循原則進行了理論闡述,接著又以理論結合實例的形式詳細論述了幼兒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開展的價值及路徑,旨在促使教師立足教學實際,恰當而高效地組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美浸潤幼兒心靈,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關鍵詞:幼兒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
當前,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受到高度重視。在此背景下,幼兒園教育工作者應當積極肩負起自身的教育職責與使命,立足實際,采用恰當的方式向幼兒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啟迪幼兒心智、開闊幼兒視野,奠定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一、幼兒園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的內涵及遵循原則
我們要先把握幼兒園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的內涵與具體的遵循原則,只有精準理解,才能奠定幼兒園組織與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的理論與實踐基礎。
1. 幼兒園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的內涵
幼兒園開展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是指以具體的專題活動為形式,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要內容的幼兒園教育活動。其形式多樣,趣味多彩,能夠營造寓教于樂、寓教于趣的氛圍,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了解傳統文化的興趣,使幼兒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更好地感知、體驗與經歷,進而實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與理解。
2. 幼兒園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應遵循的原則
其一,幼兒實際認知原則。幼兒年齡小,認知與理解能力有限,所以教師在組織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時要以易于幼兒理解與掌握的方式進行。教師的語言表達要充滿童趣,簡單直接,讓幼兒能聽懂、能理解;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為幼兒播放直觀、形象的視頻,讓幼兒清晰地看到、看懂;教師還可以采用故事講述的方式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產生深入了解的興趣。教師只有設計切實符合幼兒實際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才能使幼兒想學、愛學,從而使幼兒理解與接受所學內容。
其二,循序漸進原則。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規律,不是一蹴而就的。幼兒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理解與把握也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教師在組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時要樹立長遠的目標,扎實開展,穩步實施。這樣有節奏、有規劃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既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又能促使幼兒更好地吸收與理解。
其三,綜合性原則。幼兒園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應該涵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各個方面的內容,如唐詩宋詞、書法、繪畫、剪紙等,如此才能讓幼兒全面了解和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多彩的特點及無與倫比的文化魅力。
其四,互動性原則。教師要注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的互動性,通過游戲、手工制作、音樂、舞蹈等多樣化的活動形式,讓幼兒身體力行地參與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中,促使幼兒全身心地融入其中,帶給幼兒更強的參與感和滿足感。
二、幼兒園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的價值
教師應當明確幼兒園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的價值。具體來講,其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 培養幼兒長遠發展需要的基本素養與能力
幼兒園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有助于引導幼兒切實加深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與理解,開闊幼兒的文化視野,提升幼兒的文化品位,促使幼兒正確文化價值觀念的塑造、形成與發展。除此之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道德、倫理、法治等方面的知識,能夠幫助幼兒了解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等方面的規范,培養幼兒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為習慣。與此同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詩詞、繪畫、音樂等藝術形式具有較強的藝術美感,能夠幫助幼兒感受美的力量,培養幼兒良好的審美能力。總之,讓幼兒接觸、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助于幼兒了解我國幾千年文明的歷史和文化傳承,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于推動幼兒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影響。
2. 促進教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
教師要想對幼兒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自身應當先形成較為完善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知與理解體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內涵豐富,部分教師由于缺乏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充分理解與把握,導致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滲透到幼兒園教育實踐的過程面臨較大的困難與挑戰。而幼兒園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卻能很好地改善上述問題,促進教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水平與能力的提高與發展。因為要想切實組織與開展一項主題活動,教師需要認真考慮、細心籌劃、精心組織,充分考慮好各個方面的細節。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查閱與學習有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知識,在理解的基礎上探索有效輸出、呈現給幼兒的方式、方法。這一過程有助于教師自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水平的專業化發展。
3.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傳承與發展
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面臨著傳承與發展的困境。幼兒園階段是塑造與形成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在該時期依托主題活動對他們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與引導,將使幼兒從小意識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領略其魅力,進而堅定文化自信。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和接班人,幼兒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與學習,將賦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鮮活的活力,使其具有更強勁的生機。
三、幼兒園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的具體路徑
教師應當立足實際,采取恰當的策略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目標切實落到實處,收到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浸潤童心的良好效果。
1. 根據時間節點開展主題活動
教師可以立足日常,根據時間節點有針對性地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在“遇見立春”的主題活動中,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到大自然中進行研學,感知春天萬物復蘇的跡象;在“憶屈原,過端午”的主題活動中,教師可以帶領幼兒進行一系列圍繞端午節這一傳統節日的活動,如包粽子、掛艾草、賽龍舟等。根據時間節點變化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將其與幼兒的生活實際密切聯系起來,真實的參與體驗與感觸會進一步加深幼兒的感知與認知體驗,進而產生更好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效果。
例如,教師可以在中秋節組織“月滿中秋,情意濃濃”的主題活動。在這一主題活動中,教師可以先利用視頻播放的方式引導幼兒了解中秋節的來歷,以及人們歡度中秋佳節的主要習俗,如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以此為基礎,教師可以帶領幼兒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用橡皮泥、紙、彩筆等創作出與中秋節有關的美術作品,從而使幼兒對這一傳統節日有更深刻的了解,并感知其所蘊含的滿滿溫情。又如,教師可以在重陽節組織幼兒開展“愛滿重陽,孝潤童心”的主題活動。在這一活動中,有關重陽節民俗的講解與介紹必不可少,如賞秋、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此外,教師還可以帶領幼兒聆聽、學習與重陽節相關的優美古詩詞,閱讀與之相關的繪本。重陽節又有“敬老節”的美稱,教師還可以給幼兒布置一項小任務,即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關愛、呵護身邊的老人與長輩。對于這一小任務,幼兒參與的積極性格外高漲。與此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將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的優秀傳統美德傳遞給了幼兒,對其成長與發展會產生重要影響。
2. 精心設計教育專題開展主題活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各個方面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師要深入挖掘,串聯起不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并據此構建具有針對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使之更具實效性。
例如,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和活字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重要影響的四種發明,它們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重要創造。教師可以開展“走近四大發明”這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組織與引導幼兒探究造紙術,探索指南針的奧秘,了解火藥相關知識,挖掘活字印刷術背后的魅力。在“走近四大發明”這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中,幼兒獲得了歡樂和愉快的體驗,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自主創新的能力等也都得到了有效的鍛煉與發展。與此同時,他們也切實感知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堅定了文化自信。依托主題活動對幼兒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目的也得到落實。
又如,面塑、剪紙都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智慧結晶,有著獨特的魅力。教師可以組織“走進非遺”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將其分為兩個不同的版塊。其一為“童心巧塑,傳承非遺”,在這一版塊中,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利用彩泥進行揉、團、壓、捏、拉等,最終呈現出了一個個活潑可愛的形象。其二為“剪隨心動,傳承非遺”,在這一版塊中,教師帶領幼兒用安全剪刀、紅紙裁剪出了種種蘊含著美好祝福與期冀的剪紙作品。可以說,在塑造與裁剪的過程中,幼兒追尋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脈絡,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欣賞、傳承和創作著具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色彩的作品,顯然將以“非遺”為關鍵詞所進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目標有效落到了實處。
3. 積極進行家園合作開展主題活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對于培養幼兒的愛國主義精神、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認同感具有重要意義。在滲透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家園合作非常重要。家長和教師只有密切合作,共同致力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的開展,才能讓更多的幼兒了解、認同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例如,春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符號之一。在臨近春節期間,教師可以和家長協力開展以“春節”為主題的實踐活動。可以邀請家長和幼兒一起參與畫年畫比賽,增強親子互動和交流的同時,激發幼兒的創造力;組織幼兒和家長一起制作傳統的春節美食,增強幼兒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體驗;也可以組織幼兒和家長觀看舞龍、舞獅等傳統表演,使幼兒在此過程中感知傳統文化的魅力和活力。依托家園合作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將使幼兒更好地了解和感受春節文化,增強其自身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四、結束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在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進程中逐漸形成與積淀的,是融于炎黃子孫血液之中的文化基因,是支撐中華民族永葆生機與活力的重要力量。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依托主題活動的形式面向幼兒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有助于加深幼兒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與認知,增強幼兒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識與信念。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珍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一民族瑰寶,借助主題活動“做中學、玩中學”的教育方式,引導幼兒更好地感知與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感知其奧妙與勃勃生機,促使幼兒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浸潤中健康成長,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貢獻應有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廖庭婷. 幼兒園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課程的個案研究[D]. 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8.
[2]翁藝薇. 在傳統節日活動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J]. 福建教育,2021(13).
[3]熊順宏,程先國. 加強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有效路徑[J]. 名師在線,2016(2).
[4]羅歡梅.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幼兒教育的思考[J]. 新課程研究,2021(26).
[5]林瑯. 幼兒園基于中華傳統文化開展美育教學探究[J]. 學苑教育,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