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
摘?要: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職學校德育工作怎么抓?如何讓中職學校德育工作更精準、更有效?如何讓中職學生陽光自信,實現“鑄魂育人”?本文從省級德育重點項目研究實踐出發,以“陽光鑄魂”為理念引領,以“陽光工匠”為成長坐標,以“三加強”內容體系、“三育人”實施路徑、“三支撐”保障條件和“三協同”推進機制共同構建中職“陽光德育”體系,結合個案學校“自信德育”的具體實踐,系統探討了推進中職“陽光德育”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陽光鑄魂;陽光工匠;陽光德育;“三全育人”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0.080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市八一學校考察時強調,基礎教育是立德樹人的事業,要旗幟鮮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強。中職學生正處在人生成長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他們的理想信念、價值觀、思想道德狀況,直接關系到我國產業生力軍的素質,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職學校德育工作怎么抓?如何讓中職學校德育工作更精準、更有效?如何讓中職學生陽光自信,實現“鑄魂育人”?一段時間以來,盡管各地各校積極探索中職德育模式,創新德育方式,但仍不適應新形勢的需要,主要存在內容體系不優、針對性不強,方法舉措不多、實效性不強,條件支撐不足、保障性不強,工作機制不活、協同性不強等問題,尤其是中職學生理想信念模糊、積極心理缺失、奮發進取不夠等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在“三全育人”背景下,構建適應時代發展需求的中職“陽光德育”體系,對落實“鑄魂育人”意義重大。
1?理念引領:以“陽光鑄魂”引領中職德育價值達成
吳江虹在2008年首次提出“陽光德育”這一概念,認為“陽光德育”是用陽光之心育陽光之人的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學生全面發展的各個方面、面向學生發展的整個過程的教育。樓列娜、嚴小萍在2011年提出造就出學業上有成就感、人生上有幸福感的“陽光學生”觀點。2015年,羅海萍提出“陽光德育”是要讓學生成為自信樂觀、接納寬容、堅毅向上的一代新人。羅儒提出了“用生命培育生命、用愛心點燃愛心、用溫暖傳遞溫暖、用尊重播撒尊重、用智慧啟迪智慧、用激勵引領激勵”的“陽光德育”實施路徑,豐富了其內涵。以上觀點都指出“陽光德育”有“喚醒、激勵、固本”等主要功能,與中職學生有“堅定理想信念、養成積極心理、樹立職業精神”等主要德育需求高度吻合,深刻揭示了“陽光德育”在中職德育中的特殊作用和重要意義。在此基礎上,提出“陽光鑄魂”德育理念,即突出理想信念教育,鑄“三愛”(愛黨、愛國、愛人民)之魂,突出積極心理教育,鑄“三自”(自尊、自信、自強)之魂,突出職業精神教育,鑄“三業”(樂業、敬業、精業)之魂,有效吻合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堅持鑄魂育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這一根本要求。
(1)“陽光鑄魂”是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責任擔當。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對“鑄魂育人”進行全面部署,不僅提出了一套完整思想理論體系,而且出臺一系列關于學校德育工作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文件。要將立德樹人貫穿到教育教學各環節、各領域,必須把德育擺在學校工作首要地位并科學組織實施。在原有中職德育工作基礎上,立足中職學校德育工作新情況新變化,學深悟透中職德育新政策新要求,針對性提出“陽光鑄魂”中職德育理念,全要素推進中職德育工作落實落地,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創新之舉。
(2)“陽光鑄魂”是提升中職學校德育實效的現實需要。長期以來,各地中職學校不斷強基固本,辦學水平和質量得到持續提升,但教學視導、督導檢查中發現仍有相當部分學校德育工作較為薄弱,表現為目標不明、抓手不力、隊伍不齊、措施不靈等方面,亟待省級層面完善頂層設計、開展系統研究和改革,強化目標引領、強化政策推動,提升隊伍素質、優化活動內容,推動中職德育工作科學有序開展。同時,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是廣大青年群體中的一部分,正值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給予精心引導和栽培,必須用科學的育人方法來培育成長。提出“陽光鑄魂”理念并配套設計系統性解決方案,是中職學校德育工作提質增效的制勝之匙。
(3)“陽光鑄魂”是促進中職學生健康成長的客觀要求。中職學生本是“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應該朝氣蓬勃、積極向上,但調研表明部分學生不“陽光”,甚至少數學生存在理想信念缺失、心理健康障礙、“三觀”取向不正、積極進取不夠等問題,迫切需要中職學校用科學的育人方法,發揮“鑄魂育人”功能,給予學生精心引導和栽培。以“陽光鑄魂”理念為引領,借鑒陽光“普照、溫暖、強骨”的特質,打造中職德育陽光生態,提升中職學生陽光指數,培養產業急需陽光工匠,是解決中職德育現實問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應有之義。
2?目標打造:以“陽光工匠”打造中職學生成長坐標
中等職業學校德育目標歸根結底是培養和造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基于“陽光鑄魂”德育理念和中職人才培養目標的分析,要把“陽光工匠”打造成中職學生成長坐標。
中職德育工作現狀調查發現,當前中職學校超過80%的學生來自農村,相當一部分學生來自留守家庭,從小家庭條件差、家庭關愛少,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問題和行為習慣養成問題。和同齡的普高學生相比,中職學生普遍存在理想信念模糊、積極心理不強、職業精神淡薄等現象,“陽光指數”偏低,嚴重制約著中職學校人才培養質量提高,必須通過品牌效應和示范引領作用,帶動中職教育改革發展。通過提出“陽光工匠”這一重要概念,科學詮釋其內涵:“心里有目標,身上有朝氣,手中有本領”。“心里有目標”就是愛黨愛國、崇尚美德、追求理想;“身上有朝氣”就是自信自強、奮發進取、身心健康;“手中有本領”就是樂于學習、技藝嫻熟、積極創新。在此基礎上,構建吻合“陽光德育”主要功能的“陽光工匠”核心素養結構模型,為中職學生設立明確的成長坐標。
3?體系構建:以“陽光德育”構建中職德育典型范式
針對中職學生進取心、自信心、責任心相對缺失的教育難題,以“陽光鑄魂”為價值主線,以“三加強”為重點內容,以“三育人”為主要方式,以“三支撐”為條件保障,以“三協同”為推進機制,構建“一主四維”中職“陽光德育”典型范式。
(1)構建“三加強”陽光德育內容體系。以政治信仰、心理品質、職業道德為重點,聚焦“三個加強”,構建“三愛、三自、三業”陽光德育內容體系。一是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即加強愛黨、愛國、愛人民教育,堅定學生政治信仰。二是要加強積極心理教育,即加強自尊、自信、自強教育,培養學生陽光心理品質。三是要加強職業精神教育,即加強樂業、敬業、精業教育,塑造學生陽光職業觀。
(2)創新“三育人”陽光德育實施路徑。一是陽光課程育人。要加強思政課程教學管理,做到大綱、教材、教師、課時和考核“五落實”,確保開足開齊思政課程;加強思政課程教學研究與資源建設,“一地一案”“一校一策”開發思政課程拓展模塊;建設中職思政在線精品開放課程、課程思政示范課程。二是陽光活動育人。要建立“月月有比賽、周周有活動、天天都向上、人人都參與”的中職陽光德育活動機制,創新開展中職學生“文明風采”德育實踐活動,打造品牌,構建“人人能上臺、個個有特長”的德育活動體系。三是陽光環境育人。通過組織開展案例征集和新聞作品評選,利用職業教育宣傳活動周,全方位營造中職學生向上向善的輿論氛圍。
(3)建設“三支撐”陽光德育保障條件。一是打造陽光德育隊伍。要將“立德樹人”作為教學名師、專業帶頭人、專業教學團隊等項目遴選的第一條件;舉辦思政骨干教師、班主任、德育副校長(主任)專項培訓;積極開展“最美班主任”“身邊最美教師”等評選活動。二是打造陽光德育平臺。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網絡教學平臺、公共藝術數字博物館等線上德育平臺建設,建設陽光德育研學基地。三是打造陽光德育項目。要系統開展陽光德育研究,建設陽光德育示范校,探索形成特色德育模式,打造陽光德育品牌項目。
(4)完善“三協同”陽光德育推進機制。一是完善協同推進機制。構建省、市、縣、校四級縱向聯動的陽光德育管理體系,政府、企業、學校、家庭、社會橫向互動的陽光德育實施體系,實現上下聯動、全員協同。二是完善協同保障機制。層層建立陽光德育領導小組,強化陽光德育組織保障,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健全陽光德育管理制度,常態化、規范化推進陽光德育;層層設立陽光德育專項經費,保障陽光德育的實施。三是完善協同評價機制。將陽光德育納入中等職業教育督導評估指標體系,研制“陽光學校”“陽光教師”“陽光工匠”系列評價標準,用陽光德育要素評學校、評教師、評學生,推動陽光德育見質見效。
4?實踐探索:以“自信德育”培養陽光自信中職學生
近年來,在全省“陽光德育”品牌影響下,長沙財經學校一直秉承著“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宗旨,以培養陽光自信的“學校人”和自強不息的“職業人”為德育目標,不斷深化“課程+活動+環境”三位一體的德育工作思路,開展了“陽光德育”實施路徑的實踐探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德育體系。
4.1?以課程弘揚主流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在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踏踏實實修好品德,成為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教育之本在于立德樹人。中職學校教育不僅要抓好技能訓練,更要重視德育教育。立足課堂教學,發揮教學中的德育優勢;立足實習實訓,挖掘操作中的德育價值。
教學內容融入主流價值。以思政課為領航,多形式、多角度將思政教育嵌入各學科教學中,按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程教材指南》、《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要求,把課程思政實施情況作為評判課堂教學成效的重要指標。多形式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教學實施,采用校長、書記講思政,邀請當地黨委政府領導、勞動模范、英雄人物、黨校專家等入校進行專題講座或學習分享,增進學生政治認同、理論認同、思想認同和情感認同,讓社會主流價值成為學生思想的啟迪、戰略的啟蒙、智慧的啟示。
實習實訓滲透工匠品質。積極與行業協會、業內知名企業開展深度校企合作,借助優勢的行業資源,引進優秀的企業文化,通過引企入校、進企辦校、前店后校、校企共建企業實體和企業學院等模式拓展實習實訓基地,為學生“做中學,學中做”奠定良好的條件,也為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實踐的舞臺。在實習實訓過程中,將工匠精神、創新精神、勞動光榮等理念有機融入實踐教學,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長期接受這些職業精神、職業理念的熏陶,在熟練掌握操作技能的基礎上,嚴格要求自己遵守職業操作規范和職業紀律。通過組織參加各級各類技能比賽,在滲透感恩教育,工匠精神的同時,充分激發學生愛校情懷、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強化學生職業意識。
4.2?以活動夯實理想信念
2013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指出,“廣大青年一定要堅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業廣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缺鈣。”中職學校要以活動為載體,堅持提升人文素養與職業素養相結合,進行主題活動式育人,堅定學生理想信念。
以愛國主義鑄魂。通過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的升旗儀式、朝會講話、道德開講、黑板報設計、讀報等活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弘揚中國精神。通過以理想信念教育為主題的“中國夢·我的夢”演講、征文等活動,使學生確立職業規劃,堅定理想信念。
以原創藝術立信。與文化企業合作共同打造優秀的文藝作品,師生主演原創音樂劇《永不放棄》,從一所中職學校校園生活的截面,真實、生動、藝術地反映了一群職高學生,在學校、老師的幫助教育下,明確人生目標,增強個人自信,提高素質技能,實現自身價值的成長故事。既講述了職業教育人的艱辛歷程,更反映了中職孩子永不放棄,鑄就未來的精神。只要永不放棄,中職學生一樣能走向溫暖的彼岸、人生的彼岸、夢想的彼岸。
4.3?以環境塑造健全人格
學校環境是一本“無字”的教科書,通過營造校園、家庭與社會環境,逐步實現從“由外而內”的精神力量熏陶再到“由內到外”的精神成長力量彰顯,為學生向上向善、健全人格營造氛圍。
營造校園文明情境。學校在校園建筑、學校標識、校容校貌、校園綠化等方面倡導文明精神。如學校教學樓棟的命名,教室內勵志語錄的布置,走廊上名人字畫的張貼,隨處可見的宣傳欄、壁畫、志愿者墻,凸顯學校理念的同時彰顯主流價值,給學生以教育熏陶。讓每一塊墻壁、每一寸草木說話,成為鮮活的育人載體,讓學生在濃厚的文化氛圍下接受行為的熏陶與人格的洗禮。
共建育人工作體系。學校開展“誦讀經典,崇尚孝道”“學習優秀,弘揚孝道”“孝敬長輩,踐行孝道”等活動,架起溝通學校與家庭的文明橋梁,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協作并形成合力。作為長沙市職業院校社區教育基地,學校與25個社區、街道建立共建共享關系。學生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在美容美體、化妝造型、中餐烹飪、茶藝插花、禮儀訓練等方面,培訓與服務社區居民,不僅把正能量輻射到更廣的社區和實習基地去,也把職業技能、職業自信,更把家國情懷、責任擔當帶到更廣大的市民中,踐行學校“面向人人、面向社會”的初心。
立足新時代,我們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鑄魂育人為己任,深入開展以“堅定理想信念、養成積極心理、樹立職業精神”為德育目標的中職“陽光德育”研究,在主要內容、實施路徑、推進機制等維度積極探索,完善“立德樹人”的落實機制,構建適應時代發展需求的中職德育新模式,提高“三全育人”成效。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北京市八一學校考察時強調、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努力把我國基礎教育越辦越好[EB/OL].[20160909].http://www.gov.cn/guowuyuan/2016-09/09/content_5107047.htm.
[2]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的意見[EB/OL].[2019112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950/201912/t20191203_410649.html.
[3]吳江虹.關于班級德育模式的探索對學校“陽光德育”實踐的總結與反思[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8.
[4]樓列娜,嚴小萍.高品位的育人環境高品質的校園文化—構建“陽光德育”實踐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1,(7):1416.
[5]羅海萍.基于陽光教育理念下的職業學校“陽光德育”微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5,(20):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