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時代的印記 行業的標桿
——寫在大冶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成立70 周年之際

2023-10-31 14:00:22肖惠林曲直
中國有色金屬 2023年18期
關鍵詞:礦山

肖惠林 曲直|文

70 年披荊斬棘,中國有色集團大冶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始終保持由黨而建、跟黨創業、為黨奮斗的政治本色,歷經創業、配套、攻堅、跨越以及綠色發展,參與并見證了新中國銅工業發展的全部歷程,全景展示了中國有色金屬行業的成長史。

1953~2023年,七十載春華秋實。

中國有色集團大冶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色大冶”),伴隨著新中國一路走來,在湖北黃石這座江南明珠城市生根,發芽,成長,壯大。

在困苦挫折中誕生成長,于奮進拼搏中發展壯大。這就是中色大冶的真實寫照。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實踐是最有效的試金石。中色大冶從最初千人千噸的獨立礦山,歷經創業、配套、攻堅、跨越以及綠色發展,匯聚成的七十載歲月波濤激蕩,實現了從生產礦山銅、粗銅,再到陰極銅、高純陰極銅的跨越,濃縮了新中國銅工業的奮斗史,全景展示著中國有色金屬行業的成長史。

創業伊始的珍貴記憶

山青未了,水碧無窮。

2023年,仲夏六月。黃石日報社、黃石市文聯聯合組織25名媒體記者和作家,踏著講好“黃石故事”的時代潮流,奔向地處鄂贛交界、素有“鳳凰落腳”傳說的中色大冶豐山銅礦,一探銅都大地的脈動與心跳。

1953年7月4日,新冶銅礦成立

1959年2月,大冶銅廠召開首屆黨員代表大會

青山碧水間,一座智能化的綠色礦山——豐山銅礦,正拔地而起。在豐山銅礦管控中心,一塊由三維模型自動演示礦體結構的曲面大屏,讓大家不禁回想起曾經的歲月。

現實是歷史觸角的延展。撫今追昔,既蘊蓄著走向未來的拳拳期待,也飽蘸著對過往的無限致敬。

鄂東,古代中國的爐冶之光曾在這里迸射、閃耀。春秋以至唐宋明清時期,都曾在此開采過銅礦。

可這一絲光芒,卻在1840年以后,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沉夜色吞噬殆盡。據大冶市雙龍橋上的碑文記載,民國七年始,當時的資本家曾組織“開陽公司”“大新公司”在鄂東封三洞(豐山)開礦煉銅,礦工過著牛馬不如的悲慘生活。民國三十年后期,因日寇入侵,遂停產。

中國銅工業、鄂東銅工業,急呼歷史使命的擔當者。新中國開國大典的54 門禮炮,把中國銅工業由危難引向光明。

新中國成立后,百業待舉、百廢待興。銅作為新中國重要戰略物資十分匱乏,當時僅有5家小型冶煉廠,煉出的銅不僅數量少,品質也差。為盡快扭轉這種局面,黨和國家決定在全國范圍內新建一批骨干銅礦。

1953年春節,大冶龍角山,天寒地凍,大雪紛飛。

中南軍政委員會重工業部地質局414地質隊的幾十名隊員,正在這里探礦找銅……

龍角山是中色大冶的“產床”。1953年3月18日,新冶銅礦(龍角山銅礦)籌備處在大冶縣城關成立。由此,中色大冶人掀開了70年建設波瀾壯闊的第一頁。

歲月的卷軸徐展開來,無數胸懷銅業報國初心的建設者,響應祖國號召,扎根于此,深耕于此。他們當中有剛剛脫下戎裝的解放軍干部戰士,也有工人、學生和技術人員。

創業的歷程,注定充滿著艱辛與坎坷。

“梅青甫,大戰605,永記英雄譜。”這是老一輩新冶銅礦職工在20 世紀五六十年代都會唱誦的歌謠。歌謠中提到的梅青甫,就是開掘新冶銅礦605礦洞的青年功勛。

1960年4月,大冶冶煉廠轉爐吹煉出第一爐粗銅

光陰流轉,再臨新冶銅礦的礦山洞口,早已青苔爬滿,山泉汩汩流出。但歷史不會忘記——為了開掘605 礦洞,吃苦流汗、受傷流血的第一代礦工們。

陳余順,大冶有色金屬公司原副經理,1996年退休。新中國成立以前,他就在武穴煤礦做挖煤工。1953 年7 月,他原本在大冶一家采石廠打零工,年僅18歲的他通過招工來到新冶銅礦,成為基建工區的一名風鉆工。

“提油燈、用錘子打眼,是那個年代礦山人開礦采銅的普遍特質。”陳余順回憶道,“當時的工作環境很艱苦,頭上裹條毛巾當作安全帽,腳穿草鞋,提著煤油燈就進礦洞了,手常被錘子砸傷……為了節約時間,工友們吃住全部在山上臨時搭建的草棚里。”

但是,面對這樣的環境,無人退縮,無人叫苦……灑下的辛勤汗水,終于澆灌出豐碩的果實。

1955年5月,新冶銅礦開始試投產,進入基建時期。該礦的首批投資就達1 600 多萬元,超過了同一時期開建的武漢長江大橋;1957 年4 月1 日,新冶銅礦正式生產,日出礦石量達600余噸。

1960年1月,赤馬山銅礦正式投產;

1965年5月10日,成立了豐山銅礦;同年重建銅綠山礦,并于5月15日啟動銅綠山礦露采剝離大會戰;

1966年2月12日,成立了葉花香銅礦。

……

“冶”與“礦”,猶如一母同胞。

就在新冶銅礦試生產期間,同屬“一五”時期156個重點項目,由國內設計、采用國產設備、自行施工的第一座大型粗銅冶煉廠,被提上建設日程。

1957年盛夏,黃石下陸地區。廣大職工住在農村,吃在蘆席搭建的食堂。所有的材料搬運特別是5噸多重的主廠房屋架,沒有運輸工具,就靠肩挑背扛……就是憑著“晴天大干、雨天搶著干、且不計報酬”的精神,短短兩年時間,硬是像螞蟻搬家一樣建成了大冶冶煉廠。

1957年7月,冶煉廠反射爐動工建設。

不到一年的時間,1960年4月6日,就迎來了中色大冶第一代爐——反射爐點火的神圣時刻;4月22日下午2點,第一包冰銅放滿。這一天,援建的蘇聯專家馬褐契夫特意穿上新呢絨工裝,親眼見證著冶煉廠反射爐出銅的歷史性一幕。

“中國工人了不起!太了不起了!”馬褐契夫向中國第一代冶煉工人伸出了大拇指。

1960年4月23日,冶煉廠反射爐順利放出第一爐冰銅。4月24日上午,轉爐車間上夜班的爐后工黃緒文沒有按時下班。8點40分,第一爐銅水流出爐口、流向銅包,流入了黃緒文的視線里,也流進了一同趕來的職工及家屬的心田。每一個人的臉上都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澆鑄、過磅、取樣、化驗,總重量達到20 多噸的粗銅,品位達到了99.72%,全部符合設計要求。

這一好消息傳遍十里銅都、百里礦山,傳到了北京中南海。

1960 年10 月,時任國家副主席董必武到冶煉廠視察。

1961 年5 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外交部長陳毅先后到冶煉廠和新冶銅礦視察鼓勁。

從此,冶煉廠跨入正式生產階段。

從此,鄂東的銅工業愈加顯示出她的青春與活力。

從此,縱然山高路遠,中色大冶人也一往無前。

發展中期的艱難記憶

綠狗牙草生機勃勃、夾竹桃林枝繁葉茂……匯成了一片蔥蘢的綠海。今天,站在銅綠山礦露天采場的瞭望平臺上,這一曾經的礦山主戰場,早已成為當地的網紅“打卡地”。

1960年4月22日,大冶冶煉廠反射爐放滿第一包冰銅

1960年4月24日,大冶冶煉廠轉爐放第一包銅

1970年8月,大冶冶煉廠硫酸車間硫酸第一系列建成投產

1971年1月,銅綠山礦建成投產

眼前孤獨而又巨大的深坑,讓現實又一次轉向那段艱難的歷史——

1991年,金秋十月,北京。

一份關于“國家一級企業”授予名單的文件,由國務院企業管理指導委員會和生產委員會聯合下發,“大冶有色金屬公司”赫然其列。

這,是一份沉甸甸的榮譽。

這,也只有飽受風雨的洗禮,才能讀懂其中的深意。

“大躍進”造成的慘痛教訓,中色大冶人不會忘記。受高指標、浮夸風影響,礦山建設一味求快、片面圖省,采掘比例失調。冶煉廠的發展嚴重受挫,連續多年生產水平處于谷底。

屋漏偏逢連夜雨。

由于生產工藝、燃料供應、水文地質條件等多重因素,讓銅綠山礦、銅山口礦、葉花香銅礦等主要礦山,在不同程度經受著發展考驗。

究竟是果斷抉擇向前?還是躊躇彷徨不前?

實踐證明,中色大冶沒有辜負歷史的選擇。

1973年,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抓革命,促生產”成為維護國民經濟正常運行的特殊武器。

堅決聽從黨的號令,中色大冶堅持邊生產邊調整,積極落實建礦興廠的后續“填平補齊”措施——更新新冶銅礦采礦方法、實施豐山銅礦收尾配套工程、改造赤馬山礦浮選技術,完成銅綠山礦露采百萬方剝離……

1975 年夏天,氣溫高達40℃。運輸的大車來往如織,廣播循環播報著生產信息。

當聽聞“今日剝離量突破一萬方”時,時任銅綠山礦露采車間黨支部書記楊玉華上鏟的勁頭更足了。他在蘇聯學習過電鏟技術,所以在百萬方大會戰期間,總是身先士卒上鏟操作。

為了打好這場戰役,中色大冶在銅綠山礦專門成立指揮部。機動處、供應處、礦山處、工會、宣傳處等部門人員云集于此,為“大戰”服務。

連日奮戰在一線的電鏟司機潘緒祥、開“磕頭鉆”的李世民、大車司機閻衛國……一個個響亮的名字、一個個勇毅的身影,刻骨銘心。

僅僅5個月的時間,連續攻克大小難關80個,完成剝離量106萬方,解決了特殊時期的歷史欠賬,保證了供礦的正常。

七秩風雨,這樣的故事俯拾皆是。

忘不了銅山口礦基建收尾時的艱辛,也忘不了銅綠山礦自磨系統建設中的酸楚,更忘不了冶煉系統三次革新改造的漫漫長路……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把春天的前奏曲吹到了鄂東大地,為中色大冶人打開了通向“春天”的大門。

1984年,冶煉粗銅產量首次突破5萬噸,礦山銅產量突破2萬噸。1986年,礦山銅產量又突破2.5萬噸。中色大冶,真正成為當時全國最大的商品粗銅生產基地。

發展道路上,免不了“磕磕絆絆”。這是歷史發展的規律。

邁入“七五”時期,中色大冶的生產建設在“爬坡”中艱難前行。特別是冶煉系統生產工藝和技術裝備愈顯落后,導致產能低、能耗高。

從1987 年開始,中色大冶決心引進加拿大諾蘭達工藝改造冶煉技術,并于1993年投入建設,先期完成了4號轉爐改造、硫酸第一系改列造、廠區污水處理工程等外圍工程建設……

就在這一時期,中色大冶人憑借國家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和市場營銷“雙軌制”機遇,于1987年9月建成投產銅電解一期工程,結束了長達27年冶煉系統僅生產粗銅的歷史。

1973 年至1996 年,中色大冶累積采礦量4 116 萬噸。1994 年粗銅突破6萬噸,1995 年陰極銅突破4 萬噸大關。礦山冶化的發展,也驅動著中色大冶相關產業的長足發展:

1992年,冶煉廠四號轉爐建成點火投產

——運輸方面。擁有蒸汽機車4臺,專用鐵路線路達21公里,機車臺日運量達1 746噸。貨物車輛50輛,裝載機3臺。

——修造方面。1960 年4 月,由機修廠建造的銅冶煉系統第一個配電站,至今仍在運行。企業逐步形成鑄造1 250噸,金加工1 340噸,金屬結構件制作250噸、鐵球3 000噸、氧氣70 000瓶的綜合生產能力。

——動力方面。先后建設長江水源一、二期工程,總供水能力達到每天76萬立方米,解決了大冶縣城生活用水問題,改善了礦山和下陸廠區的供水難狀況。

……

事實證明,歷史沒有辜負中色大冶的選擇。

攻堅時刻的塵封記憶

驚風飄白日,光景西馳流。

2021 年12 月,臨近年關。冶煉廠熔煉車間主廠房內,一座飽經滄桑的爐體,靜靜地躺下“休息”了。

這座飽經24 載風雨滄桑的諾蘭達爐,承載了兩代冶煉人的集體記憶,每天見證著中色大冶的時代變遷和快速發展。這一天,她完成了她的歷史使命,完美謝幕……

說她“杰出”,是因為她曾促使中色大冶的粗銅生產能力提升了10萬~13萬噸。五千多個日日夜夜,她累計熔煉銅精礦約800萬噸、生產粗銅約140萬噸。

說她“杰出”,是因為經過多次技術改造,她的爐壽和其他部分技術指標,甚至高于技術輸出方加拿大的諾蘭達公司。

從1980 年的全國第一屆銅冶金學術年會探討冶煉廠反射爐改造問題到確定諾蘭達爐投入建設,經歷了十余年、4個方案的長期研究論證。然而,就在諾蘭達爐主體工程建設時刻,資金問題卻成了“攔路虎”。

“工程進度不容推遲!諾蘭達爐一定要在7月1日點火。”這是1997年4月,公司領導班子在冶煉改造專題會上發出的指令。

“發行內部債券!”這是中色大冶人經過反復抉擇,找到的唯一出路。

真理的光芒永不褪色。只有堅持全心全意依靠職工辦企業,企業才會有“詩與遠方”。

1997年年初,經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后,僅僅半個月時間,中色大冶就募集資金5 000多萬元,并爭取到了銀行信貸支持,解了燃眉之急。

1997 年7 月1 日,歷史永遠銘記。喜慶的氣氛,洋溢在香港街頭,也充盈著華夏大地。

也是這一天,冶煉廠諾蘭達爐終于竣工點火了。中色大冶和中國香港一道,以嶄新的姿態邁向21世紀。

這似乎是一種昭告。大江奔流,不遇關山阻隔,怎可見循海東歸的澎湃?

就在這一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了。貨幣貶值、股市崩盤、債務違約……一時間,全球金融市場上演著一場“瘋狂派對”。由此,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出現,銅價不斷下跌,低點時跌至14 000元/噸。

決不能坐以待斃!中色大冶人審慎作出一手抓擴能改造、一手抓扭虧脫困的決定。

精神的“種子”一旦萌芽、生長,就有頂開頑石的力量。

1997 年國慶節,諾蘭達爐開始投料,230個小時后,10月10日晚上9點41分,順利產出第一包冰銅,渣含銅僅有2.98%。

正常生產后,反射爐與諾蘭達爐需要并開,共同承擔銅精礦的熔煉任務。此時,銅價依舊持續低迷,資金嚴重短缺,職工工資無法當月發放。

為爭取達到最佳效果,中色大冶人給出的行動是堅毅果敢的。加緊技術攻關,反復試驗,成功實現“一臺制氧、兩臺熔煉爐、三臺轉爐、三個硫酸系列”同時作業的最佳組合模式,取得了成本低、利潤高的效果。

當談起這段難忘的歲月時,經歷過的每一名冶煉廠職工都無比自豪。

1997年10月1日,公司引進的諾蘭達爐投料生產

2008年6月28日,湖北省政府與中國三峽總公司簽訂關于有色金屬開發合作協議

2009年12月30日,大冶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沒有哪一次巨大的災難,不是以歷史進步作為補償的。”用思想家的話語觀照事實,諾蘭達爐的引進,使中色大冶的冶煉工藝水平與國際對標,整整縮短了15年。

跨越階段的榮光記憶

思想的“總閘門”打開了,發展道路就會越走越寬廣。

走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大道上,中色大冶人更加意氣風發。

伴隨著經濟形勢的調整,2006年年底,銅冶煉企業進入了“寒冬期”。在逆勢中該如何發展?

做大循環經濟,成立稀貴金屬廠。這一次,沒有瞻前顧后,中色大冶人迅速謀劃這個“冬泳”之策。稀貴金屬廠,成了稀貴金屬產品研發、開發和生產的中心。

2007年2月,“大江牌”銀錠在倫敦交易市場注冊成功;2008 年1 月,“大江牌”金錠在上海期貨交易所成功注冊……

這是中色大冶人以思維創新破解企業發展難題、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一個鮮明例證。

2006年,秉持創新思維,領導班子對企業改革發展思路和“十一五”規劃進行了及時調整,確立了資源開發、規模提升、結構調整、資本營運、人才強企“五大戰略”,由此正式開啟中色大冶跨越式發展新征程。

改制,是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中色大冶得以跨越發展的基石。

2008 年12 月,中色大冶與中國三峽總公司長江電力實行戰略合作,通過增資擴股和減資剝離,重新組建了大冶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進一步優化了企業股權多元化和組織結構。

2010年,完成組建大冶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的改制工作,整體形成了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以產權為紐帶的集團化母子公司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2011年1月21日,歷史這樣記錄:一場瑞雪籠罩著美麗的江城,武漢洪山賓館內,掌聲如潮。“推進大冶有色與央企對接實施增資擴股儀式”在這里舉行。

從這一天起,中色大冶正式加盟中國有色集團,中國有色集團將助力中色大冶發展。

2009年7月13日,大冶有色銅冶煉節能減排改造項目澳斯麥特爐開工建設

黃石市黃金山開發區的稀貴金屬廠廠區一角

2011年8月,時任中國有色集團“掌門人”的羅濤來到中色大冶,提出了“深、強、優、活、才”的企業發展“五字訣”,強調要加快礦山建設步伐、提高銅冶煉整體技術裝備水平和生產規模……

堅強的后盾,使中色大冶開辟未來的信心愈加堅定、勢頭愈加強勁。

于是,礦產資源開發的“戰車”又挺進了帕米爾高原。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恰縣,位于祖國西陲帕米爾高原深處的一座小縣城。那里屹立著被譽為“銅都新城”的薩熱克銅礦。早在2010 年,中色大冶就完成了這座礦山的初步踏勘和施工設計。2013年8月,薩熱克銅礦選礦廠房、設備基礎和相關土建工程建設已基本完成,各項配套設備正在緊鑼密鼓地實施安裝。

冒風雪、睡帳篷、啃馕餅、喝冰泉……這是當年的開拓者們對礦山建設初期的深刻記憶。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色大冶人一步一個腳印,開辟出了一片新天地。

在中色大冶本部,冶煉規模提升的“陽光”也正灑向銅都大地。2009年7月13日,冶煉廠十里廠區彩旗飄飄,鑼鼓喧天。

澳斯麥特爐奠基了!

這是中色大冶銅冶煉節能減排改造的重點工程。面對工期緊、場地窄、人員少,同時還要兼顧冶化生產等諸多困難,英勇的中色大冶人沒有被嚇倒。

他們扛起背包,吃住在現場,不談條件,放棄了無數個節假休息日……歷經505個晝夜,紅色的火苗終于在澳斯麥特爐的爐膛熊熊燃起。

就在這一時期,中色大冶還采用世界先進的永久性不銹鋼陰極銅電解工藝和計算機自動定位控制技術,建成了年產30萬噸銅精煉能力的清潔生產示范項目。

如果說資源開發和規模提升戰略是為了做大企業,那么結構調整、資本運營、人才強企戰略則是為了做強中色大冶。

2011年1月21日,湖北省國資委、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聯合舉行推進大冶有色與央企對接實施增資擴股協議簽字儀式

2010年9月26日,銅山口礦深部開采工程開工

——通過戰略合作、招商引資、爭取國家政策支持、創立財務公司等方式,中色大冶累計融資額達70億元……

——不斷加強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操作技能人才三支隊伍建設,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培養引進力度,企業先后獲得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授予的“技能人才培養突出貢獻獎單位”和“全國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稱號。

穩神競進,激情奮進!中色大冶苦練內功的做法,助推企業愿景一步步實現:2012年,中色大冶銅資源占有量增至400萬噸以上,陰極銅生產能力增至70萬噸,營業收入達600億元。

綠色發展的時代記憶

為工廠裝上“智慧大腦”,是怎樣的一種組合?

銅冶煉澳斯麥特爐主廠房

薩熱克銅礦

豐山尾礦庫鳥瞰

沒有刺鼻的異味,煙囪的霧化蒸汽隨風而逝。在中色大冶的智能工廠——弘盛銅業,依托智能化管控平臺,就能對環境空氣、廢水、廢氣等實時監測預警,實現全天候管控。

和許多銅冶煉企業一樣,中色大冶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也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冶煉病”。這是老一輩中色大冶人對冶煉廠的原始記憶。

30年,彈指一瞬,中色大冶的發展成效為何這么大?歸根結底就在于歷史和現實切換間,濃縮著當代中國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的歷史性巨變!

時間的指針撥回到2012年,彼時之中國,傳統粗放式發展模式難以為繼。

以新發展理念破除老觀念,用高質量發展開創新局面。應時代之變遷,發時代之先聲,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一系列戰略思維和創新理念,給出了新時代發展真諦。

高質量發展,必須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綠色為鮮明底色的發展!

這條“路”,中色大冶走得殊為不易。

2014年,中色大冶以1 000余億元營業收入,實現了“十二五”時期打造“千億有色”的目標。

歡欣鼓舞后,是對國家經濟發展模式“重規模、重速度轉向重效益、重質量”的敏銳嗅覺:盡管企業營業收入跨越千億,但是核心競爭力和核心盈利能力不強。

如此形勢,該如何“突圍”?

中色大冶提出了“推進提質增效,打造千億企業升級版”;開展“對標再出發、改革再深化”……

矛盾在化解,但問題也在發酵。直到2021年9月,中央第六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通報中色大冶的典型案例,如當頭棒,讓中色大冶人反復責問自己:為何會這樣?這猶如“醒腦丸”一樣,讓企業主動思考:接下來的路,該如何走?走向何方?

中色大冶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以環保督察整改為切入點,以政治建設為統領,遮蔽綠色高質量發展道路的“迷霧”隨即被廓清。

2022年1月,5G+智慧礦山及冶金聯合創新實驗室合作項目在中色大冶總部簽約,公司啟動了礦山5G+工業互聯網自動控制應用,打造綠色數字化礦山。同年4月8日,臨工礦山駐大冶有色服務中心揭牌,12 臺先進的UD391掘進臺車交付銅綠山礦……

乘科技創新之東風,銅山口礦以-220 米中段6 號礦體開采為試點,建立了井下無軌運輸作業示范區。今年上半年,該示范區機械化設備累計作業量占掘進總量半數以上。

全新技術裝備的使用,促使傳統落后的“手抱鉆”開采已成為歷史,也讓指尖操控、按“秒”煉銅的智能工廠走進現實。

今年2月建成投產的弘盛銅業,采用世界領先的“閃速熔煉+閃速吹煉”工藝,年處理銅精礦約160萬噸,生產高純陰極銅40萬噸,這是中色大冶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弘盛銅業智慧中心內,16個智能管理模塊數據,讓上傳下達在瞬息之間完成。遠端工廠里,15套智能裝備系統,實現全流程作業自動化、智能化和標準化。2023年上半年,弘盛銅業累計生產礦銅18.2 萬噸、陰極銅13.8 萬噸、硫酸74.2萬噸,完成工業產值112.5億元,利潤達到預期。

如今,用綠色發展增強企業高質量發展底色——成為中色大冶人的普遍共識。

這是兩年來,中色大冶人敢于擔當、積極進取的結果。

2021年9月6日,中央環保督察“典型通報”猶如晴天霹靂,籠罩著十里廠區、百里礦山。

公司連夜召開專題會,制定整改方案,組建工作專班,開赴現場駐守整改,成為公司應對危機的主動選擇。

2021年9月7日,豐山銅礦尾礦庫,警戒線拉起。一輛輛運輸設備物資的大車沿著長江緩緩駛來。壩上,工作專班的幾個成員正在現場踏勘,與設計方討論截洪溝施工方案。從這天起到工程竣工并通過驗收,僅用時3個月。

2021年9月8日,赤馬山礦。連續72小時,幾臺大型挖機正揮動“手臂”,圍著第三方非法占用的廢棄廠房一刻不停地“耕耘”;一年后的2022年10月19日,陽新縣人民政府公告了赤馬山尾礦庫閉庫銷號。

2021年9月9日,冶煉廠污水曝氣溝、污酸雨水收集池……施工人員正在緊張有序地作防滲處理。一段時間以來,還新建了600立方米雨水收集池及配套設施,解決了雨污分流不徹底問題,完成了煙氣管道漏點排查和封堵。

……

今天,像這樣的“綠色行動”,在冶煉廠仍在上演:冶煉廠改造精礦配料及上料系統,實施澳爐高氧濃、高品位冰銅品位生產模式、升級廢酸處理工藝……屆時,廠內揚塵、無組織煙氣逸散量、危廢渣產出量等問題將會得到基本解決。

2023年2月14日,弘盛銅業40萬噸高純陰極銅生產項目舉行投產活動

銅山口俯瞰圖

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中色大冶的變化有目共睹,更加篤定了企業的前行道路。

2023 年,中色大冶自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以來,圍繞“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以實干擔當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領導班子錨定打好戰略實施、人才隊伍、科技自強、深化改革、安全環保等諸多關系企業長遠發展的問題,多次到礦山、冶化等單位實地調研。

腳印串串,邊行邊思。公司一系列高質量發展的頂層設計和方法路徑躍然而出:

——突出主責主業。立足提升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兩個路徑”,明確以“四座礦山、兩個冶煉廠、四個主產業鏈延伸業務板塊”的“424”產業架構,讓中色大冶的產業布局更加科學合理。

——持續激發內部活力。重點實施“89263工程”,以“六個一批”工作措施,大力發現、培養、選拔、使用85 后中層干部和90后科職干部;制定出臺《“三個不低于”薪酬激勵和差異化薪酬改革試點方案》,明確銅山口礦、晟祥銅業和大冶國貿作為改革試點單位。

……

龍角山,新冶銅礦的榮光并未消散!

長江岸邊,弘盛銅業正全神貫注、破浪揚帆!

中色大冶,必將在新時代的滾滾浪潮中,書寫出嶄新畫卷!

2022年9月26日,公司隆重召開科技暨人才工作會議

弘盛銅業40萬噸陰極銅清潔生產項目

猜你喜歡
礦山
現代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金屬礦山》2022年征訂啟事
現代礦業(2021年12期)2022-01-17 07:30:32
四大“礦山修復”方法
河北地質(2021年2期)2021-08-21 02:43:50
在礦山里耕耘(國畫)
神劍(2021年3期)2021-08-14 02:30:08
智能化礦山建設在中小型礦山的應用探討
昆鋼科技(2021年2期)2021-07-22 07:47:06
貴州今年要建成800座綠色礦山 2025年不符合標準礦山全部退出
石材(2020年11期)2021-01-08 09:21:48
我國礦企海外十大礦山簡介
礦產勘查(2020年7期)2020-12-25 02:43:42
繪就美好礦山五彩畫卷
陽光(2020年6期)2020-06-01 07:48:36
繁忙的礦山
自動化技術在礦山機電控制中的應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国产|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 在线亚洲小视频| 国产网站黄| 亚洲第一视频网| 欧洲成人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观看网站| 毛片免费网址| 天堂亚洲网| 国产欧美综合在线观看第七页| 国产精品va| 一级做a爰片久久免费|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99精品免费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成在线观看|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99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图区| 久久永久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男女XX00免费观看| 欧美日本中文| 人妻丰满熟妇啪啪| 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久久人体视频| 欧美国产精品拍自|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精品一区污| 国产日产欧美精品| 亚洲国产欧美中日韩成人综合视频| 四虎影院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在热久久2019| 国产高清免费午夜在线视频|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电|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av|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喷潮白浆直流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午夜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成年无码AⅤ片在线 |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瑟天堂久久一区二区影院| 国产第一页免费浮力影院| 四虎影视8848永久精品| 91久久国产热精品免费| 亚洲成人一区在线| 国产综合欧美| 日韩免费成人| 国产一二视频|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高清视频一区|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亚洲午夜综合网| 精品久久高清| 日本精品αv中文字幕|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不卡在线| 亚洲AV无码不卡无码|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老师啪l| 伊人色婷婷| 欧美一区日韩一区中文字幕页|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日韩欧美国产区| 亚洲天堂777| 亚洲品质国产精品无码|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久久国产热|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 久久国产热| 丁香五月婷婷激情基地| 98超碰在线观看| 亚洲香蕉久久| 高清精品美女在线播放| 色偷偷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夜色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