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霞,郭學龍,張思韻,符杏玲,杜燕玲
(佛山市第五人民醫院眼科,廣東 佛山 528211)
屈光不正是多發于青少年群體的一種眼部疾病,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青少年的學習以及生活,屬于全球性眼部健康問題之一[1]。干眼癥主要是由于淚膜穩定性降低以及眼表環境異常等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各種眼部不適癥狀或(和)視覺異常,包括眼部干澀、燒灼感、視力波動以及視物模糊等[2]。相關研究數據顯示,青少年發生干眼癥的概率高達20% 以上,該病會影響青少年學習以及生活,降低生活質量[3]。特別是屈光不正患者,由于睫狀肌調節程度異常升高,從而容易出現視疲勞,增加了干眼癥的發生風險,并會進一步導致屈光不正程度的加劇[4]。干眼癥發病早期癥狀往往不明顯,大部分患者均可耐受,抑或是通過滴眼液進行緩解,往往未得到足夠的重視[5]。有研究報道顯示,干眼癥若長期發作可能引發角膜炎以及角膜潰瘍等并發癥,進一步導致視力的迅速降低,甚至失明[6]。此外,青少年患者往往學習負擔較重,極易出現不良情緒,繼而可引發社交障礙。本文主要是研究佛山市南海區青少年屈光不正合并干眼癥的危險因素,旨在為本地區青少年屈光不正合并干眼癥的預防工作提供指導依據,現作以下報道。
選取佛山市第五人民醫院眼科2022 年3 月至2023 年2 月收治的540 例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將其按照是否合并干眼癥分作干眼癥組132 例及無干眼癥組408 例。其中男性321 例,女性219 例;年齡13 ~18 歲,平均(16.02±0.52)歲;居住地:城鎮477 例,鄉村63 例;民族:漢族506 例,其他34 例。入組標準:(1)經睫狀肌麻痹下屈光狀態檢查證實為屈光不正;(2)年齡在13 ~18 歲之間;(3)于本地區持續居住生活≥1 年;(4)可獨立完成相關問卷調查;(5)愿意配合完成各項檢查。排除標準:(1)合并全身或(和)眼部先天性疾病者;(2)既往有精神病史者;(3)伴有可能對認知功能造成影響的疾病者。受試者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醫院倫理委員會已批準研究。
(1)眼科檢查:主要內容涵蓋下述幾項:①視力檢查;②屈光檢測;③眼部檢查;④干眼癥診斷。其中干眼癥診斷主要是通過主觀癥狀、淚膜破裂時間檢查(BUT)、Schirmer Ⅰ試驗(SIT)以及角膜熒光素染色檢查等實現。診斷干眼癥:通過患者的主觀癥狀、BUT 檢查、SIT、角膜熒光素染色檢查進行干眼癥的診斷,出現以下任何一種情況則符合干眼癥的診斷標準:①主觀癥狀+BUT ≤5 s;②主觀癥狀+5 s <BUT ≤10 s+角膜熒光素染色陽性;③主觀癥狀+SIT ≤5 mm/5 min;④主觀癥狀+5 mm/5 min <SIT ≤10 mm/5 min+ 角膜熒光素染色陽性。(2)問卷調查:通過文獻分析以及專家會議法制定《青少年屈光不正健康信息調查表》,內容涵蓋下述幾項:①人口學信息:性別、年齡、身高、體重以及居住地等;②疾病史:既往是否有過眼部手術、眼部外傷史,是否合并過敏性鼻炎;③眼部健康狀況:是否佩戴眼鏡、佩戴眼鏡時間、每日用眼學習時間。④生活習慣:看電腦時間、看手機時間以及每日睡眠時間。
比較兩組的人口學信息、疾病史、眼部健康情況以及生活習慣等。分析青少年屈光不正合并干眼癥的危險因素。
以SPSS 22.0 軟件實現對本研究數據的分析,計量數據通過(±s )表示,分析前予以正態性與方差齊性檢驗,呈正態分布,即開展t 檢驗。計數資料以[n(%)] 表示,進行χ2 檢驗。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明確佛山市南海區青少年屈光不正合并干眼癥的危險因素。P <0.05 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眼癥組的年齡大于無干眼癥組(P <0.05),而兩組的其他人口學信息對比,差異均不明顯(均P >0.05),見表1。

表1 兩組人口學信息的對比
干眼癥組中有眼部手術史、過敏性鼻炎史患者的占比均高于無干眼癥組(均P <0.05),見表2。

表2 兩組疾病史的對比[例(%)]
干眼癥組的每日用眼學習時間長于無干眼癥組(P <0.05),見表3。

表3 兩組眼部健康狀況的對比
干眼癥組的看電腦時間、看手機時間均長于無干眼癥組,而每日睡眠時間短于無干眼癥組(均P <0.05),見表4。
表4 兩組生活習慣的對比(±s)

表4 兩組生活習慣的對比(±s)
注:*與無干眼癥組相比,P <0.05。
組別 例數 看電腦時間(h/d) 看手機時間(h/d) 每日睡眠時間(h)干眼癥組 132 2.34±0.40* 2.49±0.47* 6.10±1.25*無干眼癥組 408 1.78±0.32 1.66±0.35 6.89±1.47 t 值 16.390 21.659 5.558 P 值 0.000 0.000 0.000
以青少年屈光不正合并干眼癥作為因變量,干眼癥=1,無干眼癥=0。以表1 ~4 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指標為自變量,賦值如下:年齡、每日用眼學習時間、看電腦時間、看手機時間以及每日睡眠時間均為原值輸入;有眼部手術史=1,無=0 ;有過敏性鼻炎史=1,無=0。經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可得: 青少年屈光不正合并干眼癥的影響因素包括年齡、眼部手術史、過敏性鼻炎史、每日用眼學習時間、看電腦時間、看手機時間以及每日睡眠時間(均P <0.05),見表5。

表5 青少年屈光不正合并干眼癥危險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隨著近年來人們生活方式的不斷改變,長時間用眼以及使用電腦、智能手機的時間增加,促使青少年干眼癥的發病率呈逐年攀升趨勢,這與國內日益增長的屈光不正患病率一致[7.8]。有研究報道顯示,干眼癥會引起淚液質量的異常,繼而引發淚膜的穩定性下降,而淚膜在維持角膜上皮新陳代謝、防護以及生理功能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9.11]。此外,淚膜穩定性對眼睛的視力以及舒適度均有重要影響,因此干眼癥和屈光不正存在密切關系,臨床實際工作中發現屈光狀態和干眼癥的發生互相影響,部分屈光不正患者合并有干眼癥[12.13]。然而,由于干眼癥的早期癥狀并不明顯,使得眼科醫生以及患者不夠重視。本文結果發現,干眼癥組的年齡大于無干眼癥組,且經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發現,年齡是本地區青少年屈光不正合并干眼癥的危險因素。這與既往相關研究報道相符[14],分析原因,可能是青少年人群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其學業相對繁重,每日用眼時間普遍較長,從而極易導致眼部的不適,繼而引發干眼癥。此外,干眼癥組中有眼部手術史、過敏性鼻炎史患者的占比均高于無干眼癥組,且經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眼部手術史、過敏性鼻炎史是本地區青少年屈光不正合并干眼癥的危險因素,即有眼部手術史、過敏性鼻炎史的屈光不正青少年并發干眼癥的風險較高。分析原因,可能是眼部手術會對患者眼表上皮細胞以及角膜基底神經產生損害,加之術中需對淚膜實施沖刷處理,均會增加干眼癥的發生概率。過敏性鼻炎發病過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T 細胞以及多種炎癥細胞參與的炎癥反應,繼而可能對淚液穩定性產生破壞,導致淚膜不穩定性的升高,進一步增加了干眼癥發生風險。另有研究報道[15]顯示,過敏性鼻炎并非屈光不正合并干眼癥的危險因素,這和本研究結果相悖。究其原因,可能與兩項研究所納入研究對象的年齡跨度不同以及屈光不正類型、嚴重程度不一有關。另外,干眼癥組的看電腦時間、看手機時間均長于無干眼癥組,而每日睡眠時間短于無干眼癥組。經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可得,每日用眼學習時間、看電腦時間、看手機時間以及每日睡眠時間均是青少年屈光不正合并干眼癥的影響因素。究其原因,可能是隨著眼睛使用時間的延長以及休息時間的減少,會影響患者的淚液質量,極易增加眼睛的不適感,最終導致干眼癥的發生概率增加。
綜上所述,佛山市南海區青少年屈光不正合并干眼癥情況不容樂觀,其影響因素包括年齡、眼部手術史、過敏性鼻炎史、每日用眼學習時間、看電腦時間、看手機時間以及睡眠時間等。臨床實際工作中應針對上述影響因素開展干預措施,繼而達到降低干眼癥發生風險的目的。例如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做好眼部衛生、鼓勵積極戶外活動、減少用眼時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