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木青
孩子是家庭與社會的未來,尤其小學階段的孩子正處于成長關鍵階段,他們的安全是每個家庭與社會都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為幫助小學生更好地保護自己,小學生必須知道以下10個安全知識,這些知識涵蓋交通、家庭、火災、水上、網絡、環境及緊急情況等多個方面。本文詳細介紹這10個安全知識,希望家長、老師與社會大眾一同參與,共同保護和關注孩子們的安全。
小學生熟知一些基本安全知識能夠有效保護自身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日常生活中,小學生面臨著多種安全風險,如溺水、火災、交通事故、觸電等危險與隱患,這些風險對他們的身體健康與生活構成巨大的威脅。然而,許多小學生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識與應對能力,這導致小學生非常容易受到傷害,因此,讓小學生熟知一些基本安全知識非常必要。安全知識的學習一方面能夠增強小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培養他們面臨危險時的反應能力;另一方面還能培養孩子們的獨立性與自信心,從而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社會環境。
日常生活中,小學生必須知道以下10個基本安全知識:
小學生在道路上面臨多重安全風險,過馬路時,小學生需要觀察紅綠燈或交警指示,等待綠燈亮起并使用斑馬線或人行橫道。另外,小學生之間應避免在道路上追逐或玩耍,以免出現磕碰或與車輛相撞。
在家中,小學生需要嚴格遵循家長的規定,不可私自使用電器設備與廚房用具。與此同時,小學生應該學習正確使用緊急電話和急救箱,以便于在發生緊急情況時及時尋求幫助。
小學生需要學習如何正確使用打火機,不玩火,以避免火災事故的發生,同時還需要熟知火災發生時的有效應對措施,如使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低姿勢爬行等。
對于小學生來說,水域隱藏著巨大的溺水風險,由此需要小學生盡量學會游泳,一定不能在沒有成年人監護情況下獨自在水域活動。與此同時,小學生應該盡可能避免靠近安全設施不全或深水區域,以防出現溺水事故。
小學生應該學會說“不”,如果有陌生人嘗試帶走或接觸自己,小學生需要警惕,并及時告知老師或父母。此外,小學生還需要知道身體安全與個人隱私的重要性,不將個人信息隨便告知他人。
小學生應該學習并做到飯前正確洗手與漱口,并保持食品的衛生,小學生之間不要隨意食用陌生人的東西,以免出現意外或發生食物中毒。
小學生需要敏銳識別自然環境中的潛在危險,如河流、湖泊、陡峭的山坡等,避免靠近這些危險區域如果是外出游玩,需要嚴格遵守相關規定,不隨意離開指定區域。
近幾年,互聯網得到了迅速普及,小學生也需要學習一些互聯網的基本知識,例如,不輕易相信互聯網上的信息,避免上當受騙的方法,保護個人隱私的意識等。與此同時,小學生在運用互聯網工具時盡量不與陌生人在線交流,且不隨意將個人信息透露給陌生人。
小學生應該友善對待動物,不傷害或惹急寵物,如果遇到陌生寵物,不要靠近陌生寵物,并需要謹慎行事,以免被寵物抓傷或咬傷。
小學生應該熟知緊急情況發生時的應對方法,不僅要熟記各種緊急電話,如120、110、119等,并在通話過程中清晰告知緊急狀況發生的地址及具體情況等。此外,如果是面對火災、地震等緊急情況,小學生應保持冷靜,并根據家庭或學校相關應急計劃有條不紊地行動。
通過了解并掌握上述安全知識,小學生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健康與生命安全,有效預防事故的發生。安全知識的教育與普及對小學生的健康成長與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希望家庭、學校、社區及社會等多方共同努力,為小學生創造一個安全、健康的生活與成長環境。

近年來,河北廊坊以環京周邊縣市為重點區域,加快推動醫養康養項目建設,積極承接京津養老功能疏解,“跨城養老”成為流行趨勢。圖為入住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的老人,在陽光種植房內打理自己種的蔬菜。宋敏濤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