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圓靜 中原工學院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升級成了當前時代的普遍趨勢,人們對文創產品的需求也不斷加大。兒童文創產品是近年來文化創意產業中的一個重要方向,也是當今社會一個備受關注的領域。在兒童文創產品設計中,趣味性理念的應用是利用趣味性元素來提高產品的吸引力,進而增強兒童與產品之間的互動性,提高兒童的探索性和學習趣味性,是影響產品市場競爭力的一個關鍵因素,不僅可以增加產品的附加值,提高產品的競爭力,還可以幫助兒童在游戲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因此,趣味性理念在兒童文創產品設計中的應用已成為當前市場上不可忽視的一種趨勢,如何在面向兒童的文創產品設計中融入趣味性,讓產品更有趣、更具吸引力,成了設計者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本文主要探討趣味性理念在兒童文創產品設計中的應用。
趣味性理念的出現,一方面是由于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日益個性化和多元化,越來越需要更有趣的、個性化的產品;另一方面是由于市場競爭激烈,企業需要利用新的市場優勢來區別產品,從而提升產品的競爭力。趣味性理念的提出成為文創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趣味性理念的特點是強調產品設計的獨特性、個性化,以獲得更好的市場反響和社會認可。趣味性理念主要通過趣味性設計來實現,趣味性設計是指通過多種創意手段與形式,通常一反尋常卻又合情合理,創作出可吸引觀者、讓觀者產生愉悅體驗并具有審美體驗的設計[1]。張葦[2]等人認為文創產品的趣味性設計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對圖形、圖案的趣味性應用;(2)對傳統典故的趣味性應用;(3)對傳統材料工藝趣味的發掘;(4)文創產品使用中的趣味性。李妮[3]在產品的趣味性設計研究中將趣味化產品的類型從古漢語的角度分為生趣、機趣、諧趣、雅趣、情趣、天趣、理趣、稚趣、拙趣、奇趣十個類型,并從形態和功能兩個方面對趣味性設計的表現手法進行了分析。李玉花[4]對兒童衛浴產品進行了趣味性的設計研究,總結了兒童衛浴產品趣味性的表達方法與設計原則。但面向兒童的趣味性文創產品設計研究較少,基于此,本文展開研究與設計實踐。
文化創意產品作為一種藝術衍生品,是設計師將自己對文化的理解與某種物質載體進行創新結合,形成一種全新的創意產品[5]。文創產品設計內涵豐富多樣,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文創產品設計致力于傳承和保護傳統文化,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設計中,以此讓人們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設計時可以參考傳統的藝術形式、符號、圖案等,以及傳統技藝和手工藝制作過程,這樣可以營造出獨特的傳統文化氛圍;(2)創意與創新,文創產品設計注重創意和創新,通過對傳統文化的重新解讀和再創造,賦予產品新的內涵和意義;(3)故事和情感,文創產品設計常常通過故事和情感來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鳴,通常通過產品的形態、材質、色彩等元素,來傳達一個飽含情感的故事,讓人們與產品產生情感共鳴,并與之建立情感聯系;(4)文化價值與審美追求,文創產品設計不僅追求商業價值,更注重產品的文化價值和審美追求,設計師可以從文化的角度出發,探索文化的內涵和意義,并將其融入產品設計中,使產品具有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和藝術感;(5)可持續發展,文創產品設計應遵循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注重環保,在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材料的選擇、生產過程和使用方式等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文創產品設計內涵豐富多樣,既傳承了傳統文化,又注重創意和創新,通過故事和情感引起人們的共鳴,追求文化價值和審美追求,并關注可持續發展。這些設計內涵使得文創產品獨具特色、富有創意,并與人們的生活和情感產生更深層次的聯系。
趣味性理念下的兒童文創產品是包含了趣味性理念的、面向兒童用戶的文創產品設計,趣味性的兒童文創產品設計的基本特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可以激發兒童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對新奇和有趣的事物充滿好奇心,他們對世界的認知和理解方式與成人不同,可以通過趣味性設計提供具有創造性和能激發想象力的產品,幫助兒童發展其獨特的思維方式;(2)具有一定的互動性和參與性,兒童是活潑好動的,他們希望積極參與到游戲和學習中,兒童文創產品的設計應該具有互動性,可以激發兒童的興趣,提高兒童的參與度;(3)兒童文創產品設計也應該考慮到教育和啟發的因素。益智類游戲可以讓兒童獲得知識和技能,提升他們的認知,因此要設計符合兒童智力和情感發展規律的產品;(4)安全和健康性,兒童的安全和健康是最重要的,兒童文創產品的設計應該注重產品的安全性,并考慮到兒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5)體現文化的傳承和創造,兒童文創產品設計應該注重文化傳承和創造,通過設計具有傳統文化元素的產品,幫助兒童了解并尊重自己的文化,并鼓勵他們發展自己的創造力。
兒童文創產品的設計按照顯性與隱性劃分為外觀造型與使用體驗兩個方面。外觀造型方面的設計具體可細分為色彩的設計、造型形態的設計、產品材質的設計、表面處理工藝及貼圖紋樣的設計;使用體驗方面的設計可從使用方式與體驗的角度分為智能交互設計、物理交互設計。外觀造型方面的設計不僅要讓人一眼看出是文化創意產品,而且要吸引兒童去研究產品;產品的使用體驗設計方面更多的是體現文化意味,使兒童了解或加深對產品所體現的某種文化的理解,增強文化自信,使用體驗方面的設計主要通過用戶與產品的交互來實現。
兒童文創產品的外觀設計會首先考慮吸引兒童的注意力。在造型設計中,需要考慮該年齡段兒童的心理特征和審美需求,設計出生動形象、豐富多彩的產品形象,讓該年齡段兒童感覺到親切,從而提高產品的吸引力。外觀造型方面的趣味性設計體現在產品視覺上,主要包括紋樣色彩與造型形態的設計。
1.紋樣色彩的趣味性設計
對于兒童來說,紋樣和色彩是產生學習、娛樂、社交等多種體驗感受的主要因素。在產品設計中,可以利用趣味性元素,例如采用比較鮮明、亮麗的色彩配搭,增強產品的色彩對兒童感官的吸引力。同時可對傳統的紋樣元素進行現代化的創新,讓產品更加生動、新奇和具有吸引力。色彩趣味性的設計可根據兒童不同的年齡進行不同的設計考量,如色彩明快的產品一般更能吸引三歲左右兒童的興趣。
2.造型形態的趣味性設計
在造型形態的設計方面,文化創意產品具有較高的自由度,主要有三類造型設計方向,這三種造型設計的思路相互交叉。一是依托傳統文化中的器物的形態進行現代化的設計創新,進而進行造型設計;二是為了襯托主要紋樣色彩進行的較為弱化的造型設計;三是為了具有趣味性的互動方式進行的產品造型設計。趣味性設計與設計心理學密不可分,造型的設計要更多引發兒童的反思與趣味性聯想,使產品的“趣味”更具巧思,滿足兒童更多的需求,寓教于樂,使兒童在拿到產品的時候不僅被外表的色彩、有趣的造型吸引,還能夠產生較強的探索欲,進一步探索產品別的趣味,體會產品所要傳達的文化理念等。
使用體驗中的趣味性設計可分為以下三類:一是借鑒傳統游戲設計思路,加入趣味性的游戲元素,讓兒童在玩耍中學習和探索,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二是借助現代科技,引入互動設計和用戶體驗設計,讓兒童成為產品制作的參與者,增加兒童的互動體驗和樂趣,吸引兒童使用,使他們在提高科技素養和電子技能的過程中感悟傳統文化,了解傳統文化知識;三是關注故事性、情感共鳴、文化符號等,進行寓教于樂的趣味性設計,在產品設計中積極融入兒童的藝術教育和文化教育。
本研究以4~12 歲的較大齡兒童為研究對象。這個時期的兒童具有好奇心強、喜歡模仿、抑制力差、形象思維較之前有所加強等特點,總的來說,兒童在進入小學之前,比較缺乏克服困難的能力和抗干擾能力。本研究重點以兒童抑制力差、不易集中注意力的特點為設計入手點,進行設計研究。
文創產品的創新性在于對文化的體現,同時產品的使用體驗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中華文化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在區域性的文創產品設計中可以選擇一個創意點進行深化設計。本設計的研究定位為太倉地區,基于太倉文化進行趣味性的兒童文創產品設計。太倉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北部,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地方,是古代中外貿易口岸之一,具有深厚的經濟背景和文化底蘊。太倉是鄭和七次下西洋的起錨地之一,這是其突出的特征。鄭和下西洋是中國航海史上的重大事件,鄭和率領龐大的船隊,探索了南海、印度洋和非洲東岸等地。這一系列下西洋的航行讓太倉作為起錨地具有了重要的歷史地位,也為太倉帶來了繁榮的機會。鄭和下西洋的七次航程,讓中國貿易和文化的腳步越過了東海、南海、印度洋和非洲,與其他國家展開了廣泛的經濟、文化交流,太倉作為起錨地之一,在歷次航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為鄭和七次下西洋的起錨地之一,航海之旅起點是最能體現太倉知名度的文化元素之一,本研究基于太倉文化的調研,選取此元素為主要入手點進行文創產品的趣味性研究。
設計實踐依托太倉文化和鄭和七次下西洋的航線進行圖案轉換設計,突出起錨地太倉的位置。結合兒童抑制力差、專注力較弱的特點,在使用方式的趣味性設計上考慮了“滾珠走迷宮”的設計方式,通過鋼珠在方塊格擋之間的滾動,實現滾珠的“航海之旅”,讓兒童能夠更好地感受鄭和的航海旅程,手持部分采用符合兒童手型的舒適的手持把手設計,便于兒童持握。
最終的設計方案產品為手持產品造型。正面為鄭和七次下西洋的路線地圖,包括一些簡單的地理位置標識,七大洲、四大洋的部分區域;結合兒童抑制力較差、專注力較弱的特點,在使用方式的趣味性設計上考慮了“滾珠走迷宮”的設計,通過手持來協調平衡,使鋼珠在方塊格擋之間滾動,基于兒童的平衡力發展水平,當兒童在使用產品時專注力足夠,就可以控制滾珠沿著預定的航線滾動,實現滾珠的“航海之旅”。產品背面的手持部分有兩塊凸起的結構,便于兒童持握。
趣味性設計理念是當前兒童文創產品市場中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之一,只有通過增加趣味性,才能夠創造出真正吸引兒童的產品,使他們通過有趣、富有創造力的體驗方式去體驗文化。趣味性設計理念在當前兒童文創產品設計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功能創新方面,需要將趣味性和實用性相結合,增加產品的互動性和可玩性,讓兒童在享受娛樂的同時也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在造型設計方面,要注重形象的生動、豐富、有趣,挖掘兒童的多維情感和感受的靈敏度,在紋樣色彩方面,可以應用傳統的紋樣設計,也可以結合特定設計進行創新,讓產品更加生動、新奇和具有吸引力。
本文提出的兒童文創產品設計方案僅是探索性的設計實踐,在實際應用中,設計者需要在趣味性理念和實用性之間找到平衡點,在應用時應當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希望本文的相關研究和分析,能夠啟發更多設計者關于趣味性理念在兒童文創產品設計應用中的創新思路,推動兒童文創產品設計步入一個新的階段,讓趣味性貫穿整個產品設計的過程,為兒童帶來更加豐富、有趣、有價值的娛樂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