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建 韓世文 趙玉陽 韓 旭 王清濤
(河北工程大學園林與生態工程學院 河北 邯鄲 056038)
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農膜使用量最大的國家,農膜不僅可以為作物增溫、保墑,也可防止病蟲害的侵害[1],對我國農業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廢舊農膜的回收問題一直是一個困擾,使用之后的廢舊農膜如若不及時回收,對土壤及生態環境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因此,正視廢舊農膜的回收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廢舊農膜回收是各級政府、農民集體和農戶等相關利益主體對殘膜危害的認知度、回收意愿及行為共同作用的結果[2]。農戶作為農膜的直接使用者,也是最直接的利益相關主體,在廢舊農膜回收工作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西奧多·W·舒爾茨曾提出,傳統農業地區的農戶是“窮而有效率的”,農戶的行為也是“理性的”[3],也就是說,農戶在改變自己行為的同時必須是對自己有利的。因此,要想提高我國的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率,必須要對廢舊農膜對農戶的影響、以及影響農戶廢舊農膜回收意愿和行為的多種因素進行比較準確的定位。
1.1 對農戶生產的影響。我國大部分采用的仍是高分子聚合物聚氯乙烯塑料薄膜,其難以降解,厚度以0.01 mm 為主,在使用之后容易破損,不易回收,會殘留在農戶農田之中。影響土壤中水分和養分的運行,導致土壤結塊,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同時也會影響作物根吸收水分、養分的能力,導致作物產量降低,影響農戶的收益,影響大型機械對土壤深翻的效果,對農作物播種及后續的采收也會造成一定的麻煩[4]。
1.2 對農戶生活環境的影響。秋收之后,一些農戶會將廢舊農膜從田里撿出,堆積在田間地頭,大風過后,廢舊農膜被吹到農村的各個角落,造成嚴重的白色污染,影響村容村貌[5]。此外,當廢舊農膜堆積過多時,部分農戶會進行露天焚燒處理,而焚燒會產生大量的廢氣,直接排放到大氣之中,嚴重影響農戶的身體健康和生活環境。顯然,廢舊農膜對農戶的影響是非常嚴重的,但是廢舊農膜的回收又會消耗農戶的人力、物力及財力。而農戶行為又是“理性的”,會在對自己綜合利益最大化時改變自己的回收意愿和行為,這就決定了影響農戶對廢舊農膜回收行為的是多因素作用的結果。
目前,國內大部分學者認為農戶的個人特征、政府對于廢舊農膜回收的相關政策以及農戶認為參與回收會影響到自身利益對農戶廢舊農膜回收意愿和行為影響比較顯著。此外,還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影響著農戶廢舊農膜回收意愿和行為。
2.1 農戶的個人特征。農戶的個人特征主要包括性別、年齡以及文化程度。夏更壽、李國志等在對江西省596 個農戶的調查中發現,農戶的性別對于農膜回收意愿和行為影響不顯著,農戶的年齡對于廢舊薄膜回收行為有顯著正向影響,農戶的文化程度越高,其參與廢舊農膜回收行為越多[6]。女性的廢舊農膜回收行為略高于男性,可能是由于女性在從事農業生產時比較勤快和細心。年齡越大,參與廢舊農膜回收行為越高,可能是因為其年齡越大,其農業生產經驗豐富,更能夠認識到廢舊農膜不正確處理對生產和環境的危害是極其嚴重的,而年輕的農戶可能認為參與廢舊農膜回收比較麻煩,浪費時間,從而導致自身回收行為的降低。由于文化程度較低,農戶缺乏對農膜回收益處的相關認識和確切理解,使得廢舊農膜回收政策難以落實,進而降低了農戶參與農膜回收行為;相反,文化程度越高,其對于廢舊農膜危害的認知度越高,促進了自身參與廢舊農膜回收行為。
2.2 影響自身收入。大多數農戶認為參與廢舊農膜回收會耗費人力、物力及財力,導致了農戶不積極參與廢舊農膜的回收行為。劉洋、周孟亮等人在2018 年對新疆1 029 戶棉農的參與農膜回收是否會影響收入的調查表明:棉農參與廢舊農膜回收行為的農業毛收入不僅不會減少,反而比沒有參加的農戶農業毛收入提高了0.488%,提高比例為24.20%[7]。提高的農業收入主要來自三個方面:第一,政府對于參與農膜回收的農戶給予了相應的補貼。第二,參與廢舊農膜回收行為減少了殘膜對土壤的損害,提高了作物的產量,從而提高了農戶的收入。第三,回收后的廢舊農膜進行售賣或以舊換新的方式,也提高了農戶的收入。綜上,參與廢舊農膜的回收不會影響農戶的收入,農戶應當積極參與到回收行為之中。
2.3 政府的廢舊農膜回收政策。農戶參與廢舊農膜回收行為不能單單依靠農戶的力量,還需要政府相關回收政策的大力支持。翟雪玲、劉洋等在對新疆農戶對農膜回收政策的滿意度調查中發現,農戶對于政府政策的滿意度偏低,政府的政策對于農戶參與廢舊農膜回收行為具有顯著影響[8]。政府的相關政策包括政府回收政策的內容和政策的執行力度情況,政府回收政策的內容若與農戶相適應,能站在農戶的角度,提高農戶的自身效益,農戶參與農膜回收的行為越積極;同時,政府對政策的執行力度越大,農戶越能夠參與到回收中。
2.4 社會網絡。社會網絡對農戶農膜回收行為的影響表現在農戶之間的互幫互助和向周圍人學習。張文娥、羅宇等在對黃河流域農戶六省1 932 戶農戶回收行為的調查顯示,社會網絡的高度和廣度會影響農戶廢舊農膜的回收行為[9]。農膜回收需要一定的勞動力,目前,我國城鎮化進程加速演進,大量年輕勞動力外流,從事農業生產的大多數為留守老人,造成勞動力不足。在農膜回收中,鄰居親戚之間的互幫互助有利于農戶參加農膜回收行為,解決了勞動力不足的問題。鄰居朋友的農業生產經驗對于農戶廢舊農膜回收行為具有示范效應和同群效應,若網絡內部的農戶能夠充分認識到廢舊農膜殘留在土壤中的危害,并且具有比較好的回收行為,那么其他未參與回收行為的農戶一定會向這部分農戶學習,從而提高農戶廢舊農膜的回收意愿。
2.5 信息獲取。信息獲取可以提高農戶對于廢舊農膜危害的認知,提高對于政府相關回收政策的了解程度。張文娥認為,信息獲取的數量和質量對于農戶參與廢舊農膜的回收行為有正向影響[9]。由于農戶對殘膜危害和殘留農膜回收的間接價值認知不足,導致了農戶參與廢舊農膜回收行為低[10]。信息獲取可以改變農戶傳統封閉的生產習慣,通過多渠道獲取信息,使農戶充分認識到農膜對自身生產和生活的危害,同時也可以了解到政府對于廢舊農膜回收的支持補貼政策,提高農戶自身參與廢舊農膜回收意愿。
2.6 種植面積與種植年限。王彥發、馬瓊等在2016年通過對新疆棉農農膜回收行為影響因素的調查中發現,種植面積大與種植年限久導致了殘膜不能有效回收[10]。可能由于農戶種植面積過大或者種植年限較久,參與農膜回收行為對其產生的經濟效益不太明顯,同時大面積的農膜回收耗費了大量的成本,且大面積的農膜回收較為困難。
2.7 回收難度大。賈廷偉、杜俊偉等人認為使用之后的廢舊農膜通常呈碎片狀,分布較為分散,不利于集中回收,只能依賴人工拾撿的方式進行回收,缺乏拾撿廢舊農膜的機械,回收難度較大,耗費了大量的人力,而現在的農村地區大量勞動力外流,三留守問題嚴重,缺乏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年輕勞動力,導致了農戶撿拾殘膜的積極性不高,降低了農戶參與廢舊農膜回收意愿[11]。
2.8 回收網點的設置不合理。李金霞等人在對玉門市的廢舊農膜回收研究中發現,回收點的設置不合理影響了農戶的回收行為[12]。部分農膜回收網點設置在一些交通不太便利,或者是距離農業生產者的土地較遠的地區,造成了農戶從田地中撿拾出來,卻無人回收的困境,甚至可能直接堆積在田間地頭。對農戶之后的廢舊農膜回收意愿和行為會產生消極影響。
3.1 加大宣傳力度,讓農戶了解廢舊農膜危害及政府的回收政策。在農戶廢舊農膜回收行為的研究中發現,多數農戶不知道廢舊農膜的危害,甚至不知道政府對于廢舊農膜回收的財政補貼,針對此問題,有關農業部門應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等大眾媒體或者快手、抖音等短視頻媒體的方式對農戶進行宣傳;針對年齡較大、對新媒體技術接觸較少的農戶,可以采用農業推廣人員下沉的方式,印刷小冊子、開展鄉村相關農業知識普及宣講會。一方面,讓農戶認識到廢舊農膜對于土壤、作物生長和生活環境的危害,強化農戶的環境意識,端正其行為態度。另一方面,政府的廢舊農膜回收政策要宣傳到位,充分利用村干部和基層黨員的作用,保證讓每一個農戶都了解到政府的回收政策和補貼力度,從而提高農戶廢舊農膜回收意愿,主動參與到回收工作中。
3.2 增加農膜回收補貼力度,調動農戶回收的積極性。政府應制訂更加完善的激勵性農膜回收政策,利用經濟方式鼓勵農戶參與到廢舊農膜回收中。同時,針對積極進行回收的農戶進行額外補貼,樹立榜樣,利用“大眾效應”和“示范效應”帶動更多的農戶參與廢舊農膜的回收。此外,加強對回收網點的補貼,鼓勵農戶“舊膜換新膜”,保證農戶在參與廢舊農膜回收中達到自身利益最大化,提高農戶廢舊農膜回收意愿、改變農戶廢舊農膜回收行為。
3.3 增設村級代收網點,提高農戶處理廢舊農膜的便利程度。很多農戶因為距離回收點較遠或交通不便,不愿參與廢舊農膜回收行為。因此,增設村級代收點,不僅僅降低了農戶的回收成本,還為代收點的農戶帶來了一定的收入。村級代收點可采取上門回收的方式,讓農戶將在田地里拾撿到的廢舊農膜在田間地頭直接進行銷售回收,方便了農戶的回收。
3.4 加強機械化回收,減少農戶撿拾殘膜的勞動力。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仍然采用傳統的人工拾撿廢舊農膜,由于城鎮化導致的農村勞動力外流,也降低了農戶回收廢舊農膜的積極性,地方政府應鼓勵農村合作社購買廢舊農膜回收機械,并給予相應的補貼,農戶可采取租賃的形式使用機械進行廢舊農膜回收。同時也應優化殘膜撿拾機械,例如安裝圖像識別監測系統、土壤殘膜監測系統等,以便及時調整回收機械參數,最大程度提高回收效率。
3.5 發揮科技小院的作用,及時解決農戶在回收中的難題。科技小院是由農業院校師生組成,與農戶同吃、同住、同生產、零距離接觸農戶和農業生產,幫農戶解決生產中所有問題的科研人員團隊[13]。農戶在回收農膜的實際工作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駐扎在當地的科研工作者應及時了解農民遇到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或者與當地政府相聯系,解決農民的實際問題。同時,駐扎在科技小院的學生及科研人員也可開展對農戶環保意識的教育、政府回收政策的普及,盡可能地提高農戶的認知程度,提高農戶廢舊農膜回收意愿。
正確認識農戶意愿和行為在廢舊農膜回收中是至關重要的。農戶作為農膜的直接使用者,改變農戶回收行為即提高了廢舊農膜回收率,而農戶作為理性的經濟人,要改變農戶的回收行為,必須使農戶在廢舊農膜的回收中達到自身利益最大化,增加農膜回收補貼、為農戶回收行為提供便捷、降低農戶在回收中的勞動力成本等都可以激發農戶廢舊農膜回收意愿、改變農戶廢舊農膜回收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