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純香
“大單元教學設計”是指以大主題或大任務為中心,對學習內容進行分析、整合、重組和開發,形成具有明確的主題(或專題、話題、大問題)、目標、任務、情境、活動、評價等要素的一個結構化的具有多種課型的統籌規劃和科學設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要求:“加強單元教學的整體性。”“推動實施單元整體教學。教師要強化素養立意,圍繞單元主題,充分挖掘育人價值,確立單元育人目標和教學主線。”“深入解讀和分析單元內各語篇及相關教學資源,并結合學生的認知邏輯和生活經驗,對單元內容進行必要的整合或重組,建立單元內各語篇內容之間及語篇育人功能之間的聯系,形成具有整合性、關聯性、發展性的單元育人藍圖。”2022版課程標準以核心素養為綱,建立了核心素養導向的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內容要求、學業要求)與學業質量描述的“目標一族”,為教材編寫、課堂教學、考試命題、作業設計、過程評價指明了新的方向。教師教學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樣,只關注以單一知識點為主的內容標準,而是必須提高站位、立足教材中的大主題、對標指向核心素養的學業質量,分析學情、確定大單元目標,展開具體的單元教學設計。初中英語大單元教學能夠改變以往循序漸進的教學模式,從整體上掌握教科書的內容,對原有的教學次序進行重新安排,將同一類型的教學內容進行綜合分類,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邏輯思維更加流暢,便于學生記住和了解英知識。因此,新的教學設計文本不能以“課時+知識點”為教學設計單位,而是要高位著眼、大處上手,以“大單元”為設計單位,讓核心素養落地。在此,筆者就初中英語大單元教學設計作了一定的思考。
一、重組教材內容,推進主題意義探究
大單元教學要求教師可以將整個英語教學內容進行整合,但是如何整合,根據什么條件來組成一個大單元教學,這是很多教師所思考的問題,在本文中筆者認為可以根據課本的教學內容來進行整合,選擇有關聯的教學內容來進行整合,讓學生在學習課本內容時可以感受到文章的聯系。根據課本內容進行大單元的教學設計,首先需要教師了解課本內容,從內容上發現文章之間的聯系從而進行單元整合。在主題意義下的初中英語大單元教學活動中,英語教師需要圍繞單元主題架構以及主體話題,完善教學設計、教學革新,在此期間,英語教師應當完善教材重組劃分,并且將各話題進行有效銜接、關聯,以此為基礎實現高效主題教學,找到對應的切入點。教師在此過程中應當細致深入地完成話題探討,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興趣、學習水平及現有的語言知識儲備,激發學生參與主題探索的興趣。英語教師需要從話題導入到話題關聯,逐步引導學生完成對主題意義的探索,通過重組教材,借助已知知識導入未知話題,同時提煉主題、深入話題,創造相應的情景認知沖突,將新舊話題進行有效關聯,整合話題群,幫助學生完成主題學習,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幫助學生在學習期間進行深層次、高效率思考探索。
二、設置整體教學目標,構建完整知識結構
初中階段英語學科教材是以單元的形式來進行知識呈現,教師在進行授課時,往往也按照教材單元順序進行教學。而單元知識的劃分并不是隨意的,每一個單元都有不同的學習主題與目標。在以往學習過程中,學生們往往難以捕捉到學習的主題,不利于學生們對于知識的整體把握。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開展大單元教學活動時,應當設置整體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們在目標的指引下進行主題式學習,幫助學生們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例如,在帶領學生們學習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Good morning!”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前導入引入整體教學目標,強化單元學習主題,帶領學生在單元學習中掌握更加完整的、富有關聯性的英語知識。比如,在課前導入環節,教師可以這樣對學生們進行引導:“同學們,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經常‘打招呼呢?早晨走進教室之后,大家常常會向同桌、同學禮貌地說一句‘早上好,晚上睡覺之前,大家也會向父母道一聲‘晚安,這些打招呼的方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都非常常見。本節課,我們就要學習用英語來打招呼的方式,這就是我們本單元的學習目標。”。經過以上引導,學生們將能夠建立起明確的學習目標,而教師也能夠在這一教學目標的指引下,開展多環節授課活動,帶領學生們通過單元學習來掌握英語知識,并通過“打招呼”這一主題,將所學的英語知識串聯起來,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三、優化單元任務設計,促進學生英語素養發展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不要一味的采取教師單方面教學,學生被動聽講的教學模式,經常造成老師讀得口干舌燥,學生聽得搖搖欲睡。應當多增加一些學生喜愛的課堂內容,為學生創設新穎的教學任務進行思考和探析。如果學生喜歡趣味活動,就結合教材設計有趣的教學活動。例如在“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中,教師以“My dream party”為題,設計了一堂寫作演講課。教師提前準備好寫作稿紙,授課時首先帶領學生們朗讀教材上的課文,讓學生們大腦對一些與party的有關的單詞和句子形成一個輪廓。然后讓學生自己嘗試寫出自己心目中的“good party”。在課堂上教師并沒有像以往一樣指定某個寫作區域或者劃定寫作的方向,大家都照著固定的方向去模仿,而是要求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詞語組織能力,寫出自己心中的完美聚會。寫作完成后同學們輪流到講臺上對自己的聚會內容進行演講,向大家講解自己的理想和思路,然后大家一起討論,互相取長補短,去完善自己的作品。多姿多彩的課堂活動讓學生沉浸在課堂中,很多學生在課后還在互相研討自己努力的方向和憧憬聚會的樣子,濃厚的學習興趣對自主學習有著明顯的推動作用。
總之,按照大單元教學理念,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由關注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向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發展轉變。教師作為大單元教學設計的踐行者,需要對大單元教學的概念進行準確、全面的把握,領悟其內涵,結合初中英語教學的特點,根據學生能力素質的發展現狀,有效開展大單元教學。