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亞娟
(甘肅省小隴山林業調查規劃院 甘肅 天水 741020)
非洲菊,也被稱為扶郎花,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鮮切花品種之一。其株高50 ~60 cm,葉基生,葉柄長,花單生,莖長且高于葉柄。花徑為9 ~12 cm,花色有紅色、粉色、橙色和黃色等。非洲菊喜歡溫暖、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環境,生長期的適宜溫度為20 ℃~25 ℃,冬季可以在12 ℃~15 ℃的溫度下生長,如果低于10 ℃,它就會停止生長,不能忍受0 ℃以下的低溫。如果溫度過高,也會影響它的生長。當溫度超過30 ℃時,生長會逐漸放緩,甚至停止。溫室無土栽培的非洲菊可以每年開花,開花時間為每年5 ~6 月和10 ~11 月,而且無土栽培的非洲菊根系相對發達,根系較長。無土栽培生長潛力大、產量高、質量好、收入高、節水節肥,屬于輕度植物病蟲害以及清潔衛生的產品,能夠節約勞動力,減少輪作,有利于植物栽培的現代化。因此,非洲菊無土栽培在園林植物中得到了廣泛地應用和發展。
廣義上講,無土育苗是一種簡單、實用、有前景的快速生長新技術。無土栽培可廣泛用于大面積花卉的生產,大大提高花窖的利用率,降低勞動強度,節約燃料和種子,不污染環境,提高經濟效益。無土栽培具有出苗率高、根系發達、生長速度快等特點,可以在短時間內培育出適宜年齡的壯苗。無土基質來源廣泛,價格低廉,且基質通過高溫處理后在育苗生長過程中不易發生病蟲害和生長雜草。無土栽培營養液無毒、無味、使用方便、肥力持續時間長,營養物質可以被幼苗迅速吸收和利用。
2.1 品種選擇。可以根據當地的市場需求,選擇適合無土栽培的品種,常見的非洲菊品種主要有以下幾種:①泰拉維沙(Terra. Visa),引自荷蘭,抗逆性強。葉片較窄,葉緣帶有紫紅邊,分枝性好,長勢強。花色深紅,單瓣,花莖8 ~10 cm,花梗長40 ~50 cm。1 年生植株,年單株產花23 ~25 枝,2 年生植株,年單株產花30 ~35 枝。②柏斯柯(Pascal),是較易栽培的品種。葉寬大,淡綠色。花徑14 cm,半重瓣花,色彩耀目,單株年產花25 ~28 枝。③泰拉吐巴(Terra. Tuba),引自荷蘭。葉片較寬大,葉色偏淡。花色粉紅,重瓣,花莖可達14 cm,花梗長35 ~45 cm,年單株產花25 枝左右。
2.2 育苗
2.2.1 有性繁殖。種子播種在泥炭、珍珠巖和其他基質中,溫度保持在20 ℃~22 ℃,相對濕度高,大約10 d 即可發芽。3 ~4 個月后,如果幼苗長至4 ~5 片真葉即可進行移植。
2.2.2 無性繁殖。非洲菊的無性繁殖主要包括枝條繁殖和組織培養2 種方法。生長旺盛的非洲菊成年植株可以采用分枝繁殖。一般來說,開花后,4 ~5 月將植株挖出,把地下莖切成若干子株,確保每個子株都有4 ~5 片葉子。傷口愈合后,將每根枝條移植到基質中,栽植不可過深,以根頸露出基質為宜。組織培養可以生產出高質量的幼苗。
2.3 定植。非洲菊可全年開花,對種植時間沒有具體要求。通常在種植后的5 ~6 個月內,可以在20 ℃以上的溫度下開花。4 ~5 月種植,第1 個花期在當年的10 月。9 ~10 月種植更容易存活,如果有取暖器,春節期間可以開花。夏天,由于氣溫高,需要適當遮陰,幼苗生長緩慢且虛弱。10 月以后種植時氣溫下降,幼苗生長緩慢,容易結冰,影響春切花的產量。非洲菊可以用巖棉、珍珠巖、泥炭和其他基質栽培。巖棉種植采用厚10 cm、寬15 cm 的巖棉塊,每塊長6 m,一般并排種植2 塊,在溫室內種植6.5 株/m2。為了提高早期產量,可以相應地增加種植密度,也可以用混合基質栽培,如泥炭和珍珠巖,通常種植5~6 株/m2,行距為40 cm,株距為35 cm。中間一排和側面一排交替排列(以梅花的形式)。
2.4 營養液管理。非洲菊的中間培養采用滴灌系統供液,種植時將巖棉完全浸泡在EC 值為1.8 mS/cm、pH 值為5.5 的營養液中,其營養液配方如表1 所示。定植存活后每天供應4 ~8 次液體,每次供應10%~20%的排水混合物(加入茶葉袋子、無紡布、石頭、堅果皮等利于排水)。初期營養液EC 值保持2.0 mS/cm,隨后逐漸增加到2.5 mS/cm,pH 值保持在5.5 ~6.5。夏季旺盛生長期間應適當降低營養液的濃度,EC 值不應超過2.0 mS/cm。當溫度降低時,營養液濃度可以適當增加。

表1 非洲菊營養液基準配方
2.5 田間管理。非洲菊生長旺盛,1 年生植株有30 ~40 片葉子,2 ~3 年生植株有50 ~60 片葉子。如果葉片過多,應及時摘除老葉,避免因下部的芽缺乏陽光和激素而造成“隱芽”。為了保證花蕾的正常發育和開花,通常需要3 ~4 片葉子來提供光合產物。及時移除多余的幼芽,并使保留的花蕾有一個分級的發育階段,以確保有序開花和均衡采集。夏季陽光強烈、氣溫較高,需要遮陰、通風降溫。冬天氣溫下降時可以加熱或覆蓋保溫材料,并注意隔熱。
2.6 病蟲害防治。非洲菊的主要病害包括根莖腐病、灰霉菌等,主要害蟲包括蚜蟲、葉螨等。發現根莖腐病癥植物,應立即將其連根拔起,并使用0.1%乙基托布津或600 倍雙氯芬酸鈉溶液灌根預防。灰霉菌在冬季和春季溫度較高時容易發生,可用50%灰霉菌液500 ~800 倍噴霧預防。蚜蟲可用10%一遍凈3 000 倍液或20%蚜克星800 ~1 000 倍液噴霧預防。葉螨可用1.8%蟲螨光2 000 ~3 000 倍液噴霧預防。
2.7 采收。適期采收,當舌狀花完全展開、最外面的2 ~3 輪管狀花在花盤上開放時即可采收。過早采收花瓣難以展開,過晚采收切花保質期縮短。
無土種植不僅使作物品種大幅度增加,而且產量也在不斷提高。無土栽培技術的優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非洲菊無土栽培可以滿足對香港、澳大利亞和東歐的出口需求,發展地區的外匯經濟;可以為各地提供專業化、商品化苗;可以充分利用家庭陽臺、屋頂、工礦企業和學校內部的分散空間,優化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