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王寵惠對二戰及戰后世界和平的認識與思考

2023-10-31 15:33:18

孫 陽

(湖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1)

引言

王寵惠(1881—1958),字亮疇,廣東東莞人,是中國近現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法學家和外交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先后出任國民政府外交部部長和國防最高委員會秘書長,代表中國出席了諸多關于結束戰爭和謀劃戰后世界和平的重大國際活動。在長期的實踐中,他對二戰及戰后世界和平有著深刻認識。

對于王寵惠對二戰及戰后世界和平的認識和思考,已有部分學者進行了一定關注。余偉雄的《王寵惠與近代中國》[1]、劉寶東的《出山未比在山清:王寵惠》[2]和祝曙光的《法官外交家王寵惠》[3]三本著述中,都涉及了王寵惠的戰后集體安全理論。左雙文和王英俊則以王寵惠的集體安全思想為專門研究對象,詳細論述了他的這一思想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主要內容、實踐以及特點[4]18-27。李朝津將周鯁生、宋子文、顧維鈞、王寵惠、王世杰及國民外交協會等主體所擬的關于戰后國際組織的草案進行比較,分析了他們對于戰后國際組織的看法[5]778-789。陳立平敘述了王寵惠在戰時參與建立戰后國際秩序的一系列重大活動,高度評價了他為重建戰后世界和平所付出的艱辛努力[6]41、45。除了以上這些直接相關成果外,在一些研究王寵惠其他方面的成果中,對他的世界和平思想亦有間接涉及①參見劉寶東:《王寵惠與全面抗戰初期的中國外交》,《廊坊師范學院學報》2002 年第1 期;劉寶東:《法學家王寵惠:生平·著述·思想》,《比較法研究》2005 年第1 期;王英俊:《論抗戰時期王寵惠的大國合作制日外交思想》,《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2 年第6 期;祝曙光:《王寵惠與抗戰期間的中國外交》,《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4 期;孫陽:《王寵惠的對日外交思想及其實踐》,《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 年第1 期;孫陽:《論〈王寵惠先生文集〉的史料價值》,《檔案》2022 年第12 期;孫陽:《王寵惠的國際法思想及實踐探析》,《安陽工學院學報》2023 年第1 期;孫陽:《王寵惠的抗戰救國思想及實踐》,《新鄉學院學報》2023 年第2 期。??傮w而言,目前學術界對于此問題的研究還有兩個不足:一是相關研究多從恢復集體安全這一具體做法角度進行分析。二是側重于史實性的介紹,從學術角度分析還有待提高。因此,對于這一論題,還存在較大的研究空間。筆者擬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利用臺北“國史館”和民國期刊數據庫中的相關史料,分析王寵惠對二戰的預測、對二戰發生原因和影響的認識以及重建世界和平的其他方案,并在此基礎上對他的這些思想主張和認識進行簡要評價,以補現有研究之不足。

一、對二戰的預測及發生原因的認識

凡爾賽華盛頓會議后,由于國際新秩序的建立,各國度過了一段短暫的和平時期。但自20 世紀30 年代起,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和平狀態漸被打破,國際形勢日趨惡化,新的世界大戰一觸即發。對于二戰是否會必然發生以及爆發的具體原因,王寵惠進行了深入分析。

(一)新的世界大戰不可避免

自1923 年起,王寵惠就到荷蘭海牙國際法院擔任法官,在任職期間,他始終關注國際局勢。通過對遠東和歐洲形勢的觀察,他認為新的戰爭首先會在遠東地區爆發,進而引發歐洲戰爭并最終演變為世界大戰。

1928 年5 月10 日,王寵惠在巴黎談論濟南慘案時,就明確指出太平洋地區必將爆發戰爭:“國民政府在此半年間,已查覺日本正努力制造大批水雷,并將中國海濱畫入封鎖區域,以便于有事之時,管理一切原料,以故彼對于濟南之爭變,認為日方蓄意已久,且深信太平洋方面之巨大戰爭,隨時隨地有可能爆發。”[7]1931 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后,王寵惠電告國民政府,認為“此次日軍在東省行動,不但破壞東亞和平,實足為導線”[8]。同時他還電告駐國際聯盟各國代表:“日本不僅侵占東三省,還要侵略全中國,同時不僅要侵略全中國,并且要引起歐洲戰爭,乃至世界大戰?!盵9]4251934年8 月,王寵惠從海牙回國,在上海接受記者采訪時,對當時的國際形勢又進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國際形勢之變遷,旦夕變更,非片言之語所能詳盡,目下國際間各種條約,如《九國公約》《非戰公約》等,其效力已日漸微薄,實不能嚴束各國行動,所以各國間,一方面互相擴充軍備,一方面二三國或四五國間簽訂相互不侵犯條約,雙管齊下,所以簽訂不侵犯條約,蓋鑒于以前國際條約,較為復雜故也?!盵10]181936 年西班牙內戰爆發和日德、日意協定簽訂后,王寵惠認為世界陣營日趨明朗,國際形勢更為緊張,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日更加接近。他具體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戰已迫在眉睫,如西班牙戰事,表面上雖為西班牙內亂,然實則政府軍與革命軍之背后,均有國際背景,各有他國在背后資助,實際上已不啻于國際戰爭。自日德與日意相繼訂立協定后,國際戰爭之陣線,巳愈益明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爆發期亦更速?!盵11]

(二)德意日三國是罪魁禍首

王寵惠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先后在亞歐兩洲爆發,德國、意大利和日本三國是戰爭的罪魁禍首,特別是三國逐漸走向結盟,對戰爭的發生與擴大產生了重大影響。對于三國的結盟過程及對二戰的影響,王寵惠都進行了全面分析。

在歐洲戰爭爆發前,日本就開始考慮與德國和意大利簽訂協定,組成三國同盟。對于這一消息,當時國民政府駐德大使截獲后,立即電告王寵惠。王寵惠認為日本這樣做的用意主要在于:“第一,兾藉此恐嚇英美法,以達迅速結束事變之目的,完成彼所謂東亞新秩序。第二,以對付蘇聯之乘隙進攻與威脅。第三,以準備世界大戰發生時,收合縱連橫之益,而避免孤立無援。”[12]對于第一點,王寵惠認為日本加入德意軍事同盟并不能順利達到目的,反之可威脅英法緩和與美國關系,尤在英蘇談判時,對日本最有利。對于第二點,他認為如果日本不首先挑起,蘇日戰爭并不會立即發生,若戰爭一旦發生,對日本將不利。對于第三點,他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目前還不會發生,如果戰爭一旦爆發,日本將采取中立態度或標榜中立,并在合適時機立即參戰,以達到一舉兩得之效果。雖然日本一直在與德意進行秘密軍事結盟談判,但王寵惠認為,在目前的形勢下,日本還不急于與德意結盟,還處在觀望狀態。他之所以這樣判斷,其主要依據在于:“(一)日方不愿世界大戰即時發生,尤不愿使目前中日戰爭變為世界戰爭;(二)德國實無多大余力以助日,且德意在遠東之經濟利益,與日方頗多沖突,可知日方似無即與德意締結軍事同盟之必要;(三)與德意結盟不過是一種中間決定,即對德意敷衍面子,延緩最后決定,一面緩和國內空氣,轉移彼國民視線,他方尤在以此要挾英法美等國,期收漁夫之力;(四)日陸海軍雙方對此問題,意見頗未一致。而少壯派與元老派意見,尤形成對立之勢。”[12]

1940 年9 月27 日,德意日三國簽訂同盟條約,正式組成“軸心國集團”。它的建立對國際形勢產生了重大影響。“它把歐洲戰爭拉到了世界范圍,奠定了世界規模大戰的基石,世界戰場上,劃分出‘英美’與‘德意日’兩列旗幟顯明的戰爭集團”[13]18。王寵惠認為,這個軍事集團是對傳統國際秩序的更大挑戰和破壞?!度盏乱馊龂藯l約》規定:“日本國對于德國及意大利國在歐洲之新秩序建設承認其指導的地位并尊重之;德國及意大利國對于日本國在大東亞之新秩序建設承認其指導的地位并尊重之?!盵14]11對于此規定,王寵惠旗幟鮮明地指出:“此種規定,對于歐亞兩洲其他各國之合法地位與權益,以及歐亞兩洲以外國家在歐亞兩洲的合法地位與權益,完全漠視,并企圖摧毀,至為顯然?!盵15]王寵惠一向尊重凡爾賽華盛頓會議上所確定的國際秩序,“對于一切以‘新秩序’為藉口而實行侵略,破壞世界合法秩序之行動,必按照過去一貫之政策,予以堅強之反對,中國政府決不承認所謂‘大東亞新秩序’,尤不能承認日本在所謂大東亞之領導地位”[15]。

(三)二戰發生之具體原因

對于二戰發生的具體原因,王寵惠認為要追溯到一戰之后,“實由于勝利之后,未能建立鞏固的集體安全制度,系基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所遺留之火種”[16]318。具體來看,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和約與盟約混合在一起?!斗矤栙惡图s》的目的“在于結束戰爭,使戰敗之侵略國,負擔一切戰事責任,責任完成,和約即成歷史陳跡,故其性質為短暫的”[16]319?!秶H聯盟盟約》的目的“在于建立國際和平,世界上愛好和平之國家,應無勝敗強弱之別,一體參與,而此所謂和平,系永久和平,故其性質為長期的”[16]319。在凡爾賽會議上,美英法等國將兩者混為一談,并將盟約列在各和約的第一章,為戰爭的再次爆發埋下了隱患。原因在于,《凡爾賽和約》的苛刻規定,已經引起了戰敗國的仇恨心理,兩者結合在一起,更使他們認為盟約中的集體安全制度是保障和約中各條款得到切實執行的一種工具。由于連帶關系,戰敗國不僅仇視和約,還敵對盟約,更憎恨由此產生的國際聯盟。

第二,國聯本身不健全。國聯作為一個國際性的維護世界和平的機構,應具有普遍性。各國不論社會制度、意識形態以及大小,都應該參與其中。但由于種種原因,國聯成立后,對世界有重大影響的美國、蘇聯和德國未參與其中,大大削弱了國聯的力量。特別是美國未參與,使王寵惠認為世界大戰爆發的可能性更大。他具體表示:“美國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最強大之國家,美國不加入國聯,遂使后者之地位聲望與力量均大為削弱,而不能負起維持和平之重任。”[16]319

第三,國聯未得到列強的真心擁護。參與國際聯盟的各國如果能以維護世界和平與正義為出發點,真誠擁護國聯,使其最大程度發揮維護國際和平的責任,那么世界大戰亦能避免。但是王寵惠觀察控制國聯的英法等國,“對此集體安全機構,率報巧取利用之心理,既不予以信任,亦不加以維持,凡事均以其本國之利害為前提,而不以維護世界和平為目的,凡不涉及其本國之切身利害,則雖有侵略事件之發生,亦多取因循觀望態度”[16]319-320。

第四,《國際聯盟盟約》存在諸多弊端。首先,未絕對禁止戰爭。依據國聯一些條款,在某些情況下,從事武力依然不認為是違反盟約規定。其次,未對使用武力加以預防。國際盟約對報復、禁運等武力行為不加以禁止,雖然這些并不是戰爭,但是這些行為離戰爭十分接近,稍有不慎即可演變為戰爭。再次,決議需全體一致通過。關于制裁侵略之議案,如果有一國不同意,將很難成立。即使成立,也是不切實際之決議。最后,無侵略之定義。對于什么是侵略,國聯盟約中并未規定。在處理會員國之間的糾紛時,國聯也盡量避免使用侵略字樣,從而在事實上承認侵略行為,無法有效制止。

二、對戰爭影響的基本思考

1922 年《九國公約》簽訂后,西方國家與中國的關系進一步加強。因此,遠東地區的任何重大事件都會對西方各國產生重大影響,中日戰爭也不例外。對于中日戰爭給各國帶來的嚴重影響,王寵惠也有著自己的思考。

(一)破壞各國的和平與安全

自1931 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后,王寵惠就認識到中日戰爭與世界各國的和平與安全密切相關,“因交通及工業之發達,國際關系日益密切,世界之榮枯治亂,莫不牽一發而動全身,故孤立為不可能”[17]2。他認為,中日問題已成為國際社會中的一個重要問題,“中國之治亂安危和世界的治亂安危有不可分離的關系”[18]。因此,“獨立完整強盛之中國,為安定遠東之有利因素”[19]。王寵惠將中日兩國比作為“維持現狀者”和“破壞現狀者”。他所謂的現狀,指的是1922 年《九國公約》中規定的西方各國在遠東地區的政治新秩序?!熬S持遠東局勢之現狀,不僅有利于中國,并有利于與遠東有關之一切國家;而打破遠東局勢之現狀,不僅有害于中國,并有害于與遠東有關之一切國家?!盵20]8例如,日本南進政策就是為了破壞遠東的現狀,王寵惠通過對它的分析,鮮明指出了中國與世界各國之關系。他指出:“日本積極推動其南進之政策,在侵占我海南島以后,隨即侵占斯巴特來群島,隨即在我鼓浪嶼及汕頭等處登陸?!瓱o疑的此將進一步予英美法和以及其嚴重之威脅,甚至立于正面沖突之地位?!盵20]10

為了讓西方各國深刻認識中國戰局與他們之間的密切關系,王寵惠多次向各國廣播和呼吁,期望以此來引起他們的重視。例如,1940 年日本威脅法國停止中越間一般貨運一事,法國因懼怕日本竟同意其要求。對此,王寵惠向法國政府聲明:“法屬越南,在地理上與中國毗連,故彼此素有密切之關系,就商務與經濟需要而言,互得調劑之利益,亦歷有年所。……法國政府既未能毅然拒絕日本之要求,其結果必更激勵日本軍閥破壞遠東和平之行為,不僅將奪取法國屬地,勢必更取道越南亦攻擊?!盵9]389對于王寵惠的警告,法國政府并未予以重視,最終不但更加便利日本侵略中國,而且還威脅法國殖民地的和平與安全。

王寵惠認為,“國無論大小,地無分歐亞,均有其密切而不可分離之聯系,換言之,站在反侵略的立場,彼此更有其共同之利害”[21]7。只有中日戰爭結束,遠東呈現和平狀態,各國才有和平。否則,歐戰不能結束,即使短暫宣告結束,但還會因遠東局勢影響而再度爆發。因此,為了各國的和平和安全,他向各國呼吁停止向日本妥協,“此時如與妥協,無異于與虎謀皮,只有增加日本未來之要求以及日本要求之嚴重性。此時如仍以抗議為事,無異于聾者說話,不獨所說之話終不入耳,且將繼續造成層出不窮之侵略事態。唯此之故,妥協固不可能,抗議亦屬無用。唯有由有關各國迅速采取有效的聯合的制裁或報復之行動。此一聯合行動產生之日,即日本侵略停止之時亦即遠東乃至世界和平重見光明之時”[20]10。

(二)侵犯各國的在華利益

1922 年在華盛頓會議上簽訂的《九國公約》明確規定:“施用各國之權勢,以期切實設立并維持各國在中國全境之商務實業機會均等之原則?!盵22]因此,自各國簽訂該條約之日起,中國就與他們的在華經濟利益有著密切聯系。中日戰爭爆發初期,王寵惠就認識到日本為達到占領中國,稱霸亞洲乃至征服世界的目的,一定會撕毀同各國簽訂的國際條約,將各國在中國的利益完全排擠出去。他曾明確表示:“日本之侵華,令各國之正常發展,不能進行。在人民之生命財產,時可受威脅之際,各國必將以全力擴充軍備,共同合作。欲謀經濟安定,亦必無法實現?!盵23]96

為了說明中國戰局與各國在華經濟利益的密切聯系,王寵惠曾對日本對華的侵略活動進行分析,戳穿日本想要侵犯第三國利益的企圖。例如,1939 年5 月15 日,針對日本在中國華南地區的軍事行動,他指出:“今者日軍在鼓浪嶼租借地登陸,而未行事先通知工部局,其意蓋在試探列強對華遠東所取之真正態度,亦為日本謀奪滬公共租界及其他地位相似區域之初步行動,日本輕蔑第三國之權益,已非一次。”[24]再如,6 月16 日,針對日本對美國在華利益的侵犯,他又揭露:“自去年十二月二日日機轟炸美艦‘潘南’號后,西方各國尤其美國之在華權益,其巳如何乎?……外國商人多被逐出貿易中心,使日本國民得以大量取得專利之利益,貿居上海及天津等少數城市之外國商行,被日人阻止運貨至內地,而依條約規定有在揚子江航行權利之外輪,亦被禁止行駛?!盵25]

此外,王寵惠還闡明了日本為達到驅逐各國在華利益而采用的種種手段。第一,以金錢收買失去民族意識的漢奸和民族敗類,利用他們通過發傳單或示威集會等方式在中國境內發起排外運動;第二,利用日本人管理的報刊向亞洲人民鼓吹“聯合一致,驅逐外人”,同時還利用大字報刊載反英口號,如“抵制英貨”,“沒收英人財產”以及“誓不與英人合作”等;第三,采取分化政策,分化與遠東地區有重大關系之國家,使他們不能聯合在一起;第四,利用傀儡政權打擊各國在華利益,如實施修改稅則法,使日貨享有特別權利,濫發一文不值之紙幣,大規模實行執照制度以及實行其他限制外人貿易之有利經濟利器。

通過以上分析,王寵惠認為“日本對華侵略,同時即系針對西方各國”[26]13,其最終目的在于通過侵略,毀減外人在華權益,最終獨霸中國。因此,為了保護各國的在華利益,王寵惠呼吁各國絕對不能對日本妥協。因為“接受日本一個要求,徒足引起其更進一步之種種新要求”[26]13。

(三)影響各國的文化發展

1941 年8 月14 日,美英兩國發表《大西洋憲章》,在前言中明確規定:“希特勒統制下之德國及其他與希特勒政府有關之各國,現時所采取以武力征服世界之政策,對于世界文明危險極大”[9]431。它的發表,證明美英等國已經充分認識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不僅是對政治和經濟的破壞,更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場浩劫。對此,王寵惠十分贊同。他提出:“我同盟國共同之作戰目的,亦正為保衛文化,昌明文化也”[9]431-432。鑒于各國在戰爭期間的密切聯系,王寵惠認為,中日戰爭還影響著各國文化的發展前途。他之所以有這樣的認識,主要是基于以下兩個方面的考慮。

第一,中國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為西方文化所需要,能夠推動西方文化的發展。王寵惠具體指出:“美國和泰西各國多能給我物資方面的貢獻,同時中國在精神方面亦有所貢獻給他們,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文化實蘊藏了很多哲學寶藏,為繁難的物質文明所累的西方人士可能在中國人生哲學中學習到寧靜、理性、放任和理想主義等美德,東方的智慧也許將來會被西方人士視為較寶石尤貴。”[27]在抗戰過程中,王寵惠認為,中國與西方各國在各個方面的密切合作,實質上就是文化合作。因為“以合作言,無論政治制度、經濟制度、社會制度以及時代思潮,均屬文化之一種現象。”[9]555

第二,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只有中國的文化延綿不斷,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在戰爭中相互交融,已經融為一種世界文化。而且抗戰時期,中國的文化建設與世界的文化建設相一致,中國的文化政策也與世界的文化建設相吻合,戰時西方各國也深刻認識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強大力量。因此,戰時的中國對于西方文化的發展和進步有著重大密切的關系。有鑒于此,為了戰勝敵人,保衛并推動西方文化的發展,王寵惠主張,各國應該立刻組成一個大文化同盟。因為文化力量是消滅法西斯勢力最重要的一種力量。對于這個文化同盟,王寵惠提出,可由中國和印度作為發起國。因為一旦“中印文化同盟之實現,亦必將擴大而為全世界文明人類之文化大同盟。此種同盟,以精神相感召,以道義相結合,而又濟之以中印兩國國民固有之共同德性,即舍生取義、殺身成仁之傳統精神,必能發出無上威力,以消滅野蠻之敵人。而救人救世之鵠的,將于是乎達,永久和平之基礎,亦將于是乎奠”[9]432。

三、重建世界和平的基本策略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王寵惠出任國民政府最高委員會秘書長,因通曉國際法和外交,深受蔣介石的器重,并在其授權下,代表中國參與戰后世界和平的重建工作。在如何維護戰后世界和平問題上,他提出了諸多有益的見解。

(一)重建世界和平組織

王寵惠認為,國聯未能發揮應有之作用是二戰爆發的主要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以理論言,世界和平應早已獲得保障,顧何以盟約墨潘未乾,而侵略又復猖獗,戰禍彌漫世界,此中原因固多,而國聯未能善盡維護和平之責,當為主因”[28]66。因此,在他看來,要想保持永久和平,必須重建一個新的國際和平機構,取代國聯。

第一,新的國際和平組織應在戰時成立。王寵惠提出:“新國際組織既以維持世界和平為主旨,自宣于戰時及早成立,以利進行”[28]300-301。原因在于:第一,在戰時,聯合國家對于糧食、貨幣、善后救濟等問題都已經成立了專門的國際性機構來負責,國際和平問題與這些問題同等重要,依此類推,國際和平組織也應在戰時成立。第二,需要各國充分履行各自的義務。王寵惠認為:“此種組織之設置,需要各國接受諸種義務與限制,戰事結束后各國——尤其各大國——因共同敵人已潰敗,將不易接受重大義務或限制”[28]138。第三,戰時成立較為容易。王寵惠認為,當時新成立的國際和平組織應由美國來領導。因為當時戰時美國的威望與領導程度都達到了頂峰,如果由其來領導,國際和平組織不僅會更容易成立,還能達到理想中的狀態。

第二,新的國際和平組織成立要循序漸進。王寵惠認為,新機構的成立可分為三步。第一步,戰后和平會議僅探討對戰敗國的和約,國際集體會公約另行開會商議,兩者必須分開。同時“和約內容千頭萬緒,至為繁瑣。和會時間有限,斷無余裕,以從事集團會公約之檢討,若勉強從事,勢必草草了事,甚至引起意外之糾紛”[28]71。他還提出,在起草和約時,必須秉承公平公正的態度,條件萬不可十分苛刻,剝奪戰敗國合理發展之機會,否則還會重蹈覆轍。第二步,和約成立后,由中英美蘇及其他同盟國擔任和約執行及戰后和平之保障。王寵惠認為,這樣做既可以在實踐中為加強戰后各國的合作積累豐富的經驗,同時還可“乘此時機,共同草擬國際集團會公約草案,以便定期開會討論”[28]71。第三步,待戰爭結束和世界秩序基本恢復后,由中英美蘇四大國聯合召集國際和平機構成立會議,并邀請世界各國參與。

第三,新的國際和平組織應采用聯合會式,先局部設立,后擴大到全世界。對于新的國際和平機構形式,王寵惠提出主要有三種,即聯合會式、聯邦式以及世界國家式。其中,他認為第三種組織性最強,但按照當時的國際形勢來說,嚴重脫離實際,不可能達到。對于第二種,需要各個國家讓出一部分主權,但由于一些國家堅決反對,也存在一定困難。因此,最好的形式為“介乎聯合會與聯邦之間,即盡量加強聯合會式,擴大其職權,嚴密其組織”[29]。組織形式明確后,究竟是世界各國全體一致參與還是部分參與,后漸擴充。王寵惠認為,應采取后者。因為“一般性的與區域性的,可以同時設立,并行不悖,相輔相成”[29]。

(二)改革各國的新聞事業

王寵惠認為,二戰的爆發與國際宣傳也有著密切聯系。他指出:“日本與德國之所以驕橫狂妄,從事侵略,原因固非一端,而其國內新聞報紙平素之言論文字,實亦有以促成之?!盵30]3因此,“一國報紙,不僅對內為人民之喉舌,抑且對外為宣傳之利器,尤以遇有國際戰爭時為然”[30]3。王寵惠提出,如果對其進行革新,正確引導,“必能促進人類合作,維護世界和平”[30]3。

1.關于新聞政策者

王寵惠認為,各國報紙的新聞政策,對世界和平有重大影響。他通過對各國大報紙有關國際新聞的刊載,認識到其存在諸多缺陷,主要包括“(一)登載謠說誤傳,無意中使人民受其蒙蔽;(二)新聞標題力求聳聽,不免言過其實;(三)諷刺漫書,加意渲染,每多歪曲事實”[30]4。對于這些缺點,他提出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改革。第一,注重客觀事實之探訪報道。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正確的新聞。有了正確新聞,各國人民才能對于世界和平始終保持正確認識,人民的正義感和責任感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第二,對于國際新聞標題,要慎重使用?!芭e凡標題之字句,字體之大小,以及登載之地位,皆須妥善選擇,凡足以激起國際惡感之新聞,務必極力避免富有刺激性之字句。倘能善用中性名詞,敘述事實真相,尤為得體?!盵30]4第三,增加國際新聞刊登的數量。以往各國的報紙,都注重刊登國內新聞,忽視國際新聞??d國際新聞,既能促進國內民眾對國際情勢的了解,還能培養他們的國際合作心理。第四,擴充國際新聞的內容。以往的各國大報紙,往往注重刊載國際政治方面的新聞,對于經濟文化方面有所忽視。王寵惠認為,前者為建立和平之物質條件,后者為精神條件。因此,各國報紙既需要擴充國際政治新聞,尤其是國際組織的活動和成就以及各國領袖擁護世界和平的言論,還需要擴充有關國際經濟與文化方面的內容。

2.關于社論方針者

王寵惠認為,報紙的社論方針對戰后國際和平的影響更大。因為“社論雖常為少數人士所閱讀,而此少數知識分子之意見與行動,大抵能影響一國人民之意見與行動”[32]5。有鑒于此,王寵惠提出,如果社論方針者能做到以下三點,將對世界和平大有裨益。第一,維護并創造世界和平之輿論。王寵惠指出:“各國報紙社論之責任,不但須消極維護世界和平之輿論,尤須積極創造世界和平之輿論”[30]5。因為這是形勢的需要,他希望各國報紙可以探討戰爭發生之原因,闡述維護和平之因素。這是教育民眾擁護世界和平的最好課程,倘能如此,必能喚起人民維護世界和平的共同信仰。第二,培養天下一家之信念。王寵惠認為,戰后各國人民都生存在一個國際社會中,國際組織發展將日益壯大,過去以自己國家和民族利益為中心的狹隘國家觀念已經不再適應戰后國際形勢的發展,需要各國人民重新樹立“天下一家”的國際社會觀。只有使“此種國際心理,成為人類之普遍心理,然后世界和平之經久,始有確實把握”[30]5。第三,養成言論自由之氛圍。王寵惠認為,民主國家之所以能夠長期穩定,主要在于國民有言論自由,可以對政府的政策提供意見和建議。國際政治亦是如此,如果國際間充滿自由,各國國民可自由言論,國際政治受其支配,世界和平可得到確實保障。

3.關于新聞從業人員及新聞事業機構者

各大媒體的國際新聞政策與社論方針雖然都事關國際和平,但它們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只有依靠新聞從業人員及新聞事業機構者將它們徹底實行,才能發揮實際效果。因此,這些人員和機構對于戰后世界和平有更大的影響。對于這些人員和機構如何發揮自己的作用,王寵惠也提出了具體看法。

對于新聞從業人員而言,主要包括新聞記者、駐國外通訊員以及社論主筆和總編輯三類。新聞記者必須具有國際心理與世界眼光,對于戰爭原因及和平因素應有更加正確的認識,對于國際現狀以及未來的國際趨勢要有更加徹底的了解。駐國外通訊員需要有特殊之訓練,需要對派駐地有全面詳細的了解。在工作之余,潛心學習相關知識,對派駐國的各種問題詳加研究,并在此基礎上撰寫新聞通訊及專門社論,以供本報主筆或總編輯作為參考。社論主筆或總編輯對國際和平的責任尤為重大。因為其言論往往可左右政府決策及民意。因此,這些人員要本著國際主義為維護戰后世界和平而不斷努力以造福全人類。對于新聞機構而言,王寵惠主張,要去除商業化,要站在國際和平與正義的立場研究各類國際政治問題,同時“對于從業人員,必須同情合作,充分信賴。然后報人始克盡其維護和平之天職”[32]7。

(三)消除戰爭發生之因

王寵惠認為,戰爭的發生是由特定的原因造成的。如果想要恢復世界和平,需要從根源上消除戰爭發生之因。在他看來,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第一,限制軍縮。王寵惠認為,“每一國家如能漫無限制,盡量擴軍,必致恃勢凌人,傾向侵略”[9]439。因此,各國在戰后必須限制軍備。王寵惠所謂的限制軍縮并非取消軍備,而是適度恰到好處。如果一國軍備太強,容易導致侵略,反之太弱,又容易招致他國的輕侮,這兩者均為實現戰后世界和平的障礙。在王寵惠看來,“最合理之辦法,各國軍備應以國防自衛必須者為準繩”[9]439。此外,各國之間還需簽訂一項軍需公約,并設立一個專門機構監督執行。凡是違反軍需公約規定之國家,都應該加以制裁。

第二,實行經濟合作。近代以來,許多國際沖突發生的重要原因在于各國在經濟利益上的矛盾。因此,王寵惠認為,經濟沖突也是導致國際戰爭的重要原因之一。消除經濟沖突的唯一有效辦法是實行國際經濟合作。這樣可使各國對于國際貿易與原料之取得,都有相同平等的機會,消除在經濟合作中的不公平現象。同時,王寵惠還建議,各國也應當設立一個專門性的國際經濟機關,來主持國際合作的相關事宜。

第三,推行道義軍縮。王寵惠指出,各國政府和人民對于世界集體安全制度缺乏信賴心理也是導致二戰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改變這種情況的有效方法是推行道義軍縮,即建設心理上之和平。關于如何推行道義軍縮,王寵惠提出,最好的方式是推行國家主義教育,但不能過度,否則會造成國民對他國醞釀嫉妒仇視心理,并鼓勵戰爭。具體來說,推行國家主義教育“最好由各國法律規定,凡報章雜志、廣播宣傳、公開演講、學校課本、電影戲曲之中,有挑撥國際感情,種族歧視者,一律禁止”[9]439。此外,在各級學校教育中,應設置世界和平必修課程,強化學生對和平主義的認同。還可在國際和平組織盟約中設立世界和平專條,以供各會員國信守,或者一并訂入軍縮公約。

四、對王寵惠戰爭與和平思想的審視

總體來看,王寵惠對二戰及戰后世界和平的主張符合當時的時代背景,順應了歷史發展潮流,具有很大的進步性。為了實現戰后世界和平的目標,王寵惠付出了艱辛努力。他不辭勞苦,或代表中國出席開羅會議、舊金山會議等有關戰后世界和平的重大國際活動,或在幕后為中國代表團出謀劃策。在王寵惠和中國代表團的積極爭取下,他對于重建戰后世界和平的諸多主張被采納,并被寫入《聯合國憲章》之中。盡管如此,受時代環境和階級立場影響,他的這些主張也不可避免帶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帶有一定的理想主義色彩。理想主義又被稱為“烏托邦主義”“法理主義”“規范主義”“機能主義”,是20 世紀上半葉在西方政治界和學界流行的一種有關國際關系的思潮。在關于世界和平問題上,該學派“主張通過某種世界政府、世界組織,或創造對各個主權國具有約束力的國際法準則,來促進國際社會的合作,鞏固國際秩序,永久地避免戰爭”[31]161。理想主義思潮的形成和發展與美國密切相關。王寵惠早年留學美國,深受理想主義思想的影響,這使得他在對重建世界和平這個問題的思考上,帶有明顯的理想主義色彩。王寵惠主張恢復集體安全制度,而集體安全是理想主義學派的一個重要理論,核心內容是建立一個全球普遍性的同盟以對抗侵略者的同盟。對此,王寵惠十分贊同。在其草擬的《戰后之世界集體安全》草案中,他提出戰后重建的集體安全組織可采用世界國家式,即“聯合世界國家以組織世界政府,在此世界統一政府之下,各國成為地方自治區”[9]437。他的這一提案要求各國放棄自己的獨立與主權地位,組成一個聯合國家。這與當時流行的民族自決與獨立的時代潮流是完全相違背的。各國之間在意識形態和利益上的矛盾和分歧也決定了該方案是行不通的。就連他自己也意識到,“恐難一蹴而就”[9]437。利用公眾輿論來實現國際和平是理想主義學派的另一重大主張。對此,王寵惠也十分認同。他認為,沖突和戰爭的發生,媒體和輿論難辭其咎,“日本與德國之所以驕橫狂妄,從事侵略,原因固非一端,而其國內新聞報紙平素之言論文字,實亦有以促成之。再以國際聯盟對于制止侵略之所以失敗而論,其中原因固多,而諸大國國內輿論,對于制裁侵略,未能作積極而堅強之主張,督促其本國政府采取事實有效之行動,實亦有重大關系”[30]3。在王寵惠看來,正確利用媒體輿論也是維護世界和平的一個重要方式。他認為,只要新聞事業工作者從人類大義出發,承擔起應有的責任,世界和平即可得到維護。但同時他又忽視了各國的新聞媒體都處于政府的嚴密控制之下,其記載與報道必須以本國的國家利益為中心,即使某些新聞工作者希望能夠據實報道,但信息發布前也要接受政府的嚴密審查。因此,從當時的國際大環境來看,王寵惠希望通過改革新聞事業和利用公眾輿論來維護國際和平的主張也是難以行得通的。

第二,對國聯始終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國際聯盟自成立后,王寵惠從國聯處理國際爭端的過程中,就深刻認識到國聯由西方列強掌控,完全是他們維護自己利益的工具。對于弱小國家和民族而言,在國聯中不可能得到公平和正義,公理終究抵擋不過強權。在1921—1922 年的華盛頓會議上,王寵惠就明確指出國聯的軟弱無力:“最初個人之意,正望有國際聯盟機關,為弱國伸公理,及今驗之則大不然。國際聯盟毫無效果,等于虛設。南美洲之某國與智利之糾葛,訂有不平等之條約,以強迫手段脅令簽字,此次求直于國際聯盟,該聯盟不敢受理?!盵32]281936 年11 月23 日,綏遠事件發生后,有人主張將綏事訴諸國聯,王寵惠則認為國聯已失去威信:“按照國聯盟約第十七條規定,自屬仍可提出國聯,惟國聯自處理九一八事變失敗,最近對于意阿糾紛,又處理無效,國聯本身威信已失,力量全無。此次若將綏事提出,有無結果,尚成問題”[33]。王寵惠對國聯由大國操控,軟弱無力,不可能維護世界和平的實質認識得一清二楚。但他對于中日兩國之間發生的一切事端,都主張申述國聯,希望通過國聯的介入以達到和平解決的目的。因為他深信“國聯現方從事修改盟約,力圖自拔,盼能恢復舊日威信耳”[33]。但是每一次國聯都沒能起到維護世界和平,保障會員國權益的作用。從這一角度來看,王寵惠希望依靠國聯來達到調停兩國沖突、維護遠東和平的目的是不可能實現的。雖然遭遇國聯調停的一次又一次失敗,王寵惠還是希望在爭端發生后的第一時間申述國聯。這充分反映出他對國聯始終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第三,過度依賴美國。王寵惠對美國的信任和依賴,可以追溯到辛亥革命時期。辛亥革命后,在西方帝國主義列強中,美國首先承認南京臨時政府,此后又退出有損中國權益的四國銀行團。美國的這一系列對華友好的行動,使王寵惠認為“美國主持正義,反對干涉中國內政,以維持中國主權獨立,領土完整,為其一貫之外交方針”[9]463。在美國這些行為的影響下,王寵惠認為美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可以依賴其來實現重建戰后世界和平的目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之際,美、英、蘇、中四國首腦開始思考重建戰后世界和平組織的問題,各國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在這一問題上,王寵惠提出了當時我國應秉承的基本態度和立場:“暫不正式提出整個對案,可就美方草案,依照我國立場,建議補充或修改;凡與我方立場或利害無甚關系,而美、英、蘇意見不同時,我方宜相當重視美方意見。”[34]832在關于新的世界和平組織成立的時間問題上,王寵惠主張應在戰時成立。原因在于“美國政府之權威,在戰時為最高,戰事終止以后,美國對于各國之領導能力或支配能力,或不免減小。此種組織如迭至彼時始決定成立,困難必多,理想的組織愈將不易實現,威爾遜在巴黎和會之失敗,可為前鑒”[34]834。在關于日本殖民地問題上,正確的做法應為由新的國際和平組織直接進行管理,以避免重蹈覆轍。因為在一戰后,戰敗國的殖民地由某一國單獨管理,不僅加深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在殖民地問題上的矛盾和沖突,更引起了戰敗國的復仇情緒。對于此問題,王寵惠則提出:“美方如表示有意接管太平洋上原由日本統治之島嶼,我方似可贊同?!盵34]833這種主張完全違背當時的時代潮流,會為新的戰爭埋下隱患。因此,王寵惠以上的這些主張和看法,完全以美國的立場和利益為中心,充分反映出他過度依賴美國的一面,嚴重夸大了美國在重建戰后世界和平中的作用。

結語

綜上所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戰爭為什么會發生,戰爭帶來了哪些影響,如何重建戰后世界和平等問題,成為國人關心的重要話題。圍繞這些議題,無論是在官方層面還是在民間層面,許多仁人志士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作為其中的一個重要代表,王寵惠將自己的所學與當時的政治形勢和時代背景相結合,對二戰及如何維護戰后世界和平進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獨具特色的主張和看法。作為一位具有資深經歷的外交官,王寵惠提出的這些主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當時產生了重大影響,并為重建戰后世界和平做出了重大貢獻。盡管他的一些主張中還帶有某種程度的局限性,但瑕不掩瑜,其依然具有一定的價值。當今世界,復雜的國際環境可能會導致新的戰爭發生,而中國自古以來就以和為貴,受傳統文化影響,中國將維護國際和平視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現在的中國更在國際政治和經濟新秩序建立的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建設性作用。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還要從前人的思想中汲取智慧,為捍衛世界和平與正義做出新的貢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小视频网站| 国产一级在线观看www色 | 免费观看成人久久网免费观看| 亚洲人成成无码网WWW| 一级福利视频| 亚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玖玖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色悠久久综合| 日本成人精品视频| www精品久久| 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成人| 天堂成人av| 欧美精品成人| 久久91精品牛牛| 天堂成人av|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对白优播| 日本午夜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国产高清va在线播放| 国产哺乳奶水91在线播放| 欧美第二区|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大杂乱 |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视频|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日韩AⅤ在线观看| 午夜激情婷婷| 亚洲天堂网站在线|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视频免费在线| 欧美翘臀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色AV无码看|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黄色免费在线网址| 国产精品美乳| www.狠狠|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提莫| 麻豆精品视频在线原创| 国产美女丝袜高潮| 国国产a国产片免费麻豆| 伊人成人在线|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色九九视频|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在线播放| 91青青草视频| 亚洲香蕉在线| 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影视| 色老二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不卡一区二区| 日本免费福利视频| 无码人妻免费| 美女国产在线|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 亚洲黄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手机在线ΑⅤ片无码观看| 日本午夜在线视频| 直接黄91麻豆网站| 欧美一区日韩一区中文字幕页| 亚洲AⅤ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 青青青国产视频| 影音先锋亚洲无码| 高清国产在线| 色哟哟色院91精品网站 | 熟妇无码人妻| 在线视频精品一区|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 999在线免费视频|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色亚洲成人| 114级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日韩A∨精品日韩精品无码| 97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日本一二三本道| 日本人又色又爽的视频| 深爱婷婷激情网|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 亚洲国产成人麻豆精品| 91高清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