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詩佳
摘?要:寶玉石加工課程作為高職院校“寶玉石鑒定與加工”專業綜合技能課程,新形態教材建設打破傳統紙質教材框架,采用“模塊化活頁式”教材設計,在紙質教材中并聯視頻、音頻、習題等數字資源,并將數字資源整合于教學資源數據庫,在網絡課程平臺實現課程間數字化共建和專業信息化建設,保障職業教育信息化的創新發展。
關鍵詞:高職院校;新形態教材;數字資源;寶玉石加工課程
中圖分類號:TB?????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0.092
1?研究背景
2015年3月,隨著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上“互聯網+”行動計劃被提出,中國教育歷經第一代以書本為核心、第二代以教材為核心、第三代以輔導和案例為主要表現,開始向第四代教育以學生為核心邁進,教育部開始積極推動信息化教學。2018年4月,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努力構建“互聯網+”環境下的新型教育模式,強調大資源觀。在此背景下,全國高職院校紛紛開展教學改革,建設數字化、網絡化教學資源,構建在線課程資源庫,搭建網絡課程平臺,形成新形態的智慧課堂。
教材是知識傳授的重要載體,是人才培養的重要依據,也是保障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2019年3月,《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要求推動校企“雙元”合作開發國家規劃教材,倡導使用新型教材。教材建設成了教育信息化和教學數字化的基石,也是智慧課程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2年11月,教育行業標準《教師數字素養》發布實施,標準要求教師對教學擁有數字化意識,掌握數字技術知識與技能,應用數字化教學設計和數字化教學實施。數字素養成為教師的基礎要求和評價標準,進一步推動了教學數字化改革和教材數字化改革。
2?寶玉石加工課程教材現狀
目前,寶玉石加工課程內容主要包括寶玉石的工藝性能、寶玉石的加工工藝及設備、弧面型寶石的加工工藝、刻面型寶石的加工工藝等幾部分,教材仍為紙質教材,多存在內容有限、形式單一、可學性差、更新不及時等問題。
2.1?教材內容有限,形式單一
由于紙質教材的版面和呈現形式限制,學生只能通過文字和圖片的介紹對寶玉石款式、寶玉石的光學特性、加工工藝流程等知識進行了解,這種教材內容形式對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理解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例如,學生必須通過二維圖片對寶玉石款式進行想象,自主回憶寶玉石相關光學特性與加工要求進行聯系,琢磨加工設備只能看到全景圖片和細節圖片,圖片連續性不強。單獨的紙質教材無法滿足教學要求,教師必須通過教具和實踐課堂的演示讓學生對相關知識有更加清晰和深入的學習。
2.2?教材不利用于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可學性差
對于寶玉石加工課程,獨立的教材學習效果差,不利用學生對于具體知識點和實操技能的掌握,教學通常搭配教師講解、教具展示、實踐演示等環節。這些手段受限性大,學生只能在課堂上和實訓室進行學習,預習成果較差,復習難以實施。除此之外,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和領會能力不同,對于不同的學生,學習的難點也不同,以上教學手段無法實現不同學生對象的課上重復和課下復習。以上問題都成了阻礙學生自主學習的難點,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
2.3?教材使用不便
寶玉石加工課程教材中涵蓋不同寶石款式的加工工藝,學生可按照教材中提供的設計圖紙和數據參數進行寶石琢磨。由于傳統紙質教材裝訂成冊,無法拆分,學生無法將圖紙頁獨立取出,在實訓室操作機器上仍需要翻看整本教材。琢磨機器空間有限,無法提供整本教材開展放置和書頁固定的空間和裝置,既不利用學生及時對照查看圖紙數據,也不利用教材的保存和保護。
2.4?教材內容更新不及時
傳統紙質教材一經出版使用,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不能進行更換更新,一些高職院校教材的使用時間甚至超過10年。寶玉石加工課程是一門與實踐結合極為緊密的課程,新的琢磨加工技術、新的儀器設備、新的款式設計以及市場的最新動態均與課程內容息息相關。
寶玉石加工課程涉及寶玉石材料的選取、加工設備的使用、寶石款式的設計等各方面知識。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新的寶玉石材料層出不窮,不斷被開發使用,學生應對新開發的寶玉石材料的基本性質有所認識和了解;開料機、圈形機、角度琢磨機、八角手、磨盤、拋光盤、拋光粉等琢磨加工設備和工具也在不斷地升級換代,學生應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加工設備的使用方法。而對于寶玉石材料的深入研究和設備的升級促使更多更新更復雜的寶石款式設計發明,這些設計款式均有獨到的優勢,對于學生日后的款式設計有很大的參考和啟發意義,值得學生學習借鑒。寶玉石交易市場的走向、購買者的喜好以及時尚潮流均對寶玉石加工款式設計有著一定的影響,學生不僅要學習基礎款式的琢磨加工,也要熟悉市場對寶石設計款式的需求,順應市場需要,緊跟時尚潮流。
寶玉石加工課程內容可對應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寶石琢磨工賽項,每屆比賽的賽項要求都會有所更新。而傳統紙質教材不能隨比賽更新,難以與比賽直接對標,學生無法從教材中直接了解到行業內的新規范和新要求,不利于更新學習方向。
高校教材不僅要傳授科學文化知識,也要貫徹思想教育。教材內容應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價值導向,緊跟黨的領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與時俱進。傳統紙質教材無法及時更新政治思想動態,難以保持教育思想的先進性。
3?寶玉石加工課程新形態教材建設思路
3.1?教材編寫團隊建設
為保證新形態教材的質量,教材編寫團隊應廣納賢才,充分發揮每一位專任教師、企業教師、實訓室管理員、行業專家等人員的自身優勢。
專任教師對于教學和學生狀態最為了解,對于教材的編寫也最為熟悉,應做好學生情況分析,有針對性地制定和調整教材內容,優化教材的編寫方式,使得教材更利于學生個性化學習和自主學習。
企業教師對于市場動態更為敏感,可以發掘行業最新技術、最新設計以及市場走向,定期更新對應的教材模塊內容,使得教材始終保持常用常新的狀態。
實訓室管理員對于實訓室設備儀器最為熟悉,對琢磨加工機器和工具的使用和維護有著更獨到的見解,在教材中加工工藝的具體流程部分可以提出更細致、更巧妙、更有啟發性的想法,使得教材不僅具有實用性,同時具有創造性。
行業專家對教材具有高度的編審能力,與國家層面接軌,著眼于行業層面,可以對教材的方向進行精準把控,同時從全局對教材進行編審,使教材從內容上和思想上均保持正確性、科學性、系統性、先進性。
教齡較長的教師教學經驗豐富,能更好地歸納總結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分析學生情況,較年輕的教師對多媒體、互聯網等信息化、數字化資源的制作更加熟練,雙方專長互補,相互學習,共同進步,不僅確保新形態教材的編寫工作順利完成,也能使團隊總體素質穩步提高。
3.2?紙質教材設計創新
結合寶玉石加工課程的實際情況,新形態教材更適合“模塊化活頁式”教材。
寶玉石材料特性板塊內容可分段分點對應二維碼或網址鏈接,與結晶學與礦物學、晶體光學、寶石學、玉石學等課程知識點進行聯結,使學生將不同課程地知識進行串聯,融會貫通,能夠將理論知識在實踐中進行驗證和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寶玉石款式介紹板塊內容可將不同寶玉石款式對應二維碼或網址鏈接,與款式三維立體圖像、動畫和講解視頻進行聯結,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更加清晰地對寶玉石款式進行認知,而不是通過簡單的二維圖片進行想象。
寶玉石加工設備和加工工藝流程介紹板塊內容可將不同設備對應二維碼或網址鏈接,與設備介紹視頻和設備使用方法視頻進行連結,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反復觀看視頻,了解設備的使用方法、步驟以及注意事項,不再局限于課堂上教師的講解和實訓室中的實踐環節。在實踐操作中也可以跟隨視頻進行模仿,隨時暫定,學生遇到的難點也可重復觀看視頻進行學習,同時與紙質教材內容進行對照,加深學習認知。
借鑒工作手冊,將寶石款式設計圖紙設為“功能插頁”,在需要的情況下可以進行拆分,學生可以將單獨的圖紙頁放置于琢磨加工機器旁,方便及時對照圖紙數據,確認加工流程的正確和準確。圖紙頁可留有側邊欄供學生記錄微調數據信息,或記錄學生進行加工實踐時的創意想法。
行業最新動向和思政教育板塊可設為“補充活頁式”教材,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內容更新。內容應隨行業標準的發布實施、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的賽項說明、寶玉石材料的發掘探索、儀器設備的發明升級、寶石款式的設計創新、珠寶市場的流行趨勢以及黨中央的指導思想、教育部的指導方針等內容的實時變化進行更新添加。
3.3?數字資源開發建設
與紙質教材相配套的圖片、視頻、音頻、習題等數字資源應同步上線,與紙質教材配合使用,構成完整的新形態教材。教師應盡快完成相關資源的制作,將資源在教學資源庫、精品在線課程、MOOC等途徑進行整合,實現數字資源庫的建設。
寶玉石款式介紹部分應制作三維立體圖像、動畫和視頻資源,全方位多角度對寶玉石款式進行講解。寶玉石加工設備和加工工藝流程介紹部分內容配有完整講解視頻資源,為學生提供“線上師父”,盡可能運用多機位、大特寫等攝像方法,將操作流程清晰、全面地展示介紹。
每項知識點配有相應的習題,習題不應拘泥于文字形式,應運用數字化手段,借助VR等技術,使學生對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的學習進行檢驗;抑或者將習題游戲化,將答題轉化為闖關競賽,累計積分,設置班級或專業排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需定期更新的內容,如行業標準、企業需要、新興技術設備、流行款式設計等以及國家政策、指導方針等,設置獨立板塊進行發布,學生可訂閱提醒,以及時接受行業最新動向。
學生可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等移動終端掃描二維碼或者查詢網址鏈接,獲取數字資源,進行線上學習,隨時隨地“進課堂”,或者通過電腦端查詢網址鏈接,同樣可以進行學習。
3.4?網絡互聯平臺搭建
當寶玉石加工課程新形態教材編寫完成,相應的數字資源庫也應建設完畢。借助微信公眾號、超星爾雅課程、學銀在線、智慧職教等網絡資源平臺將不同課程的數字資源進行互聯整合,實現不同課程間的資源融合交匯。
對于“寶玉石鑒定與加工”專業,寶玉石加工課程與結晶學與礦物學、晶體光學、珠寶玉石鑒定、鉆石分級等課程有著緊密的聯系,全專業課程的完整數字化,是建設國家級、省級、市級、校級專業教學資源庫的重要基礎。
4?寶玉石加工課程新形態教材建設存在的問題
目前,寶玉石加工課程新形態教材建設仍存在諸如研究范例少、編寫標準不清、開發技術能力不足、缺乏有效經費保障等問題。
4.1?新形態教材研究范例少
我國新形態教材建設仍處于發展初期階段,已出版的新形態教材較少,不足5%,寶玉石鑒定與加工專業相關課程新形態教材出版占比更低。寶玉石加工課程新形態教材在編寫設計方面仍處于摸索階段,由于學科差異和教學形式的不同,較難從已出版的新形態教材中進行借鑒,編寫團隊始終在嘗試探索中推進工作,且許多新穎的設計想法無法進行實踐驗證,使得編寫決策討論過長,難以定論。例如,對于“活頁式”教材的形式選擇,是采取傳統裝訂方式與“活頁式”手冊相結合還是統一設置為“模塊化活頁式”,仍需進一步地討論調查研究。
4.2?新形態教材尚無編寫標準
我國目前尚未設立新形態教材的國家或行業編寫標準,已出版的新形態教材形式各異,沒有系統的板式和設計規范。且由于新形態教材建設處于初級階段,相關標準的定制與發布可能仍需較長的時間。
4.3?新形態教材開發技術能力不足
新形態教材的開發不僅僅是教材的編寫,教材出版印制、配套數字資源制作、網絡平臺搭建等一系列工作需要陸續開展。
傳統出版社現行的出版方式與新形態教材的要求不符,傳統的教材裝訂方式不能滿足“活頁式”教材的設計要求,同時傳統的出版發行和版權管理辦法無法保證新形態教材的實時更新需求。
教學視頻的教學狀態與線下傳統教學形式有很大不同,教學應具有標準性、可推廣性。視頻制作需要專業的設備和技術,從拍攝開始的攝像設備、收音設備,到后期的視頻編輯剪輯、音頻及字幕搭配,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數字資源的質量。絕大多數的專任教師教學視頻拍攝和制作經驗不足,由于日常教學工作、科研工作以及行政工作的壓力,無法投入較多的時間和精力于數字資源的制作上。
教學資源數據庫和網絡課程平臺的搭建則需要學校、企業、國家多層面支持共建,編寫團隊無法獨立完成。
4.4?新形態教材建設缺乏經費保障
新形態教材建設對于編寫團隊的任何一類成員都是巨大的工作量,需要編寫團隊投入額外的時間和精力,編寫團隊的工作量需要經費予以保障。數字資源的制作最好聘請專業的視頻制作團隊,以保證高質量高效率產出資源,也需要經費的支持。教學資源數據庫與網絡課程平臺需學校層面與相關機構簽訂協議,支持新形態教材的建設。
5?結語
高職院校寶玉石加工課程新形態教材的建設跟隨國家“互聯網+”行動,響應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是《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重要體現,是教師對于自身《教師數字素養》的要求。
寶玉石加工課程新形態教材宜采用“模塊化活頁式”教材設計,在紙質教材中并聯數字資源,并將數字資源整合于教學資源數據庫,在網絡課程平臺實現課程間數字化共建和專業信息化建設,保障高職院校職業教育信息化的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程秀花.智慧課堂背景下的高校新形態教材建設初探[J].科教文匯,2019,(7).
[2]付艷芳.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開發的必要性、基本要求與實施路徑[J].職業技術教育,2022,(3).
[3]劉釗.“互聯網+教育”背景下“新形態一體化”教材建設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20,(1).
[4]熊建平.高職院校新形態一體化教材的建設與探索[J].現代職業教育,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