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霞
摘?要:社會組織是社會治理的新興力量,新時代強化黨建引領社會組織發展,有利于社會組織更好地發揮社會治理效能,有利于推進黨的全面領導,更好地發揮黨的統領作用。新時代強化黨建引領社會組織發展,需要明確社會組織中黨組織的角色定位、加強自身建設、健全體制機制、融通各類資源,提升社會組織服務社會的能力和水平。
關鍵詞:黨建引領;社會組織;黨組織;社會治理
中圖分類號:D9?????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0.056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急速發展的社會組織已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主體,同時社會組織也是開展黨的工作的重要陣地。2021年9月30日民政部印發了《“十四五”社會組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兑巹潯诽岢觥皥猿贮h建引領,保證發展方向。健全完善黨建工作機制,有效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將黨建工作融入社會組織運行和發展全過程,確保社會組織正確發展方向”。《規劃》還明確了8項主要任務,其中第一條就是要加強社會組織黨的建設。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這足以看出強化黨建引領社會組織發展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1?強化黨建引領社會組織發展的重要意義
社會組織是社會治理的新興力量,也是解決基層治理中復雜多樣難題的新抓手,通過黨建引領社會組織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可以從政黨和社會組織兩個層面體現出來。
1.1?政黨層面
通過黨建引領社會組織發展,有利于黨的方針政策得到全面貫徹落實。社會組織由于自身的自治性和民間性等特點,在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方面,具有一定的時滯性。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發布的《慈善藍皮書:中國慈善發展報告(2022)》顯示,截至2021年底,我國社會組織總量已達到90.09萬個。社會組織系統相對開放,人員流動大,內部人員思想多樣。面對數量如此龐大的社會組織,黨組織需要“更好地把群眾組織起來,把8小時以外的黨員組織起來”,及時學習和掌握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確保社會組織的各項工作始終在黨的領導下,與國家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完全一致。
1.2?社會組織層面
通過黨建引領社會組織發展,有利于社會組織更好地發揮社會治理效能。“黨建引領已成為推動多方主體協同共治和提升基層治理體系整體治理能力的重要制度安排”。改革開放以后,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催生了許多社會組織,但游離于民間的社會組織沒有實力和機會參與到公共服務中來。通過黨建引領可以實現社會組織各級黨支部的聯動,有利于社會組織間的資源共享和多領域合作,有利于社會組織獲取官方資源,有利于社會組織增強自身的公信力,從而全方位提升社會組織提供公共服務的綜合實力。通過黨建引領統籌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和使社會組織“作為國家和市場之外相對獨立的主體,和國家和市場一起分擔社會風險、化解社會矛盾、共同維護社會穩定與和諧”。
2?黨建引領社會組織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黨建引領社會組織發展還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比如,黨組織和黨建工作覆蓋難度大,已成立的黨組織空轉現象明顯、黨建與社會組織的業務工作融合不夠等問題。
2.1?黨組織和黨建工作覆蓋難度大
從社會組織發展歷程來看,中國古代就有里甲、鄉約、宗族這類的民間自治機構存在,中國近代也有救濟會、紅十字會、慈幼院這類民間組織活躍在歷史舞臺,但新中國成立以后,社會組織發展速度減緩。雖然改革開放后我國社會組織發展勢頭迅猛、累計數量可觀,但相對于西方國家我國當代社會組織的發展起步時間較晚,成長年限不足,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從地理空間來看,在我國經濟水平發展更高的東南沿海地區,社會組織數量與規模更為龐大,發展理念和模式也更加先進。從社會組織發起的背景來看,其依托的行業多種多樣,各種社會組織的資源渠道和生存文化環境不同,導致了各類社會組織間的差異明顯??偠灾鐣M織的發展歷程、地理空間、發展背景的不同導致了社會組織發展情況與水平各異,黨組織的建立和黨建工作的開展面臨復雜多樣的困難,盡管有些社會組織中建立了黨組織,但尚未實現全覆蓋。
2.2?黨組織空轉現象明顯
黨組織空轉現象主要表現為形式化應付檢查、缺少專業人才、缺乏保障機制。有的社會組織迫于“是否建立黨組織”等考核指標的壓力,把建立黨支部當成一種政治任務完成。這類社會組織大多只留下形式化的工作材料來應付檢查,以求交差了事。還有的社會組織缺乏資金、場地、發展機會等資源的支持,同時也缺少具備專業素養的人才隊伍來主持黨建工作。這類社會組織認為開展黨建活動不僅妨礙了自身業務的發展,還增加了組織的運營成本。除此之外,黨建活動缺乏具體的管理機制。社會組織成立之初,登記條件比較寬松,但后期開展黨建活動的時候又缺乏明確的監督機制和激勵辦法,導致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管理不到位、社會組織開展黨建活動缺乏動力。
2.3?黨建與社會組織的業務工作融合不夠
黨建與社會組織的業務工作融合不夠主要原因有:黨組織定位有偏差、黨建活動未能結合社會組織特點、黨建活動創新不足等。很多社會組織中的黨組織仍以命令、監督、指揮的思路開展工作,忽略了服務和促進社會組織發展的職責。還有的黨組織過于輕視自身在社會組織中應發揮的作用和占據的地位,更談不上主動促進社會組織業務與黨建業務的融合。在開展黨建活動的時候,黨組織未能充分發掘社會組織的需求和特色,導致黨建與業務“兩張皮”。社會組織本身涉及行業廣泛,社會大眾對社會組織提供的服務需求也多種多樣?!皼]有群眾的領導是空洞的”,如果不能充分結合社會組織自身的特點和需求,黨建活動的開展就只能浮于表面或者成為瞎指揮的花架子。很多黨建活動的開展依然是照本宣科,拘泥于座談會,局限于會議室,因循守舊、創新不足、不能適應新時代的發展和進步,這樣的黨建工作很難與社會組織業務相互支撐、共同發展。
3?黨建引領社會組織發展的煙臺模式
我國幅員遼闊,各個區域的政治、經濟、文化各異,但對于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南方沿海地區,故本文選取了位于中國華東地區,地處山東半島東北部的煙臺市作為研究案例。近年來,煙臺市聚焦構建“1+233”工作體系,著力打造公益慈善之城,在實踐中精準把握社會組織發展的規律和特點,從培育社會組織入手,保證其在成長過程中根正苗紅,通過各種資源的投入為社會組織增強黨建意識、聚焦能量、賦予能力,并且制定激勵機制來促進社會組織的黨建活動展開,努力扮演好服務角色,打造了“黨建引領+”的多張活動名片,發揮了黨建引領的巨大效能。煙臺市通過黨建引領對社會組織的良好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促進了社會組織更好地參與到煙臺市社會基層治理中,探索和強化了黨建引領社會組織發展的“煙臺道路”。
3.1?積極培育社會組織,根植黨建基因
煙臺市首先從思想意識著手,在社會組織的孵化階段,就植入紅色基因,完善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配套培育。煙臺市民政大力實施社會組織培育計劃,孵化了多家發展水平不錯的社會組織。例如煙臺市牟平區近年來實行了“紅揚牟平,益路同行”的社會組織培育計劃,建立了煙臺市德信社會組織創業中心,為社會組織孵化、服務和管理提供全方位的保駕護航工作。并在社會組織培育之初就加強對黨組織建立、黨支部書記選配、黨員培養發展工作的指導,為社會組織后期開展黨建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2021年,德信社會組織創業中心推動了新培育出的12個社會組織建立了基層黨組織,并且實現了其黨建工作的全面覆蓋。
3.2?大力投入各類資源,促進社會組織發展
煙臺市針對兩新組織(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的簡稱)開展“百萬提升工程”,幫助社會組織黨委書記撿拾革命記憶、重溫入黨誓詞、學習先進經驗和做法,輻射帶動社會組織其他成員,有效解決了社會組織黨建意識薄弱的問題。煙臺市牟平區創新“益路同行議事會”,定期召集社會組織中黨組織負責人座談會,舉辦黨建培訓班、開展各類學習活動,對社會組織進行針對性和精細化的指導與幫扶。煙臺市芝罘區社會組織綜合黨委從資金支持著手,積極開展“助航”工作,“連續舉辦了六屆社會組織公益創投,累計投入資金380余萬元,服務群眾10.5萬余人次”。為了打造公益生態圈,實現企業資源供給和社會組織資源需求的互動聯結,煙臺市芝罘區多次召集社區、社會組織、政府相關部門、企業,開展對接會,充分撬動了行業協會背后的企業資源,實現了黨建促進社會組織獲取資源,社會組織積極開展黨建工作的良性循環。
3.3?從政策機制入手,創新管理和激勵機制
以達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有效覆蓋為原則,煙臺市實行屬地街道和業務主管部門雙管齊下指導社會組織開展黨建工作的辦法,推出了“屬地管理+行業協會+綜合黨委兜底”的管理模式。為改善社會組織黨組織的空轉現象,確保已建立的黨組織持續發揮作用,煙臺市舉辦“雙十佳”社會組織評選活動,發揮了星級評定的作用,推動黨建和業務規范協同發展。煙臺市芝罘社會組織創益園采用了公共資源積分兌換等激勵制度,引導了社會組織自覺向黨靠攏。
3.4?打造黨建品牌,造福社會大眾
煙臺市致力于達到黨建業務與社會組織業務相互融合的深層目標。煙臺市發揮“黨建引領+”活動的品牌效應,堅持以品牌促黨建,以黨建促業務,通過“黨建引領·暖巢行動”“黨建引領·慈善惠民”“黨建引領·紅帆啟航”“黨建引領·創益福山”等“黨建引領+”系列活動的開展,整合社會組織力量,打響了“黨建引領”的品牌。煙臺市慈善總會辦公室黨支部以創新思路推出了“一社一組織”“一社一基金”“一社一品牌”“一社一基地”“一社一文化”的“五個一”工程,強力打造黨建慈善工作品牌,從慈善工作站、公益基金、救助項目、服務基地、文化宣傳全方面入手,實現社會組織與黨建業務的良性互動,達成以黨建引領做到慈善惠民,從而實現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目標。
4?新時代黨建引領社會組織發展的經驗與啟示
結合黨建引領社會組織發展中存在的短板與不足,以及煙臺市在黨建引領社會組織發展中的典型經驗做法,為新時代推進黨建引領社會組織發展提供了方向和啟示,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4.1?明確社會組織中黨組織的角色定位,突出指導與服務功能
黨組織要加強理論學習和知識儲備,向社會組織輸送先進文化知識,積極宣傳黨的政策路線方針,確保社會組織擁護和執行黨中央的決議,杜絕社會組織內的不良思想傾向,引導黨員和群眾遵紀守法,保證社會組織依法運營,營造與時俱進、積極向上的良好組織氛圍。與此同時,社會組織中的黨組織要摒棄政黨本位思想,扮演好服務角色,使社會組織受益于黨建引領工作,寓教育于服務之中,增強社會組織政治認同,促進社會組織與黨組織共榮共進。具體而言,黨組織可以加強對社會組織從業人員的人文關懷,切實保障組織內工作人員的合法權益,幫助各類人才成長,發掘社會組織成長的需求,基于黨建活動架構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公益創投比賽、社會組織推介會、社會組織發展論壇等活動,方便社會組織獲取各類資源。通過給予積極開展黨建活動的社會組織積分獎勵和借貸優惠的措施,激發社會組織黨建動力。
4.2?加強社會組織中黨組織的自身建設
嚴格監督新登記注冊的社會組織實現黨支部的建立和黨建活動的開展;對于應建但未建黨支部的社會組織,加大組建力度;面對缺乏開展黨建活動人才的社會組織,上級黨委可以選派黨建專員;鼓勵社會組織中的黨員主動亮出黨員身份,培育社會組織管理者和從業人員成為入黨積極分子,壯大黨組織人員隊伍。深化社會組織中黨組織的法律法規、黨建業務、組織管理的專業培訓,建設具有先進思想、具備專業黨務工作技能、富有黨建工作熱情的黨務工作隊伍,充分發揮其在社會組織中的宣傳、指導、服務和引領作用,逐步實現黨組織建設和黨建工作全面開展的雙覆蓋局面。
4.3?健全社會組織中黨組織的體制機制
從管理范圍、管理制度、動態反饋機制等方面完善社會組織中的黨建工作。厘清上級部門對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管理范圍,列舉社會組織黨建業務管理清單,理順各級黨組織的隸屬關系,建立清晰的黨建業務管理體系。行政區域內民政部門和黨組織部門要聯合部署社會組織黨建的重點工作,著力破除基層黨建引領工作的薄弱環節,共同發揮對黨建引領工作的宏觀把控作用。明確職責體系、細化管理標準、完善考核制度、建立獎懲制度,確保管理制度切實可行,符合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發展階段和發展要求。總之,“通過完善制度體系,實現社會組織黨的建設科學有序發展”。做到監督與激勵手段并行,管理張弛有度,及時了解社會組織的反饋意見,改進和完善管理制度,以確保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取得實效。
4.4?促進黨建工作與社會組織業務工作有機結合
社會組織作為社會治理多元主體中的重要一員,激發其參與社會治理的主人翁意識,引領社會組織充分發揮其自身優勢,充分發揮社會組織中黨組織的團結作用,形成社會治理的強大合力。充分了解民眾需求和挖掘社會組織的服務潛力,確保黨建工作緊扣社會組織業務方向,保障社會組織健康發展,突出社會組織特點、貼近社會大眾需求,實現各層級黨組織的聯動,推進資源共享和跨領域合作,實現需求和服務的精準對接。積極推廣基層黨建工作開展的原創性經驗,品牌化運作具有良好社會效應的黨建引領項目,讓社會組織和社會公眾感受到黨建引領的風采,吸引更多社會組織運用黨建引領平臺。
5?結語
新時代,強化黨建引領社會組織發展,旨在發揮黨組織的凝心聚力作用,引領團結廣大社會組織成員,認真學習黨的創新理論,認真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夯實黨的執政基礎,把握社會組織正確發展方向,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獨特作用,為推進我國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趙宇新.民政部發布《“十四五”社會組織發展規劃》[N].中國社會報,20211009(001).
[2]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N].人民日報,20221026(001).
[3]孫大軍.積極探索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的有效途徑[J].黨建研究,2021,(03):5556.
[4]薛美琴,馬超峰.關系網絡再造:社會組織聯合黨建的行動邏輯——以江蘇省黨建聯盟的實踐為例[J].探索,2020,(06):134143.
[5]木椿.2012兩會:關于社會組織的話題[J].社團管理研究,2012,(04):3134.
[6]毛澤東.關于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J].新長征,2022,(06):65.
[7]芝罘社會組織創益園:讓公益從夢想照進現實[EB/OL].(20220822).http://www.yantaitv.cn/system/2022/08/22/014348924.shtml.
[8]劉忠祥.把握規律特點創新方式方法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怎么抓[J].人民論壇,2017,(28):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