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倩
(青海民族大學,青海 西寧 810007)
高校高質量發展是高校適應當代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同時高校高質量財務管理工作又是高校各項事業發展的第一要務。對此,中國也進行了深入改革,并且在各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時,高校在財務管理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無法適應市場經濟對高校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財務管理工作又直接關系到師生的切身利益,影響到高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運行,是各部門的利益交織點。所以財務工作比較敏感,也比較復雜。如何處理好財務管理與財務服務之間的辯證關系,一直是高校探索的問題。高校的財務管理目標,是亟待利用先進的管理手段、科學的管理思路對資金使用中的風險進行管控、對資金使用過程進行優化管理、對資源進行合理配置以發揮資金使用效用,促進高校資金高效、安全使用以及師生滿意度。
郭麗(2014)指出,當前高校財務管理在經營建設、制度管理、財務人員素質等方面與當前新形勢下的發展速度并不匹配,這些不足制約了高校財務方面的高質量發展。董欣竹(2020)提出,要從科學發展觀的高度看待高校財務管理體制的改革與發展問題。因此,高質量的財務服務與財務管理對處理好財務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高校財務管理是高校財務部門為了保證教學、科研順利持續健康發展,按照制度要求審核報賬手續是否完備、審批程序是否合規、經費渠道是否正確、標準范圍和報銷票據是否符合要求等開展的一系列內部管控措施。高校財務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新時期高校發展的速率,以確保各相關財務主體合法權益的實現,并提供相應的財務信息。這是辯證統一的,財務服務通過財務管理實現,可以促使財務管理的目標達成,是財務管理的根本歸宿。科學的財務服務可以促進財務管理工作的推進,不恰當的財務服務往往會產生摩擦,增加制度實施阻力。高效的財務管理可以夯實財務服務基礎,良好的財務服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經費使用者的制度認知水平。因此,正確處理好財務管理和財務服務之間的辯證關系,有助于財務管理工作取得長效發展。
轉變高校財務管理理念,構建財務服務創新體系,對高校財務管理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將從以下方面提出對策和建議,緩解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困境。
1.轉變管理理念。要通過創新管理方式、規范制度要求、整合報銷流程和運用信息系統降低報銷難度;要以高質量的財務支持和人性化的服務,完成從“制度”到“溫度”的理念轉變,切實做到以“客戶”為中心。一是流程合理。對經費報銷流程設置要有“管理創新”意識,根據軟硬件設施、環境、財務政策制度等因素的變化進行實時調整,有效緩解財務管理制度滯后導致的經費使用效率低下的現實困境。二是流程精簡。將管理流程中冗長煩瑣的非必要程序進行剔除,將零散、瑣碎不易掌握的制度優化整合進管理系統,將財務管理特征精準對接經費管理流程。三是流程合情。針對經費報銷人的實際使用情況,科學設置科研經費報銷流程,增強報銷人員在使用經費過程中對財務管理工作的信任度。
2.創新服務思路。轉變管理思路創新工作機制,增進財務服務成效,將刻板、冰冷的管理制度轉變為有溫度的服務模式。高質量的財務服務要打破以往“臉難看、事難辦”的服務方式。高質量的財務服務要求財務人員精益求精的業務素養,提供高質量的業務支撐,讓報賬人員少跑路,甚至不跑路就能完成經費報銷。財務部門科學合理地進行預算管理,對高校擁有的資源進行合理配置,保證資金的合法、合規的使用。設置科學優化的報銷流程,建立報銷意見反饋機制。及時收集報賬人員對報銷流程環節的意見和建議,對經費使用過程中的不經濟、不科學的流程進行優化,使制度管理方式和模式與時俱進。在制度允許的情況下,把事情辦成,更要把事情辦好。對于不符合制度規定的賬務要以恰當的措辭為報賬人員答疑解惑,以翔實充分的管理規定為報賬人員做好解釋工作,避免簡單粗暴的“退單”方式。
1.制度制定。財務部門要積極進行政策研究,結合高校發展特點及時制定與國家、地方財政政策相適應的財務制度。在制度中體現國家“放管服”的政策要求,著重對政策中的“管”與“服”進行解讀和理解。制度的制定還要與時俱進符合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脫離實際的制度在實施過程中阻力大、效率低。在制度制定時還要做到翔實明了,對于可為與不可為的經濟活動與資金支出范圍要進行明確規定。粗獷的制度不便于執行,還容易造成制度執行者賬務審核過程中標準不一的現象,影響制度的威信。值得一提的是,在制定科研項目制度時要考慮科研財務項目路徑的不確定性和不可預估性導致的科研項目管理的復雜性,要考慮到科研財務的特性,要考慮管理部門在管理過程中的不同關注點。制度的制定需要科研管理部門參與協同,協力支持科研項目的發展。科學合理的制度是對資金使用風險的管控,同時也是資金合理高效使用的基礎,所以制度的制定要具有科學性、先進性等特點。
2.制度宣傳。財務服務工作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因此,財務部門有義務也有責任,將制度、政策要求宣講到位,使得高校各部門報賬人員、學校領導等財務利益相關者實時掌握、了解財經規定和制度要求,并能在賬務報銷時按照制度辦事。制度的有力宣傳還有利于資金使用者對規章制度、法律法規等更深入的了解,緩解資金使用過程中的矛盾和誤解。在制度宣傳時相關部門要持之以恒,并要轉變思路,創新宣傳方式,保證財務制度、政策要求能夠入腦入心。
3.規范報銷流程。以“最多跑一次”的服務標準,對經費報銷流程進行規范化管理。流程設置體現“管”和“服”,同時更要對經費使用過程中的風險加強控制。在流程設置中需要處理好服務與管理的關系,在“管”中體現“服”,在“服”中做到“管”。將服務與管理融于流程設置中,根據制度、政策要求、資金審批管理辦法明確審批權限。并將相關權限和說明在系統中進行單獨設定和介紹,實現責任到人、流程可查。延伸影像系統功能,將上傳審核無誤的賬務影像與賬務憑證號進行關聯,便于賬務查閱與科研項目費用發生的前后銜接使用。實現全流程信息管理溯源,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的同時提升服務效率。針對常見問題可考慮預先設置可視化流程介紹,指引報賬人員按照流程提示完成報銷工作。對于像勞務費核稅、 核算差旅費補助等類似這些簡單、標準統一、彈性小易操作的賬務可考慮通過設置系統由報賬人員錄入數據后由系統進行核算。
提升財務管理和財務服務水平,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營造一種風清氣正的經費使用氛圍,讓師生沒有后顧之憂地進行教學、科研活動。
1.樹立正確的財務觀念。一是高校領導。首先,學校領導要充分認識財務部門是一個管理部門,高校高質量發展、科研工作順利推進和財務管理現代化要求都離不開財務部門對財經法規的堅守以及對風險的有效控制。其次,學校領導要認同財務部門作為服務窗口對高校經濟活動以及高質量發展工作所付出的財務支持。最后,高校領導要重視財務部門的發展、財務制度的建設、財務人員能力的提升、政策制度的實施,承認“管理”與“服務”是辯證統一的,協調好兩者之間的關系。二是服務對象。報賬人員需要樹立正確的經費使用觀念,對待財務管理工作更要有科學嚴謹的業務認識理念。財務管理和財務服務是為經費的規范化使用提供財務支持,不能把財務管理工作設立在經費順利報銷的對立面。三是財務人員。財務人員要按照財經法規對資金使用進行有效監督,要將瑣碎不易掌握的制度要求科學合理地融入日常工作中,主動掌握科研經費使用的政策規定,打造“精準”化的經費管理流程。在制度執行時,財務管理人員要做有溫度的制度執行者,要懂得堅守、守底線、守原則,也要學會變通,通人心、通人理,培養有從“制度”到“溫度”的工作態度。
2.提高工作人員綜合素養。報賬人員對財務的理解和認識是多元的,對財務服務的預期也千差萬別。財務工作質量的高低與財務人員工作態度和工作能力有著密切的關系,高效率的經費使用需要一支精而強的財務專業團隊作為保障。因此,要求經費流程環節中的財務人員要專崗、專責、專業,為經費使用者提供精準化的業務指導。這就需要財務人員不斷進行業務學習,在提升專業能力和素養的同時加強對政策制度和財務規定的學習,讓服務意識入腦入心,一改以往生硬死板、機器式的服務方式,熟練掌握溝通技巧。
3.發揮內控作用。高質量的財務工作需要為經費使用者營造清明的環境,指引經費使用者規范、高效地使用資金。符合政策要求的制度和科學的流程設置是一方面,同時還要發揮高校內控部門的職能作用,內控部門要有查出的能力,更要有查處的魄力,幫助經費使用者避免一念之差誤入歧途。首先,內控部門要一以貫之,做到事前有預判,事中有監控,事后有監督。其次,內控部門還要對報銷流程環節設置、現存制度擔起監督作用,指導高校剔除滯后不科學的制度和流程設置。建立健全內控監督和意見反饋機制,設立意見箱,根據經費使用者的意見和建議及時缺補漏。
1.增設財務秘書崗位。學院報賬人員流動性較強,對于新政策、新要求和報銷流程不能夠熟悉掌握,間接影響報銷效率。因此,有必要在學院的科研項目中設立財務秘書崗位專門負責和財務處對接,負責賬務報銷工作和院系日常財務管理制度的解讀。財務秘書要做到“持證上崗”,財務部門對財務秘書要定期進行培訓,拓寬業務知識面,提升誠信道德水平,保證財務秘書熟悉工作和勝任工作。
2.點對點精準化服務。除了為科研團隊配備財務秘書來協助科研團隊進行科研經費管理外,還要多管齊下,充分發揮財務人員的業務支持作用。根據學院科研經費數量或是科研團隊數量進行分組,由財務人員進行業務幫扶,實行財務業務包干制。可以增加一條為科研人員答疑解惑的渠道,加強財務部門與學院職能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幫助報賬人員熟悉報銷流程、掌握財務制度。提高和經費使用部門的溝通效率,提高報銷業務的正確率,降低退單風險,從而提升經費使用效率。同時,還可以根據科研項目特點進行精準化幫扶,幫助科研團隊進行科研預算的編制、預算調整、規范使用科研經費、及時傳達財務各項規章制度和管理辦法等,幫助經費使用者縷清項目財務賬的枝梢末節。
(五)構建信息化平臺,提升報賬效率
1.以信息化平臺促財務服務。高校要對網報系統進行智能化升級,完善增加網報系統功能,打破網報系統功能少、利用率低的局限。如開通使用網上收入申報系統,根據《經費管理辦法》相關要求在系統中設置審批流程實現線上審批,省去報賬人員“樓里跑、科間跑”的麻煩。此外,還要對財務報銷系統進行增容、對相關系統進行聯合,打破賬務處理系統功能少、信息孤島的現狀。
2.充分利用互聯網進行財務服務。自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暴發以來,高校的正常運轉受到影響,各地高校被迫處于靜默狀態。但是高校業務的財務報銷往往由于系統設置、信息化建設受限等原因,居家辦公導致賬務處理不及時、效率低的情況時有發生。高校要及時調整財務管理支持方式,運用VPN 遠程技術,通過代理服務器的方式,實現高校校園網的校外登錄,實現高校財務人員在外網的環境下對賬務、 網報等財務系統進行訪問使用,以便及時處理賬務。因此,要制定應對措施和具體實施方法,做到未雨綢繆。在“零接觸”的財務管理要求下,做好財務工作,提高服務保障。要構建線上財務管理流程設置,建立線上稅務系統實現網上稅務申報;建立線上勞務費個人收入申報審核處理系統,以發放學生和校外人員勞務費等。高校財務還需要加強與財政部門和銀行的協調聯系,實現財政資金的順利收付,提高辦公效率,充分利用互聯網完成類似新冠疫情特殊時期的財務支持和服務。
綜上,高校想要構建財務服務創新體系需要從加強人力建設、樹立正確觀念方面著手。財務部門必須轉變管理理念、深化服務觀念、完善財務制度、規范報銷流程、推進財務公開、創新指導方式,全面革新財務管理體系。要反思財務工作中財務服務的不足和缺失,努力做到財務管理與財務服務和諧有序,相互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